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鷹犬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四大金剛 文 / 生猛大章魚

    次日,嚴鴻卻不再早起,像以往那樣睡了個懶覺起來……慢條斯理吃喝完畢,帶著嚴峰、嚴復,縱馬到了衙門,剛好把點卯的事錯過去。

    待到白虎正堂參見陸炳已畢,卻見另有四名官校在旁侍立。那四人年歲有老有少,年紀大的四十開外,年紀輕一點的也將近三十。

    陸炳說道:「這四人乃是咱們錦衣衛中一等一的人才,精明幹練,武藝高強,各有奇能。這樁案子之前,他們也是一直負責調查。有他們輔佐世侄,料來這個案子辦起來不費什麼力氣。」說罷對四人道:「你們四人,也須盡心盡力輔佐嚴千戶,若有怠惰,須知軍法無情。」

    錦衣衛中,軍令如山,便是沒陸炳這一句話,那四人如何敢怠慢?當即過來參見嚴鴻,報上履歷。

    原來年紀最大的那個名叫王霆,出身淮上大力鷹爪門,一身鷹爪功頗為了得,乃是自願投充入衛,今年四十二歲。雖然擔著試百戶銜,卻只是個實職總旗,不過投充之人陞遷本就困難,能當到個實職總旗也屬不易,可謂是「志願兵」中的佼佼者了。,

    另一個身材高大的名叫劉安,也是掛試百戶銜的總旗。一手判官筆打穴的功夫甚是了得不說,還善打彈弓,且更精通驗屍之道,乃是衛中內部的忤作。

    另外兩個年紀略輕的,紅臉的陶智,白臉的叫邵安。這倆卻都是世襲的總旗,至於有什麼本事,他二人不曾自誇,嚴鴻一時還不知曉。陸炳卻面帶詭笑不語。

    聽得敘說完畢,嚴鴻急忙把四人攙扶起來,道:「四位都是我錦衣中的好兄弟,論資歷本事都非我能及,咱們彼此之間,就免了這庭參之禮。」

    陸炳卻在一旁道:「嚴世侄此言差矣。咱們錦衣衛乃是天子親軍,論起來都是軍籍。軍中不論年齡長幼,也不論什麼資歷本事,下官見了上官施庭參,卻是免不了的。世侄雖然寬厚,這四人卻豈不敢廢了禮數?」

    嚴鴻道:「世伯教訓的是。」

    陸炳又道:「另外,世侄既然要辦此案,總不能沒個官署。恰好,慕登高慕僉事,昨夜突染小恙,頭眩目花,卻要在家休養些日子。他的官署便暫借與你用,等此案完結後再交還就是。」,

    嚴鴻心頭明白,慕老爺子昨天給自個講起錦衣衛事宜來,精神抖擻,壓根不像個有病的樣子。分明是為了給嚴鴻找個辦公的地方,讓慕老爺「被病假「了而已。不過,當事人確實樂在其中。能巴結上閣老長孫,一間官署算個毛線?

    等到辭別陸炳,五人到了原來慕登高的官署。嚴鴻居中而坐,那四人分列兩廂,就在這小小官署內,也像模像樣有了點辦事處的架子。

    嚴鴻往四週一掃,覺得有點不自在,便道:「四位老兄,你們論年紀比我大,論本事比我好。雖然咱親軍講的是職分尊卑,可我這千戶,實在是不能與本衛其他前輩相提並論。在陸大都督面前,咱們要裝裝樣子。現在麼,大可不必。都是自己人,快坐快坐。」

    說來,這錦衣衛中確實是強調個尊卑上下,而非是什麼個人能力。斷不會如後世中寫的那樣,有能力者就敢對抗上官,那是妥妥的找死。

    當然,以下犯上,毆打、對抗上官的事兒,也不是沒有。但那多出自邊地軍中,要麼是部分下級官兵另有背景,仗勢欺人,為此不法之事。或者,就是因積欠糧餉等事,逐漸積累矛盾,一朝爆發,仗著「法不責眾」的信條,形同嘩變。

    而錦衣衛通常糧餉不缺,誰敢干以下犯上的事?是以,所謂個人能力本領,在官職高低面前不值一提。不管這四人心裡到底怎麼看待嚴鴻的能耐,客觀事實就是他們只是實授總旗,最多的有兩個掛著試百戶虛銜。比起嚴鴻這個實職千戶,差著一大截。誰敢在嚴長官眼前拿大?更別說,這位小爺背後還要嚴閣老撐腰了。

    因此,儘管嚴鴻再三客氣,這四個錦衣官卻執意不肯坐下。嚴鴻笑道:「甚好,四位老兄既然如此客氣,咱哥幾個有福共享,有難同當。那兄弟我也就只好站著辦公了。這也算的咱衙門裡的一大奇觀,倒是有趣。」

    說罷,嚴鴻真的也站了起來。見他這樣說了,那四人終於不敢再違拗,只得一起坐下。

    嚴鴻之所以要四人坐下,倒不是一定要顯示自個與眾不同的「寬厚」。只是他作為21世紀穿越來的,多少瞭解一點現代企業管理的皮毛。一個團隊要做出成績來,通常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凝聚是很重要的。

    自個要想破這案子,必須要得到這四位總旗的支持。如果只記得上下尊卑,彼此之間離心離德,那還想幹出成績來?而自個這臉嫩的小長官,光憑官架子,怎麼也不可能讓四個老成的部下心服。與其如此,不如乾脆放低姿態,和他們多客氣客氣,讓他們真把自個看做可以信任的,對破案的事大有好處。,

    看四人坐下了,嚴鴻這才道:「四位老兄,你們一直以來負責此案,對這案情內外,想必也是瞭如指掌。更別說四位多年在衛中,那是身經百戰。方才陸大都督說四位都是咱錦衣衛的能幹人,他老人家所言必然不虛。兄弟這裡,先給四位老兄有禮了。」

    說罷,嚴鴻雙手一拱。慌得四人趕緊齊刷刷站起來,紛紛還禮:「千戶大人,客氣了,客氣了啊!」

    嚴鴻又道:「兄弟我,年紀輕輕,更兼初來咋到,對錦衣衛裡的規矩,都是一無所知,更別說這還有個棘手案子了。所以要把這案子辦妥了,離不開四位的鼎力相助。所以,還望四位老兄多多幫忙。兄弟我有甚做的不妥當的地方,也請四位不吝賜教。今兒下值以後,兄弟我請客,咱們找個地方喝兩盅去!」

    那王、劉、陶、邵四人,見嚴鴻不但客氣,而且言語頗為謙虛,都不禁有些驚奇。本來他們日常在街面上訪查,對嚴鴻這個小閻王的名聲也熟悉的很。心中知道,這就是個紈褲子弟,沒有真本事的。,

    而此次其新得蔭封,實授千戶,又出身文臣家庭,幾時會把自己幾個錦衣小官放在心上?心下早認定他必然會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反正,自個聽命於陸都督,這小閻王再怎麼說話難聽,也只能受著。

    卻不料一見之下,小閻王竟然如此客氣,言語間對四人也頗為稱讚。這麼一來,四人雖然不至於因為嚴鴻這個舉動言語就納頭便拜,甘為羽翼,卻也在心中對他的印象大為改觀。

    而嚴鴻自承對業務瞭解不多,需要幫忙,更讓四人刮目相看。

    大明朝在嘉靖時,朝廷各部的糊塗蛋並不在少數,嚴鴻決不是唯一一個。就算六部堂官,也未必真就明白自己本部事務。而如果把眼光放到大明全境,頗有不少知縣、知府等親民官,掛著兩榜出身的頭銜,卻只知關在衙門書房裡面吟風弄月,咬文嚼字,全不知庶政事務、有的把工作都丟給佐貳雜官及師爺夫子,自個幾月不看案卷;更有的當了一輩子知縣,卻對大明律一無所知的,對本縣人口賦稅一問茫然。這樣的官還少麼?

    慢說是日常庶政,9167看完了重麼辦123wb下次來咯,就是兩軍作戰這等軍國大事,朝廷派去督師的文臣也未必各個知兵。但卻都要擺出一副熟知兵要的樣子,對武官將領指手畫腳。多方掣肘乃至誤事誤國的,也不在少數。

    而嚴鴻與他們的最大區別則是,那些官還死要面子,擺著一副官架子,根本不承認自己不懂。而嚴鴻好歹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敢於承認自己無知,那就可以放心請教別人,取長補短,原本的問題也就未必是大問題了。

    這四位總旗,皆非等閒之輩。見嚴鴻如此虛懷若谷,都覺這年輕長官的氣度,卻是難得。再加上,這是陸大都督親自交辦的差使,誰又敢怠惰?因此上,四人毫無隱瞞,便將這段時間來所取得的案情相關線索,一一向嚴鴻奏報。

    要說這錦衣衛,雖然在後世的文字作品裡,多被妖魔化,彷彿是個無惡不作的專一陷害忠良、濫殺無辜的恐怖組織。但另一方面,這個從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就存在的特務機關,它的的辦事效力之強,於封建王朝的各個特務機關中,絕對屬於名列前茅.:*

    所以,這次案件嫌犯馮孝先的出身家事,早就被這些特務挖了個乾淨。

    這馮孝先是河北深縣人,乃家中獨子。論起馮家,本是個富足人家,祖上也曾做過官。但是正所謂富不過三代,傳到其父馮雲那一代時,家道便已然大不如初。其父馮雲讀書科舉又不成功,家業更是日漸衰敗。

    正是禍不單行,到去年裡馮家又遭了一把大火,家產幾乎被祝融吞噬殆盡。馮雲夫婦倆雖然被救出火場,但卻連驚帶嚇,更兼心疼家業,就此一病不起。前後折騰年餘,治病調養,死後發喪,又將剩餘的家產花了個乾淨。甚至馮孝先服喪時的吃喝用度,都是靠本族人周濟,才不至於餓死街頭。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