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69 大戰孫堅.大將紀靈 文 / e江月

    (拜求點擊收藏推薦,謝謝!)

    期盼,是因為出自穎川的名士能臣之多,可謂冠絕天下十三州一百零四郡,只有汝南、南陽兩郡,才可稍稍媲美。

    無力,則是這些名士能臣,這個時候,不是天下名聲卓著的名士,就是年少才俊,並且多半出自當地的世家大族,想要招攬到這些人效力,可不是比麾下有多少將士,或是佔據有多大的地盤,而是名聲,名聲,還是名聲。

    可呂布最為欠缺的,就是名聲。

    即使現在他有些名聲在外,可與這些人看重的名聲,全然是兩碼毫不相干的事。

    另外還有一個障礙,那就是時機。

    此時大漢帝國雖然已經令不出洛陽,可名義上,仍舊是天子垂治,各州郡主官,即便已經開始擁兵自重,可也無人膽敢公開與朝廷叫板,招攬人才,也多半只能循著私底下的渠道進行,比如呂布年前頒布的「求賢令」,就只能在他管轄的并州範圍內,而不能面向天下。

    呂布記得很清楚,曹操能招攬到如此眾多的穎川才俊,一是有荀彧、郭嘉等人的投效和薦舉;二是迎奉天子到許都後,可以公開以朝廷的名義,大肆征辟天下人才,為他所用。

    一直到次日率軍出梁縣,呂布就一直處於這種狀態,在他心裡,就像是有無數小貓在頑皮地到處抓撓一樣,讓他心癢癢的,可就是無法搔撓止癢。

    眼看著魯縣已在視野遠處出現,呂布只得長歎一聲,放下這般心思,專心致志地看向魯縣。

    「使君為何事歎息?」

    呂布聽到宋憲的問話,不禁莞爾,腦中浮現出一幕搞笑的場景,他就是那個逗哏的,而宋憲就是那個捧哏的,他一皺眉一撇嘴,宋憲就立刻識趣地捧上一句,或是問上一句。

    「哈哈哈……」

    呂布想像著他和宋憲兩人穿著長馬褂,站在舞台中央,逗哏捧哏的場景,不由樂得哈哈長笑,這下更令宋憲有些莫名其妙,一旁的侯成,轉頭看向宋憲,也是一臉的不解。

    不等宋憲和侯成再次發問,呂布馬鞭指向遠方的魯縣,帶著無比的豪氣,道:「不知袁術和孫堅敢不敢再戰,梁縣一戰,竟然讓程普給跑了,這次,他們敢戰,老子就定要陣前斬其大將!」

    「使君威武無敵!」

    侯成搶在宋憲之前,狠狠地拍上一記馬屁,聽得呂布心裡大為暢快。

    自古至呂布來自的後世,所謂千穿萬穿,唯有馬屁不穿,這句話,的確是至理名言,哪怕呂布已經明白過來,能幹的人多半不會拍馬屁,反過來說其實也一樣,會拍馬屁的人,也多半是不能幹,可這並不妨礙他喜歡將魏續、宋憲和侯成三人帶在身邊,聽聽他們的馬屁,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如今他帳下缺人,郝萌被他外放在河東,與曹性一起鎮守;魏續為人還是頗為沉穩,被他留在晉陽,協助賈詡處理內政,安置在七里溝的工坊,也交給他去主持打理。

    呂布相信,魏續對他交代的打理原則,一定會不折不扣地執行的。

    中途大軍歇息半個時辰,當離魯縣不到十里時,只聽遠遠地一聲炮響,魯縣城內傾瀉出一彪人馬,就在城外列陣以待。

    宋憲在疾馳的馬背上站立而起,就這麼炫了半響馬技,才坐下來,扭頭朝呂布喊道:「使君,果真有人出戰,可敵軍那點人馬,還不夠咱們塞牙縫的。」

    呂布一聽大樂,旋即語帶失落,「唉」了一聲,答道:「那就不是有人敢出戰,只是出來說說場面話,撐撐場面而已。」

    大軍馳到近前一看,不光是呂布大失所望,就是小將馬超,也是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對面稀稀疏疏的,只有百來騎,居中一員大將策馬挺立,身著甲冑,身形普通,可短鬚怒張,很是與身形有些不般配。手裡拿著的兵刃,怪模怪樣的,既不像大刀,又不像長槍,更不是鐵槊和長戟。

    「後將軍帳下大將紀靈,在此恭候呂將軍,馬將軍!」

    聽到對面大將隔空大喊,呂布恍然大悟,原來此人就是紀靈,那他手裡怪模怪樣的兵刃,就該當是三尖兩刃刀才是,史載其三尖兩刃刀重達六十五斤,紀靈就是憑此與關羽大戰三十會合,而未分勝負。

    馬超搶在呂布答話之前,策馬飛奔上前,鐵槍一指紀靈,大叫道:「我乃西涼馬超,家父征南將軍諱騰,你既敢攔住大軍,可敢上前一戰?!」

    紀靈對此的反應是哈哈大笑,三尖兩刃刀在馬前一擺,朗聲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紀某奉後將軍嚴令,再次恭候兩位將軍,不可邀戰,兩位將軍既已率軍至此,紀某使命已達,魯縣就交給兩位將軍了,請!」

    言畢,紀靈一撥馬首,大喝一聲:「走!」

    紀靈帶來的一百騎卒,顯是他的親衛,訓練有素,待紀靈撥馬轉身,他們即讓出中間一條道,而後井然有序地跟在紀靈身後,打馬入城疾馳而去。

    「將軍何不送他兩箭?以將軍神射,想要留下此人,當屬易如反掌爾。」

    呂布搖搖頭,回頭看向宋憲,答道:「算了,紀靈也算是有膽有識的漢子,背後施放冷箭,非我所願,他既效力袁術,那就是認錯了主,難道還怕將來沒得機會收拾他麼。」

    宋憲和侯成連連點頭,奉承的話脫口而出。

    呂布淡然一笑,方天畫戟往前一擺,令道:「走,進城!」

    魯縣,是袁術和孫堅自南陽北攻洛陽的前進基地,一聽聞孫堅大軍再敗於梁縣,袁術就在長史楊弘的建議下,將囤積在魯縣的糧草輜重等,開始往南陽宛城轉運,隨後袁術親率大軍離開,只留下紀靈率部留守,因而留給呂布和馬超的,已幾乎就是一座空城。

    說是空城當然並不準確,黎民百姓都在,縣令屬官也都在,只是府庫裡的糧草錢帛,都被袁術差不多搬空。

    這也就意味著,魯縣重歸朝廷所轄後,一應縣令屬官的糧餉,都得由朝廷支付。

    呂布對此抱持著無所謂的態度,反正現在的朝廷,是由李傕、郭太、李肅和郭汜四人操心,他只要保證所率并州軍的糧餉能夠足額供應,那就夠了。

    魯縣不戰而復,呂布派人趕回去送信,李傕所率大軍也就無需再趕來此處,而是直接轉向,改往穎川郡郟縣而去。

    郟縣,就是從洛陽出伊闕關進入穎川郡的第一站,亦位於汝水河畔,從這裡,有三個方向,可攻入穎川郡腹地,自南向北依次是襄城、穎陽和穎川郡治陽翟,相距也大致相當,也就是不到百里的距離。

    關東聯軍原本屯駐於穎川郡陽翟的,正是以豫州牧孔胄為主的幾路大軍,如今孔胄率軍前往魯陽與後將軍袁術會合時,於途中離奇暴病而亡,部曲大部均投入後將軍袁術帳下,以致如今的陽翟,雖說算是關東聯軍四路大軍中的一路,可實際上,兵力卻最為薄弱。

    如今,屯駐於此的,正是穎川太守李旻,汝南太守徐繆,梁國相張琰,沛國相袁忠,魯國相陳逸,除卻陳國陳王劉寵和陳國相駱俊未曾率軍參與外,豫州七郡國,來了六個。

    豫州牧孔胄,乃是天下名士,世人皆稱他「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似貶實褒,讚他辯才天下無雙,可也暗含他長於清談,拙於實幹。

    因而他上任後,辟除的郡守國相,也都是以文才見長,對於軍事一途,純粹就是書生談兵為多,毫無實績。

    以至於孫堅兵敗於梁縣時,他們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袁術率軍不戰而退,避回南陽,相當於將穎川郡乃至整個豫州的後路完全開放給西涼軍,他們卻茫然不知,仍日日在陽翟你請我往,高談闊論。

    這一日,正是晚霞滿天,他們個個身穿儒雅風流的所謂軍服,紛紛自馬車上下來,進到穎川太守李旻的府邸,準備再一次商議「軍國大事」。

    筵席剛剛開始,酒尚未過三巡,氣氛尚處於溫熱,門外突然傳來一迭連聲地「急報,急報。」

    就在眾人愕然注視下,把守兵士帶著一人,急匆匆奔來,人未至,一股汗餿味撲鼻而來,令得眾人紛紛舉袖掩鼻,大皺眉頭。

    來人顧不得這些,往地上半跪,喘著粗氣,稟道:「報,急報,郟縣,郟縣已被西涼軍攻陷!」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