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亂清

正文 第一零四章 其源可以濫觴 文 / 青玉獅子

    當時,甲午戰爭還沒有發生——關卓凡也不會允許它發生,對中國,世界各國依然目以一等大國,依然有相當的想像空間。軒軍赴美平叛勝利,又進一步拓寬了這種空間。而美國,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和中國結下了「鮮血凝成的友誼」,對中國,更有他國沒有的一份好感和信心。

    金融是需要「概念」的,中國這樣的古老大國,大亂方平,「開始全面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天底下沒有比這個更吸引人的「概念」了。

    因此,關卓凡有足夠把握,中國的國債,會在美國熱銷。

    何況,負責承銷的j.p.摩根,正是此道全世界最頂級的高手呢。

    還有,摩根的公司,俺是有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滴,肥水還是沒有流了外人田嘛。

    等到國內的人們看到國外的洋人踴躍認購中國的國債,自然會「轉變觀念」,積極購買本國的國債的。

    慈禧輕歎了一口氣,說道:「國債這個東西,好是好,可到了時候,咱們務必還得上才好。」

    這句話居然頗中關竅。

    國債的利息比銀行低,又不需要抵押,似乎便宜了發行者;但另一方面,還本付息的時候,和貸款不同,國債絕無拖延展期餘地,不然就是「違約」,嚴重的話,可以導致整個國家的金融信用的崩潰。

    關卓凡說道:「太后聖明。臣等從頭到尾,必定下死力氣盯著,量入為出,斷不容有不能及時還本付息的情狀出現。還有,到了期限,如果國家另有興作之處,咱們還可以發售新債。這個國債,是可以一期一期地發售下去的。」

    慈安還懵懂,但慈禧和幾位軍機都聽出來了。「國家另有興作之處」是一個委婉的說法,關卓凡的真實意思是:萬一到時候錢不夠,可以發新債還舊債。

    這麼說,俺們可以一直花別人的錢?真是妙之極矣!

    關卓凡說道:「洋人看重咱們的。是『一切革新,銳意進取』這八個字。這個態勢不變,洋人就願意為咱們中國掏荷包。臣以為,洋人會這麼想,國人也會這麼想。」

    兩宮和軍機都深深點頭。

    於是,修築鐵路和發行國債兩件大事,就此定了下來。

    欽定:在「顧委委員會」之下,設立一個「鐵路股」,一個「國債股」,專司其事。

    「鐵路股」成為日後「鐵路部」之濫觴;「國債股」成為日後「財政部」之濫觴。而且,從現在開始,戶部之外,中央政府出現了另一個財政中心。

    「顧問委員會」自此權重。

    不過,關卓凡向恭王表示:鐵路一事上。顧問委員會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要「精誠合作」的。

    欽定:第一期國債的額度為五千萬兩白銀,其中一千五百萬兩,在國內發售,由上海花旗銀行牽頭組團承銷;另外三千五百萬兩,在海外發售,由美利堅國「摩根—山度士商行」牽頭組團承銷。

    第一期的國債,用途主要是兩個方向。一個是修築鐵路;一個是整頓旗務。

    整頓旗務所費,主要是買斷「旗齡」的「遣散費」。以一個旗兵五年的俸銀為標準,一家旗戶的「遣散費」為三百兩。關卓凡的目標是五年內裁減十萬旗戶,則「遣散費」總計三千萬兩。

    另外,關卓凡計劃將裁下來的旗人,大部分遷移至黑、吉、遼。充當開發東北的「生產建設兵團」,這部分人數,約在四十至五十萬上下,如此,種子、農具、冬衣、牲口。也將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今年「試點」,所費有限,明年全國鋪開,後年進入**,「遣散費」將集中於這兩年支出,相關資金要提前準備好。

    這當然多少會影響鐵路建設的撥款,不過,鐵路資金按年支出,比較「均勻」,不像整頓旗務那樣集中在兩三年內,而旗務告一段落後,朝廷就能夠將原先用於將養八旗的大量資金投入鐵路建設了。

    算一算,是周轉得開的。

    在此之前,朝廷每年向顧問委員會鐵路股撥款兩百萬兩白銀,作為鐵路建設的補充資金。

    鐵路的規劃、建設、管理,將主要聘用美國公司和人員負責。

    之所以做這樣的選擇,並非僅僅因為中、美兩國以及關卓凡個人和美國的「特殊關係」,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雖然是工業國家的後起之秀,但修築鐵路一項,尤其是在對付超長里程和複雜地形上面,卻真正是舉世無匹,英、法等老大都要瞠乎其後。

    拿美國正在修建的太平洋鐵路來說,東西兩段合攏後,總里程三千公里有餘,比關卓凡規劃的京滬線、京漢線加在一起還長,其中,西段要翻過高聳險峻的內華達山脈,難度極高。整個太平洋鐵路工程之恢弘艱巨,實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工業奇跡之一,關卓凡以為,拿太平洋鐵路比肩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國的長城,亦毫不遜色。

    說起來,軒軍和這條鐵路還頗有淵源。軒軍在美國擴軍,補充的兵源,主要便來自於修築西太平洋鐵路的華工。

    關卓凡在美的時候,謝爾曼的工兵部隊鋪設、修復鐵路之能力,也給他留下了關於美國鐵路技術的最直接的深刻印象。

    中、美都是幅員遼闊、地貌複雜的大國,美國鐵路的技術和經驗,最適用中國的國情,關卓凡相信,加上中國高素質的勞動力,用不了多久,中華大地上,也會出現和太平洋鐵路彷彿的工業奇跡。

    *

    *

    新任陝甘總督左宗棠,交卸了閩浙總督的公事,入京陛見。

    左宗棠先到了天津,他和直隸總督劉長佑、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只是略作敷衍,絕大多數時間,都泡在軒軍軍營,和華爾、張勇等爵位、職務、年齡都比他低的一班後輩,勾肩搭背,稱兄道弟。

    都說「左騾子」英雄欺人,這話本來不錯,但欺誰不欺誰得分人,左宗棠看不起的,是不如他的人,或者他自認有力與之一爭長短的人,面對真正的強者,或者有求於人的時候,「左騾子」的心思活泛著呢。

    華爾和張勇也很給左宗棠面子,請他「看操」。這是軒軍第一次請「外人」閱兵,而且,對方還不是什麼中樞大員,只是一位地方首長。

    一整天不停歇地看下來,左宗棠深受震動,他籌算許久的一個計劃是愈加急切了。

    當時的習慣,「看操」後客人是要給出操的軍士「放賞」的,但對於軒軍,左宗棠不敢造次,先私底下問華爾這麼做妥不妥當。華爾回答說,軒軍天天都是這麼訓練,沒有什麼稀奇,左爵帥的好意只能心領了。

    最後變成雙方「互送禮物」,左宗棠送給軒軍糧台兩萬兩白銀,華爾送給左宗棠兩百支斯潘塞連珠槍和四萬發定裝彈。左宗棠眉花眼笑,連聲致謝,華爾說道:「左大人太客氣了,貝子爺交代過,『楚軍、軒軍,本是一家。』」

    左宗棠入京,由崇文門進。崇文門稅吏之刁惡,天下知名,然而軍機處已經事先打了招呼:不可為難左宗棠。

    和關卓凡回國入覲的時候一樣,左宗棠先到宮門遞折請安,然後親兵和差官前呼後擁,到了東華門旁的冰盞胡同,下榻賢良寺。

    征塵略洗,左宗棠即朝珠袍褂,翎頂輝煌,前往毅勇忠誠貝子府,拜會關卓凡。

    到了柳條胡同的貝子府,遞進帖子,過不多時,貝子府中門居然緩緩打開,一位年輕的親貴,身著玄色皮袍,含笑負手而立。

    左宗棠驚喜交集,禮遇竟至於此!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