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洪荒之獅祖

正文 第853章 公豹邪術欺子牙 文 / 物換星移

    子牙道,「吾等同一時間上崑崙山,吾若是法力低微,那你也好不到哪裡去」,申公豹道,「姜子牙,你修煉的不過是五行之術、移山倒海而已,怎麼比得吾?吾可將首級取下來,往空中一擲,遍游千萬里,紅雲托接復入頸上,依舊能活能動,似此等道術,才不枉學道一場,你有何能,敢保周滅商?依吾看,你還是燒了封神榜,與吾同往朝歌,亦不失丞相之位」。

    子牙被申公豹花言巧語所惑,暗想,「人的頭乃六陽之首,割下來游千萬里,復入頸上,依舊能活,有這樣的法術,自是稀罕」,當即便對申公豹道,「兄弟,你把頭取下來,果能如此飛在空中,隨後依舊能活,吾便把封神榜燒了,同你往朝歌去」。

    申公豹道,「不可失信!」,子牙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重若泰山,豈有失信之理?」,當即,申公豹去了道巾,執劍在手,左手提住頭髮,右手將劍一刎,把頭割了下來,其身不倒,復將頭望空中一擲,只見那顆頭盤盤旋旋,只管飛上去了,很快就只能看到一點黑影,子牙乃忠厚君子,頓時仰面看呆。

    不說子牙受惑,且說南極仙翁送子牙,不曾進玉虛宮,在宮門前休息片時,忽然發現申公豹乘虎追趕子牙,指手畫腳,又見申公豹的頭游在空中,仙翁道,「子牙乃忠厚君子,險些兒被這孽障迷惑了!」。

    當即,南極仙翁立馬找來白鶴童兒,吩咐道,「你快化成一隻白鶴,把申公豹的頭銜了,往南海而去」。

    童子得法旨。便化鶴飛起,來到天上,把申公豹的頭銜著,往南海去了。有詩為證:。左道旁門惑子牙,仙翁妙算更無差。邀仙全在申公豹,四九兵來亂似麻。

    話說子牙仰面觀頭,忽見白鶴將頭銜去,子牙立馬跌足大呼。「孽障!怎麼把頭銜去了?」,然而就在這時,南極仙翁從後而來,一巴掌拍在子牙後腦勺上,子牙回頭看時,發現乃是南極仙翁,子牙忙問道。「師兄,你為何又來?」。

    仙翁指著子牙道,「你原來就是一個呆子!申公豹乃左道之人,此乃些小邪術。你也當真?不用一時三刻,其頭不到頸上,自然冒血而死,師尊吩咐你,若是有人喊你,切不要應,你為何又應他?

    你應他不打緊,立馬有三十六路兵馬來伐你,方才吾在玉虛宮門前,看著你和他講話,他用此邪術惑你,你就要燒封神榜,倘或燒了此榜,無法行封神之舉,到時你將獲罪於天?吾故叫白鶴童兒化作一隻仙鶴,銜了他的頭往南海去,過了一時三刻,死了這孽障,你才無患」。

    子牙立馬求道,「師兄,你既知道,便饒了他吧!道心無處不慈悲,憐恤他多年道行,數載功夫,丹成九轉,龍交虎成,真為可惜!」。

    南極仙翁道,「你饒了他,他卻不饒你,那時三十六路兵來伐你,你莫要懊悔!」,子牙就說,「就算後面有兵來伐吾,吾怎敢忘了同門情義,先行不仁不義之舉」。(平南)

    且說申公豹被仙鶴銜去了頭,不得還體,心內焦躁不安,若是過一時三刻,頭不能歸體,血出即死,幸好有子牙懇求仙翁,仙翁把手一招,只見那白鶴童子立馬把嘴一張,將申公豹的頭丟下來。

    申公豹大喜,立馬施法,令腦袋歸體,不曾想由於太過慌亂了,歸體的時候,臉是朝著背部的,若是此時他這個模樣出去見人,還不知得嚇壞多少純良百姓,申公豹忙用手端著耳朵一磨,這才磨正了,把眼睜開,立馬見南極仙翁站立面前。

    仙翁當即大喝一聲,「你這該死的孽障!你施展左道邪術惑弄子牙,欲使他燒燬封神榜,令子牙保商滅周,這是何說?該拿你到玉虛宮見掌教老師才好!還不速速退去!姜子牙,

    你也好生去罷」。

    申公豹慚愧,不敢回言,上了白額虎,指子牙道,「姜子牙!吾必叫你西岐頃刻成血海,白骨積如山!」,當即,申公豹恨恨而去。

    話說子牙捧封神榜,駕土遁往東海來,正行之際,落在一座山上,那山玲瓏剔透,古怪崎嶇,峰高嶺峻,雲霧相連,近於海島,有詩為證:海島峰高生怪雲,崖傍檜柏翠氤氳,巒頭風吼如猛虎,拍浪穿梭似破軍,異草奇花香馥馥,青松翠竹色紛紛,靈芝結就清靈地,真是蓬萊迥不群。

    話說子牙看此山景物,甚是美好,當即看得呆了,暗道,「等吾了卻紅塵,便來到此間隱居靜坐,朗誦黃庭,方是吾心之願」。

    話未了,只見海水翻波,旋風四起,風逞浪,浪翻雪練,水起波,波滾雷鳴,霎時間雲霧相連,陰霾四合,籠罩山峰,子牙大驚,叫道,「怪哉!怪哉!」。

    正看間,只見巨浪分開,走出一個透明的魂體,大叫,「大仙!孤魂埋沒千載,未得超脫,前日清虛道德真君經過此地,言今日今時,大仙必來,要吾好生伺候,望大仙大展神通,普濟孤魂,拔離苦海,洪恩萬載!」。

    子牙一見眼前這人,乃是成了氣候的鬼物,當即嚇了一跳,仗著膽子問道,「你是誰,在此興風作浪?有何沉冤?速速道來」。

    那物道,「小人乃是軒轅黃帝座下總兵柏鑒也,黃帝大戰蚩尤,小人自然是參與了,不料被強大巫師打入海中,千年未能出劫,萬望法師大仙垂憐,救吾出苦海,恩同泰山」。

    子牙道,「原來是聖皇座下總兵,貧道這廂有禮了,總兵可聽吾玉虛法牒,隨往西岐山去候用」。

    子牙這裡說的聖皇,自然指的是軒轅黃帝,無論是夏朝、商朝還是日後的周朝,都是軒轅的后羿,夏朝的始祖是大禹,乃是軒轅後人,至於商朝,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他們的始祖乃是帝嚳之子,自然也是軒轅後裔,至於日後的周朝,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乃是軒轅十五世孫,體內自然也是流淌著軒轅的血,因而在夏商周這三個朝代,軒轅的地位十分高,被尊為聖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