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二百九十八章 收編擴編 文 / 虎籠山人

    蠡縣,冀中軍區總指揮部。周參謀長揮舞著一封書信,興奮地說:「司令,您猜猜看,這回又是哪支部隊前來投效?」

    鄭衛國淡淡地看了一眼,笑道:「誰那麼老土還寫信?是哪個大刀會的頭目,還是哪個聯莊會的會首?總不會是張仲翰、喬明禮、范子俠他們吧!」

    張仲翰、喬明禮、范子俠是當時冀中地區比較大的幾股勢力。在冀中的地面兒上,除了97軍、河北遊擊軍、人民自衛軍之外就數他們的實力最為雄厚了。軍區很想將這幾支部隊收編卻一直沒有成功,所以到目前為止他們還在冀中「飄著」,既不聽宣,也不聽調。

    張仲翰是博野民軍總指揮,隸屬於張蔭梧的河北民軍,麾下有三個團的兵力,共計兩千餘人。不過他的真實身份是地下黨,曾試圖把這支部隊拉入八路軍陣營,並接受過人民自衛軍的加委,將部隊改編為人民自衛軍游擊第二師。

    不過這支部隊受張蔭梧的影響極大,張仲翰迫於部下壓力,改編之後不久又恢復了河北民軍的番號。

    喬明禮部也是河北民軍的一支。喬本人還是河北民軍的副總指揮。他們之前一直在冀西活動,跟97軍還是鄰居。幾個月前鄭鬍子突然用武力解決了同在冀西活動的侯如墉部,喬明禮擔心被吞併,嚇得慌忙撤到路東。

    沒想到這一撤竟然時來運轉。當時路東一片混亂,喬部得以在當地迅速壯大起來。據稱現在直屬以及外圍部隊加起來足有七千餘人。目前在稿城、晉縣一帶活動。算是當地很大的一股勢力。

    范子俠部隸屬於孫殿英的冀察游擊軍,番號為冀察區游擊第二路軍第二師,有3000餘人(直屬部隊只有千餘人,剩下兩千人為外圍武裝),主要在無極、稿城、正定一帶活動。不過游擊軍司令孫老殿現在跑到豫北去了,范子俠部在河北是無依無靠,日子就不太好過了。好在這個人能力頗強,硬是撐了這麼長時間沒垮。

    除了這三路比較大的勢力以外,冀中地區還有一些被國民政府遺棄的游雜武裝,但都不成氣候。有的上山當了土匪。還有的甚至投降日本當了偽軍。

    同時,冀中還活躍著聯莊武裝和會門武裝。這兩種勢力在別的省區是很少見,具有非常濃厚的地域特色。

    聯莊武裝是當地各村互保的一種形勢,多為地主豪強把持。其內部存在著抗日勢力與反動勢力。地主與農民和地主之間的各種矛盾。政治上搖擺不定。據中心區14個縣統計。共有聯莊武裝9.5萬人,其中脫產的有32300人。

    會門武裝類似於義和團,以封建迷信為主要特徵。比較出名的有大刀會和紅槍會。這種組織背後往往摻雜著其它暗藏的勢力,有八路軍的,有**的,還有日偽方面的,所以政治情況非常複雜,共計約4萬人。

    自打高陽一戰之後,冀中各地大大小小前來投靠的勢力就多了起來。有土匪前來請求招安的,有偽軍暗中聯絡打算反正的,還有聯莊會和會道門前來投效的,可謂絡繹不絕。不過主要還是像什麼蠡北三十六莊、肅寧天門會之類的小角色,張、喬、范這樣的大魚並沒有上鉤,估計還在觀望或者內部爭議太大。

    周參謀長哈哈一笑,將電報拍在鄭衛國面前,得意洋洋地說:「司令,這回您可猜錯了。正是您所說的范子俠部。」

    鄭衛國驚訝地看了一眼,只見電報稿上赫然寫著「如蒙不棄,范某願率冀察游擊軍第二師三千健兒效力鈞座麾下,還望恩准」的字樣。

    周參謀長笑道:「怎麼樣,您沒想到會是他吧!」

    鄭衛國笑了笑,說:「范師長一心抗日,遲早會跟我們合作的。我只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

    歷史上,范子俠最終率部南下,轉戰於武安,涉縣、磁縣等地。他這個人,第一抗日堅決,第二思想左傾,仇視老蔣,所以最終選擇跟八路軍合作,後來還當上了129師新十旅的旅長。只可惜在42年反圍剿的時候犧牲了,讓新中國少了一名開國中將,甚至是上將。

    周參謀長點點頭說:「我也沒想到,以前聽說他是孫殿英的舊部就沒放在心上。沒想到仔細一查,來頭竟然不小。」

    范子俠的履歷確實非常複雜。他是江蘇人,卻出身東北軍,還當過團長。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入關,奉命圍剿紅軍。范表示不滿,要求抗日,結果當局回復說「有言抗日者殺勿赦」。范憤而辭職,輾轉多地,最後跑到馮玉祥的抗日同盟軍。

    同盟軍失敗以後,他又秘密打入偽蒙軍李守信部,幫助金憲章發動起義,為「百靈廟大捷」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沒想到當局竟以「思想左傾、另有異圖」將他打入大牢。

    「七七」事變後,范子俠終於得以重見天日。日寇的全面入侵使他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跑到前線與民族敵人比比骨頭!」

    為此,他到山西參加過犧盟會,又在河北參加過29軍。**潰敗之後,他不肯撤退,在行唐又重新拉起了義勇軍。在義勇軍成立大會上,他對部下們慷慨陳詞:「我前進,你們跟著我;我停止,你們推動我;我後退,你們槍斃我!」誓以頭顱換回已失去的錦繡河山!

    鄭衛國翻看一下周參謀長弄到的情報,也是暗自讚歎。他以前只知道范子俠在八路軍當上了旅長,卻不知道在當旅長之前還有這麼多英雄事跡。

    「真是一條好漢!這樣的人能來我們97軍,是我們全體將士的榮幸!」鄭衛國很少誇人。這回卻忍不住給了一個極高的評價。

    周參謀長也連聲稱是,又問道:「那,司令,您打算給范師長一個什麼職位?」

    鄭衛國一愣,剛才倒是沒想這麼多。現在仔細一想吧,還真有點兒難辦。人家現在已經是師長了,職務太小顯然不合適。縱然范子俠本人不介意,旁人也會有看法,以後再想招募各路英雄就不容易了。

    可比較大的職務現在都沒有空缺。有些空著的職務,比如說33師師長。當然可以給。但這些職位卻沒有實權。有架空之嫌。

    周參謀長笑了笑,說:「可惜啊,要是范師長早點兒來,就可以把第三軍分區司令的位置給他。這樣一來。段副師長就不用束縛在地方了。」

    鄭衛國嗯了一聲。說:「天津以南地區現在還是一片空白。我想在這裡再開一個軍分區。」

    周參謀長搖頭說:「開軍分區可以,不過把范師長安排過去卻不太合適。」天津以南是日軍強力統治的地帶,鬥爭形勢必然非常險惡。把新人丟在這麼一個地方,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借刀殺人呢!

    鄭衛國摸了摸腦袋,不禁感到有些頭痛。現在軍區初創,事務相當煩雜,人手卻又嚴重不足。段雙虎去了三分區,熊處長在辦軍校,所以很多事情都得親歷親為,忙得他們連午飯都沒顧得上吃。

    柱子看著心疼,說:「司令,參座,俺去街上給你們買幾個驢肉火燒吧!」

    鄭衛國點點頭,說:「行!不過別記在軍部的賬上,從我的薪水裡面扣就行了。」

    柱子說:「俺知道!您放心,俺不會占公家便宜的。」說著忙朝外跑去。

    巧的是,楊教授恰好走到院外。他今天剛忙完行署的工作,匆匆趕來,打算和鄭衛國商議建立縣大隊、區小隊的事情。誰想剛走到院門口,一條大漢突然從院子裡跳將出來。楊教授身體還算硬朗,但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哪裡經得住這個?當場一個踉蹌就往後倒去,差點兒摔在地上。

    他心想這回一跟頭是跑不掉了,結果快倒地的時候又被人拽了起來。定睛一看,拽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保衛科長任柱子。當然,撞人的也是他。

    「柱子,你走路都不帶看的?我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你撞!」楊教授哭笑不得,狠狠地訓了他一頓。

    「真是對不住!楊教授,俺,俺不知道你在外面!」柱子紅著臉,忙伸手將他扶好。

    楊教授哼了一聲,說:「毛毛糙糙,也不知道你們司令平日怎麼教導你們的。」又喝問道:「這麼急著是要幹嘛去啊?」

    柱子被訓得耷拉著腦袋,見教授發問忙解釋說:「司令他們忙得沒吃午飯,俺去給他們買點兒吃食。」

    楊教授揮揮手說:「嗯,這還差不多,去吧!」

    柱子賠笑道:「哎,楊教授,那俺剛才撞您的事兒,您可千萬別跟司令說啊!不然他又要罵俺了。」

    楊教授笑罵道:「你這個皮猴子,一天沒個正形兒,被罵也是活該。不過這回你大可以放心,我老人家沒那麼小氣!」說著轉身朝院內走去。

    客廳裡面,鄭衛國和周參謀長正在為人員安排的事情發愁。見楊教授來了,忙起身歡迎。鄭衛國眼尖,見他老人家一瘸一拐,好像還受了傷,忙關切道:「楊教授,您這是?」

    楊教授尷尬地說:「咳,剛才在院門口一不留神差點兒摔了一跤,好在沒有大礙。」

    周參謀長打趣道:「摔跤?這才六月份呢,您想拜大年還早了一點兒!」

    楊教授怕連累柱子受罰,沒有說話,只是苦笑著搖了搖,又岔開話題說:「咦,不是剛打了勝仗嗎,你們兩個怎麼愁眉苦臉的?」

    鄭衛國笑道:「這算是幸福的煩惱吧!您經驗豐富,看看有什麼辦法?」於是就把范子俠部前來投效的消息告訴了他。

    楊教授聽完笑道:「這有什麼不好安排的?你們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擱在別人身上,這麼大一支部隊求都求不來。」

    鄭衛國和周參謀長忙道:「此話怎講?」

    楊教授說:「部隊擴編啊!咱們現在這麼大一塊根據地,不擴編怎麼行呢?」

    周參謀長一拍大腿說:「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鄭衛國卻不以為然,說:「你們忘了,咱們主力部隊剛剛連續好幾輪擴編,再這樣無限制的擴充新兵,戰鬥力就沒發保證了。」

    周參謀長說:「新兵先預備著,總比戰前再擴充要強吧!」

    鄭衛國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下令將33旅擴編為冀中軍區第一師。原33旅旅長趙雲祥擔任師長,傷癒復出的馬彪團長擔任副師長,范子俠以師參謀長的身份兼任一團團長。原33旅副旅長黃其祥改任軍區直轄六縣警備司令。

    以范子俠的能力水平,當個團長絕對是屈才了。不過他剛加入97軍戰鬥序列,寸功未立,暫時不宜授予太高的職務。

    這邊剛把范子俠的部隊安頓好,又有幾名客人悄然抵達了蠡縣縣城。他們究竟是何身份?請看下回分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