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正文 312 梟雄末路 文 / e江月

    陳蘭一直低聲喊了好幾聲,雷薄才終於自被紀靈一聲暴喝所造成的混亂狀態中恢復過來,只是轉念間,就明白了陳蘭為何一直在念叨著「劉使君」這三個字。

    紀靈口中的劉使君,可不就是駐軍城外的劉備劉玄德麼?

    雷薄心頭湧上狂喜,瞬間則又盡數轉化為惱怒,對紀靈在心裡破口大罵:「尼瑪的王八蛋,深更半夜的,你帶著兵馬跑出來,不也是為了去投奔劉玄德麼,還要這麼嚇死人!」

    心裡怒罵歸怒罵,雷薄面上卻堆滿笑意,策馬踏前幾步,衝著紀靈嚷道:「將軍,末將有句話,不知該講不該講。」

    紀靈臉上仍舊帶著怒容,威嚴地「嗯」上一聲,點頭應道:「講!」

    這麼一個簡單的回答,再次讓雷薄腹誹不已,蓋因紀靈這個態度,不吝於是在對他說:「有話快講,有屁快放!」

    「將軍!」雷薄收起笑意,衝著紀靈拱手恭聲道,「當今情勢,將軍該當比末將更清楚才是,主……袁術不顧大傢伙的勸阻,執意稱帝,引致天下人的唾罵,恥笑,如今,四路大軍,從四面殺進來,豫州,眼見著已是難保,這個時候,將軍是否該好好想想……」

    要是雷薄是在相縣說這番話,或是在數日前,在紀靈面前說這番話,只怕還沒說完,就會被紀靈大喝一聲,著人將拿下。可今夜,紀靈卻靜靜地聽完了,而他也發現,帳下將校兵卒,也都靜靜地聽完了。

    雷薄住口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兩支隊伍就這麼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佇立在靜夜的清風下,盡皆默然不語。

    紀靈深吸一口氣,長歎一聲,雖然右手仍舊握著三尖兩刃刀,卻刀尖朝下,沉聲對雷薄道:「如此說來,你們兩個,此行是要出城投奔劉使君了?」

    雷薄一愣,旋即鄭重地緩緩點頭,在他身後,陳蘭亦是在點頭稱是。

    「我也正有此意!」

    在一片沉寂之中,雷薄聽到紀靈板著臉,終於說出這麼一句話來,心頭終於徹底放鬆下來,伸手撓著後腦勺,咧著嘴,無聲而笑,轉瞬過後,靜夜之中,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袁術派來迎戰劉備大軍的,主帥是紀靈,雷薄和陳蘭則是副將,如今主副將在投敵這件事上,不謀而合,整座雎陽城,也就在一瞬間易主。

    紀靈的心思還是甚為縝密,當即下達連串軍令,緊閉四門,不准人隨意進出,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偷出去,趕回相縣稟報袁術,他們三個率軍投奔劉備的消息一旦洩露,留在相縣的家眷,肯定會被袁術在盛怒之下,屠戮一空的。

    待到紀靈安頓好城內的大軍和一切,親率雷薄和陳蘭來到城外劉備的大營時,已是丑時剛過。

    就在三人被值守親衛帶到中軍大帳,剛剛落座時,大帳外,已傳來劉備的一迭連聲的問話:「在哪裡,在哪裡,三位將軍在哪裡?」

    紀靈三人連忙站起身來相候,大帳帳簾旋即被掀開,劉備一陣風般捲了進來,目光落在紀靈、雷薄和陳蘭身上,高興地哈哈大笑,語無倫次道:「好,好,備何德何能,得三位將軍如此厚待……」

    當紀靈三人看清眼前這位新主公的衣著時,不由心裡湧起一股暖流來,蓋因劉備想是剛剛自被窩中爬起來的,衣衫不整不說,左腳穿著木屐,右腳則是打著赤腳。

    劉備以如此形象示人,非但沒有令紀靈三人感到受到輕視,反而大覺劉備親厚。

    「哈哈……」劉備顯是也發現了不妥,尷尬一笑,稍稍整理一下衣衫,即毫不在意地招呼紀靈三人,「來,坐,坐,坐下說話。」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紀靈簡要敘說幾句,即帶著雷薄和陳蘭起身,來到劉備身前,跪拜呼道:「主公!」

    劉備忙親自上前,一一扶起三人,溫聲勉勵,待眾人再次就座,劉備問道:「三位將軍的家眷,可都在相縣?」

    紀靈三人點頭,面上顯出隱憂。

    劉備沉吟答道:「嗯,此事尚得想個萬全之策才好……」

    話音未落,趙雲欠身建言道:「主公,何不讓三位將軍遣信使趕往相縣,言稱力戰後,大敗我軍前鋒,正固守雎陽,同時,主公親率大軍直撲相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相縣,如此豈非可保三位將軍家眷安危。」

    「好,好,」劉備連連點頭,「此法大妙,三位將軍以為如何?」

    紀靈,雷薄,陳蘭三人,除了感動,就還是感動,哪裡還能有什麼異議,他們也的確沒想到,主公劉備過問的第一件事,竟然不是雎陽城內有多少兵馬,有多少糧草,有多少財寶,而是他們幾個的家眷安危。

    眾人之中,唯一有些不爽的,就數張飛,他正是劉備大軍的先鋒大將,如今趙雲的建言中,正是讓紀靈謊報袁術,已大敗劉備大軍的前鋒,這當然讓他挺不爽的了。

    不過好在有二哥關羽在一旁不住地拿眼瞪過來,張飛也只有在那裡鼓著腮幫子,不敢真個嚷叫出來。

    天色一亮,劉備甚至連雎陽城都沒有進去,逕直帶著大軍拔營,順著雎水,直撲相縣。雎陽城外,紀靈三人只帶著各自的親衛,恭送主公劉備率軍離去,看著滾滾煙塵,雷薄有些感慨地來了句:「主公難道就不怕我們三個假意歸順,然後率軍斷主公後路?」

    紀靈在心裡一琢磨,也的確是有這麼個理,主公劉備率軍拔營時,可是一兵一卒都沒有留在雎陽的,甚至連留個親近人跟在三人身邊都沒有,反觀如今的雎陽,竟然就跟主公劉備壓根未曾來過一般。

    一旁的陳蘭接過話頭,笑著問雷薄:「主公這是對我們三人完全放心,怎麼,雷兄可是想要行險一戰?」

    雷薄哈哈一笑,連聲答道:「能投奔到這樣的主公帳下,是咱的福氣,除了一心一意效力外,我還能有什麼其他想法。」

    紀靈也是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來,看著漸漸遠去的大軍,深吸一口氣後,再吐將出來,頭也不回地對雷薄和陳蘭道:「既然已投奔主公,這樣的玩笑話,就不要再開了,走,回城!」

    雷薄和陳蘭答應一聲,策馬跟在紀靈馬後,往仍舊四門緊閉的雎陽城內馳去。

    有人進城,此時在千里之外,一直死守易京高樓堡壘的公孫瓚,卻戰意昂然地首次踏足地面,率軍離開高樓堡壘。

    此前,他是收到偷偷潛進來的信使稟報,車騎將軍呂布已大敗拓跋鮮卑部,收服雲中、五原諸郡,已遣大將張遼,出代郡,前來馳援。

    這個消息,公孫瓚深信不疑,因為在困守易京高樓堡壘時,他從未斷絕過派人前去尋車騎將軍呂布求援,按理說,他們兩個現在還一直是盟友關係。

    而今夜,就正是并州軍與他約定的內外夾攻的時刻,故而公孫瓚戰意高昂,親自召集大軍,準備給一直圍困他的袁紹大軍一個大驚喜。

    圍困易京的,正是袁紹帳下大將文丑,由審配輔佐,一直以來,都是圍而不攻,以至於雙方都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戰爭已經過去,和平已經來臨。

    風高夜黑,公孫瓚很滿意帳下大軍,閒置這麼久了,靜夜潛行數里,一直潛到袁紹軍大營外三里處,竟然沒有引起袁紹軍的注意,實屬難得。

    按與張遼軍約定的信號,待袁紹大營後方火氣,即是雙方同時攻營之時。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養尊處優,只是夜行數里路,公孫瓚就已是氣喘吁吁,他渾然沒察覺到,毫無節制的放縱於酒色之中,不但掏空了他的身體,還令他心智不清,僅憑信使所言,就不顧長史關靖的勸阻,輕率地率軍離開堅固的高樓堡壘。

    「火,火!」

    就在他等得似睡非睡時,突然一連串的低聲叫嚷聲,將他吵醒,順著親衛所指方向一看,在袁紹大軍大營後方,正有一縷火光顯現。

    公孫瓚一下子如同猛灌了幾碗雞血,變得亢奮起來,騰地站起身來,豪邁地一指袁紹軍大營,吼道:「殺!」

    這一刻,公孫瓚自覺豪氣干雲,所有的憋屈,所有的憤怒,都在這一聲「殺」中,盡數噴薄而出,傾瀉到眼前毫無所察的袁紹軍大營中。

    唯一的美中不足之處,是袁紹並不在大營裡。

    一瞬間,喊殺聲大起,公孫瓚親自率軍,一鼓作氣,直殺進袁紹軍大營中,還邊殺,邊在大營內各處縱火。

    不多時,袁紹軍大營已成一片火海,以至於公孫瓚很是無奈地發現,他率軍縱火,可是把自己的退路都給堵上了。

    前方此時也傳來震天響的喊殺聲,公孫瓚心底裡剛剛泛起的一絲疑惑,立即被盡數打消,等到他率軍衝過去,看到領頭的,乃是全副披掛的文丑,不由呆愣在原地。

    「公孫使君,久違了!」文丑衝著公孫瓚來上這麼一句,「想要讓公孫使君下樓,可真是費了老大的勁啊!」

    文丑最後這句話,既像是在輕歎,更是在**裸的炫耀,絲毫不顧忌公孫瓚此刻那顆破碎了無痕的脆弱的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