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人皇印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收徒心思 文 / 黃花閨男

    三將軍也不忸怩。頭一扭,看向了李易,示意李易詳細說一下當時的經過。僖宗見三將軍如此,不由得有些奇怪。「往日裡三叔二叔他們卻是不會帶人覲見的,怎麼今天卻帶了一個將士過來。」僖宗疑惑的目光自然也落在了三將軍的眼裡,三將軍馬上開口解釋道:「哦,皇上,這人是新進我天殺營的將士,人卻是不錯的。此番去就是他跟吐蕃將領交手,才引出的事情,由他來講清當時的情況,最是合適不過。」僖宗恍然,三將軍又示意李易開始說。

    李易自然知道這些東西關鍵還是說給進來的這個老道士聽,所以他也不看僖宗,只是對著來的那老道細細分說了那大樂和尚的情況,最後又加上了一句:「這樣的『人』可不是我們尋常人能對付的,一切還請老天師做主才是。」李易對著天師遙遙一拜,著重加重了那個人字的讀音。隨著李易詳細的說出了那大樂和尚的來歷,這皇宮的供奉天師跟隨著天師的三個崑崙老道臉色是越來越難看。等到李易說完之後,三個老道臉上已經是青綠色一片,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四個老道沉默了良久,天師慢悠悠的咬牙切齒的似乎是硬撐著什麼說道:「皇上,這件事先不急,無非就是天竺的一批禿驢而已,不足為患。倒是崑崙的道友此番前來卻是要投身皇室做一個供奉的,皇上你看給三位道友一個名分才是。」說罷,這天師瞇起眼睛坐在了那裡,眼角不斷的斜瞟崑崙的那三個老道。

    僖宗聽罷,眼睛一亮。因為吐蕃邊境是出的那一點亂子也不放在心上了。只是看向了那三個崑崙老道,喜道:「三位仙長,天師這話可當真否?如是真的,那自然是做我皇宮一等供奉,與天師平級享祿。自然了,每年我都會向貴派奉上一些香火哩!」僖宗說著,笑的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兒。

    崑崙,因為勢大,並不太把他們這些人間的帝皇放在眼裡。以前是皇室差人去請幾個崑崙的供奉那都請不到,如今是他們自己送上門來,僖宗哪裡有不歡喜的道理。當下就在腦中樂呵呵的想道:「太宗皇帝沒能請出崑崙的仙長,玄宗皇帝也沒能清楚崑崙的仙長,輪到朕上位了,崑崙的仙長主動來投,這不是說我比太宗,玄宗皇帝還要有能耐一些?」須知,這崑崙的供奉可不是那麼好相與的。崑崙乃是修道界的領袖,有了崑崙的道士做供奉,那對修道界的一些東西也就可圈可點了。就比如說要請動大批的修道者做苦力,讓屬於蓬萊的天師去請來的效果肯定就不如讓崑崙的仙長去請來的方便嘛!這樣的計較,僖宗的心裡還是有數的。

    三個崑崙的老道朝著僖宗友好的微笑了一下,說道:「自然是真的,如今我門中長老遣我三人下山,就是要來做皇宮供奉,好積下一番功果,對皇上你好,對我們三人卻也有天大的好處。細細想來,我崑崙身為道門領袖,對帝皇之事的關注反而及不上蓬萊仙宗,實在是慚愧,慚愧得很。」

    「哈哈,仙長此言差矣。崑崙乃是道門領袖,對這些俗物自然是沒有太多心力關注的,這個道理,小子省得。那就這樣作罷,三位仙長為我大內一等供奉,與天師平級享俸。」僖宗說的是眉飛色舞的,連帶這三將軍也是笑瞇瞇的,一時間就忘記了吐蕃的那檔子事情。作為臣子,李煥方洛等人自然也是跟著開心。

    唯獨蓬萊仙宗的這個供奉,擺出了一張苦瓜臉。這說的都叫什麼話啊。你崑崙是道門領袖又怎麼地?這跟關注帝王家什麼事情,莫非我蓬萊稍微比你崑崙弱上一點,你們不管俗世,我們也不可以管麼?還有你瞧瞧這皇帝說的是什麼話?道門領袖不來管這俗事,難不成蓬萊就該來管不成?這樣一來,豈不是說蓬萊就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廝的命,活該的勞苦麼?但是面對皇帝,這老道也暫時放下了心中的不快,咳嗽了兩聲提示崑崙的三位道友跟僖宗:貧道還在這裡呢,你們要親近也別在貧道面前親近啊!

    李易看了看僖宗的這些表現,頓時心裡對那天師大為不屑。看向那天師的眼光都輕了許多。這個舉動被李煥看在眼裡,李煥眉頭一皺,不知道想著些什麼。

    「三位道友的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現在我們來說說吐蕃那邊的事情。」聽見天師有些不快的咳嗽聲,僖宗也是一下子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轉移了話題,道:「天師覺得這事情該怎麼辦才好,這種事情,怕是還有各位供奉出面才是?」說著,僖宗不顧自己帝王的身份,朝著那天師就作了一揖。

    畢竟是有點境界的人,這老天師迅速調整了自己有些不平的心,說道:「小施主剛才是說那和尚用九淵陰火障困住了小施主,不知小施主是如何從中脫身的,按九淵護身障可是連我們都要忌憚一點的佛門禁制神通哪,小施主一界凡人,卻是怎麼脫身的。」天師的話問的好,恰好就找到了一點破綻,在天師看來,既然遇到了修道者,那麼這普通人豈能這麼容易就脫身的。而且還是金丹期的修士。何況,金丹期的佛修,可是比金丹期的道修強上一截哩。要等到元嬰以後,差距才會消失。

    李易愣了一下。他暫時還沒有公開自己修道者身份的想法。或者說在還沒有親手殺了血尊為四象宗雪恨之前,李易不打算暴露自己修道者的身份。一來,李易根本就不敢暴露這重身份,天知道血尊那等人的來頭,若是被血尊的黨羽發現了自己這個四象宗的「餘孽」,那還有不趕盡殺絕的道理?二來,李易想要在不引起各方勢力的關注下慢慢的發展自己的勢力,勢必就不能暴露自己修道者的身份,否則各大門派都來盯著你,你還怎麼發展人手去?

    李易可是已經做好了打算。你血尊不是修為高麼,你血尊不是厲害麼?分神又如何,虛又如何,到時候老子上萬弟子人手一把飛劍法寶,見面就砸,上萬把飛劍,上萬個法寶,怕是壓都要把你血尊給壓死吧?當然了,這只是李易的想法,到底壓不壓得死,還真是說不準。

    正在那裡猶豫著該要怎麼開口才好,那天師卻是拍手叫道:「妙啊,妙啊,果真是一個妙人。天生的清肌玉骨,這麼大的歲數體內的雜質卻是幾乎沒有,實乃是修道的一個好材料,三位道友,你們看如何啊?」天師看向了三個崑崙的老道。方才問了李易的話後,這蓬萊的道士就放出了自己的神識往李易身上查探。這一查之下,越查這老道越是心驚,這幾乎就是天生的修道的料子嘛、體內雜質極少,尤其還有這麼大的歲數了。修道者引氣入體,可不就是要先借助那一口天地靈氣先將自己體內的雜質淨化一下然後才開始練氣修道的麼?這樣一來,體內的雜質越少,這入門可就快了不少,有了這先天的高起點,後天所需付出的努力那可不是比普通人少了一點半點。修道,自然就佔盡了優勢。

    只是這蓬萊的道士不知道的是,李易現在早就是修道之人。引氣入體鍛煉雜質早就完成了的。現在都已經到了凝氣練氣的境界了。這樣的人,體內的雜質才是『幾乎沒有』,如果不是這人先天資質太差,那就是這個人太懶了,修煉的火候不到。李易,恰好就是後者。不知道要是蓬萊這老道知道這事情,會做何感想?要是這天師再知道李易是靠著在四靈澤糟蹋的那些在修道界幾近就要絕種的靈藥生生的用藥力將體內的雜質逼出,如今每一分皮肉幾乎都蘊藏了極大的藥力還沒有揮發出來的話,不知道這天師會不會將李易切成一片一片的拿去煉藥?唔,這實在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呢,說不準這天師還真就會這麼做。

    崑崙的道人也就罷了。崑崙之所以能成為道門的領袖所在,無非一是因為他們流傳久遠,二是因為他們的宗門佔地太好了。中原大地上,十成的靈氣,被昔日的西王母一脈的手下神人用**力將數十條巨大的靈脈匯聚在此處,十成的靈氣,崑崙佔了兩成,他們的門人修煉不快那就是奇事了。當然了,似是四象宗那般被人用**力開闢出來自成一界所在的地方,則又是另當別論了。

    喜滋滋的看著如一塊「璞玉」一般的李易,天師心裡想著是不是將李易引薦到自己師門中。須知現在天地靈氣不如千多年前濃密了,如今的人根骨都不是太好,哪裡像千多年前,一百個人拉出九十個人都能去修道。如今找到一個資質絕佳的人,一個小門派在若干年後很可能就一躍變成一個中型門派,而中型門派麼,所能搶佔的修道必須的物事也就多了些,用多出來的這些東西,又能培養出多個高手,若干年之後這門派很可能就變成了如蓬萊這樣的大門派。而蓬萊這樣的大門派麼,多了一個高手,在什麼修道會議上,說話的份量也就多了幾分,根基也就穩了一些嘛!

    當下,這天師就動了收徒的心思。但卻沒忘了正事。收斂了一下心神,瞟了一眼那三個崑崙的道友,天師說道:「皇上,碰上了天竺的禿驢,那就得請皇上把國師叫來分說分說了,佛門的事情,自然是讓佛門的人去解決來的好。」

    想了一想,僖宗當即說道:「阿父,著人去法門寺宣國師來見!」唐令孜應了一聲,走出偏殿叫了兩個小太監走了。

    李易瞇著眼睛觀察著這四個道人,渾然不知道天師已經動了收他為徒的心思,心裡想道:「看來道門跟佛門的關係很值得玩味嘛,一口一個禿驢,似乎是有點水火不容的味道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