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三章 疑雲叢生 文 / 北方三哥

    袁紹的窘境,已然不亞於當年被困在垓下的項羽,稱呼四面楚歌亦不為過,前有曹操所部圍城,後又有淳於瓊及韓猛二人叛逃,而且此刻河北之內,已無多少軍馬可供調譴!

    袁紹聽聞兵士之話,便啞然道:「難道我河北之地,竟無地點辦法可以抵擋曹操?」

    荀攸在其旁,乃諫道:「河北主城已然不可守,曹操旦夕可破,還請主公移駕往官渡去處,可保無虞!」

    官渡之地,正在河北腹內,地勢頗險,倒是可以做退守之地,當時袁紹略有疑心,乃說道:「若棄此城,則河北大境,盡皆歸於曹操,我袁本初如何能讓?」

    許攸苦諫道:「此刻主公再不走,恐怕便把河北全境盡皆賦予曹操那廝!」

    袁紹以為許攸會說出什麼精妙計策,不想只是退守官渡,不過袁紹也自知難以抵擋曹操鋒芒,便問道郭圖:「難道公則也以為應該退守官渡?」

    郭圖點頭,倒是說道:「此刻誠不可與曹操爭鋒,待到官渡之地,仰仗地勢,與曹操周旋一番,或許會有轉機!」

    袁紹輕歎道:「看來也只能先棄掉河北主城了!」

    哪裡還顧得上什麼淳於瓊及韓猛,這袁紹當時便挾裹家眷,帶領著文武群臣,盡皆往官渡而去!

    本來河北主城之內,只能湊出大約三萬的軍士,而袁紹在前,早就先往官渡帶走了兩萬五千人,倒是留下高覽率領五千人,在城外與曹操所部交鋒!

    高覽知道身後主公早就逃之夭夭,當時便叫苦不迭,不過曹操在前,只能拚命相抵,奈何五千人在曹操所部面前,壓根就不夠看的,只見到為首一個「曹」字大旗,呼風迎起,繼而便有烏泱烏泱的人馬,湧入河北主城!

    高覽自知此役必敗,亦無心戀戰,在河北主城被破之後,高覽帶領著幾十個親信之人,便往官渡追去!

    不消半天的功夫,河北主城便破,曹操大喜不已,當即便傳令三軍,趁勢追擊袁紹所部,而這個時候,荀彧倒是勸諫道:「此刻不宜再出兵馬,大軍新勝,應該早做歇整,雖然袁紹棄城逃奔官渡,亦是垂死掙扎而已,不出半月,官渡必破於丞相之手!」

    曹操稱笑,便說道:「如文若之言,先不發兵,且讓這袁紹先跑一會!」

    曹操在河北主城安營紮寨,犒勞三軍,撫慰城內百姓,再做計謀,圖謀官渡!

    且說袁紹一路奔逃,兩日之後,便到官渡地界,馬歇車停,狼狽不已。

    官渡之地,本是一小城,但是山勢頗聳,可以拒敵,而袁紹慌忙入城,便對左右將軍喝道:「快快在城內佈防,休要讓曹操那廝追上來!」

    其實曹操壓根就沒有派兵追來,不過此刻的袁紹已經如驚弓之鳥,完全受不起驚嚇,而身旁的那左右兩位將軍,細看之時,竟然發現其中一人已經斷掉了一隻手臂!

    當初在上谷城外之時,曾經有兩位將軍被高飛大敗,其中一人便被高飛斷了左臂,另一人被打成重傷,按照高飛之本意,這二人即使不死,也難以再為將軍!

    不曾想差點被高飛廢掉的兩個人,在小半年之後,竟然完好如初,除了那個斷掉左臂之人!

    袁紹身邊的兩位將軍,便是顏良文丑二人,其中顏良已經失去了左臂!

    顏良稱是,當即便調譴軍馬佈防而去,而文丑隨後,亦去觀察附近之地勢!

    官渡小城,本不是袁紹應該呆的地方,不過事有輕重緩急,袁紹也沒有餘地去挑剔,當時城內的郡守見得袁紹既來,誠惶誠恐不已,不過當即之下,便被袁紹一腳踹翻了,喝道:「如今之時,官渡城內聽我調譴!」

    那郡守哪裡敢吭聲,而袁紹所部席捲而來,兵馬雖少,但是糧食卻頗多,當時許攸視察周圍地勢之後,方才說道:「稟主公,這官府城外,有一地名為烏巢,可以屯糧積草,供應官渡!」

    袁紹略微遲疑的說道:「糧草輜重,乃是大事,如何不放在官渡城內,卻要存放於什麼烏巢?」

    許攸乃諫道:「烏巢與官渡城為犄角之勢,正好可以相互照應,有烏巢在,則官渡城必然無憂,所以把糧草輜重存放於烏巢,也是為了讓主公在戰略上重視此地,而且最關鍵的是,官渡雖險,但是卻難以陳兵,不若把兵力也屯於烏巢,正好為軍中所用!」

    袁紹聞言,眉頭緊皺,雖然話是這樣說,但是把糧草輜重及兵馬放在烏巢,實在不能讓袁紹放心,當即便呼道:「烏巢之地,重則重矣,若是托付以全部兵馬糧草,倒是怕其有失,不若兵馬糧草分作兩處,一處在官渡城,一處在烏巢!」

    許攸以為然,其實按照許攸本來之打算,便是如此,但是顧及主公袁紹之秉性,許攸這能這麼來說,然後被袁紹一砍兩半!

    見得先機已被許攸佔先,郭圖便暗中思慮道:「如今河北已失大部,也不知袁紹能不能保住身家性命,還得早做準備,既不能在袁紹面前失寵,又不能打無把握之仗!」

    當時官渡城內,早就佈防完畢,而恰在此時,高覽已經帶領著數位親兵,往到官渡。

    袁紹見到高覽之人,倒是唏噓道:「留下高覽將軍守主城,實乃萬不得已之計,還請勿要心生異處!」

    高覽拜跪在地,乃呼道:「高覽為主公守城斷後,不敢怨念!」

    袁紹稱是,便對高覽說道:「來人啊,帶高將軍退下休息!」

    許攸見到高覽奔來,便對袁紹諫道:「不若派遣高覽將軍去守烏巢,定然能保烏巢之地無虞!」

    袁紹以為然,便下令高覽即刻前往烏巢之地!

    官渡、烏巢兩地互為犄角之施,烏巢有高覽把守,官渡有顏良文丑二人,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在許攸如此安排之下,雖然表面看起來可敵曹操,但是追根究底,終究是守城,而非迎敵,不過在許攸看來,只要官渡能扛住三個月的時間,曹操必然會退兵而去,到時候戰事的轉機便現,倒要看許攸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

    此時在河北主城之內,曹操在與荀彧、荀攸等人商量事情,時已入夜,正在昔日袁紹的府上,數支火燭燃起,光亮一片!

    「如今袁紹龜縮於官渡,想要強取,恐怕不易,諸位可有辦法?」曹操對著荀彧問道。

    荀彧倒是說道:「主公勿擾,臣聞袁紹身邊,有一謀臣,名為許攸,不知丞相熟識此人否?」

    曹操笑道:「原來文若已然知曉其中之事,不錯,這許攸的確與我是舊識,而且據我對這許攸的瞭解,恐怕在其手中,官渡難破!」

    荀彧倒是「哦」了一聲,乃問道:「不知許攸其人如何?」

    曹操繼續說道:「許攸字子遠,南陽人也,少小求學,春秋縱橫皆精,更兼謀略非常,所以難敵!」

    這個時候,荀彧倒是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許攸究竟能不能守住官渡,倒還另說,不過眼下之際,文若倒是有一個計劃!」

    曹操聽言,倒是說道:「文若請講!」

    荀彧稱笑,便在曹操耳邊細語,而曹操亦笑道:「此計可行!」

    豎日,曹操依舊沒有發兵官渡,倒是在河北主城之內,安穩的紮下來,不過在晨曦之中,倒是一匹快馬,從河北主城跑出!

    馬匹奔馳一個白晝,正好在日暮之時,抵達官渡附近,只見到那馬上之人,翻身下馬,作農人打扮,便要入官渡城!

    如今與曹操所部大戰在即,袁紹哪裡會大條神經,所以此時的官渡城門,檢查的非常嚴格,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曹操安排細作入城!

    那一眾兵士細細打量眼前之農人,正待左右細翻之時,只見到那人從懷中掉出一個錢袋子,聲音落地,脆響非常!

    那農人倒是說道:「我乃河北主城之百姓,如今戰亂非常,走投無路,方才來官渡,懇請放過則個!」

    那意欲搜身的兵士,嘴角露笑,便抬腳踩住那個落在地上的錢袋子,乃說道:「既然是窮苦農人,也是不必檢查的,速速入城去吧!」

    夜幕之時,正是官渡城關城門的最後時間,就在那農人入城之時,其身後的城門,陡然一關!

    夜色漸下,那農人倒是在官渡城內左右遊走,在城左之處,見到一個許府,那農人視察許久,悻悻離開;繼而又晃到城右,見到一個郭府,那農人似乎面喜,便上前敲門三聲,靜等。

    須臾之後,府門之後,便走出一個老者,倒是問道敲門之人,「何故敲門?汝來尋何人?」

    那老者乃是看門之人,見到叩門的是一個農人模樣的人,便有疑心,而那農人卻陡然從懷中抽出一封信來,一句話不說,轉頭便走!

    那老者疑慮叢生,當即便端著這封信件,往自家大人手中送去!

    這郭府的主人,正是郭圖,而郭圖撕開傳到手中的那封信之後,一目十行看下去,先是大驚,後是大喜,當即便呼道:「有如此之信,不信你許攸不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