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金鱗開

章 節目錄 三三八 滿庭紫焰作春霧(五) 文 / 美味羅宋湯

    ps:

    求推薦票~~~求月底雙倍月票(4.28號開始)~~~~感謝大家支持!嘿嘿,從今天開始,小湯把章節感言放在正文前面了,看書之前先投票這樣就不會忘記票票了。

    在朱慈烺原本的歷史時空中,白旺的軍事才能在史籍上只留下了驚鴻一瞥,是人們在評述左良玉時說(良玉)與闖帥白旺戰,屢不勝。

    細細品味這個「屢不勝」若是,就會發現在這兩人的交鋒之中,左良玉沒敗白旺也沒勝。所以在超強的防禦能力之外,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左良玉養寇自重,培養自己的楚鎮勢力,指望成為第二個遼鎮。

    「小的是真心實意不想對抗王師啊!」白旺跪在羅玉昆的中軍大帳中,自縛雙手,披頭散髮,哭得讓人心碎。

    羅玉昆接受投降之後遲遲沒有入城,又讓白旺自己來營中說話,以免此賊詐降。誰知白旺真的親自來了,而且還自縛雙手,帶著南陽地方鄉紳,抬著勞軍的酒肉,到羅玉昆帳下聽候發落。

    「老子暈得很!你為啥不降左良玉啊?」羅玉昆屏退了那些鄉紳,讓他們回去發安民告示,等待銓官,只將白旺留在大帳之中。

    白旺連連磕頭,心中暗道:左賊是養寇自重。若我去投他,豈不是白白送他一顆腦袋,好讓他加官進爵?當然是投皇帝家的正牌子官軍啊!何況他們連劉宗敏、劉芳亮都放了,斷然沒有只為難我的道理。

    白旺又在心中盤算了一番,自己從未跟皇太子的官軍打過仗。更沒有殺過藩王,掘過人家祖墳。手上沒有這份血債,心中也就踏實了許多。

    「只看將軍旗號,就知道將軍乃古之大將!逢此際遇,惟願能夠在將軍麾下牽馬扶鞍,哪裡還有別的心思?」白旺忙不迭將一串馬屁拍了上去。

    羅玉昆往前俯身問道:「你手下七八萬人馬,領著荊襄四府,各等將校也有十幾二十員吧。就沒一個想打一場的?」

    陳崇在一旁不敢干涉主將問話,因為是否接受投降也屬於軍事決策,聽到羅玉昆這麼問,幾乎是等於教唆人家造反啊!他連忙用手掩嘴,大聲乾咳,加以提醒。

    羅玉昆這才收斂了些,重新靠回座椅。

    「不瞞將軍。小人等早就盼迎王師,希求反正了。」白旺道:「小人手下兒郎,無一不想將功補罪,為我皇明征討不臣。」

    白旺很清楚,自己受李自成之命清理湖廣。結果非但沒有打跑張獻忠,將左良玉擋住,手裡的地盤卻比當初李自成交給他的時候還要小。聽說這回李自成被打得棄守西安。心想李自成此番肯定不會放過他這庸才,索性降了官兵算求。

    「你要想再帶兵打仗,估計是沒戲的。」羅玉昆毫不客氣地戳破白旺「征討不臣」的美夢。

    他見過許多土賊,只要同意保留他的地盤和手下將士,不管對面是大明還是大順,說降就降,沒有半分遲疑。然而一旦要動他們兵權,這些土賊翻臉就比翻書還快。誰不知道,亂世之中最靠得住的就是自己的兵馬地盤!就算天下定鼎,論起從龍之功來。這些也都是換取子孫富貴的籌碼。

    「小的只願去當個田舍翁,再不願打仗了!」白旺欣喜過望,大聲喊出了自己的心聲。

    「你能保證你手下也是這麼想的?」羅玉昆冷冷問道。

    「能!能!絕對能!我們之前早就議好了的,只要能過上安穩日子,要什麼富貴?好好活著才是正理。」白旺忙不迭道,生怕羅玉昆不信:「偽順各府縣文官都在南陽待勘,留下武將和兵馬只是怕左賊……左良玉偷襲。」

    羅玉昆這才警醒過來。若是左良玉趁機來摘果子,那才是得不償失。

    「你先下去吧。本將自然會安排接管之事。」羅玉昆抬了抬手,對外面侍衛吩咐道:「好生招待白將軍。」

    白旺總算是安了心,又是一番恭維道謝,方才跟著侍衛出去。

    朱家駿從來不苟言笑的人。都已經忍不住笑得伏低了身子。

    陳崇乾咳一聲,瞟了一眼羅玉昆,道:「這都沒能逼反白旺,真是辛苦羅將軍了。」

    「不存在。」羅玉昆起身揮了揮手,輕輕彈了彈肩上的將徽,黃金的質感讓他精神一振,道:「反正咱們不是已經有過計較了麼?就用這些降兵,繼續往南往西走!」

    「交給他們放心麼?」陳崇擔心道。

    「我是是這麼想的,」羅玉昆招了招手,讓兩人聚到地圖前,先在荊州上畫了個圈,道:「咱們先把夷陵佔了,且不說往西打,總不能讓張獻忠順著長江出川。」

    「讓誰去呢?」朱家駿輕點下頜。

    「潘文美怎樣?」羅玉昆道:「他當年跟我一道出川,一路下來也算是個可靠人。」

    「讓他帶多少兵?」

    「荊州兵全都歸他管,讓他帶一個局過去打底子唄。」羅玉昆道:「老子就是暈得很!殿下啥都好,就是有時候太小心謹慎。用兵還一定要練過的……他那是沒見過那幫土賊怎麼打仗的,有時候戰場上換面旗就算完成收編了。」

    「別跑偏。」朱家駿將羅玉昆拉了回來:「剩下的呢?」

    「家駿,你領一個司,拉四萬人去鄖陽,把李自成的路封死。」羅玉昆道:「老子親自帶兵去孝感,打明旗號渡江,就看他左良玉敢不敢打反旗!」

    「咱們到現在這一步可是在履行任務,你要是敢渡江,那就是擅離信地!」陳崇道:「照我看,還是得先啟稟殿下,等軍令部軍令再行定奪。」

    羅玉昆是游擊游慣了,給陳崇這麼一提醒,總算清醒過來,拍了拍腦門,讓朱家駿起草報告。

    ……

    「在亂世中為將,收復半壁江山,結果卻沒打過大仗,這簡直是天命福將啊!」朱慈烺拿到羅玉昆游擊營的報告,在總參謀部的作戰室裡忍俊不禁,不由笑道:「等他回來了,就寫『福星高照』四個字送他。」

    尤世威等參謀也紛紛笑了起來。雖然大家都知道河南這裡已經是投降成癮,誰來了誰就是王師,但這種勢如破竹地快意還是讓人心中滿足。不管是打下來的還是撿來的,放在《皇明通報》上總是國家中興的大喜之兆。

    「傳令嘉獎。」朱慈烺道:「這次羅玉昆任務完成得很不錯,加武略將軍。我記得他那兒還有個參謀,是戰轉參的,這回給他把軍銜升上去,一個大營的參謀長才是上尉,太寒酸了。**游擊營全營記集體二等功。」

    閔子若在一旁迅速記下了軍令,送到軍令部下發。

    「另外,請尤督以總參的名義發文,建議他們不要進一步擴大戰果。」朱慈烺道:「佔領夷陵扼守長江是可以的,南面就不要刺激左良玉了,現在我軍不是打不過人家,而是守不住地盤,一定要避免重蹈闖逆覆轍。」

    尤世威應聲稱諾。

    「這回秦督帶來的四千白桿兵,我有意交給羅玉昆。」朱慈烺道:「他們都是川人,天然契合。而且很快就要準備攻略巴蜀,這些人是主戰場作戰,有地利人和的優勢。讓羅玉昆以本部人馬與這四千川兵合練為一個山地師,正好適應的那邊作戰需要,諸君以為如何?」

    「臣這就去查看川兵整訓進度,盡快完成山地師整編。」尤世威沉聲道。

    朱慈烺又看了一遍羅玉昆送來的報告,還是忍不住心中一樂。現在自己的控制區已經從山東一下子拓張到了整湖廣,光復了大明半壁江山。最重要的是,荊襄四府是真正的產糧區,在經過行政體系改造之後,緊緊套在朱慈烺脖子上的糧食枷鎖總算解除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