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一百八十三章 真實意 文 / 虎籠山人

    張群這話看似無意,鄭衛國卻有些疑神疑鬼。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提到北伐,他是在暗示什麼嗎?

    周參謀長忙過來打圓場,說:「岳軍先生所言極是。想當年我們通過北伐使得華夏一統,如今只要堅持抗戰,我們一定能夠再造中華!」

    張群很驚訝地看了周參謀長一眼,說:「周參謀長說得好,正合我意!在臨行之前,委員長讓我轉告你們,只要抱定犧牲到底的決心,抗戰必勝,望諸君一定努力!」

    鄭衛國很快意識到這個人城府極深,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樣豪爽。他那副驚訝的表情多半也是裝出來的,好讓大家看到他禮賢下士的風度,還能拉近與周參謀長的關係,可謂一舉多得。

    另外,常隊長說過這句話嗎?真的說過嗎?呃,老實說,鄭衛國根本不信。不過,不管信不信,這個時候也只能跟著郭參謀長他們一齊吼道:「謹遵委座教誨,倭寇不滅,誓不罷兵!」

    張群滿意地點點頭,又親切地說:「衛國,你知道我這次還有一個任務是什麼嗎?」

    鄭衛國裝作一臉茫然,表示什麼都不知道,心想不就演戲嗎?我也可以啊!看誰先露出馬腳來!

    張群感歎了一聲,說:「真是為國不惜身啊!委座聽說你在華北浴血奮戰,多次力挽狂瀾,非常感動。特別提議授予你青天白日勳章,並賜中正劍!」

    鄭衛國忙做出一臉感激的樣子。說:「多謝委座賞識!」

    張群擺擺手,笑道:「這是你應得的榮譽。有意思的是我到二戰區的時候,得知你竟然還有兩枚青天白日勳章未領。想我**數百名師長,大多連一枚雲麾勳章都沒有得到過,衛國老弟竟然一連得到三枚青天白日勳章,真是千古佳話呀!」

    眾人忙順著他的意思把鄭衛國著實吹捧一番,饒是鄭鬍子臉厚也差點沒挺下來。

    張群站在主席台上,四下一看,笑道:「季嶠(郭參謀長的字),正好將士們都在。擇日不如撞日。你看就在此處授勳如何?」

    郭參謀長是常隊長欽定的「標準參謀長」,在當時第一參謀長之稱,在軍內名望很高,所以以張院副之尊。說話都非常客氣。郭參謀長也是長了一顆七竅玲瓏心的人。忙道:「岳軍先生此言甚妙。正該如此!」

    主持歡迎儀式的熊處長忙道:「全體起立,有請委員長特使張副院長為師座授勳!」話音剛落,台上台下立馬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張群起身向大家示意。請大家先坐下,然後又轉達了委員長的問候,最後說道:「群奉軍委會之委託,特來為鄭師長衛國授勳,祝33師再立新功,鄭師長再獲殊榮!」

    戰士們在台下齊聲吼道:「再立新功,再獲殊榮!」連喊了兩遍,大夥兒都是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出去跟鬼子廝殺個快活。

    見把大家的情緒都調動了起來,張群從身上取出三個小盒子放在桌上,然後鄭重地打開盒子取出勳章,並一一為鄭衛國佩戴好。三枚湛藍的青天白日勳章依次掛在鄭衛國胸前,跟之前的寶鼎勳章、雲麾勳章一起熠熠生輝。

    雖然是發給鄭衛國一個人的,但將士們都感到於有榮焉,在台下不住叫好。

    除了勳章,還有中正劍。隨從副官把劍放在一個大盤子裡,畢恭畢敬地端了上來。這劍長達半米,正面刻著「成功成仁,蔣中正贈」的字樣。

    張群從盤中取出寶劍給大伙展示一番,又親手給鄭衛國佩戴好。鄭衛國感到有些不自在,因為這劍頗有份量,把十字武裝帶都給拉偏了。胸前五枚大勳章也很重,怪不得苫米地四樓說他的左肩膀高了起來。

    可是儀式還沒有結束呢!張群又讓隨從端上一個盤子,上面放著兩面旗幟,一大一小。小旗幟一展開,只見上面有一隻小飛虎,呃,這大概就是陸軍的最高榮譽飛虎旗了。

    張群高舉此旗,朗聲道:「軍委會為了表彰33師在晉東南的戰功,特授此旗,以示嘉獎!」

    事涉軍人榮譽,鄭衛國也不敢怠慢,忙立正敬禮,恭恭敬敬地接過旗幟,然後交由掌旗官。

    盤子裡面還有一面大旗,鄭衛國好奇地說:「岳軍兄,這裡面是?」

    張群笑道:「這個暫且保密,還要勞煩衛國找一根長竹竿來!」

    鄭衛國隱約猜到裡面是什麼東西了,忙讓柱子找來一根扛軍旗用的竹竿。不出他所料,張群讓幾名副官一齊動手,將這面大旗插在了旗桿上。

    正好一陣風吹過,旗面迎風飄揚起來,上面頓時顯露出一隻張牙舞爪的猛虎,更妙的是這老虎爪子下面還摁著一頭山羊。這山羊看起來正在極力掙扎,卻不敵猛虎的神威,眼見就要亡於虎口。整個畫面非常真實、血腥,卻很對戰士們的胃口。在他們看來,對付日本鬼子就要像猛虎撲羊一樣,一擊致命!

    張群解釋說:「這面旗幟是我個人贈與鄭將軍和33師的禮物。群一介窮酸,沒有什麼拿得手的,時值一個蘇繡巧匠流落到武漢,我便請他連夜趕工,做出這樣一幅猛虎撲羊的圖騰出來,算是聊表心意!」

    鄭衛國明知這話有水分,但也被打動了,忙道:「岳軍兄真是有心了!」

    張群笑道:「只要衛國喜歡便好!」

    授勳授旗儀式結束之後,鄭衛國又請張群上台給戰士們講話。張群也是口才便給,這麼好的機會當然不會放過。於是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演講的內容很長,這裡只摘錄部分。

    他特別強調了三點。第一,中華民族酷愛和平,國民政府反對戰爭,歷來主張對內求自存,對外求共存。對日外交更是一力維持,委曲求全,但由於日本得寸進尺,變本加厲的侵犯,這個和平的局面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只有戰鬥到底一條路可走。

    第二。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看似偶然。其實是日本苦心積慮要滅亡中國,是有步驟有準備的。

    第三,弱國不求戰,但是要敢於應戰。因為我們已經沒有妥協的機會了。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就是中國民族的千古罪人。

    最後他特意提到委員長在廬山的講話。說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王達在台下悄悄對楊教授說:「這個傢伙不愧是蔣光頭的心腹,果然厲害!」

    楊教授微微一笑,說:「跟蔣某人在廬山講話差不多,不過有一點他沒有說,或者說他沒敢當著將士們的面說出口!」

    王達奇道:「還有第四點?」

    楊教授低聲道:「嗯,蔣某人說如果對方(指日本)猶能設身處地為東方民族作一個遠大的打算,不想促成兩國關係達於最後關頭,不願造成中日兩國世代永遠的仇恨,對於我們這最低限度之立場,應該不至於漠視。」

    王達想了一下,說:「委員長還冀希望與日本和平談判?真是白日做夢!」

    楊教授嗤笑道:「資產階級總是抱有幻想,以為帝國主義會突然仁慈下來。」

    王達說:「那張群到這裡又是何用意?」

    楊教授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這個人鬼得很,我也猜不出。不知道他們是真想加強黃河南岸的兵力,還是想藉機拿下33師。要是後者,33師就危險了!」

    王達奇道:「中央不能從中斡旋嗎?」

    楊教授說:「你不懂,這種事情中央是不好插手的。眼下民族危亡,國共合作的大局不能動搖。」

    王達點點頭,說:「嗯,那就要看鄭衛國這小子如何抉擇了。」

    會議結束後,鄭衛國又特地設宴款待了張群和郭參謀長一行。33師和平安縣高層都是陪客,難得齊聚一堂。這個張群確實很有手腕,他在酒席上談笑風生,揮灑自如,讓人不禁心生好感,就連非常亂視他的王達也是無法可話。

    宴席結束後,鄭衛國又請張群到書房詳談。芷蘭給他們倒好茶水,輕輕關上門就出去了,屋子就只剩下他們兩個人。院內外都有內衛士兵站崗,任何人都別想進來。

    鄭衛國之所以擺出這樣一個架勢,就是想告訴張群,你有什麼話儘管說,不用兜圈子。他有的是耐心,卻沒有時間,天津那邊單靠馮錕是難以支撐的,再不過去,說不定就要出大事。

    張群輕咂了一口,說:「好茶啊,這是福建的大紅袍!」

    鄭衛國笑道:「岳軍兄要喜歡,等下我送你一袋。這茶是一位鄉紳送給我的,我平日裡也沒時間喝,白瞎了這好東西!」

    張群笑道:「那我就卻之不恭了!不瞞賢弟,愚兄就愛好這一口!」

    這種場合,誰先說話誰就落了下風,所以他們東扯西拉就是不談正事兒。鄭衛國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鬥心眼兒,耍機鋒,自己怎麼玩得過張群這樣的老狐狸?還是得轉換到最有利的戰場上來。

    他想了一下,說:「岳軍兄,這書房裡面太悶,你我之間反正也沒有什麼秘聞,不如到外面走走如何?」

    張群正在想怎麼誘使鄭衛國開口,沒想到他突然轉換陣地,一時愕然。不過,他也是久經風雨的老泥鰍了,立馬想好了對策,忙滿口答應。

    兩人出了小院,沿著山路邊走邊聊。鄭衛國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話題,那就是根據地建設。他從建立村級政權說起,一直講到最近開始的農業基礎建設,講得是有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

    張群一聽立馬就傻眼了,敢情你不想南下,打算在這裡長住啊!(。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