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九十一章 委任狀 文 / 虎籠山人

    擺在鄭衛國面前的是一張約為16開的紙片,就跟他讀小學時獲得的三好學生獎狀差不多大小。紙片上方正中是國父中山先生的畫像,畫像左邊是青天白日黨旗,右邊是青天白日滿地大紅旗,這是中華民國的國旗。

    正文部分被一個大框框給框了起來,從最右邊開始,豎排的文字寫著一行大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任狀。然後另起一行小字寫道:茲派鄭衛國為陸軍第三十三師長,並授予陸軍少將軍銜,此狀。

    後面又另起一行大字,上寫:委員長蔣中正,署名下方蓋有蔣中正印章。然後又另起一行小字寫道: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三十期上還蓋有軍政部的大印。

    除了這份由常凱申親自簽發的委任狀以外,還有幾份由第14集團軍司令長官衛立煌簽發的委任狀。委任於老根為第33師副師長,段雙虎為33師所屬第33旅旅長,張海巖為第34旅旅長。這些高級軍官鄭衛國是無權直接任免的,所以要由14集團軍司令長官簽發。

    這四份委任狀都是由二戰區前敵司令部的周益民上校帶過來的,他戴著眼鏡,看起來很年輕。周上校解釋說:「按照慣例,這三個職位師長是無權直接任免的,所以衛長官就根據您的提名下達了委任狀。衛長官說第33師其他的職位都由您來決定,只要確定好之後上報長官部就行了。」

    鄭衛國翻了翻委任狀,奇道:「我覺得師參謀長的位置也很重要,這個也是由我來直接任命的嗎?」

    周上校起身給鄭衛國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笑道:「師座,卑職以後就要在您手下效力了!」

    鄭衛國開始一愣,但很快反應了過來,笑道:「原來周老弟就是我們33師的參謀長!」

    周參謀長笑道:「正是!師座,以後就要請您多關照了!」

    鄭衛國回敬了一個軍禮,說:「客套話我就不多說了。周參謀長,既然上峰指定我們倆兒搭班子,以後咱們就在一個鍋裡攪馬勺,是守在同一條戰壕的戰友了。在這裡我以茶代酒,願我們兄弟繆力同心,共赴國難!」

    周參謀長忙舉起茶杯,說:「師座有令,卑職安敢不從!」

    兩人喝完茶,都笑了起來。

    鄭衛國說:「參謀長,我就不把你當客人了。眼下部隊改編有一大攤子事要做,你得馬上接手。早點兒處理完,我們也好早日南下接受改編。」

    周參謀長忙道:「請師座吩咐!」

    鄭衛國拿起那疊委任狀,說:「走吧,我先帶你去認識一下同僚。」說著,他讓jing衛員速去通知在縣城營以上級別的軍官到作戰室開會。沒過多久,於老根、李震安、王達、段雙虎、張海巖、馬彪、李大壯、吳全福、齊思賢、張長貴陸續趕了過來。

    段雙虎眼尖,伸手就要來拿委任狀,嘴上還說:「團座,這是什麼東西?」

    鄭衛國忙打開他的手,說:「別毛手毛腳的!今天有大事要宣佈,你們先各自找位置坐好。」

    李大壯好奇地瞅了一眼坐在鄭衛國右手側的周參謀長,說:「喲!還有客人呢!」

    鄭衛國見人都來了,笑道:「這可不是客人!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33師的參謀長周益民上校,大家歡迎!」說著帶頭鼓了幾下掌,眾人看在他的面子也跟著稀稀拉拉拍了幾下。

    周益民起身給大家敬了一個禮,說:「敝人周益民,奉長官部命令前來就任33師參謀長一職,以後還請諸位兄弟多多支持我的工作!」

    大家客氣地回敬了一下,不過有先有後,顯得有些雜亂。周益民有些無奈看了鄭衛國一眼,苦笑著搖了搖頭。

    鄭衛國也不避諱,笑道:「他們懶散慣了,並不是有意怠慢你。不過,軍容軍紀方面以後都歸你管,希望你能盡早負起責來。」

    周益民頓時感到頭大如斗,不過此時可不容他退縮,否則以後在33師就難以立足了。沒有辦法,他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鄭衛國在肚裡暗笑,心想還是當領導好,什麼事都可以推給手下。他隨後又將在座各位給周參謀長介紹了一下,並講了整編之後的人事安排。

    根據軍政部的批復,第33師的編制為兩旅四團,師直有炮、騎、工、輜、通訊各一個營,外加特務連和衛生隊。鄭衛國打算將直接將四個主力營提升為團。不過,團下面暫時不設營,直轄三個步兵連,一個機炮連,一個輜重連,一個騎兵連。

    為什麼要取消營一級建制呢?原來部隊通過收攏潰兵的方式擴充之後,恢復了連一級建制。每連下設三個80人左右的步兵排,一個重機槍排,一個輜重排,總兵在300人左右。現在每個主力營也就一千多人,編上三個步兵連再加上其它單位就已經夠數了,營一級建制沒地方放了。

    讓鄭衛國沒想到的是,他剛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就遭到了周參謀長的反對,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周參謀長說:「師座,軍政部是不會吮許部隊擅自改動編製的。即便您這個編製再好也不行!」

    鄭衛國這才想起自己是中央軍了,不能像以前那樣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他想了一下,說:「參謀長,那你說該怎麼整編?」

    周參謀長說:「還是要按軍政部的編制來,每個團下設三個營,營以下設三個連,以此類推,實行三三制。否則的話,軍政部是很難通過的。」

    鄭衛國把充實基層兵力的計劃講了一下,說:「我也想保留營一級建制,問題是沒有那麼多兵力,也沒有那麼多武器。」

    周參謀長聽說每個連達到了驚人的三百人,感到非常不解,說:「師座,雖然充實基層兵力是一個大趨勢,軍政部也在做這方面的努力。可是您這種搞法是不是有點過了?教導總隊是**裝備最齊全、訓練最正規的軍隊了,他們一個連也沒有三百人啊!」

    教導總隊全稱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抗戰爆發後擴編為三旅六團的甲種師,總兵力高達三萬餘人,裝備也為全國之冠。可惜在淞滬會戰、南京會戰連番惡戰中被高層瞎指揮給拼得元氣大傷,一年後就撤消番號了。

    想到這支部隊,鄭衛國歎了口氣,說:「我要是有教導總隊那麼好的裝備,就不用堆這麼多人了。你再想想別的法子,總之充實基層兵力的計劃不能變。」

    周參謀長苦笑道:「師座,您可就為難我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您只有四個營,硬要編出四個團來,這讓我怎麼辦?」

    鄭衛國笑道:「我們可不只四個營,這只是主力部隊,另外還有五個營的地方部隊,還有營級建制的鐵道游擊隊以及工程兵部隊。」

    周參謀長眼睛一亮,說:「既然有這麼多部隊,為什麼不編到主力部隊來呢?」

    鄭衛國說:「地方部隊絕對不能抽走,這是個原則問題。你一路走來應該也看到了,這是多麼好的一塊根據地啊。如果把兵力全部抽走,主力不在的時候誰來保護這塊土地,誰來保護這塊土地上的父老鄉親呢?」

    周參謀長想了一下,說:「這樣的話,卑職還有一個權宜之計。」

    鄭衛國忙道:「此話怎講?」

    周參謀長說地方部隊名義上編入主力部隊,但不跟著南下,而是作為33師留守處,留守在平安縣。比如一營、五營、七營編為33旅331團,團長馬彪兼任一營長,另外兩個營名義上屬於331團,但實際上還是地方部隊。

    於老根首先表示贊同,說:「參謀長這個主意好!不但不用抽調地方部隊,還能給地方部隊弄到一份軍餉。」眾人恍然大悟,紛紛稱讚。

    這個問題搞通之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現在師一級的主官都有了,再就是師直單位。按照**慣例,師部下設八個處,即參謀處、政訓處、副官處、軍法處、情報處、秘書處、軍醫處、獸醫處,另外還有修械所、汽車隊、戰地服務隊等單位。

    當然,不是每個師都編得這麼全。如果沒有軍馬,獸醫處就沒有必要了;沒有汽車,自然就沒必要設汽車隊了。不過鄭衛國還是希望盡量把這些單位設全,一方面確實有用,另一個方面還可以向委員長多要些軍餉不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