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裡逃生 文 / 虎籠山人

    一場混戰下來,14集團軍的jing衛團被打散了。一個連的戰士護送衛立煌一行艱難地突圍到了一個小山包。大家都累得直喘氣,實在是跑不動了,只好停下來歇息。豈料剛休息了一會兒,四面又是密密麻麻的日軍圍了過來。

    山下面,一名日軍軍官衝著一個頭戴瓜皮帽的傢伙喝罵道:「你的看清楚了?肩章上有金星的幹活?錯了,死拉死拉的!」

    這傢伙忙點頭哈腰,說:「太君,您放心!額看得是真真兒的,光頂著兩顆金星就有好幾個!」

    軍官大喜,拍拍他的肩膀說:「喲西,你的大大的良民!」說著丟給他一塊大洋,然後命令部隊開始合圍。

    山頭上,郭參謀長和jing衛連長正在冒險前出觀察敵情。jing衛連長見敵人越來越多,著急地說:「參座,讓我帶著弟兄們沖一次吧,趁著鬼子還沒完全合圍殺出一條血路來!」

    郭參謀長回頭看了看戰士們,心頭一陣冰涼。算是輕傷的戰士,能夠戰鬥的也只有三十幾個了。而且這一番突圍下來,大家的體力耗盡,一個個都喘息不停,不少人甚至累得抽筋。這種情況下怎麼衝得出去?他想了一下,說:「你讓弟兄們抓緊時間休息,咱們爭取堅持到天黑,然後想辦法突圍。」

    jing衛連長急道:「可是拖得時間越長,只怕來的鬼子越多啊!」

    郭參謀長歎了一口氣,說:「瓦罐難免井上破,我們軍人總會有這一天的!劉連長,你怕不怕死?」

    劉連長一愣,隨即說:「不怕!現在正是軍人報國的時候,我們要為國爭光,流盡最後一滴血!」

    郭參謀長激動地說:「好樣的!不過ri寇尚存,不要輕易言死。萬一事有不諧,你要盡量護送總座突出去!」

    劉連長說:「好!只要我劉大力還有一口氣,就一定保護好總座。」

    郭參謀長回去後低聲對衛立煌說:「總司令,眼下情勢危急,請您換上便裝!」說著遞上一套不知何處弄來的老百姓衣服。

    衛立煌把衣服扔在一邊,氣呼呼地說:「我堂堂中**人,沙場捐軀,死亦光榮,豈能求一時苟安,喪失民族氣節,為人恥笑!」

    郭參謀長急道:「總座,您身繫山西安危,豈能因小節而失大義!」

    衛立煌長歎一聲,說:「寄嶠,你不要多說了。若吾生不能保全山西,便當以死激勵國民!」

    正說著,日軍派了一名漢激ān上來勸降。這傢伙被帶到衛立煌面前,一開口就是識實務者為俊傑,又大談大東亞共榮圈云云。

    衛立煌聽了勃然大怒,喝令道:「拖下去砍了!」

    漢激ān大驚失色,說:「兩國交鋒不斬來使!」

    衛立煌怒罵道:「你這拋宗棄祖的東西,算哪門子的使者!砍了,把腦袋給鬼子扔下去!」

    漢激ān嚇得屁滾尿流,連連求饒,但還是被憤怒的戰士們砍了腦袋。這腦袋瓜子還真的骨碌骨碌滾到山腳下去了。日軍指揮官氣得暴跳如雷,拔出指揮刀吼道:「殺幾給給!」

    一隊隊日軍士兵迅速向山上撲來。從山頭向下看,到處都是鬼子的頭盔。戰士們匍匐在陣地上,靜靜地等著日軍靠攏,安靜地連彼此的呼吸聲都能聽到。

    把日軍放近了打,其實是出於無奈,因為jing衛連裝備雖然精良,但都是衝鋒鎗,有效射程才一百米。軍官們更是只有隨身配帶的手槍,有效射程才五十米。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日軍靠攏,而無法還擊。

    日軍越逼越近,兩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五十米!郭參謀長拿著手槍就沖日軍射擊,口中還大喊一聲「打!」

    早已按捺不住的戰士們迅速開火,幾十支花機關一齊噴出了憤怒的彈雨。日軍大概沒有想到中**隊會有這樣強大的火力,一時立不住腳,又倉皇地退了下去。

    日軍指揮官不怒反喜,說:「喲西!竟然有這麼多自動火器,這個山頭上一定有大物!命令各部不許開炮,盡量要活捉此人!」

    傳令兵興奮地雙腿一靠,大聲道:「哈依!」命令傳到各部之後一片歡騰。大物就是指大人物,日軍早期雖然連戰連勝,卻從未俘虜過中**隊的高級軍官,所以上上下下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確認有「大物」之後,日軍發動了更加瘋狂的攻擊。他們利用兵力優勢和進行間間射擊技術不斷向山頭發動猛攻。jing衛連戰士雖然勇敢,但手中的槍打不到敵人徒呼奈何?

    衛立煌見大勢已去,掏出小手槍就要自戕。

    幸虧郭參謀長眼疾手快一把奪下。他大哭道:「總座,您可不能丟下弟兄們呀!」

    衛立煌說:「我身為戰區副總司令,**中將,豈能做ri寇俘虜?你不要攔我,我死之後速帶弟兄們分散突圍,能跑出去幾個是幾個!」

    劉連長哭道:「總座,您要赴死,弟兄們也不願獨活。」

    其他軍官和戰士們也紛紛大哭,說:「總座,您就讓我們再衝一次吧!」

    衛立煌四下一看,到處都是鬼子,哪裡衝得出去啊?他心中一陣悲涼,心想參加革命這麼多年,是追隨先總理(即中山先生)到地下的時候了……

    正萌發死志的時候,西面和南北兩面突然響起了嘹亮的軍號聲。隨著號聲響起,一隊隊身穿灰軍裝,頭戴德式頭盔的士兵迅猛地從兩翼湧了出來。他們的裝備極為精良,手裡拿的不是半自動步槍就是輕機槍,火力極猛,打得又奇準。

    幾乎是一個照面下來,日軍的軍官就躺了一大半,就連那名日軍指揮官也被一槍爆頭。日軍想要還擊,可總是慢了一步,往往剛轉過身來就被打死。隨著槍聲呯呯地響個不停,山腳及山腰的日軍一個接一個倒下,很快就倒了一大片,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氣極敗壞的日軍試圖用炮火還擊,可炮口還沒調轉過來,一發發迫擊炮彈和擲彈筒榴彈就狠狠地砸了過來,打得是又準又狠。不少炮彈爆炸還引起了日軍彈藥的殉爆,幾聲巨響傳來日軍陣地上已是面目全非。

    郭參謀長大喜,說:「總座,看裝備肯定是33師到了!」

    劉連長說:「那趕緊的!總座,參座,我們趕快衝下去吧!」

    衛立煌說:「好!總部的軍官把傷員都抬上!」

    劉連長大手一揮,舉起駁殼槍吼道:「兄弟們,不怕死的給我沖,小鬼子也沒有兩條命!」

    倖存的戰士們跟著大吼一聲:「殺!」就像餓虎撲羊向山下猛撲下去。

    日軍此時被打得暈頭轉向,已經無力對山上做出防禦,加上戰士們奮不顧身,衝鋒鎗近戰火力又猛,一下子就衝出去了。山下的援兵也從兩翼接應過來,兩軍很快合為一處。

    援兵接應到衛立煌一行後,又打了一陣煙幕彈,使得日軍陣地很快被一陣煙幕掩蓋。好不容易等煙幕消散的時候,殘餘的日軍驚訝地發現剛剛猛衝猛打的中**隊已經消失地無影無蹤了。

    在不遠處的山凹裡,集總的軍官和jing衛連士兵正在狼吞虎嚥,就連一向儒雅的衛總司令也顧不上自己的威儀和形象抓起飯團就吃了起來。自打jing衛團被打散以後,他們就一直沒吃沒喝,加上日軍一撥一撥的追擊,又累又餓,身體都快崩潰了。不少人精神上一放鬆,躺上地上就打起了呼嚕。鄭衛國擔心他們生病,忙讓戰士們將他們抬到簡易的行軍床上。

    衛總司令接過一個水壺咕嚕咕嚕喝了個精光,喘了口氣說:「衛國,這回多虧你了!就剛才那會兒,我都以為革命快到頭了!」

    鄭衛國聽了哈哈一笑,說:「鬼子還沒被趕出中國,您可不能去見先總理!」他又解釋了一下來晚的原因,說:「日軍把汾河上的橋樑全炸了,我們一時沒辦法過河,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水勢平緩的地方泅渡過來。可是等趕到約定地點又沒看到你們,電台也聯繫不上,要不是聽到槍聲,一時半會兒恐怕還真找不到。」

    郭參謀長有忿忿不平地說:「我們本來行動很隱蔽的,可是有漢激ān認出了總座,立馬就把鬼子給招來了!jing衛團被打散了,電台也被打壞了,好不容易衝到剛才那座山上,又碰上漢激ān帶路,真是活活把人氣死!」

    衛總司令聞言有些尷尬,因為當時那個漢激ān是他下令放走的。沒想到這傢伙轉身就把他們給賣了。

    鄭衛國一拳砸在地上,恨恨地說:「漢激ān尤其可惡!若被我抓住,非五馬分屍不可!」

    休息了一陣之後,部隊繼續轉移,不料陰魂不散的日軍也跟了過來。好在這時前來救援的八路軍趕到了。在八路軍115師五團二營的掩護下,部隊得以在呂梁根據地安頓了下來。

    次日,衛總司令突然把鄭衛國叫去,說:「衛國,你素有見識,我想請你幫忙拿個主意。」

    鄭衛國疑惑道:「總座,什麼事情是您都無法決斷的?」

    衛立煌猶豫了一下,說:「眼下向東南突圍是萬分困難,有人勸我繞到延安,你看如何?」目前日軍控制了汾河沿線和同莆線,還控制了黃河北岸。衛立煌他們幾乎是被困在晉西南了,想要到垣曲與大部隊匯合真是千難萬難,而且途中也太危險了。

    鄭衛國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跟八路軍的關係暴露了,不過看衛立煌的神色倒不像是詐他,就試探性問道:「那就要看總座您是怎麼想的了!」

    衛立煌說:「八路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我有心與之結交一番,若能去一趟延安自是再好不過。只是委座對共黨多有成見,視之如賊,陝北更是被當成匪巢,我擔心去了之後遭受無端猜疑啊!」

    他停頓了一下,又說:「再者,數年前我奉命圍剿鄂豫皖,殺傷共黨甚多。委座視為奇功,分金寨為立煌縣。此之大功,豈非彼之大仇?我擔心……」

    鄭衛國有些不解,忍不住說:「卑職只是一名師長,見識淺薄,與您相識又晚,您這些話為什麼要對卑職提起呢?」

    衛立煌笑了笑,說:「衛國你千里相救,忠肝義膽自不必說,最是值得信賴。而且俗話說旁觀者清,我希望聽聽你們這些局外人的意見。」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國共雙方若能真心合作,ri寇必敗無疑,您的這個想法非常好。不過,您身為一方長官,一舉一動,牽扯甚大,確實不宜輕舉妄動。」

    衛立煌皺了皺眉,說:「這麼說,你是反對我去延安囉?」

    鄭衛國笑道:「不!我支持您去,不過需要一個契機!」

    衛立煌奇道:「什麼契機?」

    ps:非常感謝張明命的打賞,祝您生活美滿,事業有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