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贗醫

正文 第四百二十六章 借錢試忠心 文 / 望平安

    雖然兩人互相鄙視,但現在卻是誰也離不開誰,楊澤想對長公主進行更大的打擊,以便李正隆離京之後,他好能多拉些牆頭草,可不要小看牆頭草,這種人多了,也算是一種勢力,起碼不會少了替他搖旗吶喊之人。

    而李正隆則想著帶兵出征,徹底把右神武軍的兵權拿到手裡,說不定回師之後,他的兵權還能更上一層樓,但這就需要楊澤來給他策劃了,畢竟他手下沒有哪個謀士,能趕得上楊澤的。

    李正隆道:「那,這事兒……為兄這就去向皇上說明?這事兒趕早不趕晚,要是被長公主知道了,說不定便會再起事端,她哪可能會讓自己的女兒女婿出事兒呢!」

    楊澤卻搖了搖頭,道:「這事兒小王爺可不能親自去說,既然下官把這案子走了正常的流程,那就應該由京兆尹馬維山出頭,他把事情上報了,中書省的宰相們怎麼可能打醬油,必定會追查的,而他們能向誰追查,自然是向下官了,那時下官再去危言聳聽一番,就能達到咱們想要的效果了!」

    李正隆點了點頭,疑惑不解地道:「打醬油是什麼意思,是坐視不理的意思麼?」

    楊澤一挑大拇指,道:「小王爺英明,打醬油確實是這個意思,這個詞嘛,是下官老家的家鄉話。反正咱們只要挑個頭兒,後面的事,自然就有人替咱們做了,小王爺只要等著大家推舉你領兵出征就成,當然,要是你有信得過的大臣,可以讓他們敲敲邊鼓,這樣事情能辦得更快些,也能更順利些。」

    李正隆深以為然,這時候是用得上依附他的那些大臣了。只可惜,跟他混的那些大臣,沒有幾個位高權重的,宰相級別的更是一個都沒有,頂多也就是幾個御史了。

    他道:「只求快些,至於說到順利,那卻是一定會順利的,京中除了我之外,也沒有人會領兵了。」

    楊澤心想:「吹牛吧你,難道你就會領兵了。在以前你也就是看看大兵們齊步走罷了,估計現在的水平也仍舊是這樣!」

    搖了搖頭,楊澤道:「那可不一定,說不定會有人保舉李重九的,鎮西大王爺的兒子,別看他病病歪歪的,但越是病得嚴重,別人會越把他抬得高的!」

    說罷,楊澤拱手告辭。事情說清楚了,他留著也沒意義了,早點兒回去,他還有別的事要做呢!

    李正隆親自送他出了門。見楊澤溜躂著走了,直到走過了街道的拐角,看不到背影了,他才返回了王府。

    一邊走。李正隆就一邊想,為什麼楊澤提起了李重九呢?李重九是個病秧子啊,誰能代替自己。李重九也不可能的,那為什麼楊澤說李重九得的病越重,那別人就會越抬舉他呢?這不符合看皇孫的說法兒啊!

    一直走回了書房,他也沒想明白,感覺自己跟不上楊澤的思路,也許是當局者迷的關係吧,看來得找個局外人說說,要不然自己豈不是要一直糊塗著。

    可這種事情,卻又不能找別人說,就算是再信任的手下,也不能說,誰知道手下會不會回家和老婆說呢!

    嗯,對了,咱也有老婆啊,那可是最親近的人,對,回後宅和老婆說說,讓她幫著分析分析,雖然他有好幾個老婆,就算是再怎麼標榜自己不愛女色,但身為王爺,紅顏知己這種東西,總是不缺少的,但能稱得上真正的老婆的人,卻只有一個。

    李正隆大步去了後宅,進了自己住的院子,叫道:「阿彩,在做什麼呢?」

    他的王妃不是高門大族,而是一個中等人家的女兒,也就是俗話中的富農人家,做為皇孫,他想娶什麼樣高門大族的女兒都能娶到,可是他卻非要娶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以此來確保他的王妃和長公主沒有關係,也和朝中任何一方沒有關係,是只屬於他自己的人。

    而他的王妃也確實是和朝中任何一方勢力無關,所以很值得他信任,夫妻兩個自成親以來,非常和睦,可以稱得上是夫唱婦隨,就像平常百姓家的夫妻一樣了。

    王妃此時就在院子中,在給蔬菜澆水,她在院子裡種了不少的蔬菜瓜果,自種自吃,這樣一來安全,二來她也能有些事做。

    聽到李正隆說話,王妃轉過身來,道:「客人走了?聽丫環說,這是個很重要的客人,是叫楊澤吧?」

    李正隆嗯了聲,走到菜地跟前看了看,道:「菜長得不錯啊,不過你卻不要如此的辛苦,有些活兒讓下人們去做就成。」

    「我閒不住的,有點兒事做,總比一天到晚悶在屋子裡面強,在屋子裡坐得久了,感覺人都要傻了!」王妃笑道。

    夫妻兩個一起進了屋子,李正隆打發走了僕人,關上房門,這才道:「那個楊澤是大王爺的人,不過卻挺能幫著我辦事的,他主要是想得個終身的富貴,卻又不肯背叛大王爺,所以幫我就等於是幫他自己了。」

    王妃點頭道:「他這和鄉間種莊稼的人差不多了,自己家的田不多,只好替別人種,好分些收成!」

    李正隆微微一怔,忽地笑了,可不是麼,要是說起來楊澤現在可不就是乾的這種事兒!

    他道:「剛才他帶給我一個消息,說我是李家很重要的人物,可卻又說李重九,就是那個病秧子,就因為他病得重了,所以沒準別人會更看重他,可按道理來講,應該是看重我才對啊,你說是不是這麼個事兒!」

    他沒有把具體的事情說出來,說了王妃也不懂,他只是說了李重九的事。

    王妃想都沒想,笑道:「對啊,他說的沒錯。以前在我們鄉下,要是一個農人有兩塊地,一塊地比較肥,那自然產的糧食多,可正因為地肥,所以不用太費力氣地去照看。而另一塊地如果是坡地,

    產的糧食少些,為了保證不會一點收成沒有,自然仔細照顧,費的力氣自然就多些了呀!」

    李正隆啊地一聲,想想是這個道理,他道:「這個,道理還真是簡單啊,我卻一時沒有想到!」

    王妃又笑道:「在我們鄉下,管這叫燒冷灶。就是看誰不行,卻有可能行,那就多拍這樣人的馬屁,萬一以後行了,那豈不就發達了,你是熱灶頭,就算要燒,也輪不到他們來的啊。」

    李正隆想了想,點了點頭。道:「這就像我和長公主似的,不少重臣都看好長公主,所以去拍她的馬屁,可我的身邊卻仍有不少大臣。只不過都不是重臣罷了,這點我剛才還想到了呢,還在感歎自己身邊的重臣太少,卻沒想到這個道理。早就被你想透了。」

    「那他們就不怕李重九死了嗎?萬一死了,他們不就白燒冷灶了!」李正隆又道。

    王妃唉了聲,道:「如果他們對李重九忠心。就算他死了,他們要改換門庭時,別人一想,當初李重九那麼差,他們還能忠心地圍在他身邊,那這種人如果換圍在我身邊,豈不是也能忠心耿耿的,他們反而會得到信任的啊!」

    李正隆一拍大腿,叫道:「是啊,可不就是這麼回事麼!」一時之間,豁然開朗。

    可一旦想明白了,他就又想到自己身邊的那些大臣,估計著,那些大臣也會有如此的想法吧!

    這麼一明白,他就又不爽了,可誰對他是真的忠心,誰對他是假的忠心,他卻判斷不出來,想了好半天,這才歎氣道:「要是人人都像楊澤這樣,什麼話都明面兒說,讓我好判斷就好了,總比那些表面上忠心,可實際上不知道怎麼回事的人強啊!」

    王妃想了想,道:「其實,這個也好判斷啊!在我們鄉下……」

    李正隆笑道:「又是你們鄉下了,不過,你們鄉下的事,和朝廷裡的事也差不多,相反還更簡單些。你說說,你們鄉下又怎麼了!」

    王妃一笑,道:「平常是看不出什麼來的,可只要到了關鍵時刻,什麼就都能看出來了。在我們鄉下,要是遇到災年,田里糧食欠收,人人家裡都不好過,可如果這時候,要是有人能借糧食給自家,那這個人就是值得交往了,反而平常說得再好聽,可在這種時候卻不幫一把的人,那就沒什麼好交的了。」

    李正隆想了好半天,自己並沒有什麼為難之處,只好說道:「那,你給我想個法兒吧,怎麼能算是關鍵時刻呢?」

    王妃想都沒想,很乾脆地道:「找他們借錢,這招最好使,在我們鄉下,要是誰家斷炊了,就去同村的人家裡蹭飯,誰讓你蹭,誰就是過命的交情,百試百靈。」

    雖然王妃和李正隆一條心,但她終究是平民百姓出身,想出來的辦法雖然很適合鄉村,但在朝廷上卻不合適了,開玩笑一樣,借錢就能試出誰忠心來,那不扯淡呢麼,如果李正隆說一句話,別人送禮就不是個小數了,比如說給王妃過個生日,還怕沒人送禮?怕的不是沒人送,而是自家的倉庫有沒有太大的地方,專門裝禮物。

    李正隆覺得這方法不太靠譜兒,他坐在椅子上,想了好久,他想到自己接手了右神武軍,因為賈修羽的關係,他可是同時接手了一屁股的爛帳,而賈修羽的財產又上交了,要去修國子監的學舍,那他要是把右神武軍的裝備湊齊全了,那就只能是自己掏腰包了。

    這可是好大一筆錢啊!

    李正隆心想:「楊澤說過要借自己錢,但他卻不見得能湊出一萬二千人的裝備,嗯,是肯定不能,那麼找別人湊湊?以軍費的名義去找人籌錢,那就等於是讓別人支持自己拿到兵權,就等於是把別人綁上了自己的戰車,別人想下去也下不去了!」

    李正隆一拍手,對,就這麼幹,找人湊軍費,以此來試試別人的忠心。軍費可不是小事,錢,很多人願意出,但有了軍費這個名義,他們要是再想出,那就得掂量掂量了,這等於是站隊站得死死的,連換隊都不可能了。

    李正隆沖王妃笑道:「阿彩,你真是我的賢內助啊,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