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屍骨和佛龕 文 / 佛動凡心
幾個人圍著骨架,李健拿手電向後面照去。
才發現,在骨架身後的洞壁上,有一個鐵鉤。
鐵鉤的鉤子鉤在那副骨架的腰骨上。
而另一端,深深地嵌在洞壁之中。
李健感到有點不寒而慄:「這傢伙是死了以後被掛在上面的,還是掛在上面死的啊?」
沒人可以給出答案,有這樣一個人一這樣的死法,死在這裡,本身就很奇怪。
至於到底是死之前掛上去的,還是死之後掛上去的,沒有人知道。
馬和用手電仔細的在骨架周圍照著。
周圍竟然設麼都沒有。
馬和點了點頭:「我猜他是死後才被掛在這裡的。」
李健回頭看了看馬和:「你是怎麼知道的?」
馬和聳了聳肩膀:「當然是猜的,你看看。
在這個骨架的周圍什麼都沒有。
沒有配飾,也沒有衣物,你們想想。
在青藏高原上的人,都會隨身帶著很多的東西。
就算沒有配飾,也會衣服。
你們看看這裡什麼都沒有。
我看是死之後被掛在這裡的。」
幾個人點了點頭,馬和說的有點道理。
可是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要把一個死人掛在這裡呢?
李健剛要問這個問題。
就被馬和制止了:「我知道你要問什麼?
不過我也不知道了。
你自己想吧。」
李健嘿嘿笑了笑:「真是,我還沒說你就知道了。」
馬和笑了笑:「當然了,我這麼瞭解你。
你一撅尾巴,我就知道你……」
李健啐了馬和一口。
才說道:「我們到了這裡,就看到這麼一個骨架。
真是的,這麼大的地方怎麼什麼都沒有。」
馬和搖了搖頭:「這裡這麼古怪,怎麼會什麼都沒有、不過是我們沒有找到而已。
別著急,再找找看看。」
幾個人都點了點頭,帶著疑問,向別的地方找去。
幾個人向洞子的深處走去。
裡面好像更加寬闊。
而且洞壁上也有人工開鑿的痕跡。
在洞裡面的洞壁上,還有很多的小洞。
不過那些小洞都不是很深,應該是供佛的佛龕。
李健皺了皺眉頭:「這裡怎麼這麼多的佛龕?」
扎西說道:「也許這裡才是結古寺最原始的模樣。」
李健看了看扎西:「你的意思這是最開始的結古寺?」
扎西點了點頭:「應該是這樣。
寺廟往往就是這樣形成的。
先有一個山洞,然後慢慢地有了香火,才建起了寺廟。
你看看這些小石洞,就是佛龕,用來供奉神像的。」
馬和看著那些是佛龕發呆。
不知道在想什麼。
車田千代發現馬和有點不對勁,小聲的問道:「馬和君,你在想什麼?」
馬和回過神來,問道:「佛龕是做什麼的呢?」
車田千代也被問得一愣,可是馬上就笑了笑:「佛龕可是很有用的東西。
所謂佛龕,就是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閣子,一般為木製,中國古代的石窟雕刻一般是神龕式,小龕又稱櫝。
龕原指掘鑿巖崖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
據《觀佛三昧海經》卷四記載,之須彌山有龕室無量,其中有無數化佛。
《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記載:底沙佛至山上,入吠琉璃龕,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界定。
現今各大佛教遺跡中,如印度之阿旃塔,愛羅拉,中國的雲岡、龍門等石窟,四壁皆穿鑿眾佛菩薩之龕室。
後世轉為以石或木,作成櫥子形,並設門扉,供奉佛像,稱為佛龕。
其實簡而言之,佛龕就是佛寺的的意思。
也就是神祇的居所。」
馬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嘴裡面喃喃嘀咕道:「居所,居所!」
車田千代知道馬和又在思考,也沒有打擾他。
自己打著手電,看著那些佛龕。
佛龕中沒有神像,都是空空如也。
只有前半部還有著酥油和香灰的痕跡。
車田千代對身邊的扎西說道:「這些神像都去了哪裡呢?」
扎西笑了笑說道:「在藏區很少有石頭的佛像,都是金屬的,而且相對小一點。
更多的是唐卡。
那樣容易拿走,很適合草原遷徙的特性。
所以,我想裡面的不一定是佛像,很有可能是唐卡,現在看來一定是拿走了。」
車田千代點了點頭。
逐個的佛龕自己的看著,生怕漏掉些什麼。
幾個人看了很久,並沒有找到什麼。
最後又把目光集中那個高大的骨架上。
李健上上下下的照著那副骨架,說道:「我看了半天,只有這裡最可疑,別的地方什麼都沒有。」
扎西仔細的查看了一下那個勾著骨架的鉤子。
鉤子很粗。
只有一個。
骨架奇怪的保持著一種平衡。
這種平衡很容易就會被打破,可是這樣的保持也是很奇怪和很難得。
扎西看了看其他的人:「你們看只有這樣的一個鉤子。」
李健點了點頭:」我們把他摘下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幾個人看了看馬和。
可是馬和還在走神。
李健拍了馬和一下:「和和,你在想什麼呢?」
馬和一驚,回過神來:「哦!怎麼了?」
李健搖了搖頭:「我說我們把這個骨架端下來,你說怎麼樣?」
馬和這才又仔細的看了看,說道:「等一等,我們再看看吧。」
扎西退了一步。
馬和突然發現,在這副骨架的前面竟然有一個印記。
一個長長的很深的溝。
馬和奇怪地問道:「你慢看看,這是什麼?」
幾個人這才發現,因為剛才沒有人注意地面。
扎西看了一陣,點了點頭。
在印記的最下方站定,磕了一個標準的五體投地的長頭。
整個人趴在地上,正好和印記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