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四十九章 出兵山西 文 / 虎籠山人

    幾位連長爭著去做先鋒,出不出兵的問題都被他們直接跳過去了,似乎這個問題並不值得討論。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出兵。鄭衛國話音剛落,張海巖就大聲道:「團座,俺不同意!」

    段雙虎急了,說:「參謀長,你為啥不同意?」話說壞人姻緣,擋人財路都是不對的,讓人當不成英雄就更加不對了。若非平日關係不錯,段雙虎只怕當場就要發火。

    不等張海巖說出理由,於老根咳了一聲,說:「不單海巖不同意,俺也不同意!」

    大壯平日比較信服老根兒,搔搔腦袋問道:「為啥呢?」

    老根兒一般很少發表意見,可今天的態度卻很堅決。他說:「忻口現在就是個無底洞,填多少人進去都填不滿。躲都躲不及的事兒,咱兒還自個往裡跳?」

    他敲敲煙袋鍋子,又接著說:「閻老西兒是什麼人,你們就沒聽說過?俺把話撂在這兒,咱們要是去了肯定會被推上前線當炮灰!」

    平心而論,忻口會戰晉綏軍是拼了老命的。畢竟太原是他們的根本所在。太原一失,他們跟東北軍就沒什麼差別了。可於老根這番話也沒冤枉閻老西兒,拉友軍墊背、當替死鬼的事情他肯定幹得出來,而且以前就沒少幹過。

    見大家意見不統一,鄭衛國又問道:「李縣長,劉連長你們兩位也表個態吧!」

    李震安斟酌了一下語句,說:「同為中**隊,支援太原也是應該的。可咱們剛滅了鬼子一個大隊,鬼子能不報復?依我看,主力部隊還得加緊備戰,不易遠行。」平安縣是他的家鄉,他自然不希望部隊離開。

    劉自達說:「軍隊的戰鬥力都是摔打出來的,俺覺得還是去一趟比較好。當然,這事兒還得團座拿主意。」

    保安團「六大金剛」都表明了態度,剛好三對三。有趣的是,其中反對出兵的都是團部領導,支持出兵都是直接統兵的軍官。

    鄭衛國只得拍板了,他看了大家一眼,說道:「我先說說出兵的弊端。主要有兩個,一是鬼子可能趁虛而入,另一個是可能被拉上前線當炮灰。」

    眾人點點頭,表示認同,哪怕要求出兵的三位連長也感到有些憂慮。畢竟這兩點都是致命的,一旦應對失誤,保安團這點兒力量可禁不起折騰。

    鄭衛國說:「我先說說第一個問題。我們的武裝力量分為三個部分,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按照之前的思路,主力部隊在外線作戰,地方部隊在內線作戰,民兵負責保護百姓。所以,我認為抽調主力部隊去山西是可行的,畢竟還有地方部隊和民兵留守。」

    李震安急道:「地方部隊戰鬥力還沒有上來,怎麼可能擋得住鬼子的大規模進犯?民兵就更不用提了。團座,我覺得還是您以前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比較好。我們現在底子薄,實力弱,不宜將步子邁得太大。」

    鄭衛國說:「根據我的推測,鬼子近期大規模進犯的可能性不大。華北方面軍一面忙著攻打太原,一面忙著南下徐州,哪裡抽得出一個聯隊的兵力?至於一個大隊的兵力擠一擠或有可能。可是我們剛剛滅了他們一支近八百人的部隊,他們怎麼敢派一支大隊來送死?」

    二龍山大捷消滅的日軍雖然不足一個大隊,可重裝備都是齊全的,比一個整裝滿員的大隊也弱不了多少。所以鄭衛國認為鬼子在沒有摸清保安團的路子之前,不會再派大隊級的兵力入侵。

    他停頓一下,又道:「主力部隊遲早是要跳到外線作戰的,地方部隊必須要盡快成長起來。這個成長不光是裝備上的,訓練上的,還有心理上也必須成長起來。他們必須適應主力部隊不在的日子。」

    李震安想了一下,搖頭說:「我還是難以認同。團座,忻口有數十萬的中**隊,我們一個團上去增援不過是杯水車薪,又能起什麼作用?為了一個注定要淪陷的太原放棄一個已經成形的根據地,值得嗎?」

    鄭衛國肯定地回答道:「值!我承認我們去救不了太原,可我本來沒打算去救!」

    段雙虎奇道:「不救太原,哪咱兒去幹啥啊?」

    鄭衛國苦笑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去炸了太原兵工廠!」炸中國的軍事工業有利於抗日,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諷刺。可事實就是這樣,歷史上太原兵工廠的大部分物資都被日軍繳獲,加深了中國抗戰的苦難。

    劉自達恍然大悟,忙道:「團座,您的意思是把想從太原兵工廠弄些設備回來吧?」在他想來來炸掉豈不可惜,團座多半是想搬回來,甚至是搶回來。

    鄭衛國搖了搖頭,說:「有可能的話,弄一些回來吧!不過你知道太原兵工廠有多大?別說全運回來,就算只運百分之一都不可能,絕大部分還是得炸掉!」

    張海巖疑惑道:「閻長官只怕早就在轉移了,咱們犯得著專門跑一趟嗎?就算他們沒開始運,咱們提醒一下也就是了。真到了淪陷在即的時候,他們難得還捨不得炸?」

    太原兵工廠落入敵手,責任全在閻老西兒。他總是對日本人心存幻想,想同日軍媾和以達到保全自己的目的。若非日本人太過死板,閻老西兒又要價太高,只怕中國又得多一大群漢奸。

    全面抗戰爆發後,閻希望和日軍達成互不侵犯的協議,即日軍不入山西,晉綏軍也不抗日,類似於八國聯軍侵華時的東南互保。閻老西兒以為憑著自己和日本人的關係,日本人會答應下來,也就沒忙著搬家,畢竟這麼大的廠搬起來要花不少錢。可沒想到日本人不給面子,平津剛被拿下,大兵就沿著平綏鐵路進了山西。

    日軍進犯山西之後,不停地狂轟亂炸,太原兵工廠沒辦法生產,閻老西兒這才想起來要搬遷。可不知道為什麼,直到11月8ri日軍佔領太原前,只運走小型機床1000餘部和動力電機200餘部,僅佔西北製造廠18個分廠全部財產的2%,其餘設備悉數落入敵手。

    剩下的設備搬不走,為什麼不炸掉呢?因為閻老西兒認為自己還有機會回來,炸得太可惜了,所以寧願留給日軍。

    日軍接手之後,將其中較好的設備4000餘部和西北煉鋼廠煉焦部提煉汽油的設備及設在左雲縣的育才煉油廠設備拆卸裝箱,運往日本的東京、大阪和偽滿的瀋陽、大連。並利用這些設備組織生產軍火和軍用物資,以戰養戰。

    除了物資以外,太原兵工廠的大批職工也落入敵手。在「七七」事變前,太原兵工廠共有職工7000多人,這些人後來大部分都成了日軍的兵工人員。也就是說,日軍用來打中國人的武器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中國人製造的,其設備也是中國人花錢買的!

    鄭衛國苦笑道:「閻長官還真捨不得炸,而且目前只運走了極少一部分。所以我們必須得去,太原兵工廠決不能留給鬼子!」

    於老根吧嗒吧嗒抽著旱煙,說:「團座,只怕俺們一去山西就被拉上前線拼光,哪還有機會去炸掉太原兵工廠?」

    鄭衛國笑道:「想拉我去當炮灰,哪有那麼容易!我們完全可以在路上慢慢走,等到太原淪陷前再進城。咱也不多停留,炸了兵工廠咱就撤!鬼子想追也追不上!」

    李震安想了一下,說:「既然團座決心已下,我也就不多說了。只是主力走後,平安縣一應軍政事務該怎麼辦,還請團座示下。」

    對此鄭衛國早有準備,佈置起來也不難。他當即下了命令,宣佈自己率部出征之後,平安縣由副團長於老根負總責,副縣長李震安負責民事,參謀長張海巖負責軍事。

    這此行動事關重大,團部及主力一、二、三連全部出動。為了保障後勤,同時再徵調一千民兵,一百輛大車隨行。

    保安團現在各項工作都邁入了正規,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準備工作,部隊隨後向山西境內開去。張海巖率jing衛排三個班為先鋒,鄭衛國率一個jing衛班隨一連行動,二連、三連隨後。一千民兵平均分配到三個主力連充當輔兵。三個連之間由各連直屬騎兵班來回機動聯絡。

    等129師得知消息的時候,鄭衛國率部已經到了山西地面。不過從冀晉邊界到忻口還有很遠一段路要走。

    山西比河北要富庶一些,閻老西兒軍政一塌糊塗,民政還是搞得很不錯的,比常凱申要強多了。不過隨著日軍南侵,亂相已生,數十年努力也經不起戰亂的折騰。

    民眾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慌亂。大軍一路開來,沿途的百姓紛紛好奇地張望,似乎並不害怕。鄭衛國甚至看到有妙齡少女也探出腦袋打量他們。

    鄭衛國笑道:「過大兵百姓們不害怕嗎?」中國絕大多數軍隊軍紀敗壞,歷來有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說法。大兵所到之處,百姓無不驚惶。

    程專員在馬背直了直身子,有些自得,又有些傷感地說:「蒙會長大恩,三晉百姓已經安享太平多年了。」

    鄭衛國聞言默然,這太平很快就保不住了,眼前這些安詳的村莊很快就會變成人間地獄。善良的百姓們怎麼也想不到鬼子是多麼凶殘,不是當順民就一定能活下去的。

    nbsp;

    部隊一路前行,快到榆次的時候,一個噩耗突然傳來,忻口失陷了!

    原來閻長官只顧防守忻口,對太原東面的娘子關一線沒大在意。一方面確實是兵力不足,另一方面二戰區認為東線地形險要,不可能被日軍攻陷。

    讓閻長官沒想到的是,這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就發生了。娘子關失守之後,日軍趁勢西進,於11月2ri攻克壽陽,從東面危脅著太原。忻口守軍後路不保,有陷入包圍的危險,不得不連夜撤回太原。

    程專員一聽忻口失陷,心中大痛,顧不得身份體面當場就給鄭衛國跪下了,求他火速赴援太原,救一救三晉父老。

    鄭衛國長歎一聲,心想忻口已失,太原眼見就要淪陷,還有必要去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