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贗醫

章 節目錄 第一百零二章 離開家鄉 文 / 望平安

    楊澤大喜,他可沒想到吳有仁會想要入伙,他一直認為大丈夫愛權,小丈夫才愛錢呢,吳有仁可是有大志向的人,想要做帝國宰相的,怎麼會想做生意賺錢呢!

    稍稍一想又明白了,就算是志向再遠大,沒錢也不行啊,沒錢寸步難行,這可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想當陞官,就要疏通關節,想要疏通關節,就得花錢啊!

    楊澤笑道:「要是吳大人也有興趣,那可是太好了,咱們能一起做點生意……嗯,是為國家做點事,小將可是求之不得呢!」他又看向了魏元成,這位寧北道最大的官,應該也是要參與其事的吧!

    果然,魏元成笑道:「要是本侯不參與,怕這生意你們做得也不順暢。也罷,也算本侯一份吧,不管怎麼說,藥是用來治病救人的,做這生意不虧心,別人也說不出什麼不好來,再怎麼說咱們也是為了兵將嘛!」

    楊澤連忙起身,衝著二人深施一禮,道:「小將在這裡替同袍們多謝兩位大人了,他們以後會少受病痛的苦楚,兩位大人深明大義,功德無量!」

    魏元成和吳有仁哈哈大笑,做生意賺錢,還要被誇是深明大義,功德無量,這楊澤可真會拍馬屁,小嘴巴很甜嘛!

    楊澤說完了關鍵的,便由譚松鶴說具體的了。譚松鶴剛剛在外面已經和那些官員們談了此事,但沒有一個官員給他準話兒,都在等著魏元成表態呢,只要魏元成同意,他們誰不想賺一筆啊,這年頭商人的地位是不高,可錢實在啊。而且有了官商的身份,又是做的成藥生意,可以治病救人,誰不想做,又不用他們出面,只拿點本錢,就能坐收紅利,不幹的是傻子啊,所以這事兒只要魏元成點頭。就能立馬兒做成!

    譚松鶴說了入股的事,魏元成佔了一成半,吳有仁卻並沒有要太多,只佔了半成,而且錢也是向魏元成借的。他離京倉促,當然不倉促,也不可能帶著五千貫出門,只能讓魏元成給他墊上了。

    花廳裡的事情談完了,譚松鶴立即出門,把魏元成和吳有仁一起入股的事說了,外面的官員無不大喜。只要上司也參與這生意,那他們這些做屬下的,自然要跟風了,否則豈不是顯得不夠尊重上司。這是萬萬不行的。

    股份和本錢的事,由譚松鶴去談,楊澤則陪著兩人繼續喝茶,魏元成說了些寧北道的趣事。吳有仁則說京城裡的趣事,說以開心之處。哈哈大笑,氣氛相當地和諧。

    楊澤喝了口茶,說是喝,其實與吃都差不多了。大方帝國的茶和後世的泡出來的可不同,非常濃稠,如同米糊糊一般,裡面還加了各種香料,味道濃烈,雖然能有助消化,卻沒啥茶的香味兒。

    楊澤心想:「怪不得古人把喝茶說成是喫茶,果然是有道理的,這茶濃得都像是玉米糊糊了,遠不如後世的清茶好喝!」

    這年代的茶,雖然被稱為茶湯,但實際上很稠,有點像粥的感覺,而且越是被達官顯貴推崇的茶,就越稠,甚至會像米糊糊一樣,裡面還加入各種的香料,所以喝茶不如叫喫茶。

    楊澤以前喝的茶算不上好茶,所以不是很濃稠,也沒加多少香料,屬於一般富戶喝的茶。當然,窮人是喝不起茶的,而富人喝的茶就有些稀了,所以楊澤以前還沒那麼多的感觸,可今天一喝譚家精心調製出的上好茶湯,就難免有點兒受不了了!

    譚松鶴好一通忙乎,一直弄到了月到中天,才算是把外面官員的股份給弄出個眉目,可也僅是弄出眉目,離著最後確定還差得遠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了,涉及到錢的問題,又那麼多的人,要想當天提出,當天解決,那才是奇怪呢!

    外面很多官員有不少都是湊個熱鬧,畢竟十萬貫的生意,他們之中的人誰也沒見過,要說一聽見這麼大的生意,他們就想投點資,入點兒股,那就是開玩笑了,要不是譚松鶴說魏元成也參與了,恐怕外面的官員有九成是不肯投錢的,可就算是聽到魏元成入了股,他們也仍是猶豫,很多人還想觀望一下,托詞說要回家商量商量,看看家裡能拿出多少錢來,直接拍板入股的,僅有一半人,還不到!

    魏元成和吳有仁不願再等,叫上了侯爵夫人,他們離開譚家,回侯爵府了,吳有仁還住在侯府。其他的官員,議論之後,也陸續告辭。

    晚上,楊百秋和張氏興奮得睡不著,他倆來到楊澤的房間裡,見兒子也沒睡,一家人便聊起天來。

    楊百秋道:「兒啊,這麼大的生意,你咋不提前和爹娘說呢,冷丁聽到這個,可把我們給唬了個夠嗆!」

    張氏也道:「是啊,你好歹提前和我們說一下啊!」

    楊澤搖頭道:「我也是臨時起意的,事先沒有想過。再說,做生意嘛,能空手套白狼,那幹嘛還要花本錢?咱們要說這生意只值幾千貫,你看誰會重視,要想供給軍隊,那走人情的錢都不止這個數,可我現在說是值十萬貫的大生意,你們也看到了,連魏元成和吳有仁這樣的人都震驚了,也重視的很。吹牛皮嘛,吹得越大,信得人越多,這是個技術活兒!」說到這裡,他自己也笑了。

    張氏很是自豪地道:「主要還是我兒的醫術高明,別人都信得過你,就連魏侯也信你,那吳有仁不是從京裡來的嗎,他也信得過你。」

    楊百秋納悶兒地道:「魏侯信得過咱兒子,這倒是情有可原,可那位吳大人幹嘛這麼相信咱兒子啊?這可是十萬貫的大生意啊!」

    張氏更加自豪了,她得意洋洋地道:「這還因為我呢!當家的你忘了,上次我和兒子去放生,遇過了一位太夫人……」

    她把在上次給韓太夫人治病的事說了,這事兒以前她說過,楊百秋一聽就想起來了。只不過這次張氏講得更加詳細,還添加了不少新的情節,非常曲折,非常好聽,就如她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似的,尤其是放烏龜進河裡的情節,更是說得神乎其神,烏龜報恩,捨不得離開她。非常感人!

    楊澤在心裡暗歎,把陸龜硬是扔到河裡,那些烏龜可不是捨不得離開岸邊麼,離岸邊太遠,會淹死的啊!

    一家人說到很晚。沒啥特別重要的話,就如同大方帝國裡千百萬普通家庭一樣,父母為有出息的兒子驕傲,而兒子要離開家鄉,擔心父母,囑咐父母要保重,絮絮叨叨。雖然沒什麼重點,但卻一家和睦,其樂融融。

    此後幾天,楊澤幾乎要忙到飛起。不但要忙成藥生意的事,而且還要忙送鐵花離進京的事,每天剛一睜眼,就要忙到晚上合眼。沒有半刻閒暇的時候,就算是在茅房裡蹲著。外面都有人和他說話,讓他想安安穩穩地方便方便都不行。

    楊澤親自把藿香正氣散和牛黃解毒丸制了出來,並把方子給了譚松鶴,讓他以後負責採購和發售等事宜,但他給的方子不是完整的,都留了一味關鍵的藥材,沒有給譚松鶴,他倒不是怕藥方外洩,被別人搶了生意,而是這年頭實在沒有這麼大公無私的醫生,肯把重要的方子給別人,如果他非要那麼做,反而會引起別人的懷疑,這與現在的民間風俗習慣不同,入鄉隨俗還是很重要的。

    方子裡那味重要的藥材,配藥時,劑量由楊百秋去掌握,由他親自去密室裡去配,不讓別人知道,這和別的藥鋪配製成藥的方法是一樣,這種方法不是現在就有的,而是早就有了,並且一直延續,即使到了楊澤所來的那個時空,這種方法也依然在使用。

    楊百秋是很願意做這個事情的,最重要的藥材劑量由他掌握,沒他就配不出成藥來,這是很有成就感的,還表明藥方是掌握在他楊家,十萬貫的大生意,還得是他楊家說了算,沒他楊家,這生意就做不成。

    每當想到自己可是掌握著十萬貫的大生意,那些將軍和大官,甚至是寧北道的魏侯,都要靠他配藥來賺錢,楊百秋就興奮得不得了,晚上連覺都睡不實誠,還特地提醒張氏,如果他晚上說夢話,說出了那味藥的劑量,要張氏必須推醒他,千萬不能洩露出去,張氏很鄭重地答應了。

    但將軍和官員們入股的事,進展得卻很緩慢,這並不是譚松鶴辦事不利索,實際上他相當地賣力了,天天忙得腳不沾地,可凡事只要涉及的人一多,就別想痛痛快快的辦好,各種繁瑣的事,一件接著一件。預計入股的事,沒有半個月,是休想辦好的,後續事宜只能由譚松鶴去管了,楊澤是沒辦法再顧及了,因為,他馬上就要進京了。

    這日午後,魏元成把楊澤叫到了花廳,和吳有仁一起見了他,告知楊澤,鐵花離的審訊已經結束,該要的口供已經要到,而且鐵花離也同意與大方合作了,本來鐵花離沒這麼容易答應的,別看他被抓住了,可不到萬不得已,他哪肯背叛突覺汗國,他只不過是一個小部落的首領罷了,和突覺可汗作對,他不怕被滅掉整個部落麼,為了部落著想,他也不可能歸順的。

    然而,鐵花離為部落著想,部落卻捨棄了他,草原那頭傳來了消息,他的部落明確表示,不談判,不付贖金,部落不再承認鐵花離的統治地位,不但如此,還把鐵花離的個人財產給分了,連鐵花離的妻妾,也由部落裡的小頭目們給瓜分了,都變成他們的帳內人了,就算是現在魏元成放回了鐵花離,鐵花離也回不去了,已然一無所有,回去後部落的人為了防止他報復,說不定還會殺了他,理由就是他給部落丟了臉。

    鐵花離被逼上了絕路,一怒之下,表示願意歸順大方,更願意進京朝見女皇陛下,如果有可能,他還希望能從此在京城定居,正式成為一個大方人,甚至還盼著能封他一個爵位,哪怕是讓他做個空頭爵爺,能享有富貴就成。

    然而,他想得挺美,魏元成也答應得挺痛快,說都會為他爭取,可實際上,等進了京,到底會如何,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可是骨感的!

    魏元成和吳有仁找來楊澤,就是和他說這事兒的,並囑咐了些進京後的禮儀,等等。楊澤一一答應,記在心中。

    出了花廳,楊澤仰望天空,天藍藍,雲白白,風和日麗,自己就要去京城了,去整個帝國的中心,去見那位獨一無二的女皇,新的生活,將在那個全天下最繁華的地方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