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洪荒之獅祖

正文 第764章 冀州侯蘇護反商 文 / 物換星移

    蘇護聽言,立馬面露慍色,對著帝辛啟奏道,「陛下宮中,上有后妃,下有嬪御,不下數千,妖冶嫵媚,難不成還不足以為陛下分憂,想必乃是陛下聽信左右諂諛之言,欲陷陛下於不義,況臣之小女蒲柳之資,不諳禮度,卻是無甚德行,可受陛下寵愛,臣懇請陛下速速斬此進讒言小人,使天下後世知道陛下正心修身,納言聽諫,非好色之君,豈不美哉!」

    帝辛聽聞,頓時就是大笑,說道「愛卿所說之話,卻是不諳大體,從古至今,誰不願女兒有個好歸宿?若是愛卿之女入宮,當為后妃,身份尊貴,倒是愛卿為皇親國戚,地位尊榮,還望愛卿謹慎考慮」

    蘇護聞言,不覺厲聲說道,「臣聞人君修德勤政,則萬民悅服,四海歸心,天祿永終,昔日有夏桀失政,淫荒酒色,惟吾祖商湯不邇聲色,不殖貨財,克寬克仁,方能滅夏興商,今陛下不效仿祖宗卻效仿夏桀,此乃取敗之道也,臣恐殷商三百餘年基業,毀於陛下之手」。

    帝辛在聽到蘇護之言後,頓時就是勃然大怒,說道,「君要臣從,臣不敢不從,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更何況朕只是要你一女?你敢如此忤逆朕,實乃大不敬之罪也,隨侍官,將此逆臣拿出午門,就地正法!」。

    當即,帝辛一聲令下,左右衝出士兵,將蘇護給擒住,頓時就是要送出午門斬首,不過這是,費仲尤渾二人覺得讓蘇護就這麼死了,實在是太過便宜他了,因此就立馬上殿俯伏啟奏道,「蘇護抗旨不尊,本該處死,但陛下乃是因為要蘇護之女入宮、蘇護不從這才要斬殺他的,這若是讓天下之人知道了。必定會非議陛下的。

    不如饒他一命,讓他反回封國,他必定會感激陛下不殺之恩,然後主動將女兒送入宮中服侍陛下。到時候百姓們都知道陛下寬仁大度,納諫容流,而保護有功之臣,此乃一舉兩得之意,還請陛下恩准」。

    帝辛在聽到費仲這話後,臉色這才好看了許多,當即就是說道,「依卿所奏,將其釋放,令其還國。不得羈留朝歌」。

    而帝辛這聖旨一下,迅如烽火,立馬催逼蘇護出城,不容逗留,而那蘇護回到驛館後。眾家將立馬接見慰問,「聖上召將軍進朝,有何商議?」。

    蘇護聞言大怒,罵道,「無道昏君,不思祖宗德業,寵信讒臣諂媚。欲選吾女進宮為妃,此必是費仲尤渾以酒色迷惑君心,欲專朝政,吾在聽到昏君旨意後,直言進諫,不料昏君道吾抗旨。要將吾送出午門斬首斬首,而這時二賊子又奏昏君,赦吾歸國,欲使吾感昏君不殺之恩,必將吾女送進朝歌。以遂二賊奸計。

    吾想聞太師遠征北海,二賊弄權,眼見昏君必荒淫酒色,紊亂朝政,天下大亂,黎民難安,可憐成湯社稷化為烏有,而吾若不將此女進貢,昏君必興師問罪,吾若送女進宮,以後昏君失德,天下人皆要恥笑斥責於吾,不知諸將有何良策教我」。

    眾將聞言,皆是大怒,齊齊說道,「君不正則臣投外國,今主上輕賢重色,眼見昏亂,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國,上可以保宗社,下可保將軍一家」。

    此時蘇護正在盛怒之下,一聞此言,覺得大有道理,立馬說道,「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之事,速速將房四寶取來,題詩在午門牆上,以表吾永不朝商之意」

    詩曰: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而蘇護題了詩後,就領家將徑出朝歌,奔冀州而去。

    宮中,帝辛正因為蘇護的忤逆而大大的不悅,而這時,突然有臣子俯伏啟奏道,「臣在午門牆上,見蘇護題有反詩十六字,不敢隱匿,伏乞聖裁」隨即就將反詩鋪在御案上,帝辛一見,立馬大罵道,「賊子如此無禮!朕秉承上天好生之德,饒他不死,赦令歸國,可他卻寫反詩於午門,大辱朝廷,罪在不赦!」

    當即,帝辛就下令道,「宣殷破敗、晁田、魯雄等統領六師,朕須親征,必滅其國!」當即就宣魯雄等人見駕。

    不一會兒,魯雄等人進宮朝見,禮畢,帝辛就立馬說道,「蘇護反商,題詩午門,甚辱

    朝綱,情殊可恨,法紀難容,朕命愛卿統領人馬二萬為先鋒,朕親率六師以討伐蘇護」。

    魯雄在聽到帝辛的話後,立馬面露驚訝之色,低首暗思,「蘇護乃忠良之士,素懷忠義,何事觸忤天子,自欲親征?冀州休矣!」

    這魯雄素來與蘇護交好,當即就為蘇護俯伏啟奏「蘇護得罪於陛下,何勞御駕親征?現如今四大鎮諸侯俱在都城,尚未歸國,陛下可點一二路征伐,以擒蘇護,明正其罪,何必聖駕遠征」。

    帝辛一聽這話,頓時就覺得大為有理,立馬問道,「四侯之內,誰可征伐?」

    當即費仲立馬上前啟奏,「冀州乃北方崇侯虎屬下,可命侯虎征伐」,帝辛點了點頭,當即就同意了,不過一旁的魯雄自思,「崇侯虎乃貪鄙暴橫之夫,提兵遠征,所經地方必遭殘害,百姓何以安生?倒是西伯侯姬昌,仁德四布,信義素著,何不保舉此人」。

    當即,魯雄上前奏曰,「侯虎雖鎮北地,但威信不足,恐此行難以伸朝廷威德,倒是西伯侯姬昌,仁義素聞,陛下若是讓姬昌領大軍,必可擒蘇護以正其罪」,帝辛思之良久,隨即准奏,下命使者手持聖旨到驛館宣讀。

    而這時驛館當中,四鎮諸侯與二相飲宴未散,突然聽到下人稟告,不知何事,而使者在進入屋內後,立馬就是說道,「西伯侯北伯侯接旨」。

    當即,二侯立馬出席接旨,跪聽宣讀,詔曰:不道蘇護,狂悖無禮,立殿忤君,紀綱已失,被赦歸國,不思自新,寫反詩於午門,一心叛主,罪在不赦,命令西伯侯姬昌北伯候崇侯虎率領大軍,掃蕩冀州,剷除逆賊。

    姬昌在接旨後,就對著二丞相、三侯伯說道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蘇護朝商,未進宮中,未參聖上,今聖旨有『立殿忤君』,不知此語何來?且此人素懷忠義,累有軍功,午門題詩,必有詐偽,天子聽信何人之言,欲伐有功之臣?恐天下諸侯不服,望二位丞相明日早朝見駕,詳查蘇護所犯何罪?」。

    不料崇侯虎卻說道,「詔旨已出,誰敢抗違?蘇護題詩午門,必有證據,天子豈會無故為難蘇護,今諸侯八百,俱不遵王命,大肆猖獗,此乃取亂之道也」。

    姬昌立馬反駁道,「蘇護乃忠良君子,素秉丹誠,忠心為國,教民有方,治兵有法,數年以來並無過失,天子不知被誰蠱惑,興師問罪於忠臣,此恐非國家之祥瑞,況且兵乃凶象,所經地方,必驚擾民眾,且勞民傷財,窮兵黷武,師出無名,皆非盛世所該有的」。

    而崇侯虎卻說道,「西伯侯雖然說得有理,但王命難違啊」。

    姬昌聞言,就陷入了沉思,隨即說道,「既如此,北伯候可領兵先行,至於本侯之兵隨後便至」,當即,眾人各自散去,姬昌就對著二丞相說道,「北伯候先去,姬昌暫回西岐,隨後領兵同往」。

    次日,崇侯虎整點人馬,辭別朝歌,起兵攻打冀州。

    而蘇護在離開朝歌後,率領眾將士不到一日就回到了冀州,蘇護的長子蘇全忠一聽蘇護歸來,立馬率領諸將出城迎接,隨後父子兩人一齊進城。

    等到了城主府後,蘇護召集眾將,臉色嚴肅地說道,「當今天子失德,天下諸侯朝覲,不知哪一個奸臣暗奏吾女姿色,昏君宣吾進殿,欲將吾女選為宮妃,被吾當面直諫,不料昏君大怒,欲將吾拿問抗旨之罪,卻有費仲尤渾二人保奏,將吾赦回,欲吾送女進獻,那時吾心中甚至不快,提反詩於午門反商,此回昏君必點諸侯前來問罪,眾將官聽令,且將人馬訓練,城垣多用滾木炮石,以防敵軍之攻打」。

    當即,諸將聽令,日夜操練,不敢稍懈,以待廝殺。

    話說崇侯虎領五萬人馬,即日出兵,離了朝歌,望冀州進發,但見轟天炮響,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鑼鳴,萬仞山前丟霹靂,幡幢招展,三春楊柳交加,號帶飄揚,七夕彩雲蔽日,刀槍閃灼,三冬瑞雪重鋪,劍戟森嚴,九月秋霜蓋地,騰騰殺氣鎖天台,隱隱紅雲遮碧岸,十里汪洋波浪滾,一座兵山出土來。

    大軍正行,經過大量的州府縣道,耗費了不少時間,這時前方哨馬來報,「人馬已至冀州,

    請將軍定奪」,侯虎當即傳令安營,只見東擺蘆葉點鋼槍,南擺月樣宣花斧,西擺馬閘雁翎刀,北擺黃花硬柄弩,中央戊己按勾陳,殺氣離營四十五,轅門下按九宮星,大寨暗藏八卦譜。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