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九十五章 物資下 文 / 虎籠山人

    蘇蘭的ls/m26輕機槍是二戰時期精度最高的機槍,單發、連發都非常準,四百米以內槍響人亡,堪稱那個時代的神器。在蘇芬冬季戰爭中這種武器給不可一世的蘇軍帶了巨大的傷亡。軍委會本來預計進口五千挺的,但由於日本的干涉,芬蘭提前終止了軍售合同,實際只到貨一千餘挺。

    從瑞士進口的啟拉利ke7輕機槍則比較多。1928年~1939年間,國民政府曾向瑞士政府購買了3025挺,一度成為中**隊的主力輕機槍。只不過後來**重點採購捷克式zb26輕機槍,啟拉利就逐漸讓出了主力的位置。可不管怎麼說中**隊裡面啟拉利的數量是遠超m26的,現在弄到的m26反而多一些確實讓人費解。

    呂處長解釋說:「因為有傳言說這個芬蘭機槍喜歡卡殼,所以大家都爭著要捷克式輕機槍,不然早就被分完了。進口的啟拉利數量雖然多,但暫時沒有新到貨的,只能到各部隊去換。卑職發現很多部隊的機槍磨損嚴重,感覺用嶄新的捷克式去換實在太不合算,所以就只換了這十二挺。」

    在蘇芬冬季戰爭中m26確實喜歡出故障,芬蘭士兵甚至給它取了一個「卡殼26」的綽號。不過在芬蘭那種冰天雪地裡,步槍槍栓都會被凍住,機槍卡殼也不奇怪。歷史上這種機槍出口到中國之後,並未見使用者抱怨容易出故障。可見其卡殼與環境惡劣有很大的關係。

    鄭衛國笑道:「原來是這樣。不過捷克式輕機槍比較常見,在戰場上也好繳獲一些。m26和啟拉利就只能靠軍委會補充了。這兩種機槍我有大用處,以後只要有消息就盡量多弄一些。」

    呂處長有些為難地說:「師座,機槍眼下是緊俏貨,以後想要多弄恐怕不容易了。這次是總座發話,傅司令長官從中也出了大力才弄到這麼多的。」

    衛長官為33師爭取到的是一個整理師的編制,按說應該有三百多挺輕機槍。不過由於抗戰突然爆發,**還沒來得及準備這麼多物資。再加上幾次會戰接連慘敗,軍備大損,幾乎不可能做到滿編。作為一個新整編的33師能拿到這麼多物資已經是一個奇跡了,鄭衛國一直以為是衛長官青眼有加,沒想傅長官從中也出了不少力。

    鄭衛國驚訝地說:「35軍的傅軍長?」

    呂處長點點頭,說:「是的!傅長官現在已經升任二戰區北路軍總司令了。」

    鄭衛國失笑道:「呵呵,沒想到這裡面還有傅長官的人情在,以後見了面得好好謝謝他才是。」

    呂處長也笑道:「是哩!除了這一批捷克式輕機槍以外,那八門高炮中兩門蘇羅通和兩門厄立孔也是傅長官從部隊裡面撥出來的。這可是筆大人情啊!」

    鄭衛國哈哈一笑,說:「當初在太原的時候我就看中那幾門蘇羅通了,只是一直未得機會討要。沒想到傅長官竟然如此捨得。」傅作y大概是感念鄭衛國千里赴援之德才送這麼大一個人情的。當然也許是出於歉疚,畢竟突圍到西山後35軍提前撤離多少有些不仗義。

    呂處長說:「是啊,這些機槍和機炮都是進口貨色,一般人可捨不得!」

    聽到進口貨色,鄭衛國看了看清單,奇道:「可這個上面寫的是金陵兵工廠製造的。哦,應該是寫錯了吧,金陵廠現在好像還沒有大規模生產捷克式機槍。」

    金陵廠大量生產捷克式輕機槍是在西遷之後,之前一直以中正式步槍和二四式重機槍作為主打產品。

    呂處長湊過來一看,笑道:「哦,這是當初分配物資時耍的一個花招。卑職謄寫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照抄過來了。實際上這批捷克式機槍都是進口的。」

    原來各軍都眼巴巴地盯著進口的捷克式機槍,搞得後勤部門難以分配。有人就故意改作國造武器,以減輕壓力。實際上這個時候各兵工廠生產的捷克式很少,因為沒有圖紙,都是通過逆向工程自己捉摸的,質量參次不齊,零配件也不能通用。

    鄭衛國笑道:「原來如此,真是事事皆學問啊!呂處長,既然你深諳此道以後就兼任本師的軍械處長吧!」

    呂處長驚訝地說:「這怎麼使得?」

    鄭衛國擺擺手說:「你大膽去做就是了,能者多勞嘛!」他頓了頓又說:「等下我讓財務科給你批一筆錢,以後向上峰要武器的時候該花錢的就花錢,該打點的就打點,盡量多要一些武器。」

    呂長處笑道:「還是師座捨得!前次韓參謀從平安縣回來的時候可是上下打點了不少,不然總座再怎麼關照,傅長官再怎麼幫襯也弄不到這麼多物資。」

    鄭衛國聞言感到到有些驚訝,當初他是給了韓參謀一大筆錢,不過那是給他私人的。只是希望韓參謀能在衛長官面前幫忙說些好話,多弄一些物資。沒有想到他竟然把這筆錢都花在了33師的軍需上。聽呂處長的說法,這筆錢他不但沒有收入私囊,只怕還貼了不少。看來這個韓參謀是個好漢子,值得結交。

    看了看清單,鄭衛國又問道:「呂處長,這十二挺重機槍有配高she槍架或者高平兩用槍架嗎?」

    呂處長說:「三十節重機槍都是普通的三角架,寧造二四式有高平兩用槍架。師座是想用這些重機槍來防空?」

    鄭衛國點點頭,說:「是啊,日軍現在佔據了空中優勢,飛機可以在我們頭上任意肆虐,光靠那八門20毫米口徑的高炮肯定是不夠用的。幸好我剛好帶來了十二具高she槍架來,只是重機槍有些少,防空力量還是不足。」

    位於明人村的兵工廠開工之後就做了一批高平兩用槍架,主要用於替換一些老式重機槍的三角架。純粹的高she槍架做得就少一些,因為這個對鋼料要求較高。

    鄭衛國打算給每個連配四挺重機槍,都使用高平兩用槍架,平時加強步兵火力,遇到日軍空襲時就組織對空射擊,以彌補高炮火力的不足。如果重機槍充裕的話,他還想給每個團配一個防空火力連,使用專門的高she槍架,she界更開闊,反應也更快。但眼下重機槍數量不足,這個計劃只能延後了。

    周參謀長說:「呂處長,重機槍是有些少了,能否再向上峰申請調撥一些。畢竟按我們師的編制是可以弄到24挺的。」

    二戰區裝備最差的川軍李家鈺部每個團也有四挺重機槍。33師四五個團的編制少說也應該來個十六挺到二十挺的樣子。撥的這麼少,可能是二戰區武器不足或者是上峰覺得33師有大量繳獲吧。

    呂處長說:「師座、參座莫急,有一挺捷克式重機槍就快到了。只要我們師表現好,很有希望爭取到這批武器。」

    捷克式重機槍就是zb37式重機槍,跟zb26是兄弟關係,同為捷克布魯諾兵工廠出品。這種機槍採用金屬彈鏈供彈,槍管可快速更換,性能可靠,是抗戰時期最好的重機槍。可惜的是數量太少,而且抗戰爆發之後才想到要買,最終只從香港和仰光運來了850挺。

    鄭衛國大為歡喜,說:「那敢情好!到時候盡量多要一些,必要的時候用兩挺老黃牛換一挺zb37也行。」

    呂戰笑道:「師座打得好算盤!不過眼下大家都爭著要捷克式,到時候貨一到肯定有一番龍爭虎鬥。」

    鄭衛國大氣地說:「不怕,到時候別人花一根條子,我們就出兩根,務必要從軍委會要一批過來。」

    呂戰笑道:「卑職屆時必定全力以赴。」在場各位也跟著笑了起來。

    鄭衛國說:「不過遠水救不了近火,暫時只能利用現有武器組織防空了。呂處長,那八門高炮有相應的技術人員嗎?」

    呂處長說:「有的,都是中央軍校炮科的應屆畢業生。」

    鄭衛國大喜,說:「那就好,高炮營就有著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