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聽風錄

正文 第四百九十五節 袁潭身死 文 / 疙瘩瓜

    曹操在北邊打得火熱,消息自然很快就傳到了劉琦的耳朵之中了,劉琦此時經過了之前劉備的事情已經有了一種緊迫感,此時聽到曹操的消息,頓時心中又是一緊,因為留給劉琦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劉琦決定提前動手,實行之前所制定的計劃,此時劉琦所率領的長沙軍已經將眼前的城池包圍了有快半月時間了,最開始的時候,城上軍士們還一個個心驚膽戰的看著城下的長沙軍軍士,暗自祈禱這長沙軍千萬不要攻上來。

    就像是老天聽到了城上的軍士們心中的祈禱一般,這段時間以來,長沙軍還真的沒有進攻,一副圍而不攻的樣子。

    最開始的時候包括蔡瑁和蒯良在內的將領們都一致認為這定然是劉琦他們的奸計,於是反倒是防範的更加嚴了。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緊繃的神經也逐漸的鬆弛了下來,守城的眾軍士卻是出現了分化,雖然一部分人還是認為應該高度警戒,不過畢竟時間長了不可能一直保持著高度緊張的狀態。

    而其中的蔡瑁和蒯良卻是就是代表著這兩撥人,蒯良代表的是謹慎的主張高度集中精力防範劉琦的嗎,而蔡瑁卻是因為時間拖得長了,所以也就顯現出來怠慢。

    打破這種情況的卻是昨日文聘來的時候帶給他們的消息,那就是城中的餘糧已盡,若是不能夠像一個辦法將糧食的問題解決了,恐怕還未等城外的長沙軍打進來自己這邊恐怕自己就會發生嘩變了。

    而所謂禍不單行,同一時刻兩個壞消息也傳到了蔡瑁和蒯良的手上,一個就是曹操已經將那袁紹給擊敗,現在正在全力追殺袁紹的餘黨。

    不過若然這條消息還是比較震撼的,畢竟那袁紹可是北方一等一的霸主,竟然被曹操給擊敗了,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不過這還是不是讓蔡瑁和蒯良感到驚訝甚至是擔憂的。

    跟曹操擊敗袁紹的消息同時到的另一個卻是那劉備進荊的消息,這個消息在蔡瑁他們看來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啊。

    畢竟現在蔡瑁和蒯良兩人此時都被困在了城中動彈不得,就算是恨不得此刻趕回荊州控制局面,但是現實卻是不允許的。

    蔡瑁雖然也認識到了劉備進荊之後對於他們的不利影響,不過卻是想的不夠透徹。

    此時蔡瑁見到蒯良一臉凝重的樣子,卻是不由的向著蒯良問道:「子柔兄,雖然那劉備來了荊州,不過相比在段時間之內肯定是難有作為的,我們只要將這邊的事情解決了回去之後,那劉備就算是有著三頭六臂最後也逃不出我們的手掌心!」

    見到蔡瑁那一副自信的樣子,蒯良不禁搖了搖頭對著蔡瑁說道:「德珪兄啊,雖然話是如此說,不過我們卻是不能夠掉以輕心啊!」

    聽到蒯良之言,蔡瑁不禁疑惑的對著蒯良問道:「子柔兄,難道那劉備又什麼過人之處嗎!」

    見到蔡瑁似乎終於有些開竅了,蒯良不禁點了點頭對著蔡瑁說道:「的確如此!」

    聽到蒯良之言,竟然還真的如同自己所說的那樣,蔡瑁也不禁有些疑惑的對著蒯良問道:「那劉備有什麼本事,竟然能夠讓子柔兄如此的對他刮目相看!」

    聽到蔡瑁的詢問,蒯良不禁向著蔡瑁解釋道:「德珪兄,萬萬不可小看此人,此人之前雖然比較默默無聞,不過之前我卻是通過很多資料研究過此人,此人乃是梟雄之輩啊,不下於曹操等人!」

    「子柔兄是不是有些誇大了,他劉玄德竟然這麼厲害。」聽到蒯良之言,明顯蔡瑁還是不太相信,畢竟這劉琦再怎麼厲害能跟曹操他們相提並論。

    「沒有誇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僚乃是心機深沉之輩,尋常人根本看不出來,他若是留在劉表的身邊,對於我們來說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聽到蔡瑁言語之中似乎還是有些不太相信,蒯良不禁再次對著蔡瑁說道。

    「子柔兄的意思是這劉備會幫助劉表對付我們。」聽到蒯良之言,蔡瑁不禁向著蒯良問道。

    「是的,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麻煩。」聽到蔡瑁之言,蒯良不禁說道。

    聽到蒯良之言,蔡瑁自然是知道蒯良所言定然是有著一定的根據,而且說的還非常準。

    「那我們不妨將那劉備拉到我們這邊。」這時蔡瑁眼珠一轉對著蒯良說道。

    聽到蔡瑁之言,蒯良不由的搖了搖頭對著蔡瑁說道:「那劉備並不是一個能夠輕易就買通的人,之前我已經說了,劉備乃是梟雄之輩,定然不會輕易就被我們所掌控!」

    「那難道劉備還被劉表操縱不成。」聽到蒯良之言,蔡瑁不禁反問道。

    「非也。」聽到蔡瑁之言,蒯良不禁肚子和蔡瑁說道。

    聽到蒯良之言,蔡瑁不由疑惑的問道:「那劉備既不肯被我們所用,也不是劉表的手下,那他」

    「那劉備所圖並不會小,在現在看來那劉表乃是弱勢的一方,那劉備定然會幫助劉表對付我們,而等到若是能夠將我們擊敗,剩下的劉表那還不是手到擒來。」這時蒯良不禁向著蔡瑁解釋道。

    聽到蒯良之言的蔡瑁此時卻是震驚萬分的看著蒯良道:「你是說」

    見到蔡瑁的樣子,蒯良並沒有說什麼,而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蔡瑁心中所想。

    曹操已定冀州,使人探袁譚消息,而此時譚引兵劫掠甘陵、安平、渤海、河間等處,聽聞袁尚敗走中山,乃統軍攻之。

    袁尚無心戰鬥,逕奔幽州投袁熙,袁譚盡降其眾,欲復圖冀州,曹操使人召之,袁譚不至。

    曹操不由大怒,馳書絕其婚,自統大軍征之,直抵平原,袁譚聽聞曹操自統軍來,遣人求救於劉表。

    劉表請劉備商議,劉備說道:「今曹操已破冀州,兵勢正盛,袁氏兄弟不久必為操擒,救之無益;況操常有窺荊襄之意,我只養兵自守,未可妄動!」

    劉表不由問道:「然則何以謝之!」

    聽到劉表之言,劉備不僅說道:「可作書與袁氏兄弟,以和解為名,婉詞謝之!」

    劉表同意其言,先遣人以大致寫道:「君子違難,不適仇國,日前聞君屈膝降曹,則是忘先人之仇,棄手足之誼,而遺同盟之恥矣,若冀州不弟,當降心相從,待事定之後,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義耶!」

    又給袁尚書道:「青州天性峭急,迷於曲直,君當先除曹操,以率先公之恨,事定之後,乃計曲直,不亦善乎,若迷而不返,則是韓盧、東郭自困於前,而遺田父之獲也!」

    袁譚得到劉表書,知劉表無發兵之意,又自料不能敵操,遂棄平原,走保南皮。

    曹操追至南皮,時天氣寒肅,河道盡凍,糧船不能行動,曹操令本處百姓敲冰拽船,百姓聞令而逃。

    曹操大怒,欲捕斬之,百姓聞得,乃親往營中投首,曹操說道:「若不殺汝等,則吾號令不行;若殺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軍士擒獲!」

    袁譚引兵出城,與曹軍相敵,兩陣對圓,操出馬以鞭指袁譚而罵道:「吾厚待汝,汝何生異心!」

    袁譚回答道:「汝犯吾境界,奪吾城池,賴吾妻子,反說我有異心耶!」

    曹操大怒,使樂進出馬,袁譚使彭安接戰,兩馬相交,不數合,樂進斬彭安於馬下。

    袁譚軍敗走,退入南皮,曹操遣軍四面圍住,袁譚著慌,使辛評見操約降。

    曹操道:「袁譚小子,反覆無常,吾難准信,汝弟辛毗,吾已重用,汝亦留此可也!」

    聽到曹操之言,辛評不由的說道:「丞相差矣,某聞主貴臣榮,主憂臣辱,某久事袁氏,豈可背之!」

    曹操知其不可留,乃遣回,辛評回見袁譚,言曹操不准投降,袁譚聽罷不由喝叱道:「汝弟現事曹操,汝懷二心耶!」

    評聞言,氣滿填胸,昏絕於地,袁譚令扶出,須臾而死,袁譚亦悔之。

    郭圖對著袁譚說道:「來日盡驅百姓當先,以軍繼其後,與曹操決一死戰!」

    袁譚聽從其言。

    當夜盡驅南皮百姓,皆執刀槍聽令,次日平明,大開四門,軍在後,驅百姓在前,喊聲大舉,一齊擁出,直抵曹寨。

    兩軍混戰,自辰至午,勝負未分,殺人遍地,曹操見未獲全勝,棄馬上山,親自擊鼓。

    將士見之,奮力向前,譚軍大敗,百姓被殺者無數,曹洪奮威突陣,正迎袁譚,舉刀亂砍,袁譚竟被曹洪殺於陣中,郭圖見陣大亂,急馳入城中。

    樂進望見,拈弓搭箭,射下城壕,人馬俱陷,曹操操引兵入南皮,安撫百姓。

    南皮的百姓們經過了這一場大戰,死傷無數,在曹操的刻意安撫之下,百姓們對於曹操莫不感恩戴德,而對於之前的袁潭卻是一個個感到深惡痛絕,根本就沒人同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