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我在香港

章 節目錄 第七十八章 恆生銀行 文 / 美羊羊愛上灰太狼

    「你瘋了,你要收購有利銀行,你有那麼多錢嗎?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呀!」羅嘉文一聽林子軒要收購有利銀行第一反應就是他瘋了,受刺激了。「我拜託你清醒清醒行不行!去想點實際事情,別總是想這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林子軒知道自己的話會引起他的反對,但是沒想到他的反應會這麼大,自己也有些覺得自己有些魯莽了。畢竟這個年代能夠開得起銀行的都是一些巨頭,並不是自己想像一下就能夠成功的,而以自己目前的實力根本就做不到收購一說。要是自己非要硬來的話恐怕自己還沒有完成收購就已經被撐死了。雖然自己來自後世,知道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什麼都是一成不變的,要想收購一家銀行有很多種辦法,要不然後世就不會有那麼多以小吞大的事情發生了。但是那些個以小吞大的畢竟是少數,而且是在經過了及其嚴謹的分析以及各種手段之後才成功的,根本就不是自己這樣說說就能成的。

    林子軒看著羅嘉文道:「你放心我很清醒,我很清楚自己要幹什麼,以我現在的實力是,沒有辦法收購像有利銀行這樣的銀行的,但是收購一家小銀行還是能夠做到的,自己的錢只有拿在自己的手裡才會最讓人放心。」

    羅嘉文知道林子軒很清醒後,大呼了一口氣很是放心,畢竟林子軒現在是整個報社的精神支柱,別看他們二人有事沒事的總是吵嘴,可是他卻不得不承認林子軒對大家的影響,這就是那種被稱為領袖的氣質。

    羅嘉文問道:「你想收購那一家小銀行。」

    「那家。」林子軒指著恆生銀行的廣告牌道:「恆生銀行。」

    恆生銀行於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偉、盛春霖及何添創立。4位創辦人中,何善衡出資最少,只有港幣1,000元,但他卻與恆生的發展關係最為密切。

    恆生銀號最初設於銀號錢莊林立的上環永樂街70號一幢舊建築物內,面積只有800平方呎。當時,銀號董事長由林炳炎出任,經理和副經理則分別為何善衡及梁植偉,全銀號職員僅11人,規模較小。初期主要經營買賣黃金,匯兌及找換的業務。開業首年,獲利10,389港元。恆生銀號以香港為基地,其後業務擴張至廣州、上海等大城市。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大陸富戶紛紛南下,急於把銀元兌成港幣。由於恆生已在中國大陸遍設業務網絡,生意滔滔不絕。中國國民政府急需外匯以資軍費,恆生更獨家代理政府的兌換業務,從中抽佣,獲利甚豐。

    1941年,香港淪陷,恆生被迫停業。林炳炎、何善衡等人帶同資金及18位員工往澳門暫避。由於當時澳門已有由區榮諤創辦了同名的恆生銀號,他們遂改名「永華銀號」繼續經營。

    1945年,香港光復後,他們返港,並把恆生銀號搬往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181號自置物業重新開業,新店規模較以前大。1946年,利國偉應邀加入,主理海外黃金買賣。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於中國大陸實行一連串嚴格的外匯管制。至朝鮮戰爭時期,聯合國對中國大陸實行經濟封鎖,這既打擊了海外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信心,也對原先擁有大陸網絡的銀行業務不利。此外,戰後香港經濟起飛,製造業及地產業崛起,借貸需求增加。在這兩種因素下,香港的銀行開始轉型。

    由於失去了中國大陸的聯繫,恆生也開始了業務轉型。1952年12月5日,恆生註冊為香港的私人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港元,實收資本500萬港元,並成立新的董事局。當時,林炳炎已去世,由何善衡出任董事長,梁植偉任副董事長,何添任總經理。1953年,恆生遷入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163至165號一幢5層高的自置物業,全面開展商業銀行的業務。

    當時,恆生主要客戶是巿民大眾及中小型企業。何善衡為職員訂下了一系列服務守則,規定員工必須以誠待客,深得社會大眾歡迎。至於中小企客戶,主要為廣東籍的製衣、玩具、電子、塑膠、五金的廠商。他們希望得到信貸,但卻沒有公司資產負債表及支持他們取得信貸的足夠條件。由於恆生早已瞭解他們的背景,故不介意批出信貸。這些小公司,後來也發展成大公司、大集團,並成為恆生的長期客戶。

    1959年10月,恆生將註冊資本增至3,000萬港元,實收資本1,500萬港元左右。1960年2月7日,恆生改組成香港的公共有限公司,正式改名為「恆生銀行」。同年,在九龍油麻地及旺角成立兩間分行,積極開拓港九的分行網絡。1962年聖誕節,新總行大廈恆生大廈落成啟用,樓高22層,是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而恆生總行則於1991年遷至中區消防局舊址。

    從1954年至1964年,恆生的資本帳戶從630萬港元增至5,250萬港元,存款從2,100萬港元增至7。2億港元;總資產從3,200萬港元增至7。61億港元。在1965年香港股災發生前,恆生在存款和資產方面是香港最大的華資銀行,並在銀行零售業務方面逐漸成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主要競爭對手。

    1965年1月,香港爆發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型的銀行危機。

    事緣在1月23日,明德銀號發出的約值700萬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拒付。消息傳出後,許多存戶紛紛擁至提取現金,由於銀號一時間無法支付數額龐大的提款,最後1月27日,香港政府正式接管明德銀號。其後,擠提蔓延至其他華資銀行,如廣東信託銀行、恆生銀行、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等。經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聲明對香港的華資銀行作出無限量支持,加上港府採取多項措施,至2月10日,風波暫告平息。但事件並未就此完結。直到3月,仍有部分報紙刊登了一些沒有根據、中傷本地銀行的流言,恆生是其中之一。期間,大客戶悄悄地取消帳戶;至4月初,擠提再次爆發,恆生銀行更是首當其衝。

    最先出事的是香港仔分行。當時大批客戶湧至提取存款,身為總經理的何添勸告不要急於提款。個別二、三十萬港元的大客戶如警司韓森,要求何添簽名擔保才停止提款。在總行,提款的人潮更伸延至皇后像廣場的香港會所。匯豐再次表明支持恆生銀行,並委派職員駐守恆生總行大堂,以證明有足夠的現金供應,一疊疊的鈔票遍佈大堂的各個角落。但是,情況並未有改善的跡象。4月5日,恆生銀行一日之內失去了8,000萬港元存款,占銀行存款總額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2億港元。

    經過多日商討,在4月8日,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予匯豐,並交由通曉英語的利國偉全權處理。4月9日,在得到香港財政司郭伯偉的批准後,立即與匯豐進行談判。在談判中,雙方在恆生的總價值及出售股權數量分歧較大。匯豐認為恆生總值6,700萬港元及要求收購恆生76%股權;但恆生方面認為其總值1億港元,並只願意出售51%股權。由於匯豐顧慮到若恆生倒閉自己也難以獨善其身,遂於4月12日答允以5,100萬元收購恆生51%股權(其後增持至62。14%至今)。消息傳出後,風潮也告平息。

    據悉,何善衡因恆生控股權從此斷送而哭了兩個晚上。不過在出售當日,他親自召開大會向員工解釋,穩定人心。匯豐卻無疑成了大贏家,匯豐不單以低廉的價錢買入最寶貴的資產,也除去了香港銀行業最具威脅的對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銀行零售業的壟斷優勢。在收購後,匯豐只派出4位代表加入董事局,並繼續保持原來的華人管理層,何善衡等人也得以留任,這是匯豐的遠識卓見。當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總經理桑達士認為,恆生銀行的成功在於其華人的管理層,所以匯豐不必插手。

    恆生銀行是一間以香港及中國大陸業務為重點的銀行,是匯豐集團成員之一。截至2009年6月12日,恆生的總市值達2141億港元,以市值計,是香港最大的本地註冊上市銀行。長遠的目標是成為大中華區具有領導地位之區域銀行,重心是華南及長江三角洲一帶。恆生銀行亦負責算出香港股市的參考指數:恆生指數。

    香港的恆生銀行總行位於香港島中環德輔道中83號。香港設有82家分行,以及港鐵站辦事處、自助理財中心及自動櫃員機等,合共逾210個服務網點。其中,於每個港鐵車站均設有自動櫃員機,櫃員機和匯豐銀行聯網,名為「易通財」(etc),但2012年已經較少使用其中文名稱。恆生銀行在澳門設有1家分行,在中國大陸設有35個業務據點,包括11家分行、25家支行,而在台北亦設有辦事處。

    截至2011年12月31日,總資產高達9754。45億港元,股東資金787。55億港元,總客戶貸款4822。41億港元,客戶存款7408億港元。信用卡總數增加10%至223萬張。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員工人數合共9,834人,較前一年增加192人,或2。0%。在員工總人數中,行政人員占1,407人,管理及專職人員占4,048人,而文員及非文員則占4,379人。

    根據恆生官方網頁的說法,是取「永恆生長」之意;但據曾經出任恆生副董事長何添表示,「恆生」二字分別取自當時盛春霖開設的恆興銀號及林炳炎的生大銀號。

    林子軒雖然來自後世但是自己畢竟是軍人出身,對於所謂的金融銀行業根本就不懂,之所以知道恆生銀行還是在電視上看到過恆生指數之後,當時自己就是想知道什麼是恆生指數所以才去查的資料,對於恆生銀行這才有了一定的瞭解。

    正是基於這樣的瞭解,林子軒非常自信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人比自己更加的瞭解恆生銀行的發展情況,所以也就沒有人比自己更加知道怎麼樣才能吞掉恆生銀行。

    現在由於大陸剛剛建國,而大陸實行的又是一連串嚴格的外匯管制。再加上朝鮮戰爭時期,聯合國對大陸實行經濟封鎖,使的恆生銀行主營的大陸業務,嚴重受損,可以說此時的恆生銀行是自建立以來最脆弱的時候,就連他們內部人員都知道,都在積極的尋找出路,如果自己這個時候不出手的話,一旦等到朝鮮戰爭爆發,恆生銀行轉型成功的話,再想吞掉恆生銀行的話就不這麼容易了,到時候恐怕自己將所有身家都加上都不一定能夠吃掉恆生,現在自己只要促使恆生銀行1965年發生的擠兌風波提前發生,那麼自己就完全有可能將恆生銀行給納入囊中。畢竟自己手中還有15噸黃金沒用呢?不管在什麼時候這都是一筆巨款。

    說到那15噸黃金,林子軒不由得想到了自己身後還有幾條餓狼在隨時隨地的盯著自己呢?看來自己只有先處理掉身後的餓狼,才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報復,否則自己還沒動手呢?就已經被對方餓狼給吞掉了。

    怎麼樣才能將接下來的事情完成的天衣無縫呢?看來只有靠史密斯那頭笨豬了。

    至於地點嗎?那就在赤柱監獄旁邊的樹林了,那裡人跡罕至,完全符合人們想像中的藏寶地點,從樹林再往裡就是赤柱監獄的墳場!赤柱監獄從建立開始,期間所有執行死刑的罪犯在被處死後不允許家人將遺體帶走,而是全部都要安葬到那裡去,也不允許祭拜,所以也沒有墓碑,說白了就是一個亂葬崗。而因為長年封閉,連死者的家屬也不得內進,墳場的外圍既沒有路牌,門外也沒有明確的標示,大閘更是長年重門深鎖。因為此處的「住客」死時既沒有葬禮也沒有受超度,長年被困在一個鮮有拜祭的墳地,甚至連墓碑也沒有,死後的僅有尊嚴也被法例所剝奪,彷彿死後也不能獲得釋放,更難言安息,所以傳說怨氣甚深。

    數十年來,附近的村民不會貿然攀越鐵絲網進入墓地範圍內。傳聞政府為了安撫附近居民的不安,也生怕本性兇惡的靈體出來搞事,曾請來法師開壇作法,以墳地外圍的鐵絲網為界,把一眾惡靈困在墳場範圍,以後人鬼分隔,河水不犯井水。另外還有傳聞,入夜後,這裡常常傳出嚎叫聲,響徹整個山頭。有在附近營舍留宿的人曾在深夜目睹墳場範圍內有一群穿囚犯服飾的人,圍坐在樹旁聊天,當他們發現有人在外窺視時,更會對外面大聲咆哮!也許他們生前不是惡貫滿盈之士,就是犯案纍纍之徒,死後做鬼也是窮兇極惡,絕對不好惹。

    更何況這裡還曾經是日軍屠殺平民的地方,在香港人看來那個地方怨氣很重,根本就沒有人來這裡,也沒有會相信這裡就是寶藏的地點,這就更能誤導人的思維了。

    就在林子軒想著怎麼算計身後餓狼的時候,那些餓狼也正在想法設法的算計著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