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併 文 / 虎籠山人

    一聽到「帶下去」三個字,侯如墉頓時被嚇得癱軟如泥,竟然連站都站不起來了。幾名士兵只好架著他的雙臂倒拖出去。臨出門口的時候,他不知哪兒來的力氣,死死抓住門框不放,嚎叫道:「鄭長官,求你饒我一條狗命!我還有用,我還有用啊!」

    也沒說要殺他,侯如墉怎麼會怕成這樣呢?原來,他在拉壯丁、敲詐勒索的時候,常常把人拉到地牢裡拷問,落在他手上的,可謂九死一生。更多的時候,甚至連拷問一節都省掉,直接拖到野地裡活埋了。這個殺人魔王以己度人,當然感到害怕。

    鄭衛國揮了揮手,戰士們便將手鬆開了。這兩名戰士本來是用力往外拽的,猛然一鬆手,侯如墉一個狗吃屎的動作就撲到了地上。他也不起身,直接就這樣爬了過來,連聲說:「饒命,饒命!我還有七個團的兵力,還有一大筆財產,只要長官饒我一命,我全都交出來!」

    於老根兒笑道:「我還以為他會說上有八旬老母,下有未滿月的嬰孩呢!」眾人聽了一齊大笑起來。

    鄭衛國擺擺手,說:「先帶下去,我們要研究一下!」戰士們這回可不那麼客氣了,一把揪住就拖了出去,連抓門檻的機會都沒給他留下。沒想到這有廝兩眼一翻白,竟然尿褲子了,若得大夥兒又笑了起來。

    王達罵道:「呸,這些沒骨頭的反動派,殺起人來的時候凶神惡煞,輪到自己就慫包軟蛋了。」

    於老根兒眼睛瞇了瞇,正準備給自己點一袋煙,突然想起指揮室裡不准抽煙,有些意興索然地把旱煙袋收了起來,說:「自古艱難唯一死嘛!」

    周參謀長說:「師座,不如先留著他去勸降十三支隊殘部。」十三支隊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這個侯如墉拉部隊確實有一套,兵力增長很快,目前已經發展到十個團,號稱萬人,勢力延伸到了元氏、贊皇、高邑等好幾個縣。

    如今其主力三個團已經被盡數消滅,但作為外圍勢力的七個團還在,位置都比較偏敏感。這些地方ri、偽、八路、冀游、土匪和地主武裝交織在一起,牽一髮而動全身,非常麻煩,而且為這些部隊浪費兵力、物力太不合算了。

    鄭衛國點點頭,說:「就由參謀長擬定一個作戰方案,要盡快肅清十三支隊的殘餘力量。」說完,皺了皺鼻子,罵道:「娘的!這味兒也太重了,咱們還是出去!」眾人跟笑罵一陣,忙掩鼻而出。

    在平安城外,張海巖正忙著指揮部隊甄別俘虜,清點武器。段雙虎走過來笑道:「怎麼樣,老張。這一仗打得過癮嗎?」

    張海巖有些無奈地說:「奶奶的,過個屁癮!只響了一槍這仗就打完了,還不如以前打土匪呢!」他本是平安縣豎旗起兵的骨幹成員,卻陰差陽錯地被調到了地方部隊,一直沒撈到什麼仗打。這回好不容逮到一個機會,敵人卻又太慫包了。張海巖覺得沒體現出自己的能力來,心中很是鬱悶。

    鄭衛國恰好趕過來視查,笑道:「海巖,你這一仗可不簡單啊!代價小,戰果大,而且還是零傷亡!」

    張海巖這才有些高興,說:「弟兄們沒事兒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只可惜俺作了那麼多準備工作都沒用上。」

    鄭衛國擺擺手說:「這恰好證明你的準備是有效的。打戰不單看你用了多少本事,還要看你有多少本事沒用出來!」

    張海巖想了想,歡喜地說:「是,師座!我想明白了!」

    鄭衛國點點頭,又問道:「總共抓了多少俘虜?」

    張海巖說:「一共有3207人!據十三支隊的楊參謀長交待,他們的主力全都在這兒了。不過,尚有大約七個團的外圍勢力和相互勾結的土匪武裝。」

    鄭衛國笑道:「怎麼,還想再練練手?」

    張海巖大喜,忙道:「求師座成全!」

    鄭衛國揮揮手,說:「去找周參謀長領任務!記住,戰果要大,傷亡要小!」

    張海巖忙行了一個軍禮,說:「是,保證完成任務!」然後樂顛顛地找周益民參謀長去了。

    周參謀長正在一幅五萬分之一的地圖上比比劃劃,見是張海巖來了,笑道:「怎麼,剛才這一仗還不過癮?」

    張海巖有些不好意思,說:「參座,弟兄們都跟鬼子打了那麼多場惡仗,我已經落後太多了,所以要奮起直追!」

    周參謀長讚許道:「好,有志氣!來,我給你講講這次行動計劃。」他把張海巖叫到到地圖前,然後把整個作戰思路給他講了一遍。最後強調說:「這次冀西遊擊隊將配合我軍作戰,你們要注意搞好同友軍的關係。」

    張海巖低聲說:「參座,聽說冀游要加入我們33師?」

    周參謀長笑道:「你的消息還蠻靈通的嘛!是有這麼回事,等打完這一仗之後就會正式編入我軍。冀游的楊特派員將擔任33師政治部主任一職,到時候可就是你的頂頭上司囉!」

    原來,上級覺得33師這麼大一支武裝力量只守著一個平安縣也太浪費了,而且日軍一旦突襲,可供部隊騰挪機動的空間也太小。為了使這支武裝盡快融入八路軍系統,組織上決定將冀西遊擊總隊、冀西duli團等地方武裝都整編到33師,同時把冀西的元氏、贊皇、高邑、平安、通平、臨城、內丘、邢台等八縣劃為33師防區。

    鄭衛國把這個方案報請十四集團軍總部,這樣的好事兒衛總司令當然不會拒絕,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目前,33師高層已經通過氣了,只是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影響還沒有向下傳達。

    按照我軍慣例,部隊必須要接受黨的領導。楊特派員其實是來擔任政委的,只不過33師尚在中央軍序列,叫政委太敏感了,所以先用政治部主任來掩人耳目。因為這個職位**以前也有,不算太惹眼。上峰追究下來,也可稱政訓處長。

    張海巖又問道:「那呂處長呢?」目前的政訓處長是軍械處長呂戰兼任的,他是二戰區長官部派下來的,不好隨便拿下。

    周參謀長笑道:「先打好你的仗,到時候就知道了。」

    張海巖率部出征贊皇、元氏、高邑三縣,很快就凱旋而歸。十三支隊殘餘的那七個團有的是土匪改編的,有的是收編的地主武裝,還有的是**潰兵,兵力不過數百,戰鬥意志薄弱,基本上33師一到就投降了。

    仗是打完了,可事情還沒有結束呢。這個侯如墉雖然可恨,但畢竟是在戰區掛了號的,不能隨便處決。就算兩黨撕破臉皮以後,也是不敢輕易殺掉一軍之主。像朱懷冰、金憲章、張蔭梧、喬明禮這些人,八路軍都是給了一條生路的。可侯如墉不同,要是就這麼放了,無異於縱虎歸山。

    為難之際,還是侯如墉自個兒解決了這個大難題。工兵連奉命搜索其住宅時,竟然發現了他與日本特務機關來往的信件。怪不得後來當了漢奸,原來早就預備下退路了。這下沒什麼好說的,直接槍斃,報個戰死,然後把他通敵、殺害無辜村民的證據遞交戰區長官部,方方面面就有個交待了。

    槍斃掉侯如墉之後,鄭衛國又下令對所部官兵進行審查,並讓各縣的百姓到軍營中指認,有犯下殺人、強姦等重罪的,經公審之後處決。其餘無重大惡跡的士兵經教育後釋放,有願意參加33師的就分配到各團,想回家的則發放路費(侯部士兵大多為當地的百姓),整個過程是乾淨利落。

    經此一役,冀西的局面頓時改觀。藉著勝利的東風,33師和冀西遊擊隊等地方武裝正式合併。冀西遊擊隊知識分子較多,為了保存力量,大多分拆到33師各部充當文化教員。所部士兵也打散編入33師各團或者就地組建各縣縣大隊。

    楊教授本人以冀西行署主任的身份兼任33師政治部主任。原先兼任政訓處長和軍械處長的呂戰升任裝備部部長。這兩個部門再加上由周益民參謀長負責的總參謀部和於老根兒負責的總後勤部,四總部算是齊全了。原先的八大處由於編製人員冗雜,功能重疊,不利於作戰,就被裁撤掉了。

    之後,33師為了鞏固防區和鍛煉新兵,又連續殲滅了盤踞在冀西的幾股大土匪,如元氏縣的王三、茄把、李文東,高邑縣東邱村的白狗子、韓莊的趙禹,坊珊的高廣田等等。河北民軍喬明禮部無重大惡跡,本不在33師的打擊之列,但其喬明禮害怕被吞併,嚇得逃到豫北去了。至此,防區內八縣為之一靖。

    見根據地漸漸穩固,鄭衛國便動了去天津的心思。馮錕在那邊混得風生水起,不過時間越長危險越大,還是早點去一趟為好。鄭衛國是個行動派,一旦決定了就開始收拾行狀。隨行人員、行動計劃、留守事宜都迅速安排好了。

    可就在走的前一天,楊教授急匆匆地找到鄭衛國,一臉焦急地說:「師長,上級截獲的緊急軍情!」

    鄭衛國心知出了大事,忙道:「什麼情況?」

    楊教授說:「據可靠情報,日軍準備集中四個師團外加一個旅團圍剿我晉東南根據地!」

    鄭衛國一拍腦袋,歷史上日軍曾搞過一個晉東南九路圍攻的作戰,只是具體時間不記得了,想必就是這一出了。他忙問道:「上級有什麼指示?」

    楊教授說:「暫時還不清楚日軍的具體作戰意圖,上級只是要求我們集結待命。不過,我估計到時候恐怕有大仗要打。」

    鄭衛國歎了口氣,無奈地笑道:「天津之行又只能延後了!」

    ps:謝謝,謝謝,收藏漲了不少。不過離三千還差一截呢,求沒收藏的讀友們行動起來,山人現在不打小廣告了,唯一的支持就來自你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