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大宋第一人

第3卷 第168章 天道之下,皆是殘忍 文 / 墨明金

    李玄咬牙切齒了半天,再一句話不說,龍四見李玄沉默,以為他聽到自己說不能訓練像玄字營那樣的士兵而失落,於是勸李玄說:「主上不必擔心,自古以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若是主上把像錘煉孺山他們一樣錘煉孺雲等人,用不了幾年,他們一個個都會是萬人敵,到時候主上縱橫馳騁,天下可去。」

    李玄先是問了一聲說:「孺雲?」龍四說:「就是去年屬下帶到李家莊的孩子們。」李玄停了一會兒,感概的說:「只怕他們大多數都會葬身沙場。他們都是遼人鐵騎下的孤兒,我讓你去救他們時,絕沒有讓他們再戰死沙場的想法。尤其是朔州之戰後,二十五人,剩下了八個人,我實在是……」說完歎了口氣。

    龍四聽他這麼說,忽然臉色堅毅,沉聲說道:「主上!屬下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李玄看著龍四,說:「你雖自詡為屬下,在我心中,卻一直拿你當朋友,有什麼話,你直說就是。」

    龍四神色凝重,說:「主上!天道之下,皆是殘忍!若無萬家新墳,哪有一將功成,他們大多都是生在亂世,又逢浩劫,生死早已注定,遇見主上,也是造化,該成就功業的成就功業,該碌碌無為的湮然而去,主上何必把天命強攬在身?」

    李玄聽完這話,看著龍四說:「這世間生死真的是早已注定嗎?」龍四重重的點了點頭。李玄扭過頭來,沉思片刻說:「或者,這也正是是我的宿命!」

    兩人正沉默間,外面有人咳嗽了一聲,接著有人說:「叔父!侄兒李大智求見!」李玄收拾了下心情,對龍四說:「你先出去吧,找袁奎交接軍務,其餘的……就按你說的辦……」龍四應了一聲,轉身出去。

    等龍四出去,李大智走了進來,見到李玄,恭恭敬敬的站在下首,李玄看著他,因為他畢竟是欽犯身份,所有不能再叫他姓田,恐怕來日生起事端,就叫他易名為李大智。

    李玄問道:「你有什麼事?」李大智說:「小侄其實有些惶恐。」李玄奇怪的問道:「惶恐什麼?」李大智說:「小侄來投奔叔父,尚未立寸功,便被叔父委以重任,心內實在有些惶恐。」

    李玄這才知道他是擔心這個,噢了一聲說:「大哥既然叫你來投靠我,你必定還是有些過人之處的,何況你說你自幼學習吏術,昨天我來時,袁奎言語之間對你處理政務還頗滿意,我們是自己人,我初來這裡,不依靠你們,又要依靠誰?」

    李玄此時心態已經有些變化,這最後兩句話已隱隱約約有拉攏示恩之意,以前的他可是萬萬不會做這樣的事的。可是他現在心中有難於登天的大事要做,不過連他自己也奇怪的的是,這句話從他嘴中說出,竟然自然而然,沒有一點不適。

    李大智果然感激涕零,彎下腰說:「叔父視我為己出,我便視叔父為長輩。」又說:「叔父剛來寶興,寶興軍自趙子興老將軍陣亡之後,十室九空,百業蕭條,不知道叔父準備怎樣振興寶興軍?」

    李玄正要說話,忽然看見李大智雖是相問,臉上卻沒有一點等待答案的樣子,就說道:「依你之見呢?」

    果然李大智臉色一正,成竹在胸的樣子,說道:「小侄自幼熟習吏學,又比叔父大人早來幾日,寶興軍地域狹小,人口稀少,夾在雁門關,嘉佑鎮之間,多年來一直只為兩地護翼,從未擔當主力。自從趙將軍死後,更是舉步維艱。」

    李玄心中也知道李大智說的是實情,自從北伐失利,趙子興死後,寶興軍也算的上是名存實亡。可是雖然他之前渾渾噩噩,可是自從上次從遼國見到天狼軍後,心中堅信,自己能活在這世上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母親在天之靈冥冥保佑,為了自己能為她報仇,自己若是連這都做不到,便是枉活在這世上,所以他問道:「這寶興軍是我性命所在,命中根基,你有什麼辦法重振寶興,其實不光要重振,更要讓寶興軍成為我們可以依仗的東西。」

    李玄可能沒注意自己口中語病,卻不知道李大智聽到這句話後眼中閃著的光。他低著頭說:「叔父若有雄心壯志,小侄願誓死追隨!」說完繼續接著說:「寶興羸弱,物資匱乏,不過現在看來趙老將軍的死對我們還是有一定好處的,至少我們不用面對原本盤根錯節的舊的軍中勢力了。」

    李玄點點頭,李大智接著說:「國富民強,自古以來這都是衡量一個國家強大的標準,其實不論州縣府衙,都是一樣。但在吏學之中,在短期之內想要國富,必定民弱,想要民強,就必定國貧。叔父第一步,就是要下定決心,是先要軍隊壯大,還是百姓富足?」

    李玄陡然聽完這話,有些發愣,是啊,要如何取捨呢?李大智見李玄沒有說話,便繼續說:「軍隊強壯,最主要的是兩件事,一是器械精良,二是兵源補給,但兩者歸根結底要的就是錢,這幾天,我翻閱縣志,因為寶興軍很少會和遼人正面衝突,所以寶興軍的軍費財政全部都是由兩縣百姓的稅收支撐,要想早早恢復寶興軍力,只有將稅收提高一成,好在現在寶興軍內唯叔父獨尊,再加上依附叔父的威望前來投靠的百姓,我們可以抽取年富力壯的徵召入伍,其餘的只要給他們相應的土地,稅收再比尋常百姓多上兩成,短期之內必然能先解燃眉之急,然後聚集大筆財富,招兵買馬,這樣兩個問題都迎刃而解。」

    李玄聽了之後,問道:「寶興軍本來的稅收是多少?」李大智說:「五成。」李玄說:「你的意思是原來的百姓提到六成,雁門來的難民提到七成?」李大智點了點頭。

    李玄半晌都沒有說話,陷入沉思之中。李大智說的話很有吸引力,也很有道理。強軍,是他現在最想要的。可是,真的要這麼做嗎?

    忽然李玄抬起頭來,眼神堅毅,對李大智說:「你與袁盎主薄在兩縣之內發出通告,所有兩縣原來的百姓,重新計算人頭,按現有人口將多佔農田交公,准許他們擇優田留下。所有流民,一視同仁,每家每戶按人口分配田地,編纂入籍,另外發出通告,凡邊關流民,只要願意自己開墾土地,官府一律提供幫助,准許入籍,他們的稅收將會統一,一視同仁,定為……」

    李大智看著李玄,心中有些喜悅,這是自己這幾天深思熟慮的結果,為了在叔父面前留下好印象,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幕僚,也為了自己將來的前程,而叔父看樣子也很滿意自己的策略。他心中暗喜,接著就聽見李玄大聲的說:「……三成!」李大智聽到三成時,有些愕然,原本想讓李玄增加稅收,沒想到李玄不增反減,他看著李玄。李玄說:「我雖心急,但有些事,明知是對,卻不能做,有些事,明知會錯,也必須做!如同救你父親一樣。」

    李大智看著李玄,緩緩點了點頭,說:「小侄知道了,小侄願與叔父大人同甘共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