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場舊識 文 / 北方三哥

    趙雲於張繡在酒肆大鬧一番,倒是沒有分出誰勝誰負,反倒是動靜奇大,不止吸引來了巡街的衙役,還傳到了右丞相曹操的耳朵裡!

    當時張繡見得趙雲其人已走,便招呼上樓的衙役說道,「剛才有刺客,想要刺殺本大人,速速追查!」。

    張繡的官職雖然不大,但好歹是朝中侍郎,凌駕於這般衙役之上倒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只見到那般衙役朝著趙雲二人逃竄的方向上追去,而張繡見得眾人已走,便暗自笑道,「果然是一個好計策,竟然可以瞞天過海!」。

    高飛與趙雲二人早就走的沒有影子,那般衙役哪裡能夠追得上,所以此事也不了了之,而張繡其人亦沒有過分的追究!

    高飛回身於冀州之內,卻對趙雲說道,「還是子龍出手夠快,識得高飛之意!」。

    其實當時在酒肆之內,高飛正在與張繡交談之際,便在身後用手勢支使趙雲動手,而趙雲見之,雖有遲疑,卻並未停頓,當即便出槍去取張繡!

    張繡好歹與趙雲同出一門,手段自然不會太差,所以高飛與不擔心這趙雲一槍便結果了張繡,而事情的最終演變,亦如高飛所料,事情鬧大之後,便可以輕鬆脫身!

    趙雲表示不解,便問道於高飛,「主公為何卻教我出手,剛才之機,主公與那張繡不是談的好好的嗎?」。

    高飛笑道,「子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張繡不是一個簡單之人,想要把陰謀詭計藏於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可非易事,而這便是張繡的高明之處,你以為是我讓你出手的嗎?」。

    趙雲頓時領悟道,「主公的意思是,這一場騷動都在張繡的計劃之中!」。

    高飛點頭稱是,「想要對付曹操,絕不容易,不用點苦肉計,怎麼可能瞞天過海!」。

    趙雲隨著高飛,一同進入刺史府內,而趙雲見此時已然無事,便向主公請辭,而高飛亦說道,「近日多賴子龍,煩請子龍回到軍中,多加操練!」。

    趙雲領命,便往軍營之內而去!

    此時不說刺史府內的高飛,單說袞州丞相府裡的曹操,這曹操聽聞許都之內的變故,便問道周圍的荀彧,「這高飛竟然會找上張繡,倒是不知何意?」。

    荀彧思慮道,「文若早就對主公說過,這張繡並不可靠,不可輕信,此時又招惹上高飛其人,事情必不簡單!」。

    曹操倒是不以為意,乃說道,「這個文若倒是多慮了,我對張繡倒是信任的很,既然當日在宛城之下,這張繡主動投誠,我曹操便應該拿出一點英雄氣魄來待這張繡,否則天下誰人還會降我?」。

    荀彧聽聞此言,倒是說道,「主公之意,文若倒是明白,作秀於天下人,可

    得天下之人心,城池易得,人心難取,只是主公實在不應該過於相信這個張繡!」。

    「文若這話,孟德已已然聽過數十遍了,現在宛城已經在我曹操治下,而且張繡已然身在許都,實在不用防範此人,倘使天下人知道我曹操無容人之量,豈不是笑話!」。

    荀彧見主公不聽自己之言,倒是不提此事,反問說道,「適才夏侯惇將軍回稟,說是在冀州刺史府內已然見過高飛,並且把主公之意言明,而且那夏侯將軍還帶回來一個消息,說是高飛準備不日之內,即率兵攻打徐州呂布!」。

    曹操倒是沒有多少驚訝之色,「此事早就被文若算到了,倒是沒有什麼價值!」。

    荀彧倒是說道,「主公此言差矣,午時夏侯將軍去見高飛,這未及太陽落山之前,高飛便現身於許都,並且與張繡有一戰,事出必有因,而且兩件事情如此膠著,文若以為,乃是與主公有關!」。

    曹操倒是遲疑道,「文若之意,乃是說那高飛欲聯結張繡,好暗中算計我曹操?」。

    荀彧點頭,而曹操倒是大笑道,「既然事情如此,那張繡為何會與趙雲二**打出手,難道是條件談不攏嗎?」。

    這個時候,荀彧的腦門上倒是留下了一滴汗,繼而說道,「這便是高飛的詭計,欲蓋彌彰,所以才會事有蹊蹺!」。

    當時夏侯惇亦來覲見主公曹操,欲稟報先前冀州之事,而曹操倒是阻道,「文若已經言明了,不必再說!」。

    夏侯惇立在曹操之旁,乃說道,「高飛其人倒是刺史府內,玩笑於本將,以什麼『咖啡』之類的東西,極盡戲弄,若不是元讓年紀主公之教誨,定要一出惡氣!」。

    曹操聽聞夏侯惇之話,倒是笑意非常,「若是這高飛不戲弄於你,便是說明有詭計;而這高飛今番你夏侯惇,便說明他對本相無計可施,只能略施小計,作調笑耳!」。

    夏侯惇神色倒是沒有什麼反應,這種觸類旁通的東西,夏侯惇實在懶得去深會,不過這荀彧的臉色倒是不太好,見得今日主公竟然如此自大輕敵,只能輕歎一句,「恐有禍事!」。

    曹操倒是又說道,「今日正午過後,那張繡方才從我丞相府上離去,若是早有預謀,他張繡豈會選在這個時辰,所以定然是高飛一人的詭計,離間之計耳!」。

    荀彧無言,只能告辭退下,而曹操亦不以為意,便吩咐荀彧與夏侯惇道,「三日之後,乃是征討袁紹之日,早做準備!」。

    夏侯惇稱是,而荀彧亦告退!

    卻說酒肆之內的事情已畢,張繡便脫身回府,適才張繡在大街之上與高飛言說,府內有他人之耳目,其實這耳目便是荀彧安排的,可

    惜荀彧謀算非常,但是所安排之人倒是拙笨無比,竟然時時刻刻都被張繡看出破綻,所以這張繡亦處處小心,以至於完全沒有被荀彧抓到把柄,所以這荀彧雖然懷疑於張繡,卻苦無證據,而在主公曹操面前,荀彧之言,亦無法說服曹操之心!

    張繡故作神色,調整如故,回到府中,除了一點點的驚嚇之色之外,完全不給荀彧的耳目以機會!

    張繡正在府內休息的時候,府外光當當走來兩人,張繡聽到動靜,便陡然出府,卻撞見馬騰!

    馬騰見得張繡,倒是大笑道,「久不見兄弟,今日竟然在許都城內得償所願,倒是緣分非常!」。

    張繡亦有驚訝之狀,「聽聞馬騰大哥昨日便入得許都城內,倒是沒有機會相見!」。

    馬騰哈哈大笑,「兄弟是不是在正午時分去曹丞相府上拜見?」。

    張繡稱是,而馬騰說道,「我便住在曹丞相府上,卻聽說張繡兄弟前來拜見曹大人,便欲出身相見,不想帶到我出身之時,張繡兄弟已然離府上,而從丞相之處打聽到兄弟住處,便追了上來,不想……」。

    張繡請馬騰入府,但見得其旁有一年輕人,便問道,「不知這位少年是……」。

    馬騰拉過那個少年郎,便說道,「孟起,見過叔父,這便是救過我性命的張繡,你喚作張叔父!」。

    馬超見得張繡,便拜到,「見過叔父!」。

    張繡稱笑,「這竟然是孟起,一晃多年,竟然也長成了少年英雄,實在是光陰荏苒,我輩老矣啊!」。

    馬騰倒是說道,「張繡兄弟還比當年,尤勇不減!」。

    張繡倒是感慨道,「當年我辭別師傅下山,遊歷天下,便遇壽成,後遇一眾山賊土匪,數百人要奪我二人性命,當時我仗槍殺人,不過對方人眾,只能略施小計,由我引誘山賊,助壽成逃脫……」。

    馬騰亦說道,「若不是當年張繡兄弟救命,便已身死,哪裡還有我馬騰之今日!」。

    張繡說著說著,便啞然笑道,「當時我引誘那一眾山賊而去,倒是擒住他們的山大王,而那一眾山賊見我本事,便都投在我麾下,不會後來去尋壽成兄弟,倒是尋不到了!」。

    馬騰笑道,「當時我便跑到西涼之地,沒曾想,後來倒是成了一方之主!」。

    張繡亦笑道,「我領著那一眾的山賊,倒也是逍遙快活,後來黃巾四起,我那一眾人便受朝廷招安,佔據宛城,對抗黃巾殘黨,時至今日,倒是降於曹丞相,入京為官!」。

    這張繡與馬騰二人相見,各是唏噓不已,而馬超亦如見長輩一般,畢恭畢敬,似乎以為這張繡其人,亦是英雄好漢!

    然而事情是如此嗎?恐怕未必!

    憶古懷今之後,那馬騰陡然說道,「我在來的路上倒是聽說張繡兄弟遇到刺客,不知乃是何人?」。

    張繡對馬騰倒是沒有任何隱藏,乃說道,「其實刺殺我之人,便是左丞相高飛!」。

    馬騰聞言,大驚不已,「怎麼會如此,左丞相……」。

    張繡止住馬騰之言,「此事休要再提,反正我也無事,只是一場虛驚!」。

    當時馬超在一旁聽到這一番話,便說道,「那高飛恁的無理,卻待我去為叔父報仇!」。

    馬騰喝道,「孟起不得無理,朝中之事,豈是你我之人可以計較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