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 陰謀陽謀 文 / 北方三哥

    話說兩邊,單說獻帝在華陰縣小住,與楊奉軍隊匯合,張濟引兵斷後,暫時無虞,卻在第二日的時候,那郭汜又點兵前來劫寨,意欲圖謀獻帝,不過這次張濟卻沒有出手,反而很悠閒的在後方吃酒。

    張濟軍中有一個幕僚,對張濟說道,「如今獻帝在前方遭受賊兵,將軍何以氣定神閒至如此!」。

    張濟笑道,「郭汜一人而已,用不著我出手,他不是對手!」。

    幕僚又問,「不是誰的對手?」。

    此刻的張濟倒是賣起了關子,笑而不語,輕輕以小杯飲酒,似乎酒中有無盡的妙處,而幕僚倒也識趣,不復相問。

    郭汜領軍,於晨色剛明之時,忽然又殺到了華陰縣內,獻帝見到郭汜又來,叫苦不迭,急欲命人前去後方到張濟軍中呼救,楊奉止住獻帝派遣的使者,說道,「陛下休懼!有吾與徐晃將軍在,必保聖駕無虞!」。

    獻帝見楊奉忠心,便把身家性命都托付在楊奉手裡,「有卿在,則朕放心矣!」。

    楊奉帶領軍馬出前迎敵,而獻帝見楊奉走出,便換來剛才的那個使官,說道,「速去張濟將軍軍中,不得有誤!」。

    時伏皇后在獻帝左右,見獻帝前後言論不同,便勸諫到,「張濟將軍與楊奉將軍相比,哪個忠貞可靠?」。

    獻帝答道,「吾信任楊奉將軍多一點!」。

    伏皇后歎息道,「陛下既然信任楊奉將軍,又何必做出前後不同的事情來,到時候若是楊奉將軍知道此事,怕會寒心!」。

    獻帝做思允狀,「我這不是怕楊奉將軍不敵郭汜賊人嗎,若是請來張濟的軍馬,郭汜無所懼矣!」。

    伏皇后附在獻帝的耳邊說道,「陛下若想要重振漢室,當重忠心之臣,張濟之流,圖謀不軌,宜避之!」。

    獻帝久久思允,也以為伏皇后所言有理,便叫回來那個前去傳令之人,若是君主都不相信自己的臣子,那臣子也未必會忠君之憂,所以獻帝現在把自己的寶押在了楊奉的身上,若是此人能堪大用,則獻帝重掌天下的日子也不會遠了!

    楊奉右翼出軍,攔截住了郭汜的攻勢,而徐晃一人單槍匹馬,衝入郭汜軍中,大肆砍殺,直逼郭汜本人所在,郭汜大驚,「殺我崔勇者,便是此人,誰能斬之,賞賜黃金百兩!」。

    所謂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而郭汜軍中眾人見這徐晃來勢洶洶,出入軍馬之中如入無人之境,誰人趕去阻攔,郭汜見狀,立即調轉馬頭,揚長而去。

    徐晃欲追,正待馳馬奔騰之時,忽聞身後傳來求救之聲,原來這郭汜也自恃不是楊奉和徐晃的對手,便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親自帶領軍馬從華陰縣右翼進攻,而派遣一小股人馬悄悄從華陰縣的左翼突襲獻帝所在的營寨,現在正好一擊得手,獻帝之眾,已經被一隊人馬團團圍住,郭汜在遠處呼道,「楊奉不臣,劫持獻帝,我等卻來迎接獻帝回都城長安!」。

    郭汜一喊,突襲獻帝營寨的隊伍便欲動手,而徐晃所聽到的呼救聲,便是情急之下,獻帝大聲喊出來的,徐晃隨即撥馬回身,去救獻帝。

    正在這時,獻帝身後突然閃出了一彪人馬,喊殺聲大震,一將奔出,乃大呼道,「獻帝莫要慌張,某來救駕!」,隨即衝進圍住獻帝的賊人之中,左殺右砍,護在獻帝身邊!

    徐晃也趕來救駕,不消一時半刻,圍住獻帝之眾的賊人便被驅散,原來這郭汜所派遣之人,也不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大任,見得有援兵趕來,即四處逃竄!

    郭汜領著殘軍敗將,又一次的灰頭土臉的跑掉了!

    擊敗郭汜賊兵,徐晃並著剛才前來救駕之人,奔赴到獻帝左右,見獻帝無虞,方才放心。

    半路殺出的那個救駕之人,拜在獻帝面前,乃雲,「某乃國戚董承也,拜見陛下!」。

    所謂國戚其實就是獻帝的老丈人,也就是說這董承乃是獻帝的岳父,當然董承的女兒不是皇后伏氏,而是獻帝身邊的董貴妃,古人在女人這方面不太講究,一個男人娶上幾房幾房的女人都比較常見,而獻帝身為獻帝之尊,自然也有所謂的三宮六院了,不過獻帝年紀尚小,所以現在他的身邊只有兩個女人,一個便是皇后伏氏,另一個便是貴妃董氏,這董承便是董貴妃的父親。

    一眼見到親人,這獻帝瞅見是國丈趕來營救,當下垂泣不已,一時間百轉千腸的感歎都湧了上來,什麼在董卓之下受盡擺佈,在李榷郭汜二人手中捨不由己等等,到是都一股腦的吐露出來了。

    尋常人受點委屈,都會找個人傾訴,而這獻帝身在其位,自然不敢向尋常人一般,而此刻見到自己的老丈人,也算是可以親信之人了,便止不住自己的苦水,常情可以理解。

    獻帝之遭遇,董承也都是知道的,便拜罪在獻帝前,「老臣無能,讓陛下受苦,今番老臣合力楊奉將軍,必然要斬殺李榷郭汜二人,以靖天下!」。

    獻帝大喜,「漢室有如此忠臣,朕當無憂!」。

    董承的這一桿子打的有點遠,扯皮吹牛誰不會啊,就像是別人說自己的苦難遭遇,但凡有點同情心的人都會安慰幾句,而董承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過這獻帝可是他女婿,誰又會保準董承這個老傢伙不會為了自己的女婿,為了漢室天下而豁出去性命?

    獻帝無虞,百官也無虞,索性又來了董承,這下獻帝身邊的可用之才便充實了起來,繼續整頓行駕,奔赴東都洛陽,而獻帝此刻也打定了主意,張濟讓他前往弘農以策周全,而獻帝的目的地確是洛陽,弘農之地在洛陽北,所以欲往弘農,必先到洛陽,而獻帝的算盤也打了出來,就是重返東都洛陽,到時候張濟反悔也沒有用,獻帝可是準備干一把大的,幾年的傀儡皇帝他早就當的夠夠了,他要親政,他要重掌大漢天下!

    卻說郭汜引敗軍而回,正好撞到李傕的軍馬,李傕大笑道,「不知郭汜將軍前往何處,竟然落得如此狼狽?」。

    郭汜見前方乃是李傕,當下戒備起來,暗命全軍準備迎敵,李傕見狀,倒是收斂了笑容,說道,「我此番前來,可不是為了與你打仗的!」。

    「咦!」,郭汜拉長了一個調子,之前他們兩個人還打的熱火朝天,怎麼幾天的功夫,這李傕倒是換了一副面孔。

    郭汜問道,「長安城中,汝設宴欲殺我,還說不是前來打仗的!」。

    其實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矛盾都是李傕的老婆左右煽風搞出來的,而之所以如此,也完全是太尉楊彪所設計的,不過計劃沒有設計好,這兩個人打的熱火朝天,也把獻帝折騰的夠嗆,所以楊彪的計策乃是出了下流層次,沒有多少高明的地方,而當下李榷郭汜兩人一見面,互相言說了幾句話,竟然又重修於好,互相以兄弟相稱了。

    世間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利益,之前李榷郭汜兩人之所以會鬧翻,實在是因為利益衝突,一山不容二虎,當然兩隻老虎就會掐架,而現在的情況卻不同了,因為這一座山上又來了一隻猴子,猴子欲作山大王,兩隻老虎自然會聯手對外,而這隻猴子就是張濟!

    張濟本來是李榷郭汜的手下,後來張濟見到李傕殺樊稠,心生涼意,便辭別長安投奔陝西,而今這個昔日的手下竟然趁著他的老闆們爭執的時候,跑來長安吆五喝六,實在是難忍,而且李傕說出一句話,也打動了郭汜。

    李傕說道,「如今楊奉和董承前來救駕,獻帝不日就會抵達弘農之地,到時候獻帝站立住腳跟,必然會佈告天下令諸侯共伐我,但時候你我的身家性命可就不保了!」。

    郭汜聞言有理,便問道,「兄弟以為有何辦法?」。

    李傕說道,「單打獨鬥,看不出來本事,今日正好你我兵馬合作一處,共同出擊,繞過張濟的眼線,趁著獻帝身邊兵馬還少,當機立斷,追上獻帝的鑾駕,亂軍將其殺了,到時候你我執天子儀仗,瓜分了天下,又有何不可?」。

    當下這李榷郭汜兩人,臭氣相投,也不計較前番的什麼間隙,兩隻軍馬合成一營陣勢,前去追擊獻帝的鑾駕,一路之上,燒殺搶掠,所過之地盡皆一空,人畜不留!

    本來這李榷郭汜追擊獻帝之鑾駕,還在顧慮其身後的張濟隊伍,畢竟張濟的軍馬之眾不少,李榷郭汜可以小瞧楊奉董承之人,卻不敢小看張濟,但是這李榷郭汜二人在張濟的尾巴上無惡不作,氣勢不小,但是張濟卻沒有任何的反應!既不出兵圍剿,也不派遣更多的兵馬給獻帝護駕,好像尋常百姓湊熱鬧不怕事大的人!

    在李榷郭汜二人看來,這張濟是看不上他們倆的隊伍啊,還是真的不怕他倆截駕?郭汜大怒道,「這廝,分明看不起你我兄弟二人,看我今天晚上去劫他大營!」。

    李傕止住郭汜,說道,「我看事情未必這麼簡單,且容我試探一下,便知分曉!」。

    郭汜不解道,「試探什麼啊?」。

    李傕說道,「這張濟也不是一隻好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