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七十六章 兵工廠選址 文 / 虎籠山人

    從通平縣回來後不久,一二九師支援的第二批幹部趕到了平安縣。據說本來沒有這麼快的,正好師屬騎兵營在離這兒不遠的贊皇縣一帶活動,順便就把他們給捎來了。王達找到鄭衛國說:「旅座你看,我們八路軍夠意思吧!」言下之意,你鄭大旅長是不是也該意思意思了。

    鄭衛國瞅了他一眼,打趣道:「你這話不對啊,屁股沒有擺正位置。你現在是我們獨九旅的政訓處長兼平安縣副縣長,是吧?是的話那就應該站在獨九旅和平安縣的立場說話。」

    王達哈哈一笑,說:「少扯淡。我王達自從參加革命以來,屁股不管擺在哪兒,心都是向著黨的!」

    聽他這麼一說,鄭衛國也樂了,笑道:「算你覺悟高,下次見到劉師長多幫你說幾句好話,讓他把你的級別往上提一提。」

    王達嗤笑一聲,說:「切,你以為我參加革命是為了當官?要是想當官,我早就不干革命了。」他頓了頓,有些走神,似乎在回想這十幾年的革命生涯,然後說:「旅座,聽說你們抓回來兩個日本女人?」

    這兩個女人抓回來之後,一直秘密看押,王達能這麼快知道,足見消息靈通。對此,鄭衛國並不在意,反正他也沒打算瞞著八路軍做些什麼,不如倘亮一點,增強互信,也便於日後合作。

    鄭衛國打量了王達一番,笑著說:「是有這麼一回事。怎麼,王達同志,你是不是一個人孤零零的有什麼想法?其實娶個日本婆娘也沒什麼,只要你們組織上同意,我沒意見。」

    王達哂笑道:「得了吧,還好意思說我,上次送師長的時候一姑娘撲你懷裡咋說?」他擺擺手,接著說道:「不跟你閒扯了,我是說正經的。你能不能把這倆女的送給我們師?你是知道的,我們師現在急缺懂日語的同志。」

    鄭衛國有些好奇,問道:「你們不是在改造俘虜嗎?」

    王達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有些懊惱地說:「咳,別提了!這小鬼子真是毛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我們也不是沒抓過俘虜,可辦法用盡了,也沒改造過來幾個。」

    說到這兒,他猛然想起一事,接著說道:「對了!上次在四區的時候,多好的機會,十幾個俘虜啊!結果呢?都被鄉親們搶去殺了!你說你是不是欠我們十幾個活鬼子?」

    鄭衛國笑道:「不要急,用不了多久就能抓幾個活鬼子了。至於那兩個女人,送給你們當然可以,不過現在可不行。」

    王達有些疑惑,說:「為啥啊?」

    鄭衛國解釋道:「那兩個日本女人,一個是女學生,現在在教戰士們學習日語;另一個是個女特工……」

    王達嚇了一跳,說:「特工?間諜?」

    鄭衛國點點頭,說:「沒錯!她掌握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對我們很有用,所以暫時還不能給你們。」

    王達嘟囔道:「那你可得把她們看好了。你們這裡的軍民對鬼子可算是恨到骨頭縫裡去了,別那天被鄉親們給殺了!到時候可別怪我沒提醒你。」

    鄭衛國笑了笑,說:「沒你說得那麼嚴重。對了,我剛才看了看支援幹部的名單,大部分都是沒有實戰經驗的學生啊!還有一些麼,都是地方幹部,打過仗的沒幾個,參加過長征的更是一個沒有。」

    王達斜藐了他一眼,說:「你還要想要參加過長征的幹部?我們自己還不夠用呢!你可別小看了這些學生,這都是我們黨發展多年的骨幹,給你那是天大的面子!」

    八路軍指戰員的總體文化水平不高,一個小學生就算是知識分子了,如果是中學生那就更了不得了。這次129師能送這麼多學生過來,確實是很給面子。可問題是這些人來了,鄭衛國不好用啊!

    你說放在軍隊裡吧,當戰士太浪費,搞不好就犧牲了;當軍官也不行,那是對戰士的不負責。放在地方上吧,能做什麼呢?他們並沒有行政工作的經驗,還是得慢慢培養。當然,這些人有文化,有抱負,只要不犧牲不變節,日後必定能有一番作為。可鄭衛國現在需要的是直接能用的軍官或者幹部,而不是一堆半成品。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你說我讓這些學生放在部隊當個文化教員行不?」文化教員是中國赤色黨的一個創舉,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國共兩黨的差距。正是通過部隊裡的再教育,人民軍隊才逐漸成長起來。意義之大足與任何一項軍事改革相媲美。

    王達沉吟一番,說:「這個主意好,既讓他們接受了鍛煉,相對來說又比較安全,我看行!」」

    鄭衛國說:「那就盡快安排下去,我還要去給兵工廠選址呢!不能再耽誤下去了。」

    王達有些吃驚,說:「機器不是早就搬到七里壩了嗎?怎麼還沒開工!」兵工廠的事一直是於老根在負責,王達不清楚,這方面他也不怎麼關心,所以感到很驚訝。

    鄭衛國苦笑道:「是啊,之前耽誤的時間太長了。等這一攤子事忙完之後,我帶特務連到八區轉轉,看有沒有什麼好的地形。」

    他隨後對所屬各部作了一些調整,並給各個連配上了文化教員。軍官方面基本保持原狀,只有原三營營長劉自達另有任用,由吳全福接任三營營長。吳全福空出來的位置則交給葉明遠,以表彰他在東三區做出貢獻。

    另外,因為有些指戰員認為各營番號分為直屬營和duli營太過繁鎖,又容易弄錯。鄭衛國從善如流,將四個duli營的番號依次改為五至八營,駐地職能不變。還有在平安縣十區,也就是位於山西境內的太行山區新增了一個第九營,營長陳二串。

    旅部直屬部隊也稍稍變動了一下,總體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後勤輜重醫療電訊情報軍法等非戰鬥部隊,由分管副團長、參謀長直接負責;其次是特種部隊,包括特務連、狙擊排和炮兵部隊,調整之後統一編為特種兵大隊,由張長貴任大隊長;最後是jing衛連,負責旅部jing衛、通訊聯絡,連長為任柱子。

    在特種兵大隊編制裡面,還新增了一個小隊。這個小隊由馮錕兼任小隊長,選拔標準是個頭要矮,頭腦要靈活,文化程度盡量要高一些。他們的裝備、訓練、口令均模仿日軍,甚至連平日裡對話和生活習慣也要就跟日本人學習。最讓馮錕頭痛的就是那個叫兜襠布的東東,用他的話講這玩藝兒真的有些「扯蛋」。

    等這些事情處理地差不多了,鄭衛國終於擠出了一點時間——兵工廠選址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從太原兵工廠弄來的機器已經全部送到了七里壩,但在這樣一個動盪的時代,兵工廠必須得選一個安全的地點才行。最好就像八路軍總部的黃崖洞兵工廠一樣,鬼子湊到跟前也沒發覺,那隱蔽性真是沒得說。

    鄭衛國帶著特務連在八區、十區一帶轉了幾天,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地點。這可把大家急壞了,廠址不能確定,兵工廠就沒辦法生產作業,沒有自己的兵工,保安團何時才能強大起來呢?

    時間耽誤不起呀,鄭衛國最後決定向當地的鄉親們求助。這些老鄉在山裡生活了好幾代人了,對這一帶的情況應該比較瞭解。戰士們陸續找了一些當地的「活地圖」,然後向他們打聽附近有沒有特別隱蔽的地形。一連尋訪了好幾位山民都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直到有位八十多歲的老人聽說這事之後,找到鄭衛國說:「老朽知道一個地方,絕對隱蔽。」

    鄭衛國見他顫巍巍地,忙上前扶住他,說:「老大爺,您說的地方在哪兒?」

    老人說:「那個地方可遠了,在太行深山裡面!老朽當年還很年輕地時候,有一次進山打獵迷了路,無意中才找到那個地方的!後來也去過好幾次,不過俺也將近有二十年沒去過了,也不知那裡的老朋友還在不在!」

    太行山脈很廣,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住人。事實人類活動的地方大部分都在山脈的外圍,真正的深山裡面是很少有人去的。歷史上,八路軍的太行根據地其實也不在深山裡面,看看地圖就知道了,因為深山裡面養不活部隊。

    鄭衛國吃了一驚,說:「老朋友?您的意思是說那深山裡面還有人家!」

    老人點點頭,說:「有的,據他們說,他們本是明朝的遺民,祖上見復國無望,又不願食清粟,就帶著家口部屬遷到了深山。後來就慢慢地在深山裡繁衍了下來。」

    鄭衛國覺得老人在胡說,便偷偷問旁邊一位鄉民,說:「這位老人平日裡神志清楚麼?」

    也怪不得鄭衛國有此疑問,明朝遺民,這實在超出了他的想像。即便有的話,能在深山裡存活到現在?不過這事還真有,歷史上聶榮z司令員在晉察冀創建根據地的時候,部隊就在深山裡面看見過。只不過有關方面記載不多,所以很少有人聽說過。

    鄉民還未及答話,老人便先斥責道:「怎麼?這位長官是不相信老朽囉?那老朽就告辭了,你們另請高明吧!」說著哼了一聲,用拐仗重重地在地上跺了兩下,轉身就要離去。

    鄭衛國沒想到老人這大歲數,聽力還這麼好,不禁大感尷尬,忙攔住老人賠不是。旁邊的鄉民見鄭衛國待人和氣,也笑道:「長官是不知道的,三爺爺的身子骨可硬朗了,耳朵比年輕人還好使呢!」

    三爺爺臉色舒緩了一些,又歎了一口氣,說:「終究是老了!」

    在三爺爺的帶領下,鄭衛國一行進了深山,準備去探尋那個神秘的明人村。由於三爺爺腿腳不便,戰士們決定抬著他老人家進山。可用什麼抬呢?山路難走,轎子是不行的。滑桿倒是可以,可那是四川才有的東西,河北沒這玩藝,本地的木匠也不會做。後來有位戰士想到了一個不錯的辦法——把椅子綁在梯子,然後抬著梯子走——實際上就是一個較為笨拙的滑桿兒。

    由於多年沒有人走過了,山中的道路早已損毀,戰士們不得不一邊開路一邊前進。還好三爺爺記性不錯,基本沒有走冤枉路。饒是如此,他們也足足走了兩天。就在大家感到有些灰心的時候,前面的地勢突然豁然開朗——一個世外桃源出現在大家面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