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聽風錄

章 節目錄 第一百六十二節 楷書的提前出現 文 / 疙瘩瓜

    「劉公子剛剛只是說了那秦朝書法之歷史,不知劉公子對於當今我大漢之書法有何見解呢?」鍾繇剛剛聽到劉琦對於秦朝書法的一番評論和描述,不由的更加起了興致,於是繼續對著劉琦問道。

    見到大家一副聆聽的模樣,劉琦不由的在心中升起一種滿足感,劉琦倒是沒有拒絕,既然剛剛已經講了那麼多,索性就接著講下去了。

    於是劉琦接著開口道:「我大漢漢書法分為兩大表現形式,一為主流系統的漢石刻;一為次流系統的瓦當璽印文和簡帛盟書墨跡。

    自前朝以來,碑碣雲起,這也是標誌我大漢隸書在秦隸之基礎上逐漸成熟的標記。在摩崖石刻中尤以《石門頌》等為最著名,被家師視為「神品」。於此同時家師的《嘉平石經》達到了恢復古隸,胎息楷則的要求。」

    「的確,伯喈大師在這方面的作為實在是讓我等難以望其項背啊!」說道這裡,鍾繇不由的感慨道。

    「元常大哥不必掛懷,所謂『長江後ng推前ng』,元常大哥有怎麼會知道今後你的成就不會超過老師呢?」劉琦見到鍾繇的樣子不由的鼓勵鍾繇道,不過歷史上的鍾繇在書法的造詣上面的確是不差於蔡邕的。

    劉琦的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讓鍾繇頓時驚醒了過來,趕忙起身對著劉琦施禮道:「今日劉公子一席話,讓元常猶如當頭棒喝一般,若日後元常能在書法之上有所成就,定然有著劉公子一般的功勞。」

    「元常大哥言重了!」劉琦趕忙謙遜的說道。

    「哎呀,我說元常,休得做那惺惺女兒家作態,我等正聽到緊要處,卻被你打斷了,劉公子快快說來這之後還有些什麼啊?」戲志才對著劉琦渴望的問道。

    劉琦對於鍾繇的打斷絲毫不以為意,繼續侃侃而談道:「碑刻乃是體現時代度與韻的最主要的藝術形式,中以《封龍山》、《西狹頌》、《孔宙》、《乙瑛》、《史晨》、《張遷》、《曹全》諸碑尤為後人稱道倣傚。可以說,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書雄麗,南書樸古。我大漢碑刻上的隸書已經登峰造極,字型方正,法度謹嚴、波磔分明。

    至於瓦當璽印、簡帛盟書則體現了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聯姻。書法藝術的繁榮期,是從光武之後開始的。現在我大漢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提出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楊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正前朝崔瑗的《草書勢》。」

    「劉公子,你所說的這些碑帖你都見過嗎?其中有一些諸如《乙瑛》、《張遷》我也見過,不知其它這些碑帖都在何處呢?」鍾繇渴望的望著劉琦說道。

    「額這些我也沒見過,只不過是聽老師提起過,不過老師說他有的也沒有見過,只是聽聞而已。」劉琦趕緊又想了一個搪塞的理由道。

    「哦,若是此生有幸能夠見到這些碑帖的話,吾也不枉此生了。」聽到劉琦所言,鍾繇眼中不由閃過一絲失望之色,接著鍾繇又嚮往的說道。

    「總的來說,就我個人認為,最具有代表性的我朝之書法特色,一類是隸書家,以家師蔡邕蔡伯喈為代表。

    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張芝為代表,我朝創興之草書的誕生,相信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也是有著重大意義。因為它是一種能夠高度ziyou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草書的最初階段是草隸,到了東漢時期,草隸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章草,後由張芝創立了今草,即草書。」劉琦一一講解道。

    「劉公子,不知這張芝是何許人也?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此人呢?」鍾繇思索了半天,不由疑惑的問道。

    「這個張芝乃是已故太常卿、大將軍張奐的兒子。」劉琦硬著頭皮說道,不過心中卻在暗暗祈禱,希望這張芝此時已經將草書創造出來了吧。

    「聽公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劉公子真可謂是學識淵博,不愧為伯喈先生的高徒,實在是讓我等大開眼界啊!」戲志才此時突然出聲感歎道。

    「是啊,枉我研習書法多年,卻不知這天下竟然還有如此之多的書法大作,實在是井底之蛙了。」鍾繇不由慚愧道。

    聽到戲志才和鍾繇他們的感歎,劉琦不由的感到臉上發燒。

    「劉公子,既然你能夠將這書法之歷史講解的如此之透徹,想必在書法之上的造詣定然不凡,何不為我等寫上一寫讓我等大開眼界啊?」鍾繇迫不及待的突然對著劉琦說道。

    聽到鍾繇的提議,眾人轟然叫好,就連一直不知所謂的許褚也鼓起了掌,雖然這貨也是被氣氛所感染的。

    劉琦也不好推辭,也沒有想著推辭,劉琦此時確實在想著究竟該怎麼寫才能夠震住這個時代的這些文人呢?

    片刻,劉琦靈機一動,在早已鋪好的絹布之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永」字。

    「好字!」這時眾人在腦中同時浮現出的想法。

    「劉公子,不知道你寫的這是什麼?此乃亙古從未出現之字體啊!」鍾繇說話都有些顫抖的死死盯著劉琦所寫的「永」字向著劉琦問道,眾人此時仔細一看,果然劉琦寫出的字跟這個時代的小篆、隸書什麼的都有著很大差別。

    「這是我在隸書的基礎之上自創的。」劉琦絲毫不為意的說道。

    「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探源篆隸,楷法謹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結字方圓,筆法肥勁,劉公子,這真是你所創?」鍾繇激動的說道,鍾繇發現今天一天的驚訝比過去一年的都多,不可思議的叫道。

    「當然。」劉琦再次肯定道。

    原來,劉琦所寫的「永」字,乃是劉琦前世之時所學的顏體,劉琦現在不僅讓楷書提前出世了,並且也讓顏體同時橫空出世了。

    「劉公子,你這可是創造出了一種筆體啊,簡直是哎呀,總之劉公子定當會天下聞名的。」鍾繇語無倫次的對著劉琦說道。

    「元常兄過獎了。」劉琦繼續謙遜的說道。

    此時眾人看劉琦的眼神都不一樣了,畢竟能夠以弱冠之齡創造出一種筆體的人實在不知道該用什麼來形容了。

    「不知道劉公子這有別於篆、隸的書體叫做什麼呢?」鍾繇急切的問道。

    「這叫做楷書,而其中所蘊含的乃是吾所創一種叫做『永字八法』的書寫方式。」反正已經盜用了那麼多了,劉琦索性沒有什麼顧忌了,現在說話也不臉紅了。

    「敢問劉公子,何為『永字八法』呢?」戲志才此時也忍不住了問道。

    「這『永字八法』乃是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用此八法所創作出來的,自然能夠使字蒼勁有力。」劉琦向眾人講解道。

    「妙哉!妙哉!」正當眾人沉浸其中的時候,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從眾人身後響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