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191 結盟公孫瓚 文 / e江月

    對公孫越所說,呂布並沒有感到意外,而對公孫瓚的提議,當然是有興趣聽一聽。

    并州與冀州之間,因著地理位置的關係,袁紹在取得冀州後,不可能不會嚴加防範,甚至是用兵,仰攻并州。

    不如此,袁紹在冀州,就難以安睡。

    這個道理,呂布能看得到,公孫瓚能看得到,袁紹手下謀士眾多,更是不可能看不到,此時他不動手,那只是因為剛剛得到冀州,又要與公孫瓚大戰,還沒有顧得上而已。

    而賈詡,方纔的顧慮,並非是他不認可呂布的看法,只是覺得現今并州軍的重點在長安,在河東,也有點一時顧不上冀州的意思。

    所謂公孫瓚的提議,其實也很簡單。

    一是代郡,目前已經實際控制在呂布手中,想要呂布將已經吞到嘴裡的肥肉再給吐出來,當然是不可能,故而公孫瓚乾脆大手一揮,將代郡作為他答謝呂布結盟出兵的條件之一。

    而這背後蘊含的意思,則正是說,你跟我結盟,共抗袁紹,就是我的盟友,代郡就歸你了,不然,就是我的敵人,說不定哪天,在袁紹出兵攻打你的時候,我就會出兵收服代郡。

    二是約定,與呂布平分冀州,挨著太行山的常山、鉅鹿、趙國、魏郡,歸呂布,其他的中山國、河間國、安平國、清河國和渤海郡,則歸公孫瓚。

    這兩個所謂的條件,其實都是無需公孫瓚付出任何東西,代郡本就是呂布自鮮卑扶羅韓手中奪來的,平分冀州更只是個畫好的大餅,至於餘下的,公孫瓚能夠拿得出手的。除了漁陽的鹽和鐵,還真沒什麼其他的。

    戰馬,并州可是絲毫不輸給幽州的,而在呂布接連擊敗鮮卑步度根和扶羅韓後,掌控著雁門關外的廣闊牧場,就更加不缺了。

    這些條件一說完,呂布也知道,公孫瓚能拿得出來的東西,也就這麼多,即使再怎麼敲竹槓。他也還是拿不出來。

    當下沉吟片刻,朗聲大笑,道:「伯圭兄此舉,足見他的誠意了,好。這事就這麼辦,不過。我亦有個條件。」

    公孫越大喜。連忙恭敬欠身問道:「使君請講。」

    「並、幽結盟一事,不要大張旗鼓,以免袁紹有了防備,等到我出其不意兵出冀州時,那時自是天下皆知。」

    這個條件,公孫越壓根無需去向其兄公孫瓚請示。當場就欣然答應下來。

    自來此世,呂布這還是頭一次見識到這個時期的外交,此前,即使是李肅奉董卓之命來說服他等等。都只能算作是內間而已,算不上是外交。

    而能如此三言兩語間,就達成一致,則是因為呂布和公孫瓚之間,對袁紹以及整個冀州,都有著同樣的利益訴求。

    公孫瓚盤踞幽州,不打開冀州這條通道,他就壓根沒法將手伸到中原來,也就始終只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割據軍閥而已;而呂布則是憑記憶,早早地就對袁紹盤踞冀州產生警惕,在無法阻止他取得冀州的情況下,就只能選擇搶先出手,阻止袁紹擊垮公孫瓚,盡量拖延袁紹在冀州坐大的時間。

    只是呂布如今,需要的是一個出兵冀州的契機,如若不然,他就只能另想他法。

    送走公孫越,呂布令人將高順、華雄和王方喚來,六人就在呂布的內書房,商議此事。

    方才呂布在會見公孫越之前,突然靈光一閃,就是想到,他可以借助黑山賊張燕,來實現對冀州的突襲。

    這麼做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將并州軍隱到黑山賊裡,如此一來,就避免了出兵的大義借口,而又實際上給了袁紹狠狠一刀。

    華雄和王方率軍北上投效,如今正在根據呂布軍中的慣例,重整大軍,就是組建各自的精銳親衛及銳卒,餘下的,則編入守備軍。

    按照呂布居中的慣例,諸位大將,根據各自的地位高低,擁有一定數量的親衛,比如如今,呂布是三百人,高順、張遼、徐晃、郝萌、韓浩、曹性、魏續、宋憲和侯成,都是兩百人。

    這些親衛的裝備,待遇,都是最好的,也都是由各位大將自行挑選人選,說得俗白點,就是這是諸位大將自己的一支私軍,目的當然就是護衛。

    而其他的各營兵馬,野戰軍是以駐地來區分的,守備軍則是以駐守的城池來區分的,歸屬負責當地的大將統帥,一旦只是大將調動,各營兵馬就可以不動,如若是向某一個方向聚集大軍,就有可能是大將和野戰軍各營一起調動。

    這麼設置,以及將各郡的軍、政全力分開,其實是呂布為了防止將來,出現手底下有將領擁兵自重,乃至反叛而已。

    當然這麼設置,眾人已經發現,是有不少好處的,那就是調整各位統兵大將所負責的區域和方向時,一紙調令,就只會涉及到大將及其帳下親衛,方便快捷,而無需牽扯到整營的大軍調動,可以減少路上無謂的損耗。

    比如此次呂佈兵出雁門關,徵調曹性前來統帥斥候營,徵調張遼前來統帥輕騎,就只需曹性和張遼各率親衛,分別從河東和上黨啟程,緊急趕赴雁門關就是了,所需的兵馬,則從太原郡內的駐軍抽調。

    華雄和王方新近才加入,當然是入鄉隨俗,很樂意地就接受了這一點。

    待得呂布將他的想法說完,賈詡點點頭,面現無奈,道:「主公既然執意要對袁紹動手,借助黑山張燕之力,的確不失為一著妙手,如此一來,我軍在雁門關外,仍舊採守勢,消化所得,在河東,靜待長安時機,這樣可伺機而動,在冀州,並不大舉興兵。不寄希望於一舉擊垮袁紹,只需拖住他的後腿即可。」

    呂布說的,只是對冀州一個方向的用兵策略,賈詡則將之升到整個并州軍對外用兵的總體戰略上,來加以解說,這樣就連華雄和王方,也都聽得明明。

    如此一來,并州軍的整體用兵重點,已經由年初的雁門關外,轉移到河東。至於冀州,只是一個小規模的騷擾襲擊而已。

    呂布點頭,對眾人道:「嗯,先生總結得是,出兵冀州。相助公孫瓚,實在是我擔心公孫瓚在袁紹面前。支撐不了多久。如此一來,袁紹沒了來自幽州的壓力,青州孔融、兗州劉岱、河內張揚,更是對其產生不了什麼威脅,勢必將目光投向并州,那時。我們想要好好地發展并州,夯實根基,都很難了。」

    「主公深謀遠慮!」賈詡半是誇張半是認真的讚道,「如此一來。就須得重新調整諸位大將才是。」

    呂布沉吟片刻,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賈詡答道:「徐晃本就出自河東,由他坐鎮河東,伺機而出,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張遼出自雁門,就由他統籌雁門關內外諸軍事;至於黑山賊這裡……」

    說到這裡,賈詡的眼光所看,正是呂布,那意思也就再明白不過了,想要收服黑山賊張燕,當然是由呂布親自出馬,要更為合適些。

    呂布哈哈一笑,點頭讚道:「先生所見,與我不謀而合,張遼和曹性留在雁門,徐晃調到河東,郝萌輔助,徐晃主攻,郝萌主守,有徐庶隨軍參謀軍事,高順仍舊坐鎮太原,王方則駐守上黨,至於黑山賊,乃至冀州,有我,華雄,宋憲,足矣!」

    提及的這些人,再加上駐守高都的韓浩,負責工坊的魏續,負責商賈的侯成,以及呂布的親衛統領宋憲,就正是他帳下所有可用的大將。

    高順,華雄,王方,宋憲,上前一步,高聲應諾領命,其中華雄更是面露興奮。

    身為武將,當然不會希望只是固守一地,能四處征戰,才是攫取戰功的最佳途徑。

    再商議一些細節,這事也就這麼敲定下來,這個時候,華雄和王方算是見識到并州軍的一大特色,就是大將調動時,因只是帶著親衛,又都配有戰馬,故而速度非常快。

    就比如徐晃,此時正在雁門關駐守,只需與張遼和曹**接完雁門關及雁門郡的防務事,即可帶著親兵啟程,經太原趕往河東。

    而要是大將調動的同時,還有大軍的調動,這個時間,可就要成倍的增加才行。

    此時離年關,已不足一個月,出兵的時機,該當是在來年的開春時節,這樣就有將近兩個來月的工夫,可以做足準備工作。

    忙完這些事,呂布送走賈詡等人,看著天上又在飄飄灑灑的鵝毛大雪,一時間又閒了下來。

    這時正是午後時分,稍稍愣了片刻,他心中一動,準備去何太后那邊看看。

    沒想到,還沒進院門,隔著雪幕,他就聽到內裡傳來的歡聲笑語,敢情這個時候,大家都窩在屋子裡,沒有人出來,只有呂布這些天生忙碌命的人,在這種大雪紛飛的時節,還在盤算著,怎麼去算計別人,以免將來被別人算計。

    「碰!」

    剛剛進門,呂布就聽到何太后慵懶、柔膩的聲音,而後一聲驚呼響起,有個聲音在不可置信地問著:「這,這,……」

    呂布一見就樂了,嚴氏正在那裡犯愁,可是臉上卻帶著興奮,雙手想要推倒身前的牌,可又有些不太敢的樣子。

    「胡啦!」

    呂布喊出聲來,竄到嚴氏身旁,一把推倒牌,而後哈哈大笑。

    這個地方,也就他能如此無需通報,就自己進來,外面服侍的穆順,以及幾名小太監,早就得過何太后的吩咐,故而見到呂布,也都是躬身相迎。

    與何太后一起打麻將的,還是嚴氏,琴兒,還有弘農王劉辯,見到嚴氏的確是胡牌了,何太后呵呵一笑,歎道:「唉,今兒個手氣不好,到現在,可都還沒開胡呢。」

    洗牌,有一旁服侍的婢女動手,何太后說完,看向呂布,先是一笑,接著問道:「哦,你這個大忙人,今兒個剛娶了個新娘,怎麼還有空來這裡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