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3章 天書 文 / 物換星移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很是麻煩,那就是這些魔胎修煉起來那麼快,自然會招來一些心術不正之人的窺視,例如那些一輩子都無法成就天仙果位的人,只要奪舍了魔胎,就能成就長生不老的天仙果位,甚至是衝擊更高的修為,相信這樣的誘惑是這些人所無法抵擋的。
因而,這魔胎一旦出世,如非這魔胎有著十分深厚的背景,例如聖人門徒之類的,否則的話,基本上會在洪荒之中捲起一場腥風血雨,造成大量修士的隕落,這也是天獅會什麼會厭惡魔胎的緣故。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人族祖皇時代,風華就和昊天上帝簽訂契約,定下了人仙不可戀的天規,敢膽違反天規的人,就會遭到人族和天庭的共同追殺,為的就是避免魔胎出現,禍亂洪荒。
因而,瑤姬和凡人楊天祐所孕育的那三個魔胎,大兒子楊昭和父親楊天祐在天庭抓捕他們一家人的時就被斬殺了,楊戩在劈開華山之後,就被隨之而來的昊天上帝給逼死了,轉世為人,重新修煉,由人而仙,擺脫了魔胎之軀。
至於瑤姬的女兒楊蓮,天獅猜測,她跟在女媧娘娘身邊,估計是被女媧用九天息壤和三光神水重塑了肉身,擺脫了魔胎,否則的話,諸天聖人恐怕是不會允許她存在於世的,就連女媧也會因為擔心壞了自己的氣運,而不肯收留楊蓮。
鴻鈞在聽到天獅的話後,頓時就是一陣詫異,他可不知道天獅擁有龐大的八卦陣和九宮陣,可以隨時推演天機,按道理來說,天獅是超脫了洪荒的人,根本無法借助洪荒天道進行推演天機,無法知曉這對夫妻的來歷才對。
「道友莫要小覷這對夫妻,封神量劫可是會因他們而起」。雖然好奇天獅能夠知道這對夫妻的原因,但鴻鈞沒有多問,每個人都會有他的秘密,每個修士也都會有他的底牌。就連最親近的人都不一定能夠知道,因而只是淡淡地說出了這句話。
「看這瑤姬身上六欲紅塵氣縈繞,看來是被人暗算了,否則以她的道行,哪有這麼容易動凡心,如果是身為人族公主的瑤姬的話,有神農當靠山,沒人敢算計她,而就算算計她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平白惡了神農。
不過。若是她天庭長公主的身份的話,那些想要算計昊天的人,卻是很有可能冒險算計她,這人仙不可戀的天規,可是昊天親自定下的。如果天庭的長公主第一個觸犯天規,昊天的名聲畢將掃地」。
「道友看得倒是明白」,一聽天獅這些話,鴻鈞就更加的詫異了,畢竟想要知道這些,光靠推演天機還是不夠的,還得有靈活的腦袋瓜子。才能將事情的原委給分析出來。
「此事乃是老子和元始的算計,為的就是敲打敲打昊天,昊天在當上了天帝后,野心是越來越膨脹了,連三清的利益都敢窺視,三清礙於貧道的存在。不敢直接對付他,也就只能算計他身邊的人了,說到底,那瑤姬卻是遇到了無妄之災」。
天獅聞言便說道,「貧道也是老早就猜出這件事是老子元始搞的鬼。通天是直腸子,若是心存不滿,便會直接出手教訓,而不會來陰的,不過,這次他們二人倒是有些過了,不但讓昊天丟了面子,也會讓天庭顏面盡失。
不過,這面子恐怕還只是其次,那一家子當中,楊天祐區區一介凡人,殺了也就殺了,瑤姬雖然違反天規,但她畢竟是神農之女,還不至於有性命之憂,頂多就是被鎮壓起來,瑤姬那三個孩子,個個都是魔胎,老子和元始估計會將他們收入門下,好生教導,等他們修煉有成後,在挑撥他們對抗昊天,救出生母」。
鴻鈞聽完天獅的話,便微微點了點頭,當即就沉默了下去,三清是他的親傳弟子,而昊天雖然僅僅只是個童子,但服侍他這麼多年,感情還是十分深厚的,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幫誰都不好使。
「那昊天受人闡兩教算計,若是到時候跑來紫霄宮跟道友哭訴,道友準備怎麼辦」,天獅一開口,就直接將鴻鈞最為煩惱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鴻鈞一聽天獅這話,頓時就是眉頭一皺,在繼續沉默了片刻後,當即就是大袖一揮,立馬就有一幅卷軸出現在了他的面前,此卷軸看上去樸實無華,就彷彿凡人用獸皮製造的一般,不過,天獅卻不敢對此卷軸有任何的小覷,因為這可是一件極品先天靈寶。
「此乃封神榜,又名天書,與鎮元子手中的地書,后土手中的冥書並稱為天地人三書,而這三書,不但都是極品先天靈寶,威力強大,更是承載了洪荒龐大的氣運,其中地書為大地胎膜所化,執掌此書者,可統領山川大地、馭使山精地神,至於冥書對應幽冥地府,執掌此書者,可獲眾生輪轉之職。
至於最後這天書,乃是專門為天庭給準備的,其中蘊含著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神位以及其他上萬附屬神位,誰執掌此書,就可以成為天庭之主,借助此書冊封諸神,而此書就如同女媧手中招妖幡一般,烙印入了此書之人,都得受執掌此書之人節制,生死盡在其一念之間,同樣,不幸隕落之人,只要封神榜中烙印完好,就可以借助此書重塑神體,死而復生。
此次的量劫,其實就是封神大劫,在此劫難當中之人,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性稍次,因果少者,成其神道,根性淺薄,因果深者或重入輪迴,或身化灰灰,以此來肅清天地因果,延緩無量量劫到來」。
「這麼說來,等昊天來找道友哭訴的時候,道友就會將此書交給他,讓他冊封諸神,穩固天帝寶座」,天獅明知故問道。
「這是天道的意志,貧道也無法扭轉,不過,這封神的職責,還是會交給三教之中的一教,應劫之人進入哪一教,哪一教就負責起封神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