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唐朝好駙馬

章 節目錄 第八十章 舌戰硬骨頭 文 / 天青地白

    (求推薦收藏,特此三更答謝!)

    魏征紅著臉,也好不到哪兒去,氣得胸脯一起一伏,李二都有點擔心他們兩個的身體了。本來傳唱那首曲子算不上什麼大事,可因為這曲子把兩位朝廷重臣氣得一病不起,事情可就大發了,會被人說成他這個皇帝無德,此時他不處罰長孫沖都不行。

    「兩位*卿,消消氣。現在既然已經知道是誰編的了,朕就把長孫沖叫過來,給他一個辯解的機會,如果他不能說出個子丑演卯來說服你們,朕再處罰他們也不遲啊!」李二趕緊安慰說道,這兩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雖然有點迂腐,但不乏忠心,希望大唐能夠長盛不衰。李二作為皇帝,不能不領情。

    周和得令,去了崇文殿去叫長孫沖。

    李剛訝然,陛下很少在他上課的時候打擾,要是叫別人,李剛也不會多問,可是傳召的人是他的入室弟子,那他不得不多心,問道:「周總管,陛下叫沖兒過去何事?」

    周和知道李剛在李二,長孫皇后心裡超然的地位,不敢托大,恭敬說道:「是有關傳唱的事情。」

    「呀?」李剛驚疑不定,「這是沖兒所做?」

    周和點點頭,算是默認了。

    「那陛下和朝臣何意?」李剛第一次聽到此曲,也覺得奢靡不已,但聽過之後,就扔到腦後,不甚在意。

    周和看看周圍沒有其他人,說道:「陛下讓長孫大公子為自己辯解,再多雜家不方便說了。」

    李剛也知道周和的難處,叫出長孫沖,讓其跟著過去。

    長孫沖半路上已經從周和那裡聽到個大概,嚇了一跳,不就是一首流行歌曲嘛,至於讓朝臣為了此事大吵一架?

    長孫沖興沖沖趕過來,恭敬行禮。

    李二還沒說話呢,蕭瑀就跳出來,說道:「小子,你現在可知罪?」

    看在一起挨板子蕭銳的份上,長孫沖不跟他計較,說道:「小子無罪,何來認罪之說,蕭大人雖然是朝廷的肱骨之臣,但也不能沒有根據陷害小子。」

    李二沒有說話,他現在說了,反而會引起蕭瑀和魏征的反彈,認為他徇私,那就讓長孫衝自己應對,就當是對長孫沖的一次考驗了。

    「你編唱,此等靡靡之音,擾亂人的心智,會讓朝臣,百姓變得窮奢極欲,貪婪無比,重複南朝陳後主,前隋煬帝的後塵,這還不是重罪?」

    長孫沖用手指掏掏耳朵,這蕭老頭雖然乾瘦,可這嗓門不小,剛才靠的太近,估計裡面的耳屎都被震下來了。

    有沒有搞錯,一首歌曲就迷了心智,這人心智也夠低的。

    「敢問蕭大人,有沒有被此曲迷了心智?」長孫沖反問道,既然你舉了長毛,那我就找盾牌頂著。

    蕭瑀「哼」一聲,說道:「老夫見慣了各式各樣的樂曲,而且老夫自然性格堅韌,此等樂曲,怎會迷了我的心智。」

    「那魏大人呢?」長孫沖看向魏征。

    「老爺也只是覺得此曲好聽,但並不足以迷惑老夫心智。」魏征如實說道,「可是外面的百姓,未經教化,很容易被人迷惑。」

    魏征不傻,知道把外面百姓拉上,看你長孫沖怎麼圓場。

    長孫沖問完了,便拱手面對李二,說道:「樂曲,本就是娛樂人的,為人所用的。喜歡也好,沉迷也好,都不是樂曲本身的問題,最為重要的是在於人。不管是靡靡之音,還是王國之君,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按照蕭大人和魏大人的意思,就是認為聽了此曲並且沉迷其中的帝王就是成為亡國之君?」

    「正是此意!」蕭瑀立即應下,正是此理。

    長孫沖笑笑,說道:「那秦皇漢末之時,並沒有此曲,不是也亡國了?此有何解?」

    魏征補充說道:「沉迷於玩樂是亡國的原因之一,還有橫徵暴斂,好大喜功等原因。」

    「小子就問問,沉迷靡靡之音,橫徵暴斂,好大喜功,窮奢極欲,這都是誰在主導?」長孫沖問道。

    「自然是亡國之君!」

    「那也就是人,這所有的詞彙都是用在人身上,可見人才是最關鍵的,就像蕭大人和魏大人剛才說的,他們心志堅定,不會被迷惑,更是證實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被迷惑。這也說明了,外物存在即是有一定道理的,能否被左右,或者被利用,是在與人,這個內因。」長孫沖這才開始反駁,很簡單的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可是現在是唐朝,他也只能一點一點往外面擠,希望這些人能夠明白。

    長孫沖說完,朝堂上靜悄悄,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大家覺得長孫沖說得有道理,要是當年陳後主不昏庸,勤政廉明,說不定就不會亡國;隋煬帝要是像他爹楊堅前期統治那樣,政權穩固,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文化發展,甲兵精銳,威動殊俗,他們還費勁造哪門子反啊!

    「以長孫大公子的意思,外物只是起到影響作用,本身才是起到決定因素,那你怎麼解釋孟母三遷?要知道孟母如果沒有給孟子選擇良好的環境,也不會有後來的大儒孟子。」蕭瑀雖然覺得長孫沖說的有道理,但他並不完全服氣。

    長孫沖聽到蕭瑀話裡的鬆動,到現在還硬挺著,他都有點佩服這蕭老爺子那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一根筋。這個問題很簡單,不就是現代高中的一道最普通的哲學題目。

    長孫沖緩緩說道:「既然蕭大人說了,我再一次闡述我的觀點,這裡面包含一個內外因的辯證關係。」

    眾人訝然,這怎麼又扯到中醫裡去了,「辯證」這個詞大家很熟悉,中醫裡面用得到,不斷辯證,完善藥方,才不斷推動中醫發展。

    就在眾人迷惑之時,長孫沖接著說道:「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兩者缺一不可,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因此外因也是不可忽視的。」

    眾人更加暈乎了,內因加外因,又是內部矛盾,外部矛盾,分不清楚了!

    「就拿孟母三遷這個典故來距離,首先孟子的成功離不開孟母的教導,改變環境,讓孟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有一番大作為,這正是小子說的外部條件對孟子的影響。可是大家再想想,當年有好的環境成長的何止一個孟子,甚至家裡有好的條件,怎麼沒出個劉子,周子之類的人呢,以此可以說明外部條件只能影響內因,並不能根本改變其本質。另一方面,小子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源泉,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方向。孟子能夠成為大學問家,固然離不開良好的環境,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得靠他自己的努力和好學。如果孟子沒有抓住眼前的機遇,沒有刻苦學習的決心,沒有克服困難的信心,沒有堅持不懈的恆心,那他也是不會有所作為的。敢問蕭大人,魏大人,小子的解釋,可否滿yi?」長孫沖一直面帶微笑,侃侃而談。

    是啊,就是這個理,只要能把持住自己,就算花樓裡的女人再惹禍,照樣不會染上花柳病。

    蕭瑀一直仔細聽長孫沖的話,臉上面部表情,一會兒氣憤,一會兒緊張,一會兒驚訝,一會兒驚喜。

    長孫沖見兩人不說話,知道他今天的舌戰,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

    正在得意之時,蕭瑀這老小子,快步走到長孫沖面前。

    長孫沖以為這老小子惱羞成怒,要和他上演全武行,之前是看在蕭銳的份上,一直對蕭瑀禮遇,要是此人不講理,胡攪蠻纏,長孫沖不排除自衛反擊的可能。

    誰知蕭瑀走到長孫沖面前,作揖之後,行跪拜之禮,這可是大禮啊,長孫無忌都受不起,別說他一個嘴上沒長毛的小輩。

    只要不是打架就好,可是蕭瑀來這一出,不僅長孫沖懵了,李二和朝臣也懵了。你說你說不過人家,也不用跪拜啊,再說了他年紀這麼大,這不是折煞長孫沖那小混小子嘛!

    這都什麼事兒啊,長孫沖蛋疼,有話好好說,好好地玩哪一出啊!他可是看到李二和他老爹此時正那眼神刺他呢,要是處li不好,本來不是他的錯,他的屁股照樣會挨揍!

    長孫沖趕緊躲開,伸手去扶蕭瑀,讓這一頭發鬍子發白的老者給自己下跪,長孫沖還真有點頂不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