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三十二章 爭奪軍火 文 / 虎籠山人

    鄭衛國從王專家那裡回來時天色已晚,郭參謀長他們等不及早就走了。好在留下了汽車和司機,不然人生地不熟的還真是麻煩。汽車一路急馳,很快到聯絡處前的一個街頭。鄭衛國突然看見張長貴站在路邊使勁兒的招手。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呢,忙讓汽車停下。

    張長貴著急地說:「不好了,師座!我們現在回不去了,記者多得都把大門給堵上啦!」

    原來,女子師範的槍擊案已經傳開了,本就是軍界超新星的鄭衛國瞬間成了當紅炸子雞。大報小報的記者們聞著血腥味兒就追了過來,非要採訪鄭衛國不可。現在聯絡處的前後門都是記者,而且來頭都不小,不能硬攆。

    鄭衛國感到十分驚訝,說:「不至於吧!」

    張長貴說:「您要不信的話,自個兒看看去唄!」

    鄭衛國下了車,偷偷到街角看了一眼,只見門裡門外擠了一大堆人,嚇得忙把腦袋縮了回來。

    張長貴興災樂禍地說:「怎麼樣,我沒騙您吧!」

    鄭衛國氣得踢了他一腳,說:「奶奶的,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這起碼得有一個加強連了吧!」其實院裡院外的不光是記者,還有不少是師範的學生和慕名來投的熱血青年。當然,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般不會幹這種堵門的事兒。

    張長貴偷偷看了看,說:「師座,怎麼辦,要不要進去?」

    鄭衛國沒好氣地說:「去個屁!這還有完沒完了。成天被他們纏住,正事兒別想幹了!」他猛得一拍腦袋,笑道:「有了!」

    張長貴奇道:「師座,您想到了什麼好主意?」

    鄭衛國說:「快來,快來,咱們換身衣服!」

    過了一會兒,人群裡突然有人喊道:「鄭將軍來了!」眾人一回頭,果然看到一名身穿中將軍服的男子走了過來。只聽呼啦一聲,人群就擠了過來。

    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名記者,邊跑邊喊:「鄭將軍,我是新生活報的記者,請問您對今天發生在女師大的槍擊案有什麼看法!」

    另一名記者興奮地說:「聽說五名特務都是被您一人擊斃的,請問是這樣嗎?」

    一名師大的女生擠上前來,激動地說:「鄭將軍,我,我總算等到你了!」

    記者眼睛一亮,忙問道:「鄭將軍,請問您跟這位美麗的小姐是什麼關係?您是不是因為她才去的女子師範?」

    「有人說您到師大去為了找意中人,請問……」

    「鄭將軍,請問您為什麼現在還沒有婚配?」

    「請問……」

    ……

    「呃,其實我不是鄭將軍,敝人姓張!」張長貴實在頂不住了,只好把帽子取了下來。記者一愣,忙拿出報紙跟上面的照片比對了一下,發現果然不太像。

    張長貴得意地笑道:「怎麼樣,我就說我不是吧!呃,那個姑娘,你等我們師座幹嘛,有什麼話我可以幫你轉達轉達!」

    那女生羞紅了臉,一跺腳轉身就跑開了。人群中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

    一名記者靈機一動,說:「這位將軍,您也是33師的嗎?」

    張長貴一愣,說:「是啊!」

    記者忙遞給他一張名片,說:「敝人是西安青年報的記者,跟您做個獨家專訪!」其他的記者也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迅速圍了上來……

    次日一早,鄭衛國和張長貴穿著便裝去見西安辦事處吳德海處長,商量弄軍火的事兒。剛走上街頭,鄭衛國就看到一張小報上寫著:軍界新星背後的女人——記鄭英雄與某女二三事。

    張長貴看了一眼,嚇了一跳,忙躲在鄭衛國的身後。

    鄭衛國狐疑地看了看,沒有做聲。豈料,沒走幾步又看到一張小報上寫道:驚天秘聞——民族英雄在女師大遇襲的真相,原來與她有關!標題下面還貼著一張師大女生的照片。

    張長貴忍不住說:「呵呵!師座,這個女的我認得,昨天晚上還來找過你呢!」

    鄭衛國罵道:「少管閒事!我問你,你昨天是不是跟記者說什麼了?」

    張長貴忙道:「沒有,絕對沒有!」

    鄭衛國拿來一張報紙,指著上面的名字說:「你敢說這上面姓張的知情人不是你?回頭就治你洩露軍機的罪!」說著恨恨地走了。

    張長貴忙跟在後面一個勁兒地討饒,說:「師座,師座,您別生氣,我這也是上了記者的當啊……」

    到了辦事處,吳處長早已恭候多時了。他笑道:「鄭老弟,我就猜你會一大早趕過來!」

    鄭衛國笑道:「是不是參座在背後說我壞話了?」

    吳處長笑道:「不愧是抗日名將,一語道破天機!參座說你是個急脾氣,讓我們盡早做好準備,已便及時配合。」

    鄭衛國大喜,說:「那就有勞吳兄了!」

    吳處長忙道:「不敢當,不敢當,都是為黨國效力,何況這是吳某職責所在。鄭老弟,不知你這回想要什麼武器?」

    鄭衛國說:「想要幾門37毫米的戰防炮和轉盤輕機槍,炮彈和子彈要多弄點兒,那182副馬具最好全部弄到手。」

    吳處長笑道:「你可真夠貪心的!」又問道:「機槍只要轉盤槍?我聽說這種武器製造很粗糙啊,不如選那種用彈鏈的。叫,叫什麼來著,咦?一下子竟然想不起來了。」

    鄭衛國說:「是不是馬克西姆-托卡列夫輕機槍?」

    吳處長說:「對,對,對!你看我這記性!聽說這種機槍跟德國的mg34一樣,叫通用機槍,即可以當輕機槍用,又能當重機槍用!依我看你不如選這個好!」

    鄭衛國笑道:「你從哪兒得到的小道消息!這種機槍真要趕得上mg34的話,毛子能捨得賣給我們?」

    mg34是通用機槍,而托卡列夫則是通通不能用機槍。當時蘇聯沒有輕機槍,為了救急只好將馬克西姆重機槍簡化,去掉了水冷套筒,改用兩腳支架,搞出了一個四不像的怪物。你說是重機槍吧,不能提供持續火力(槍管容易發熱,更換還比較麻煩);說是輕機槍吧,不能攜行攻擊(太重,是捷克式輕機槍的兩倍)。

    這種實驗產品總共生產了2500挺,其中一半無償送給了西班牙,剩下的則賣給了中國,價錢還不便宜。由於設計不成功,僅僅生產了一年就因為技術過於落後被淘汰了。而淘汰它的正是捷格加廖夫(dp27/dp28)轉盤輕機槍。

    轉盤機槍製作確實糙了點,遠遠不能和德制武器相比,但是非常實用。這種槍結構簡單,僅僅65個零件,新兵也很容易上手操作(日本歪把子機槍結構複雜,普通士兵居然不能連發射擊,需要專門訓練),幾乎能在任何惡劣環境下使用,不需要細緻保養,就算槍口進入泥沙等雜物也不要緊。這在戰鬥中意義非常大,也遠遠壓倒了德制武器。

    另外,dp輕機槍還很便宜,售價僅僅為220美元,而**最常使用的捷克式輕機槍售價為300美元,美軍的勃朗寧bar1918輕機槍也要300美元。雖然重量大,不能更換槍管,但它使用47發大彈盤,火力持續性好,精度也不錯。抗戰初期,在台兒莊戰役和武漢戰役中,這種輕機槍發揮了巨大作用。

    據當時使用dp機槍的**機槍手回憶,這種機槍的性能大大優於日軍歪把子機槍,尤其火力上可以有效壓制日軍輕機槍,為**在局部爭取了一定的優勢。

    聽鄭衛國隨口道出兩種機槍的優劣,吳處長驚訝地說:「鄭老弟,你厲害!竟然把情況摸得這麼清楚!」

    鄭衛國笑道:「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嘛!」

    吳處長也跟著笑了笑,又問道:「清單帶來了嗎?數量可不能太多,如今各部爭紅了眼,可要了哥哥的老命!」

    鄭衛國說:「帶來了,請吳兄過目。」說著將早已擬好的所需物資清單遞給了他。

    吳處長看了看,奇道:「只要這麼一點嗎?」

    清單上只寫了37毫米戰防炮四門,捷格加廖夫(dp27/dp28)轉盤輕機槍80挺,炮彈和子彈要的比較多,然後是182副馬具。馬具除外,剩下的也就是一個師的份額,所以吳處長會覺得比較少。

    鄭衛國解釋說:「參座說集總這回不打算要俄國貨,所以這上面就我們33師一家的。」

    吳處長鬆了口氣,說:「只要這麼一點兒的就好辦了,我會盡快跟後勤部門聯繫,爭取在鄭老弟離陝之前分配妥當。」

    鄭衛國大喜,說:「那太好了!吳兄,聽說軍委會還進口了一批德式口徑的武器?能不能透露一二?」

    吳處長哈哈一笑,說:「鄭老弟果然消息靈通。我就說你怎麼只要了這麼一點兒,敢情在這兒等著我呢!」

    鄭衛國笑道:「我哪有什麼消息,這些都是參座說的。參座覺得俄式武器傻大黑粗,不如德式武器精細,口徑也不匹配,所以不惜放棄俄式武器也要多弄些德式武器。」

    吳處長有些為難地說:「參座的想法是好,可是這批武器是狼多肉少,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盯著呢,想要爭到手可不容易啊!」

    鄭衛國說:「能不能到手,總要爭一爭才知道。」

    吳處長挪揄道:「怎麼,鄭老弟也想弄一份?如今物資緊缺,想弄兩份兒可不容易啊!」

    鄭衛國笑道:「正因為不容易才要請吳兄幫忙!吳兄,你給說說,這裡面倒底有些什麼武器?」

    吳處長說:「有一批七九口徑的步槍,啟拉利、捷克式、比利時造三種輕機槍,捷克式重機槍,大炮有……」

    鄭衛國忙道:「等一下,捷克式重機槍已經到了?有多少?」捷克式重機槍即zb37,跟zb26輕機槍是同門師兄弟。就質量和性能而言,zb37應該是二戰時期最好的重機槍了。

    吳處長想了一下,說:「三百多挺吧!」

    鄭衛國說:「別的武器也就算了,啟拉利輕機槍和捷克式重機槍得弄些!」

    根據他的計劃,啟拉利輕機槍是要改裝成突擊步槍的,捷克式重機槍性能優異,能為部隊提供壓制火力。

    吳處長說:「難!」

    鄭衛國擺擺手,說:「再難也要拿下!大不了用金條砸也要砸下來!」

    吳處長搖頭說:「現在是戰爭時期,金條也不見得好使!」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吳兄說的對!」現在各部都缺乏武器,捷克式機槍又深受軍方青睞,想要憑空拿走決非易事。真要犯了眾怒,只怕吃不了兜著走。在這種形勢下,後勤部門也不敢太過份,條子也有燙手的時候啊!

    沒過多久,軍械、後勤等部門突然多了一股傳言,說這個捷克式重機槍不好使,中看不中用,不如金陵兵工廠生產的二四式重機槍。也不知是誰最先說起的,反正傳得有鼻子有眼的,有人不信邪,試了試發現還真不好用。

    原來,這種重機槍性能雖好,但是對使用者要求較高,而且跟當時中國的二四式、三十節重機槍在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沒經過訓練的士兵,連彈鏈都裝不上去。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瀾,誇大其詞,好好的zb37很快被黑了。原先是各部爭著要,現在就不那麼熱心了,一些心思活絡的人又開始打起了國產重機槍的主意。

    吳處長偷偷找到鄭衛國,說:「鄭老弟,你這招可真靈!不過,現在武器奇缺,再差的武器也有人爭著要,想要全部吞下恐怕不可能。」

    鄭衛國拿出一個小包裹,打開一看,裡面全是黃燦燦的金條。他把包裹推到吳處長面前,說:「雙管齊下,我就不信拿不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