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一二四章 一張禮單 文 / 青玉獅子
曾國藩是在五月初九,由安慶坐火輪趕到江寧的,那一天,正好是他的第一個折子送到京城的日子。
軒軍水師向江寧開炮這件事,曾國荃早已經向他報告過了。他的反應,自然不會像弟弟那樣暴跳如雷,而是認真地去想關卓凡的用意。而等到上了火輪,左右無事,更宜於靜心思索。
他不惜冒著得罪湘軍的風險,炮轟江寧,難道只是為了分一份功勞麼?明明答應過自己,軒軍不進城,然而轉眼之間,炮彈卻進了城,自己卻又不能說他背諾。
有沒有,向吉字大營示威的意思呢?
曾國藩拈鬚沉思:這個關卓凡,不簡單!
這位旗下的青年新貴,與自己以前打過交道的旗人,大不一樣。不但身上沒有一般旗人那種油滑和自大,而且另有一股蓬勃的銳氣,這是極難得的品質。那一回跟自己談起洋務來,那一份與年齡不相稱的見識和沉穩,都見得出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可是他的心機……
曾國藩緩緩搖了搖頭,這不是一個可以哄得住的人,更不是一個可以駕馭的人。
旗人的無用,早成定論,也正是因為旗人的無用,所以才有了自己和湘軍現下的地位。時至今日,這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也不僅僅是一支軍隊的事情,湘軍一脈,已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有太多的人,在依靠這個體系生存,他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
更何況,接下來還要平洪楊的殘餘,還要對付捻軍,還要辦洋務。
對於湘軍的暮氣,曾國藩早已有深刻的認識,他知道。曾經支撐吉字大營的,無非是打破江寧的誘惑。現在固然如願以償,可是這口氣一洩,吉字大營也就走到頭了。
那麼,代湘軍而興的,究竟該是軒軍,還是淮軍呢?
江蘇巡撫這個位置。太過重要,因為江蘇一地的財賦,直接關係未來數年之中,自己的整個方略。一山二虎,不是長局,關卓凡固然出色。可是如果非要在關卓凡和李鴻章之間擇一而用,當然還是只能維持李鴻章的位置!
至於關卓凡,可以在湖北安徽任選一個巡撫的位置給他,或是拿他頂替掉沈葆楨的贛撫,庶幾也算是陞遷,對兩宮太后和恭王,應該也交待得過去。
而且說到底。關卓凡畢竟是旗人,大約不用一兩年,就會內調回京吧。
這樣通盤考慮下來,覺得是個可行的方案,於是把這件事先放在一邊,琢磨起江寧的事情來。
他弟弟的報告,說江寧城中財貨全無,曾國藩是全然不信的——說沒有。無非是被他的吉字大營搬空了。然而不信歸不信,還是不得不按他的說法報上去,否則難道還能讓那些將士,把到手的財貨吐出來?
最讓他擔心的,還是偽幼主和李秀成這兩個人,沒有切實的下落,所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哪裡能用輕飄飄的一句話來搪塞過去?這個老九,野慣了,把朝廷的法度不放在眼裡。這樣下去遲早要吃大虧的。
因為有了這一層擔心,所以他在折子裡,不得不用幾個「或雲」,來為弟弟和自己預先留下伏筆。也正因為這一層擔心,所以他急急趕往江寧,要親自證實,才能放心。
沒有想到的是,船到江寧剛靠岸,在碼頭上迎接的曾國荃,便跑上船來,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哥,那個幼天王和李秀成,都捉住了!」
曾國藩看著打熬得又黑又瘦的弟弟,又驚又喜,顧不上寒暄,先問道:「怎麼捉住的?在哪裡捉住的?」
曾國荃不免臉現尷尬,嚥了一口唾沫,小聲說道:「是丁世傑送到吉字大營裡來的。」
*
丁世傑送人犯,把聲勢拉得很大,一千騎兵,一千步勇,夾著幾十名最重要的人犯,浩浩蕩蕩地送到了孝陵衛的曾國荃中軍。
人犯由曾國荃親自驗看,由投降的「松王」陳德風一個一個地驗明正身。
「不錯,正是洪天貴福。」陳德風指著洪福瑱說道。
然而等到看見李秀成也被押了過來,陳德風立刻面上變色,雙目流淚,毫不猶豫地跪了下去。
「忠王殿下……」
一直敵視軒軍,拒人千里的曾國荃,又是高興,又是後怕,又是尷尬。高興自不待言,後怕的是萬一這些人逃了出去,不知自己何以面對朝野的非議?尷尬的的則是,這場天大的功勞,居然是由「死對頭」軒軍雙手奉上的。
曾國荃覺得自己看錯了關卓凡——這件大功,是軒軍一手所立,關卓凡完全可以徑直上報朝廷的。現在把人送來給湘軍,不特表明了對自己的格外尊重,而且隱隱有這樣一層意思,那就是這些人的擒獲,可以算成是兩軍聯手的成果。也就是說,不僅沒有趁機往自己身上踩一腳,還替自己彌補這個絕大的缺失。
這樣的恩德,即使桀驁如曾國荃,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要親自出面去道謝了。
「丁提督,你替我稟告你們軒帥,就說回頭我親自到他的大營來拜謝!」
第二天,曾國荃帶了人,還有四架大車,來到索墅的洋槍團營地。關卓凡親自在營門等候,極熱情地將曾國荃迎入到大營之內。
「逸軒,大恩大德,無以為報!」這位除了他的老兄,一向不把天下任何人放在眼裡的「九帥」,盡力擠出一個笑容,「我替你帶了一點東西來,算是小小的心意。」
「不敢當。」關卓凡滿臉笑容,打量著這位湘軍的主將。曾國荃比大哥曾國藩要小上十三歲,正當盛年,個子雖不高,但筋骨紮實,一舉一動,都有一股霸蠻的氣勢,吉字大營的凶狠剽悍,看來跟他是一脈相承的。
「九帥是在全力攻城,這些外圍的小事情,原該由我們替九帥分勞的。」他笑著說道,彷彿是不經意地提起似的,「好在是小弟僥倖,不然李秀成這些人,若是落在左季高、沈幼丹他們手裡,我們這些身在江寧的人,面子上多少會有點下不來。」
左季高就是左宗棠,浙江巡撫。沈幼丹就是沈葆楨,江西巡撫。這兩個人,都是出自曾國藩的幕下,而且得到曾國藩的大力舉薦提拔,結果時至今日,卻都漸漸變作了湘軍的對頭。
左宗棠就不用說了,心雄萬夫的人,自覺文才武功無一不是強勝於曾國藩,替他幫辦軍務,已覺委屈,一旦獨領一方,則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再也不把曾國藩放在眼裡,而是存了心的要跟他比試比試。
左宗棠造反也就算了,沈葆楨一個後生晚輩,居然也不聽話,則尤為曾氏兄弟所不滿。他在江西辦團,屢次扣留應解湘軍大營的軍餉,甚至不惜以去留相爭,難怪曾國藩會起心,想以他的江西巡撫來酬庸關卓凡。
「老實講,當時外城已破,不過內城還有上萬的長毛在守,弟兄們急於擒獲洪秀全,不免給了忠酋這幾個人逸出的機會。」曾國荃彷彿是在替自己辯解似的說,「逸軒,多虧了你,我才得以克盡全功。過兩天我大哥到了,我一定告訴大哥,給你記上一功。」
這不是「記上一功」這麼簡單的事——關卓凡心想,自己的幾重深意,這個粗疏的曾老九未見得能領會,不過曾國藩是一定能明白的。
「九帥的厚意,我心領了,不過——」關卓凡拿起曾國荃遞過來的一張單子,「九帥,你的弟兄們,在萬難之中苦鬥二十餘日,傷亡必大,正是需要撫恤的時候,這些東西,我不敢收。」
「沒有什麼!」曾國荃一向相信,財帛動人心,何況是慣有貪財好貨之名的旗人?「逸軒,我軍務在身,不久留了,這些東西,我讓蕭孚泗跟你的劉郇膏來點交。」
於是不由分說,起身拱手告辭,關卓凡把他一直送出大營,才回到帳中坐下,卻命人把正在外面清點東西的劉郇膏叫了來。
「軒帥,都是好東西。」劉郇膏以為關卓凡是要問這個,笑著說道,「除了金銀,還有不少珍奇的玩意,有一株珊瑚,足足有三尺高!通算下來,我看至少值七八十萬。」
關卓凡翻翻手中的禮單,見是長八寬五的黃竹紙所寫,一折為二,中縫處蓋著「吉字中營」的印章。
「一兩銀子也不能收。」他把禮單遞了過去,平靜地說道,「倒是這張禮單,不妨留下來,妥加收藏。」
*(。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