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聽風錄

章 節目錄 第十七節 表明志向 文 / 疙瘩瓜

    徐晃和劉琦進得書房來,只見此時的劉表已經坐在了書桌旁的椅子之上,手中拿著書簡,坐姿端正而且很有氣勢。

    原本剛才在劉琦進來時臉上一臉慈愛之色的劉表,現在臉上慈愛之色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現在劉表所有的更多是上位者所有的威嚴之色。

    「父親,孩兒把壯士帶來了。」劉琦走到劉表近前,俯首帖耳的說道。

    「哦?」劉表彷彿剛剛察覺一般,慢慢的放下書簡。

    這才緩緩抬眼看去,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書簡上轉移到了徐晃身上。

    「布衣徐晃見過劉大人。」

    這時徐晃見到劉表投射過來的眼神不禁身子微微一震,有些激動的行禮道。

    「嗯,你就是琦兒所說的那個救他的壯士不成?」

    劉表彷彿發現新大陸一般眼中流露出些許驚奇之色。

    「不才正是在下,因為我的原因公子挺身而出卻差點收到傷害,在下實在是罪過不已。」徐晃臉上顯現出了愧疚之色。

    「哎!犬子頑劣,壯士能將他和我老友蔡伯喈的女兒一起從蹇家惡徒手中救下,實在是我劉家的恩人,這份情劉某記下了。」劉表感謝的說道。

    劉表自從徐晃邁入書房中來其實他的餘光已經在注意徐晃了。

    後來看向徐晃後,發現徐晃兩眼清明,骨骼奇正,行為舉止甚是得體。

    觀察良久終於斷定,這樣的人決計不是那種大奸大惡之徒,定是一個原則性極強的人,也更不會是朝中爭鬥的兩派監視之人。

    想想也是,朝中清流和宦官兩派鬥爭不休,斷不會有精力來監視自己。

    他們投鼠忌器,不會將自己這個可能爭取到的潛在盟友得罪了。

    更何況若是被自己發現了,只會對他們更加的不利。

    畢竟自己所代表的這一派投到任何一方對另一方都是災難。

    「不敢不敢」徐晃只能誠惶誠恐的回應道。

    「聽琦兒說你好像剛到洛陽,盤纏用盡不得已才會變賣家傳巨斧是嗎?」劉表問道。

    「是的,晃乃河東郡人,好不容易到洛陽來,盤纏無以為繼,能想到的只能賣掉家傳巨斧當做投軍之資。」徐晃老實回答道。

    「好!你能在這樣的情形下,以你的能力沒有落山為寇,也沒有做不法之事以獲得不義之財,實在是難能可貴。

    再加上你救過琦兒,對我劉家有著大大的恩德,不知壯士可否屈尊到我劉表手下。

    我劉表定雖不是什麼位高權重之輩,僅是一北軍中候的虛職耳,但我保證,我劉景升絕對不會虧待壯士的。」劉表在聽完徐晃的敘述之後,於是做出了讓徐晃留下的決定。

    「敢不從命!」徐晃興奮的答道。

    「屬下徐晃拜見大人!」徐晃趕緊躬身向劉表行禮道。

    「哈哈哈哈快快請起,這樣你可是見外了。對了,你可有字號?」劉表問道。

    「回大人,家父曾為晃取表字公明。」徐晃恭敬的回答道。

    「哦?不知公明父親是?」劉表對徐晃父親有些興趣了。

    畢竟在那個時代裡大部分人是沒有表字的,能給別人起表字的都是有一定本事的人。

    「晃父母都已過世。家父生前讀過兩年書,後羌人犯邊,遂學那班超投筆從戎,隨張奐大人征討羌虜,之後不久就聽聞戰死沙場。」說到這裡徐晃的眼圈有些紅了。

    「原來是忠烈之後,失敬失敬。」劉表聽到之後感到很驚訝,不由對徐晃的父親升起一種崇敬之情。

    「公明大哥不要悲傷,料想伯父雖戰死沙場,但大丈夫馬革裹屍,伯父也算死得其所了。」一直沉默著的劉琦這時聽到徐晃的父親的事跡,也不由崇敬之情大生,插言道。

    「嗯,這些晃知道,這是家父自己的選擇,我尊重他的選擇,要我我也會這樣選擇的。」徐晃略帶崇敬道。

    「晃這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率領士兵殺入羌人牙帳,為我父親報仇血痕。

    而且讓得那些蠻夷之輩臣服於我大漢天子,重現我大漢榮光。」徐晃激動的說道。

    劉表本來注意力還在徐晃身上,但當劉琦說出那「大丈夫馬革裹屍」、「死得其所」等語,不由驚訝的看向劉琦。

    要知道現在的劉琦可只不過是一個剛滿十幾歲左右的少年而已,能夠說出這種話來不由的讓劉表不感到驚奇。

    劉琦既然能說出這種話來,除了別人的刻意傳授,但登時就被劉表否定了。

    因為劉表瞭解蔡邕的為人,也相信以蔡邕的性子於公於私也都不會刻意教授劉琦這些。

    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些話是發自劉琦內心的,現在徐晃的話讓劉琦產生了共鳴,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志向說了出來。

    「哈哈哈哈,公明好志向!真有那麼一日,吾自當把酒送君千里,等候公明凱旋!」劉表讚賞的說道。

    「不敢不敢,使君折煞屬下了。」徐晃趕緊謙遜道。

    「好,就這麼定了。公明今後就先留在府上。想來今日也累了,不如早些休息吧。」劉表向徐晃建議道。

    「來人,帶公明下去休息,好生照顧著。」劉表這時向下人喊道。

    「那公明就不打擾大人了。」徐晃也看得出來,劉表好像突然有話要跟劉琦說,於是他也識趣的離開了。

    徐晃能看出來劉表找劉琦有事,劉琦又何嘗看不出來。

    只是劉琦現在有些弄不清劉表突然要跟自己說何事。

    「究竟是何事呢?難道是剛才我說的話?一定是了……」

    也許是印證劉琦的想法,正在垂頭思考的劉琦被劉表的問話打斷。

    「琦兒,剛才那『大丈夫馬革裹屍』、『死得其所』是你自己說的麼?還是有人專門跟你說過?」劉表疑惑的問道。

    「回父親,這都是孩兒心中所想,剛才聽到公明大哥所言不由的將孩兒的心中所想勾了出來。並沒有人刻意教過孩兒。」劉琦一臉誠懇的跟劉表說道。

    「哦?那這麼說這些都是你心中真實的想法了?難道吾兒志向在此不成?」劉表嚴肅的說道。

    「是的,父親。」劉琦堅定的回答道。

    「告訴我你的理由。」劉表帶著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

    「是,父親。」

    調整了一下狀態,劉琦接著開口說道:

    「父親,孩兒認為馬革裹屍乃真大丈夫之所為也!孩兒不願做那整天只知道搖首弄姿、整日只知吟詩作賦空談時事的迂腐書生。

    當今的大漢已不再是武帝時那麼強大的大漢了,孩兒希望大漢能在孩兒手下再放榮光。

    孩兒想要像那衛、霍一流,率領我大漢好兒郎,殺入匈奴牙帳。如那陳湯一般,親手斬下匈奴可汗的人頭,重新向蠻夷申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劉琦激動的說著,說道關鍵處情難自已,雙頰已微微泛紅。

    「唉,你這志向倒和剛才的徐公明相像。」劉表自嘲的笑了笑,接著開口道:

    「為父原本想要你在伯喈那裡學習一下,成為一名讀書識禮的名士,不成想你的志向並不在此。」

    「不,父親。雖然孩兒志向在於為將帥,但孩兒還是知道只知勇猛殺敵而不知動腦子只不過是匹夫罷了。孩兒可是想著做一名文武雙全之輩。」劉琦見劉表有些誤解了自己的志向,於是趕緊解釋道。

    「好,看來得給你找一位在武藝上有造詣的師父了。」劉表見劉琦並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樣只會想著匹夫之勇,不由的也有些高興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