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洪荒之獅祖

正文 第714章 軒轅治世 文 / 物換星移

    蚩尤和老司施展巫法,趕著死去九黎戰士的屍體,往九黎部落所在的方向慢慢前進,至於那些九黎活著的的戰士,則是抬著物資,緊緊跟在後頭。

    等蚩尤回到了九黎部落後,先是舉行了一個十分盛大的葬禮,所有九黎之人,都是懷著悲痛和敬意,將這些戰死的士兵都給埋葬了,而又又在蚩尤的帶領下,舉行一個空前的巫祭,來祭奠這些死去的戰士們。

    而接下來,他就開始消化此次大戰的戰果,根據他跟軒轅的協議,九黎部落外方圓十萬里的土地,都是九黎部落的地盤了,蚩尤就將這塊地方命名為東夷,而後就在這東夷之中,選了一塊最為肥沃的土地,建立了一座城池,命名為谷陽,乃是東夷之都。

    在谷陽城建成之後,蚩尤就帶領他的嫡系族人,搬遷到了谷陽城中,而他所帶領的這一群人,就成為了九黎族九脈之一的黎貪,而後,他又命令他那九九八十一個兄弟,以九人為一組,各自帶領一部分族人,在東夷地區之中水草鮮美之地開枝散葉,形成了黎巨、黎祿、黎文、黎廣、黎武、黎破、黎輔、黎弼八脈。

    而接下來,蚩尤就帶領九黎部落的百姓們在這東夷地區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隨後又首創法規,實施刑事法,以肅綱紀,一步步帶領著九黎部落走向興盛,既為巫族不斷地提供著新鮮的血液,又為人族的大興做出了一份貢獻。

    而身為九黎部落首領的蚩尤。在任期間那可是勤勤懇懇,為九黎部落乃至是整個人族都是立下了諸多功勞。更是為人族的大興添枝加瓦,因為這個原因。在他在任將近一個元會的時候,借助諸多的功德和氣運,竟然提純血脈,成為了巫族又一位巫祖。

    蚩尤在進階巫祖後,自然是要返回盤古神殿,因此巫族又派了另外一個大巫,前來坐鎮這九黎部落,而就算軒轅的時代結束了,日後的君王也幾乎沒有人敢來侵犯九黎部落。哪怕有幾個不知死活的跑來攻打九黎,也都被坐鎮的大巫給打退了,因此這九黎部落就一直在洪荒大地之中延續了下去,是人族之中少有的世外桃源。

    ……

    軒轅在將風後風光下葬之後,就率領著軍隊回歸了有熊城,沒幾日,在廣成子一直苦心開導下,他就從風後之死所帶來的悲傷以及戰敗的失意當中掙脫了出來,找回了雄心壯志。重新變得意氣風發,不管怎樣,人族共主的寶座還是他的,不死不滅的至人果位也還是他的。他還沒有敗到能令他一蹶不振、心如死灰。

    當即,他最先做的一個事情,就是將自己仍然保留的地盤命名為中原。將東夷貶斥為蠻夷之地,誣賴九黎族人都是茹毛飲血、吃人不吐骨頭的野蠻人。告誡自己的百姓們千萬不要前往,算是報了自己的一箭之仇。

    而這個舉動。僅僅只能讓他解解氣,卻不能恢復他以往的聲威,因此,他接下來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帶領所有臣子登上了盤古大神腦袋所化的泰山,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而這時,天上突然顯現出大蚓大螻,於是他以土德稱王,土色為黃,故稱作黃帝。

    在三皇之中,伏羲行的是木德,故被稱作青帝,神農以火德稱皇,所以被尊為炎帝,至於軒轅行的是土德,這才被稱為黃帝。

    而在離開泰山,回到有熊城後,他就開始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下令中央官員以雲為名,管宗族事務的稱為青雲,管軍事的稱為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當然了,這個時候的太監還是不用受宮刑的,而後又任命力牧、常先、大鴻為治民的大臣,追封風後為萬古首相。

    這是中央的,至於地方的,他在中原地區劃野分疆,下令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一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一州,中原共分九州,每個等級的地區,都會有軒轅指派的官員。

    而對於官員的等級,這個時候還沒品,沒有什麼一品大員,九品芝麻官的,軒轅設下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共一百二十個官職,三公就是力牧、常先、大鴻,九德就等於是九州的州牧,而在九德之下,那些地方官員能領俸祿,但卻不算是官員,與普通百姓無異。

    軒轅對各級官員提出了「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

    至此,天下部落除了九黎部落外,其他的都被扭成了一股,再也沒有姓氏部落之分,全部都聽軒轅一人的指令,這人族雖然還沒有出現國家,但卻開始有了國家的雛形,對後世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

    而後,軒轅又命令四史之一的隸首,始作算數,他做了一個大泥盤子,把百姓們從龜肚子挖出來的白色珍珠給揀回來,在每顆上邊打個孔,每十顆一穿,穿成一百個數,然後在上邊寫清位數,如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等,就製成了人族第一個算盤。

    軒轅見隸首做成了算盤,解決了他很大的難題,對他大為欣賞,隨即又把定度量衡之制的任務交給他。

    這計量長短的器具稱為度,測定計算容積的器皿稱為量,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稱為衡,之前雖然有上古元妃發明了尺、枰、斗三物,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軒轅要隸首做的,就是制定出這樣一個標準。

    而隸首為了此事,嘔心瀝血、不眠不休、又到民間之中走訪,最終總算是制定出了一套系統的度量衡標準,為人族立下了汗馬功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