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135 洛陽的大事.敢來就敢抓 文 / e江月

    「謝罪天下?!」

    李儒在馬車裡,默默地念叨著這句,結合此前的傳言,言及一百二十八名太學士子在并州軍大營前,被并州軍一個不漏地抓進大營裡,他就覺得,這事著實有些看頭。

    既然如今馬車進不去大營,李儒也就不急,當即再次掀開車簾,對護衛統領吩咐道:「去,尋一處就近的好去處,看看再說。」

    護衛統領心領神會,跟車伕低語幾句,即駕著馬車,往回走上幾百步,停在一處三層高的酒樓前,對李儒稟道:「先生,這裡如何?」

    李儒點頭,還沒下車,護衛統領即帶著兩名手下,大搖大擺地走進酒樓,厲聲喝道:「掌櫃在哪裡,三樓清空,快!」

    待李儒下車,施施然地步入酒樓,原本聚在三樓的看客,都已被盡數清到二樓,只看這隊護衛身上的標識,所有人都知道,這可是出自驃騎將軍府,如今的洛陽,還有人敢於與驃騎將軍府的人爭個長短嗎。

    酒樓的三樓,位置非常好,臨窗遠眺,剛好可以將并州軍大營前的情形盡收眼底,至於并州軍大營內的情形,也可窺見一些,連綿的營帳,飛揚的旗幟,在秋日艷陽下,都看得清清楚楚,就連大營內正在聚集的兵卒,也清晰可見。

    「先生,征北將軍這是……」

    一眾護衛中,只有護衛統領跟在李儒身邊頗久,敢於跟他說說話,其他的,都識趣地守在門口,連靠近窗邊看上一樣,都不可得。

    李儒施施然一笑,下巴一努,道:「這些太學士子,真個是有眼無珠,竟然敢到征北將軍大營前來鬧事,先前被抓進去了一百二十八人,這次,只怕又要被抓進去三百人了。」

    「啊,征北將軍如此大肆抓捕太學士子,就不怕那些,那些朝臣麼?」

    「怕?!」

    李儒用很是奇怪地眼神,微微抬起頭,看著站立躬身的護衛統領,帶著笑意,反問道:「征北將軍何須要怕?他要是怕,也就不會率軍來洛陽了。」

    護衛統領其實還是一頭霧水,可在李儒雙眼炯炯的注視下,他可不敢再多說點什麼,只得訕訕地嘿嘿笑著。

    李儒轉過頭去,沒有絲毫再說話的興趣,而是安然坐在護衛統領特意搬過來的一張高腳胡椅上,饒有興致地看著并州軍大營內。

    那裡,就在大營轅門後的空地上,已有一支兵卒完成聚集,李儒看在眼裡,心裡暗自震驚不已,因為他看得分明,這支兵卒總數當在千人左右,方才登上此樓時,正見到他們迅快匯聚而來,而這麼一會兒的工夫,他們就已排列得整整齊齊。

    整個耗時相當的短,比起李儒以前見識過的西涼軍銳卒,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征北將軍出來了!」

    李儒沉思中,聽到護衛統領的驚呼,定睛看去,正見到人高馬大的呂布,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步入到站列整齊的步卒前,翻身上馬,接過方天畫戟,剛剛舉起,一陣如雷般的吼聲即滾滾而來:「殺!」

    護衛統領臉上露出的,是艷羨,還有高興,可李儒面色雖然如常,心裡卻再次頗為震驚,這般氣勢如虹,呂布,在義父丁原死後,僅僅不過一年的工夫,就已坐穩并州軍統帥的寶座。

    接下來,情勢果如李儒所說,并州軍大營轅門大開,呂布率先策馬馳出,身後跟著一千銳卒,如潮水般湧出,只是頃刻間,就將大營前靜.坐的三百名太學士子圍了起來。

    遠遠的,李儒可以看到,太學士子中,有人站起身來,似是想上前與騎著赤兔馬的呂布理論,可呂布卻絲毫不給他機會,直接方天畫戟一揮,隱約聽到他喊了聲「殺」。

    而後,一千銳卒再次齊聲高呼,一擁而上,兩人拖一個,甚至有些是三四人抬著一個,將三百靜.坐的太學士子一個不留地,盡數給拖進大營裡。期間開始還能聽到太學士子的高呼聲,可很快,就一個一個地啞了下來,似是被并州軍兵卒給打暈了。

    就是四周圍觀的民眾,此時也都轟然而散,生怕一個不慎,也被并州軍給拖了進去。

    護衛統領看得驚歎連連,李儒雖然沒有出聲,卻也從胡椅上站起身來,雙手扶著窗台,探出上身,以求看得更為清楚些。

    可惜他再怎麼努力睜大雙眼,當并州軍兵卒將太學士子拖進大營後,很快就絡繹消失在連綿的營帳之中,再也看不出分毫的端倪。

    「三百太學士子,三百,真的全抓進去了……」

    護衛統領震驚得有些語無倫次,喃喃地說著,李儒則在那裡微微搖頭,後來實在看不過去,冒了一句:「走吧,這樣的事,如果你還要看,說不定明天還能看到。」

    「啊?!」

    護衛統領一聲驚呼,轉身跟上李儒,嚷道:「先生的意思是,太學士子,明天還會來鬧事?征北將軍還會抓人?」

    李儒邊走,邊幽幽地答了聲:「到底會不會,就看太學那些老學究們能否約束得住那些自視頗高的士子了。」

    這句話,護衛統領終於聽懂了,可他卻有些不太相信,太學士子已經被抓了兩撥人,共計四百二十八人,難道還會有太學士子不長眼睛,膽子大到還來鬧事的地步?

    當他護衛著李儒來到并州軍大營前,原本堵滿了人的地方,現在已經是空空蕩蕩的,只是地上遺留著不少的物事,有布巾,有鞋履,還有些血跡,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的物事,顯得非常的雜亂無章。

    李儒乃是這裡的常客,只是通報一聲,把守轅門的兵卒就大手一揮,放李儒一行進去,只是進到大營裡後,李儒乘坐的馬車,護衛騎乘的戰馬,都須得停放在營內一角,就連李儒,也須得在這裡稍候,待統帥呂布著人來帶進去。

    這是并州軍大營內的慣例,此前李儒每次來此,都是如此等上片刻,然後再在呂布遣來去親兵引領下,去到中軍大帳。

    今趟也不例外,等不多時,李儒即在中軍大帳內,見到呂布,寒暄畢,李儒打趣了一句:「使君這兩天,可是忙得很吶。」

    呂布哈哈一笑,坦然答道:「是有些忙,不過也就是些蚊蠅的騷擾而已,布壓根不放在心上。怎麼,朝廷的一應賞賜,可是都已準備妥當了?」

    李儒面露難色,帶著歉意,搖頭道:「這個,儒實在不知情,此次前來,是奉驃騎將軍令,前來徵詢使君,如何處置緝捕下獄的傳播流言者?」

    「哦,惡意傳播流言者,這麼快就已盡數下獄了?」

    李儒點頭,答道:「是,共計一百零八人,如今全部在洛陽獄中。驃騎將軍的意思,是交由使君處置。」

    「嘿嘿,交由本人處置!」

    呂布嘿嘿直笑,臉上的神色,頗有些莫測高深的意味,即使以李儒之能,一時也鬧不清楚,呂布此話到底是個啥子意思。

    他只得裝作沒聽見,補問了一句:「使君看現在就將這些人交給使君,還是……」

    呂布仰頭沉吟片刻,面色一寒,森然道:「好,交給我吧,既然他們敢如此傳言,那就別怪我對他們不客氣。」

    聽呂布如此說,李儒沒來由地在心裡暗自咯登一下,總覺得,呂布這話,好像並不是僅僅說那些傳播傳言的,而且還是說給他聽的。

    這種錯覺,李儒也只是在心裡一閃而過而已,轉念之間即已將之放下,答應下來,呂布則喚來親兵,著他去為李儒的護衛傳遞消息。

    呂布到底會如何處置這一百零八人,李儒很明智地沒有去問,因為只是稍微想一想,他就知道,以呂布的性子,這些人當是死定了,唯一不確定的,只是他們會如何死而已。

    三言兩語間,正事就已辦完,李儒沒有離去的意思,呂布也沒有就此送客的打算,中軍大帳內,兩人一下子沉默下來,李儒眼珠一轉,試探著問道:「方纔儒來此的路上,正見到太學士子聚集鬧事,使君將之盡數抓入大營,可是準備如何處置?」

    沒想到呂布一聽,立時面露為難之色,長歎一口氣,答道:「唉,我也正為這事犯愁,這幫子士子,多是官宦之後,殺又殺不得,放又不甘心,不給他們點懲戒,只怕他們會以為呂某怕事。文優兄大才,何不賜教一二?」

    李儒哈哈一笑,搖頭道:「此事儒豈敢妄加置喙,使君果敢決斷,當已有萬全之策在胸才是。不過使君既然提到懲戒,儒倒以為,莫如讓學子父母知曉,著他們拿些錢財來贖人,並嚴加看管……」

    啪!

    呂布面露喜色,一掌拍在案桌上,發出一聲悶響,連聲嚷道:「好主意,文優兄大才,隨口就是如此上佳的好主意,真真是令人敬佩不已。好,就這麼辦,來人啊!」

    宋憲應聲而入,呂布吩咐道:「就依文優兄所言,著人知會關押士子的家人,讓他們拿錢財來贖人,不然,待我大軍開拔,未被贖走的士子,我將隨軍押返晉陽,讓他們去給我服苦役!」

    李儒大訝,宋憲也如此,他看看李儒,看看呂布,心裡很是疑惑,這個主意,此前主公就已有了決斷,怎麼這個時候,又說成是李儒的主意呢?

    不過即使心裡的疑惑再怎麼大,宋憲都很知趣地沒有發問,而是大聲應諾,轉身離去,操辦此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