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呂布射戟 文 / 北方三哥

    紀靈還未出手,坐下之馬已然眼目蹦血,口鼻流喇,已然癱軟倒地,當時紀靈大喝一聲,翻身下馬,手持三尖兩刃刀,一個飛身,直取呂布!

    呂布並未出手,只是胯下追風赤兔馬怒嚎一聲,前蹄飛出,若咆哮之狀,一時間,赤兔馬以馬蹄踢在三尖兩刃刀的刃口上,而紀靈身子後傾,竟然難以抵擋住一匹駿馬之氣力!

    呂布大笑道,「武將分九流,依奉先之看,紀靈將軍已然不入流矣!」。

    紀靈大怒,臉上神色難掩,正欲放手再戰,但是望見呂布坐下的赤兔馬都如此厲害,紀靈自知不是對手,便大喊道,「汝仗駿馬之威,可敢下馬與我一戰?」。

    呂布大笑未止,當即手中的方天畫戟飛出,一下子插在了紀靈的面前,而呂布陡然一個身法,從追風赤兔馬馬背之上,忽的一躍,立在方天畫戟的刀尖上,而腳下招試已出,把紀靈手裡的三尖兩刃刀早就踢飛了!

    紀靈身子陡然的一顫,忙不迭的反身而逃,這個時候有身邊的副將,給呂布扔去了一副弓箭,呂布雙手接住一人長短之大弓,信手拉滿,羽箭飛出,正朝著紀靈的後心上射過去!

    當時張勳在一旁看的分明,乃大呼道,「紀靈將軍,身後有箭!」。

    紀靈逃跑不及,又聽聞身後有箭,已然暗呼道,「吾命休矣!」,而此時張勳也在一旁,拉滿一支勁弓,陡然射出,張勳之羽箭與呂布之羽箭撞個正著,不過張勳的氣力哪有與呂布一比,所以呂布射出之箭,依舊奔赴紀靈而去,就在紀靈暗呼之時,一支翎紅羽箭,正好射在了紀靈奔逃的腳面上!

    紀靈陡然回身望去,正見呂布又拉滿長弓,欲射第二箭!

    原來這張勳之箭矢雖然沒有抵擋住呂布之箭,但是亦使呂布之箭偏離方向,所以並未射中紀靈後心!

    紀靈見呂布又欲射箭,乃大呼道,「暗箭傷人,不是英雄!」。

    呂布大笑道,「對付汝等鼠輩,不勞本將軍出手!」,當下臧霸、魏續之人已然趕來,驅兵而戰,且說這袁術見得張勳既敗,紀靈又敗,乃急令全軍軍馬湧出,意欲以人數之優,再戰呂布!

    見得呂布手下副將追來,這紀靈倒是不復奔逃,繼而挺著三尖兩刃刀,來戰臧霸,臧霸使著一口長槍,與紀靈戰至數十個回合,不見勝負,而此時紀靈方才知道自己之能,竟然連敵呂布手下一副將亦難矣!

    臧霸久戰紀靈未下,呂布恐戰情拖延又生變化,便扯著一柄長弓,急身掠出百步之外,以弓身為武器,一下子扣住了紀靈的脖子於弓弦之中,反手用力,已然勒住了紀靈的脖子,片刻之內便能取紀靈之性命,而此時,前番以箭抵擋呂布之張勳,亦滿弓射箭,意欲趁呂布大戰之時,偷襲呂布薄弱之處!

    不想呂布已然發現暗處張勳欲射之箭,忽地雙手失力,不理會紀靈之生死,繼而從後背的錦袋之中,抽出一支翎紅羽箭,搭箭而射,「忽」的一聲,百步之外的張勳已然腦中迸血,而一支翎紅羽箭在射穿張勳之右眼之時,又從後腦飛出,而百步之外,乃是呂布先前插地的方天畫戟,而畫戟之間有一見方小口,翎紅羽箭從張勳之腦中竄出的時候,正過方天畫戟,繼而又飛出五十餘步之外,方才落下!

    當即追風赤兔立在方天畫戟之後,見得主人羽箭射出,乃知道情況有急,隨即蹄下生風,一個嘶嘯之勢,便飛身往呂布之處趕來!見得方天畫戟,以刀身沒入地下,赤兔馬咆哮而動,前蹄踢在畫戟之上,而方天畫戟戟身大動,竟然藉著赤兔馬之力,欲有護主之意!

    赤兔馬以馬嘴夾住方天畫戟,轉瞬便落到了呂布身旁,而呂布見得赤兔馬奔來,大喜道,「戰神呂布,追風赤兔!」,乃以手攬住方天畫戟,以戟尖指著紀靈,叫到,「死在我呂布的方天畫戟之下,也不冤枉你這個無名小輩!」。

    呂布正欲下殺手,不想這個時候陳宮亦趕來,見得袁術其人已欲逃走,乃大呼道,「擒賊先擒王,殺紀靈不若殺袁術!」。

    呂布聽聞此言,手裡略有猶豫,待到回身之時,已然見得袁術在眾軍的遮掩之下,望身回逃!

    「軍師休言,且讓我先宰了這個紀靈再說!」,呂佈一個回身的動作,這紀靈早就見縫插針,逃之夭夭了!

    呂布厲聲對臧霸說道,「怎可放走紀靈?」。

    臧霸早就聽聞軍師陳宮之言,追擊袁術而去了,而呂布見得走脫了紀靈,亦返身去追袁術,但是奈何袁術雖有敗績,但是依舊將多兵足,竟然讓袁術之人跑掉了!

    呂布採用陳宮之計,以陳登為說客,說服劉勳及橋蕤二人,再借此二人之力,憑借呂布手下五路兵馬,呈反攻之勢,破袁術十五萬大軍,輕而易舉!

    既見得袁術敗走,呂布也便安心道,「承蒙陳宮先生之言,方才保住徐州無虞!」。

    陳宮亦謙虛道,「非將軍神勇之力,公台不能為也!」。

    當即收斂軍馬,呂布表彰陳宮及陳登之人,並且善待劉勳及橋蕤二人,封劉勳為下邳城太守,封橋蕤為浚山城太守,此二人亦大喜,當即徐州穩固!

    且說袁術收拾一些殘兵敗將,歸附豫州城內,十五萬大軍征討徐州大敗而歸,不僅折了大將張勳,還有劉勳及橋蕤二人反叛,袁術自己差點亦身死矣!就在袁術暗呼流年不利之時,忽然聽到城外有馬蹄之聲,袁術恐懼,以為是呂布之軍馬復而追來,但得在城牆之上看時,卻是紀靈!

    這紀靈天生一副逃跑的命,這次居然又被他從呂布的手底下逃了出來,當時袁術在城牆上歎息道,「有將如此,公路之不幸也!」。

    紀靈軍甲破損,在城下叫囂道,「吾乃袁術之上將紀靈也!速速開門!」。

    袁術若有失望,乃說道,「放此人入城!」。

    當時雷薄見主公敗績,乃諫道,「當初陛下興兵於冀州,乃是紀靈之言,往去徐州觸犯呂布,如今可好,折了張勳將軍,卻是紀靈之罪也!」。

    袁術搖頭道,「此時不是提此事之際,如今奈何?」。

    當時雷薄又言,「陛下雖有徐州之敗績,損失兵馬眾矣,但是尚且有兵六七萬,還可一戰,且不聞江東孫策,當初此人從陛下之處借得兵馬三千,方才有如今江東六郡之地,可向這孫策借兵借將,或再戰呂布,或再戰冀州!」。

    袁術以為然,不計較紀靈之事,反而去信一封往江東,乃言意欲借兵報仇!

    孫策見得信件,大怒道,「汝賴吾玉璽,越位稱帝,背反漢室,實乃大逆不道之舉,吾正欲發兵問罪,豈肯反助叛賊乎!」,遂作書信以絕之!

    使者回報孫策之意,袁術罵道,「黃毛小兒,何敢辱朕,吾宜先伐之!」,袁術隨即便欲帶兵而回淮南,繼而發兵江東,當時袁術手下的長史大人諫道,「陛下不可,這孫策經營江東之地,已有數載,且有長江之險,不可輕動!」。

    聽聞長史之諫,袁術方才作罷,不過暫時之下,討伐冀州已無可能,到徐州找呂布報仇亦難矣,所以袁術心生退意,便捨棄豫州,往淮南大本營而去!

    且說江東孫策自發書信於袁術後,防備其遣兵而來,便點領軍馬守住江口,此時張昭與張紘二人諫道,「主公,這袁術已然強弩之末,不若取下淮南之地!自壯根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