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聽風錄

章 節目錄 第四百三十七節 見董昭 文 / 疙瘩瓜

    「原來是張小將軍幸會幸會」見到張繡的賈詡卻是有些出人意料的主動的對著張繡說道

    「博淵見過文和先生先生大名在下可是早有耳聞哪」聽到賈詡之言張繡不禁有些受寵若驚道

    別人不知道張繡卻是知道董卓在的時候除了最為依仗自己的女婿李儒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幕後之人正是這個賈詡

    賈詡一直是隱藏在幕後的人幾乎從來都不曾站到前台來之所以張繡能夠知道賈詡實在是因為賈詡的事情張繡就是其中的知情者之一

    之前張繡有幸得到了董卓的賞識董卓常常將張繡呆在身邊在董卓身邊呆的時間久了自然很多秘辛的事情就知道了這其中就包括賈詡的事情

    賈詡在張繡的眼中根本就是一個修煉了千年的老狐狸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

    但在另一方面賈詡此人卻是一個手辣之輩可以說拿殺人不眨眼來形容而且還是對手在無形之中就著了賈詡的道最後死都不著調死在了誰的手中

    所以對於賈詡此人張繡很是防備的畢竟知道這樣一個人的存在不明白別人的意圖的時候卻是任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聽到張繡之言賈詡自然能夠聽出來張繡話語之中的那抹防範之意不過賈詡卻是好似根本不在意只是笑了笑就不再說話了

    這時只見張濟開口對著賈詡說道:「文和先生此次找你前來實在是商議一下我們接下來的對策」

    「叔父」

    只見張濟還未說完就見張繡焦急的對著張濟喊了一句看意思是不想讓張濟再說下去

    見到張繡的樣子賈詡頓時就明白了張繡的意思而張濟卻是慢了一拍對著這張繡疑惑的問道:「博淵你有什麼事嗎」

    聽到自己叔父之言張繡卻也不好明說不過見到張濟一副不開竅的樣子只好半明半暗的對著張濟說道:「文和先生乃是外人我們的事情就不用勞煩文和先生了吧」

    聽到張繡之言張濟總算是明白了不由的對著張繡說道:「博淵不必擔心文和先生不是外人文和先生早就跟叔父我有聯繫現在文和先生已經決定要投到老夫帳下了」

    聽到張濟之言張繡就是一驚雖然張繡有些不太相信賈詡真就心甘情願的投在了自己叔父之下但是既然張濟已經說出口賈詡投奔自己了若是自己現在再對賈詡進行懷疑實在是有些不合時宜

    而賈詡則是自始至終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似乎這一切對於自己來說都不關自己的事一般

    這時聽到張濟之言的賈詡終於微笑著對著張繡開口道:「少將軍不必多疑自從董公死後在下就沒有了依靠而那李傕和郭汜乃是匹夫之人行那大逆不道之舉人神共憤總有一天必然會死於天譴之下

    而張將軍卻是不一樣張將軍乃是英武之人李傕和郭汜那些皮膚跟張將軍那是沒有辦法相比較的少將軍儘管放心」

    聽到賈詡之言張繡雖然對於賈詡的話有些心動不過心底深處還是不太相信

    這一切賈詡自然能夠看得出來不過賈詡卻是也不太在意畢竟賈詡知道張繡對於自己的信任感不是這一時半會兒就能夠建立起來的

    張濟彷彿也看出了賈詡和張繡二人之間的尷尬不該有的開口圓場道:「好了好了都是自己人切勿生出什麼不信任感」

    「侄兒不敢」聽到張濟之言張繡不禁說道

    而長安城

    一日人報西涼太守馬騰并州刺史韓遂二將引軍十餘萬殺奔長安來聲言討賊

    原來二將先曾使人入長安結連侍中馬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范三人為內應共謀賊黨

    而聽到馬騰和韓遂二人朝著長安殺奔而來原本郭汜和李傕還打的不可開交不過在大敵面前二人出奇的竟然抱成了一團

    三人密奏獻帝封馬騰為征西將軍、韓遂為鎮西將軍各受密詔併力討賊

    當下李傕、郭汜、樊稠聞二軍將至一同商議禦敵之策

    有人建議道:「二軍遠來只宜深溝高壘堅守以拒之不過百日彼兵糧盡必將自退然後引兵追之二將可擒矣」

    李蒙、王方出道:「此非好計願借精兵萬人立斬馬騰、韓遂之頭獻於麾下」

    只聽到剛剛建議之人說道:「今若即戰必當敗績」

    李蒙、王方齊聲曰:「若吾二人敗情願斬首;吾若戰勝公亦當輸首級與我」

    緊接著獻策之人對著李傕、郭汜曰:「長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其路險峻可使張、樊兩將軍屯兵於此堅壁守之;待李蒙、王方自引兵迎敵可也」李傕、郭汜從其言點一萬五千人馬與李蒙、王方二人忻喜而去離長安二百八十里下寨

    西涼兵到兩個引軍迎去西涼軍馬攔路擺開陣勢馬騰、韓遂聯轡而出指李蒙、王方罵曰:「反國之賊誰去擒之」

    言未絕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原來那將即馬騰之子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

    王方欺他年幼躍馬迎戰戰不到數合早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馬超勒馬便回李蒙見王方刺死一騎馬從馬超背後趕來超只做不知

    馬騰在陣門下大叫:「背後有人追趕」聲猶未絕只見馬超已將李蒙擒在馬上

    原來馬超明知李蒙追趕卻故意俄延;等他馬近舉槍刺來超將身一閃李蒙搠個空兩馬相並被馬超輕舒猿臂生擒過去

    軍士無主望風奔逃馬騰、韓遂乘勢追殺大獲勝捷直逼隘口下寨把李蒙斬首號令

    李傕、郭汜聽知李蒙、王方皆被馬超殺了方信賈詡有先見之明重用其計只理會緊守關防由他搦戰並不出迎

    果然西涼軍未及兩月糧草俱乏商議回軍恰好長安城中馬宇家僮出首家主與劉范、種邵外連馬騰、韓遂欲為內應等情李傕、郭汜大怒盡收三家老少良賤斬於市把三顆首級直來門前號令

    馬騰、韓遂見軍糧已盡內應又洩只得拔寨退軍李傕、郭汜令手下引軍趕馬騰樊稠引軍趕韓遂西涼軍大敗

    馬超在後死戰殺退追兵

    樊稠去趕韓遂看看趕上相近陳倉韓遂勒馬向樊稠曰:「吾與公乃同鄉之人今日何太無情」

    樊稠也勒住馬答道:「上命不可違」韓遂道:「吾此來亦為國家耳公何相逼之甚也」樊稠聽罷撥轉馬頭收兵回寨讓韓遂去了

    不提防李傕之侄李別見樊稠放走韓遂回報其叔李傕大怒便欲興兵討樊稠

    手下之人趕忙勸解道:「目今人心未寧頻動干戈深為不便;不若設一宴請張濟、樊稠慶功就席間擒稠斬之毫不費力」

    李傕大喜便設宴請張濟、樊稠二將忻然赴宴酒半闌李傕忽然變色曰:「樊稠何故交通韓遂欲謀造反」

    稠大驚未及回言;只見刀斧手擁出早把樊稠斬首於案下嚇得張濟俯伏於地李傕扶起曰:「樊稠謀反故爾誅之;公乃吾之心腹何須驚懼」

    李傕、郭汜自戰敗西涼兵諸侯莫敢誰何賈詡屢勸撫安百姓結納賢豪自是朝廷微有生意不想青州黃巾又起聚眾數十萬頭目不等劫掠良民

    獻帝一日命人至操營宣操入宮議事曹操聞天使至請入相見只見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

    曹操暗想道:「今東都大荒官僚軍民皆有饑色此人何得獨肥」

    於是問之曰:「公尊顏充腴以何調理而至此」

    對曰:「某無他法只食淡三十年矣」

    曹操不禁又問道:「君居何職」

    只見此人回答道:「某舉孝廉原為袁紹、張楊從事今聞天子還都特來朝覲官封正議郎濟陰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

    曹操避席道:「聞名久矣幸得於此相見」

    遂置酒帳中相待令與荀彧相會忽人報曰:「一隊軍往東而去不知何人」

    曹操急令人探之董昭曰:「此乃李傕舊將楊奉與白波帥韓暹因明公來此故引兵欲投大梁去耳」

    曹操道:「莫非在懷疑我嗎」

    董昭曰:「此乃無謀之輩明公何足慮也」

    曹操又曰:「李、郭二賊此去若何」昭曰:「虎無爪鳥無翼不久當為明公所擒無足介意」

    曹操見昭言語投機便問以朝廷大事

    董昭道:「明公興義兵以除暴亂入朝輔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也但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從:今若留此恐有不便只有移駕幸為上策然而朝廷播越新還京師遠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復陟駕不厭眾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願將軍決計之」

    聽到董昭之言曹操不禁執董昭手而笑道:「此吾之本志也但楊奉在大梁大臣在朝不有他變否」

    昭曰:「易也以書與楊奉先安其心明告大臣以京師無糧欲車駕幸許都近魯陽轉運糧食庶無欠缺懸隔之憂大臣聞之當欣從也」

    曹操不禁大喜緊接著董昭昭謝別曹操執其手道:「只要操有所圖是先生的教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