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洪荒之獅祖

正文 第823章 鹿台完工請仙家 文 / 物換星移

    侯虎啟奏道,「姬昌有何能?姜尚又是何物?井底之蛙,所見不大,螢火之光,其亮不遠,陛下完全不必顧慮他們,若是陛下發兵攻打西岐,恐使天下諸侯恥笑,願陛下不要與他們計較」。

    帝辛道,「愛卿所言極是,如今鹿台已完工,朕當前去巡視」當即,帝辛喚來妲己,一同前往鹿台玩賞,有詩為證,詩曰:,鹿台高聳透雲霄,斷送成湯根與苗,土木工興人失望,黎民怨起鬼應妖,食人無厭崇侯惡,獻媚逢迎費仲梟,勾引狐狸歌夜月,商朝一似水中飄。

    話說帝辛與妲己同坐七香車,宮人隨駕,侍女隨行,來到鹿台,發現此台果然華麗,當即兩人下車,被宮人扶上台去,觀鹿台景色,真是瑤池紫府,玉闕珠樓,說什麼蓬壺方丈!團團俱是白石砌就,周圍儘是瑪瑙妝成,樓閣重重,顯雕簷碧瓦,亭台疊疊,皆獸馬金環,殿當中嵌幾樣明珠,夜放光華,空中照耀,左右盡鋪設,俱是美玉良金,輝煌閃灼。

    這時,比干隨行,在台上觀看,暗思,「台上不知花費幾許錢糧,多少寶物,可憐民膏民脂,棄之無用之地!台中不知陷害了多少冤魂屈鬼」。

    且說妲己與帝辛酣飲,帝辛道,「愛妃曾言鹿台造完,自有神仙仙姬俱來行樂,今台已造完成,不知神仙仙子何日到來」。

    妲己一聽這話,立馬就慌了,她說這一句話,原是當時要與玉石琵琶精報仇,便將此鹿台圖紙獻與帝辛,要害子牙。故用言語蠱惑帝辛,豈知弄假成真,不期今日完工,帝辛欲見神仙。故問妲己。

    妲己只得模糊地回答。「神仙仙子,乃清虛有道之士。須待月色圓滿,光華皎潔,碧天無翳,方肯至此」。

    帝辛道。「今乃初十,料定十五日,月華圓滿,必定光輝,屆時使朕會一會神仙仙子如何?」,妲己不敢強辯,當即隨口應承。此時帝辛在台上,貪歡取樂,淫泆無休,從來有福者。福德多生,無福者,妖孽廣積,帝辛日夜荒淫,全無忌憚,實乃取死之道。

    至於妲己,帝辛要見神仙,著實令她撓心,日夜不安。

    此晚三更時分,妲己見帝辛睡熟,當即將原形現出,捲起一陣妖風,來至朝歌南門外,離城三十五里軒轅墳內,妲己原形至此,眾狐狸齊來迎接,又見九頭雉雞精出來相見,雉雞精道,「姐姐為何到此?你在深院皇宮受享無窮之福,何嘗思念吾等在此淒涼!」。

    妲己立馬說道,「妹妹,吾雖在宮內,但朝朝侍天子,夜夜伴君王,未嘗不思念你等,如今天子造完鹿台,要會仙姬仙子,吾思一計,想起妹妹與眾孩兒們,有會變身者,或變神仙,或變仙子,去鹿台受享天子九龍宴席,不會變身者,在家看守」。

    雉雞精答道,「吾有些事情,倒是不能出席,這墳中,只有三十九名會變身的」,當即,妲己吩咐停當,捲起妖風,依舊回宮,此時帝辛大醉,哪只妖精出入,一宿睡到天明。

    次日,帝辛問妲己,「明日便是十五夜,正是月滿之辰,不知群仙可能至否?」,妲己啟奏道,「明日治宴三十九席,排三層,擺在鹿台,候神仙降臨,陛下若會仙家,壽添無窮」,帝辛大喜,問道,「神仙降臨,可命一臣斟酒陪宴」。

    妲己說道,「須得一重臣,方可陪席」,帝辛道,「滿朝文武之內,只有比干身份最高,可宣亞相比干」。

    不一會兒,比干至台下朝見,帝辛道,「明日皇叔可陪群仙筵宴,黃昏之時,在台下候旨」,當即,比干領旨,不過卻是不知怎樣陪神仙,糊塗不明,當即仰天歎息,「昏君!社稷這等狼狽,國事日見顛危,今又癡心逆想,要會神仙,似此又是妖言,豈是國家吉兆?」。

    次日,帝辛恨不得將太陽速送西山,皎月忙升東土,到了晚上,比干身穿朝服,往台下候旨,且說帝辛見日已西沉,月光東上,當即大喜,攜妲己上台,看九龍筵席,真乃是烹龍炮鳳珍羞味,酒海餚山色色新。

    宴席已經準備好了,帝辛妲己入內歡飲,候神仙前來,妲己啟奏道,「一旦群仙至此,陛下不可出見,如洩天機,恐日後諸仙不肯再降」,帝辛道,「御妻之言甚是有理」。

    話猶未了,將近一更時分,只聽得四下風響,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妖雲四起罩乾坤,冷霧陰霾天地昏,紂王台前心膽戰,蘇妃目下子孫尊,只知飲宴多生福,孰料貪杯惹滅門,怪氣已隨王氣散,至今遺笑鹿台魂。

    這些在軒轅墳中的狐狸,采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或修煉一、二百年,或修煉三、五百年,如今化作仙子仙姬,降臨鹿台,那些妖氣,霎時間把一輪明月遮掩住了,風聲大作,猶如虎吼一般,只聽得台上飄飄的落下人來。

    妲己悄悄對帝辛道,「神仙仙子來了」,慌得帝辛隔繡簾一瞧,內中袍分五色,各穿青、黃、赤、白、黑,內有戴魚尾冠者,九揚巾者,一字巾者,陀頭打扮者,雙丫髻者,內有盤龍雲髻如仙子、仙姬者。

    帝辛在簾內觀之,龍顏大悅,這時,只聽有一仙人說道,「眾位道友,稽首了」,眾仙答禮,道,「今蒙天子設席,宴吾輩於鹿台,誠為厚賜,但願國祚千年勝,皇基萬萬秋!」。

    這時,妲己在裡面傳旨,「宣陪宴官上台」,比幹上台,月光下一看,果然如此,個個是仙豐道骨,人人像不老長生,自思,「此事實難理解!吾只得上前行禮」。

    內有一道人看見比干,問道,「先生何人?」,比干回答道,「卑職亞相比干,奉旨陪宴」,

    道人道,「既是有緣來此會,賜壽一千秋」,比干聽見此話,心下疑惑,不過仍然是執金壺,在三十九席斟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