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303 呂布北上 文 / e江月

    嚴冬來臨,大雪紛飛,冬去chun來,春風化凍,一轉眼的工夫,興平三年(196)的春風,又吹遍關中內外。

    車騎將軍呂布早早就安排好長安城內的一切,為的就是能抽開身來,率jing騎北上,與徐庶所率的馬超、徐晃、張遼三路大軍會合,與拓跋鄰率領的拓跋鮮卑jing騎決一死戰。

    是夜,呂布謝絕一切宴請,波瀾不驚地在內書房,與賈詡一起,商議著天下大事。

    有徐庶在北方,呂布北上時,就可以將賈詡留在長安坐鎮,總督一切,不然,沒有賈詡為他在後方處理一應事務,他還真不太放心北上。

    燈燭明亮,兩人面前的案桌上,只擺著香茗,其他一概沒有,那些什麼書卷呀,筆墨紙硯呀,都被呂布收了起來,更別提什麼美酒和糕點了。

    賈詡的臉色凝重,作為呂布身邊最為親近的人,一應重大籌謀,一定是他,徐庶,法正三人,最先與呂布一起商議,然後才會開始同其他人商議,這種被呂布極為器重的感覺,是如此重要,以至於他們三個,對呂布已可用上肝腦塗地四個字來形容。

    此次呂布率軍北上,重要性如何,賈詡自是比誰都清楚,按他心底裡的想法,其實他是不贊成呂布親自上陣的,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當然就是呂布身為整個集團的首腦人物,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對整個集團來說,可是致命性的打擊。

    正如拓跋鄰是拓跋鮮卑這個狼群的頭狼一樣,除去拓跋鄰,拓跋鮮卑即是不戰而潰,呂布也正是頭狼的角色。他萬一有個閃失呢?

    賈詡不敢再往下想,只是呂布此次態度非常堅決,哪怕他,徐庶,法正三人,都力勸呂布不要如此行險,呂布還是毫不鬆口。

    只有在想到呂布武勇蓋世時,賈詡心底裡的擔憂,才會稍稍減弱些。

    可饒是如此,即使明日呂布就會率軍北上。賈詡還是忍不住叮囑道:「主公,此番北上,主公務要謹慎小心些……」

    呂布哈哈一笑,對賈詡道:「先生放心,我征戰沙場這麼多年。上陣殺敵的經驗,可不輸給帳下任何人。我知道。三位先生的擔憂,是怕我這只頭狼有個什麼閃失。」

    賈詡並沒有附和呂布的笑聲,而是仍舊一臉的嚴肅,答道:「主公明白就好。」

    呂布則笑著答道:「是,三位先生的一再叮囑,我牢記在心。先生在長安。擔子可不輕,高順一直就在我帳下,為人穩重老成,堅毅不屈。足堪重用,先生有什麼吩咐,盡可吩咐。」

    其實,呂布這番話,說,跟不說沒什麼兩樣,他離開長安這段時間的安排,早已是他們四人不斷商議的結果,如今張燕和馬岱鎮守西涼,與龐柔配合無間,不到一年的工夫,已是卓有成效。

    河東,仍舊是郝萌坐鎮,張既,金旋相助;河內,則仍舊是華雄率王凌、王昶兩員小將坐鎮,太守則仍是薛洪;其餘高都,上黨等地,防務不變,唯一有變動的,則是呂布調高順前來長安坐鎮,而太原則交給法正、孟達、she援、楊修、蘇則等一眾年輕人主持。

    呂布如此安排,為的就是能抽調帳下大將徐晃,馬超,張遼,典韋,龐德,曹xing,李肅,參與對拓跋鮮卑的大戰,他的思路很簡單,集中jing騎,北上五原,拓跋鄰獲悉,必定不會放過如此良機,必定也會盡聚jing騎,與呂布決一死戰。

    這個安排其實很大膽,但其實也很巧妙,不說法正如今對呂布是忠誠不二,即使萬一太原有個什麼變故,以呂布親率重兵大將雲集雁門關外的實力,只需回師太原,就能撲滅任何叛亂。

    該當商議的,也早就商議妥當,呂布與賈詡還是不知不覺說到亥時時分,才各自回去歇息。

    呂布則再花了些時間,分別去妻室嚴氏,蔡琰,侍妾貂嬋,小桃那裡,好言寬慰她們一番,夜深人靜之際,還溜到何太后那裡,與她纏綿一番,軟語寬慰一番,這才回來安歇。

    次日一早,呂布率軍北上,前來送行的隊伍,規格頗高,司徒蔡邕和司空楊彪為首的大漢重臣,悉數到場。

    在這些朝臣中,不乏對呂布橫豎看不順眼的,可是呂布此次北上,乃是與鮮卑異族大戰,事關大漢國運,這些人即使心裡對呂布甚為不喜,在這等民族大義上,他們還是懂得分寸。

    呂布是從河東,沿汾水北上太原,然後直過雁門,抵達箕陵。

    這一路順著春風北上,到達雲中郡箕陵城時,天氣已開始漸漸燥熱起來,分駐各地的大將,已盡數提前兩三天等候在此,呂布一到,當即召集眾人商議。

    在座的,差不多就是呂布帳下的最強陣容,除了華雄仍舊坐鎮河內郡之外,呂布網羅至帳下的名將,徐晃,馬超,張遼,典韋,龐德,悉數在列,再加上李肅,曹xing,呼渠泉等人,陣容更見龐大。

    呂布照例詢問一圈眾人的意見,其實既然已經決心要與拓跋鮮卑硬碰硬地一戰,其他的就已經沒有什麼好商議的了,有車弩隨行,大軍從曼柏、箕陵到五原,拓跋鮮卑jing騎也不敢前來邀戰。

    眾人之中,唯獨徐庶沒有吭聲,呂布心裡微微有些奇怪,不過也沒多問,謂眾人道:「好,大軍休整三日,而後兵分兩路,分從曼柏和箕陵、雲中行軍,至咸陽會合,殺向五原。這一次,我倒要看看,拓跋鄰這個老傢伙,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廳中眾人轟然應諾,各自散去後,徐庶留了下來,輕歎一聲,對呂布道:「主公此次北上應戰,還是魯莽了些!」

    呂布笑而不答,問道:「兵抵九原後,如何尋拓跋鮮卑jing騎決戰,先生可有高見?」

    徐庶情知這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賈詡都阻止不了,他當然也阻止不了,當下也只得將心理的擔憂拋諸腦後,建言道:「大軍抵九原後,可留下步卒和車弩守城,先伺機遣jing騎為餌,集中jing騎,吃掉拓跋鮮卑一隊jing騎,再尋機決戰。」

    「嗯,」呂布連連點頭,「正該如何,拓跋鮮卑能聚起萬騎jing騎,數量佔優,我軍須得想辦法先將之削弱才是,先生看樣子已有不少妙策。」

    這個,可就是徐庶的長處了,而實際上,雖然他與賈詡、法正一樣,不贊成呂布硬碰硬決戰的策略,可在知道勸阻呂布無效時,他就潛心思索,擬出幾套認為可行的計策來,就等著呂布到來後,一起商議確定。

    大軍在箕陵要休整三日,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召集徐晃等大將,一同商議行事細節。

    是以徐庶一笑答道:「主公一路勞頓,不如先歇著,明日再商議不遲。」

    呂布哈哈一笑,點頭稱是,不過他並未就此放徐庶會兒,而是轉口問道:「冀州袁紹,聯合陳留劉備,青州孔融,徐州陶謙,共討兗州曹操,此事先生怎麼看?」

    徐庶面色凝重,答道:「主公連定關中,西涼,袁紹這是心急了,意欲一統關東,以與主公相抗衡。年前,袁紹曾召曹操,劉備,孔融,陶謙,重聚酸棗,意欲何為,昭然若揭,恐怕是曹操不從,才招致袁紹聚眾而討之。」

    說完,徐庶反問道:「怎麼,主公可是想要在關東插上一腳?」

    呂布大笑,連連搖頭:「不,關東群雄相爭,我們看看就好,現如今,還是以河套和穩固轄地為重。曹操此次與袁紹反目,恐怕連他自己也想不到,袁紹竟然會如此決絕。」

    「嗯,」徐庶點頭附和,「不過圍攻兗州的四路兵馬中,也就袁紹和劉備威脅不小,青州孔融,徐州陶謙,此前被劉岱和袁術夾擊,實力大損,此次也就只能做做樣子罷了。不過曹操如若聯合豫州袁術,倒未嘗不是無一戰之力。」

    「袁術恐怕另有想法,」呂布搖頭道,「依我之見,曹操這次有難了。」

    此時呂布腦海中,浮現出的,卻是記憶中的曹袁之爭,那時,同樣是曹操實力弱,袁紹實力強,可最終結局,卻令人大跌眼鏡,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以致袁紹敗退鄴城後,不久即病亡。

    可即便如此,曹操攻伐並整理消化完整個冀州,統一江北,還是足足花了數年的時間。

    如今,因呂布的到來,當年一隻小蝴蝶煽動的翅膀,已導致如今天下情勢的完全走樣,這一次,呂布相信,曹操恐難有後世記憶中的那般運道,關鍵的一點,即是劉備這個變數。

    劉備目前佔據的地盤不多,也就陳留和穎川兩郡,以及河南尹部分,可從劉備棄平原,奔襲濮陽,到最後攻略陳留和穎川,就足可見他如今的實力,已不容小覷。

    有他與袁紹攜手,自側面攻入兗州諸郡,曹操想要抵擋袁紹南下的大軍,著實有幾分不易。

    更何況,青州孔融,徐州陶謙,對曹操都是一肚子的怨氣,哪怕實力受損,好歹也還是能派一支大軍,騷擾騷擾曹操。

    至於豫州袁術,呂布琢磨著,這位一心想要過過皇帝癮的老兄,即使應曹操之邀與之結盟,只怕最終除了拖曹操的後腿外,起不到什麼積極的作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