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大破汜水關 文 / 北方三哥

    這高飛正在華雄面前百般說辭,說的這個華雄是猶猶豫豫,手中之大刀正待收回的時候,身後突然有一匹紅馬飛奔過來。

    高飛回頭細看的時候,只見一人一馬,通身棗紅的一匹駿馬配著一個臉色紅潤的漢子,二尺長髯,威風凜凜,手裡正舞著一把好刀,刀身上鏤空著一條龍身,張牙舞爪,做咆哮狀,更是雙爪之中,攬著日月同輝,氣勢非常,故此刀名曰,「青龍偃月刀」,正是好漢關羽關二哥手中的武器。

    馬嘶如風,關羽關雲長搶先奔到高飛身邊,手裡青龍偃月刀一揮,正好擋住了華雄的長刀,而華雄也是一驚,連忙收手,策馬回身,口中大喝道,「你還有幫手?」。

    原本已經被高飛快要說動的華雄,此刻也顧不得了許多,挺刀來戰關羽,這兩人倒是把高飛擠到一旁了。

    高飛沒有顯露出多少驚訝的情緒,反而撥馬立在邊上,也沒有回答華雄之問話,倒是氣定神閒的很。

    華雄看得眼前之人,氣勢不凡,也不敢放鬆,與關羽對峙片刻之後,率先發難,頓時整個戰場都被華雄的氣場帶動起來,飛沙走石一般,正待眾人看的不真切的時候,華雄從馬背上,飛躍而起,手中的大刀即刻幻化為數丈大小,直奔關羽。

    而關羽連人帶馬,倒是沒有多少反應,如坐泰山,四平八穩,正待華雄竊喜一刀命中的時候,刀身離著關羽頭頂兩寸的地方,卻再也砍不下去了,似乎一道戾氣護住週身,固若金湯。

    而華雄卻不死心,雙手之中,加上全身的力氣,大喝一聲,「破!」,卻一聲巨響蔓延開來,周圍的塵土沙石,瞬間落地,卻不是華雄一刀砍了關羽,而是關羽從馬上橫起青龍偃月刀,反方向砍向華雄!

    塵埃一落地的時候,眾人見到關羽手中哪裡有什麼青龍偃月刀啊,分明就是一條青龍在張牙舞爪,卻原來剛才的巨響,乃是龍吟之聲!

    華雄臉色突變,眼見得一條青龍從關羽手中脫出,身軀迎風見長,龍威肆虐,咆哮間,一雙銳利的龍爪,已經伸向華雄的喉嚨,華雄暗呼,「吾命休矣!」。

    正在華雄準備引頸就戮之時,突然一道劍身橫在華雄的眼前,卻正好是高飛!

    關羽在馬上,見得此番情景,不得其解,「高將軍這是何意,我關羽關雲長好心好意前來搭救與你,你卻救下華雄這廝性命,是何道理?」。

    高飛口中大喊道,「請關羽關雲長,放過這華雄一馬,我高飛謝過好意了!」。

    聽得高飛這番話,這關羽也是略有生氣,好心湊個熱鬧,卻被人駁了面子,好不鬱悶,倒是收回了氣勢,而那條青龍也隨即變回成青龍偃月刀,落於關羽手中,關羽倒是拍馬回身,不計較眼前之事。

    高飛為華雄擋住一刀,卻看向手中之劍時,已經被剛才的龍爪捏的碎做幾截,「光當」幾聲,碎片掉落在了地上。

    華雄也收回陣勢,重新落回馬上,「謝兄弟救命之恩!」。

    高飛把手中之劍,扔了出去,道,「我知道華雄哥哥難處,哥哥乃是西北人士,早歸在董卓麾下,年頭日久,不願意背叛董卓,我高飛自然不會強求,但是某現在領著聯軍先鋒之職,定然不會退縮,我不與哥哥為敵,懇請哥哥一刀砍了高飛,也就不會有如此多的麻煩事情!」。

    「兄弟剛才救我性命,哥哥無以為報,罷了罷了!前番所為,也算盡報董卓,現在我這個匹夫也不伺候那個老賊了,且容我獻上汜水關,跟隨兄弟,鞍前馬後!」。

    華雄一番言辭,正是高飛費了大把苦心才換來的,而真正令華雄下決心的關鍵,也就是剛才高飛刀下救了華雄性命,人算不如天算,但是賈詡已經把什麼都算出來了,高飛暗中佩服賈詡的謀劃。

    高飛臉上大喜,「哥哥終於想通了,願意跟在我高飛左右,保你我兄弟情誼無虞,我高飛在這裡謝謝哥哥了!」。

    本該是一場大戰,活活讓高飛演成了苦情戲,不過結局尚好。

    這高飛與華雄兩人之間的變化,倒是讓冀州軍裡的三位將軍看的莫名其妙,隨即,高飛並著華雄騎馬回身,言說冀州軍營之中,華雄歸降的事情。

    輕輕鬆鬆的就拿下了汜水關,當然是好事情,全軍大喜,而華雄隨即帶領著出關的一萬人馬,投奔高飛而來,「華雄不願意助紂為虐,前思己過,特來棄暗從明,獻上汜水關!」。

    「好,好……」,就在高飛以為一切皆定的時候,卻突然起了波瀾。

    原來這華雄領著一萬兵馬,出關作戰,而汜水關之內,還有一副將李肅,固守關卡,而李肅在關上看的華雄投誠與敵人,心中憤怒異常,隨即寫下一封書信,傳於董卓大人,而他自己,更是像前番暗算孫堅一般,在關上投下滾石落木,希望大銼這個叛變的華雄銳氣!

    眾人皆被突如其來的滾石落木嚇了一跳,而高飛反問華雄,「這是怎麼回事兒啊?」。

    華雄不假思索道,「定然是副將李肅搞的鬼,且不要放心,我定然活捉此人,獻與主公!」。

    誰說這個華雄與高飛,之前是兄弟相稱,但是此番已經投誠,自然尊卑有別改口稱呼高飛為主公。

    華雄領著一萬軍馬,反攻汜水關,而軍中更有人在關下大喊,「董卓殘暴,驍騎校尉華雄將軍,已經棄暗投明,諸位軍士皆是華雄將軍之手下,安敢忤逆背上,敢箭射將軍乎?」,說話之人,把嗓門扯的老大,手裡還揮舞著一面旗幟,上書一個大大的「華」字。

    關上投石之人,見得關下華雄將軍,手中不免停頓,而此種情況,波及數百數千人,片刻之後,竟然有軍士把汜水關的關門打開,華雄也是由不得猶豫,須臾之間,華雄領著一萬人馬攻破汜水關,而大多數的兵士也都自願投誠,歸降在冀州軍中!

    攻破汜水關之後,華雄在一個角落裡尋到了原先的副將李肅,不由分說,把他帶到了主公高飛面前,一刀卡嚓,算是給冀州軍中的大勝祭旗。

    卻說關下一處山坡上,關羽打馬而回,張翼德湊上前去,「二哥好迅速,我這酒水才剛熱上,你就回來了,趁熱趕緊喝上一杯,正是美味啊!」。

    劉備與公孫瓚,在山坡之上,把一切都看的仔細,倒是張翼德一直在熱酒,並不知曉,反而說道,「殺了那個華雄,真是痛快啊!」。

    關羽臉色並不好看,「沒有殺了華雄,倒是被那個高飛救下了!」。

    當時劉備也不知道這個高飛打的是什麼算盤,不過看到之後,也就明瞭了,救人一命,換人效忠,這買賣真是值啊!

    張飛張翼德也是不明就裡,「怎麼回事,我那兄弟迷糊了嗎?」,卻沒有人搭理這個莽漢子,而之後更有華雄反攻汜水關之事,張翼德看的心裡癢癢,也想要去參戰,不過這場攻關戰役,倒是速度,一根香的時間,汜水關大破,而張翼德也在始終沒有被允許上戰場。

    戰鬥結束的時候,公孫瓚並著劉關張,走上前去恭喜高飛,而高飛也是頗得意道,「這場戰役,還是華雄將軍的功勞最大」,高飛轉身面向關羽,又說道,「這華雄將軍與我是舊相識,卻不想勞煩英雄出手,實在是不好意思!」。

    關羽沒做答覆,不過看著華雄,這個剛才的手下敗將,此刻到也是威風得意起來,臉色上盡顯不堪!

    張翼德倒是搭上話,「原來你們二人早就認識,我說怎麼回事,洒家還以為兄弟你糊塗了呢!」。

    汜水關已破,高飛謝過公孫將軍送糧,謝過關羽出手,又牽強的扯上了劉備和張翼德,倒是這個張翼德此刻卻吹了起來,「不是我吹牛皮啊,我兄弟三人就是手中沒兵,若是有些許人馬,這汜水關啊,我和二哥兩人就能給破了!」。

    劉備立即制止了張翼德胡言亂語,打趣了一句,「我這兄弟莽撞,儘是胡言!」。

    其實這關羽的本事,剛才就可見一般,一招之內,已經可以結果了華雄,而張翼德更是不在關羽之下,光就是這兩個人的戰鬥力,就絕對不可小覷,所以,高飛知道這個張翼德雖然莽撞,但是剛才之話卻並非虛言!

    有這樣的一個對手,著實是高飛不得不防啊!

    且說洛陽之內,董卓接到一封書信,看完之後,簡直氣急敗壞,扔給了身旁李儒,李儒細看,也止不住的氣憤,「這個華雄竟然敢背叛投敵,害我白白損失了一個汜水關,壞我大事啊!」。

    整個房間內,只有董卓和李儒兩人,所以董卓也不忌諱,「當務之急,速派我兒奉先,統領一隻軍馬,重新奪回汜水關,且我還要親自出征,直抵虎牢關,斷了十八聯軍的後路,然後我要宰了這幫造反的兔崽子!」。

    李儒琢磨片刻,許諾道,「此計可行,不過相爺且放心,那華雄投誠的乃是冀州高飛,我且有治他的手段!」。

    董卓不置可否,「按照我之意思,當初就應該把他困在洛陽之內,現如今是放虎歸山矣!」。

    「早就知道這個傢伙不安分,放虎歸山也無妨,他的短處就握在我手裡了,安能不就範!」。

    「如此最好!」,董卓當下,親自點兵二十萬,點將李榷,郭汜,徐榮數將,並著中郎令李儒,前往虎牢關,並分與呂布五萬人馬,重新奪回汜水關,將令一下,車馬糧草,兵士將軍,隨即起身。

    (好好的一個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被我改成了這副模樣,諸位難道就沒有什麼意見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