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人皇印

正文 第五十章 :山大王(上) 文 / 黃花閨男

    歲月最是不饒人,每天教導桃花澗的村民修煉,或者是指點一些新進門的門人,就這麼混過了兩年。儘管李易和虎子也不甚高明,但教導一些連凝氣期都還不到的人,他們兩個凝氣期的『高人』儼然足夠了。長久的師傅做派,加上從小在富貴家庭中鍛煉出來的氣質,李易現在隱隱都有了一些大氣。經常跟著白虎幾個廝混在一起,大氣之外,又透著一股十足的痞氣。現在,李易已經可以熟練的處理一些四象宗對外的事情,跟守三,雲倉這些四象宗的前輩們感情是越發的深厚了。至親的人,李易把他們藏在了心底,只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呆呆的想想。四象宗,被李易當作是第二個家,守三等人,已然是李易的家人,裝在心裡無法捨棄的家人。

    四象宗在修道界也發展的不錯,已有正式的門人四五百人,比起崑崙,蓬萊這些大派也不遑多讓。要知道,崑崙的正式門人也不過是三百多人,加上一些打雜的閒雜人等或掛名弟子也不過才有千多人,四象宗的修道者,目前可以說是修道界修道者最多的門派。只不過四象宗的這些門人的素質,實在是……怎麼說呢?四象宗除了守三幾個坐鎮的人之外,其餘盡數都是連凝氣期都不到的門外漢,比起崑崙這些門派,質量上差了不少。

    縱使是這樣,就憑著守三目前修道界唯一的分神期的大高手的身份,四象宗還是吸引了不少的修道者前來拜訪。來聽聽守三對於天道的感悟,對那些遊走於某一境界巔峰卻久久不能突破的人來說,好處是不需多說的。當然了,這也就是一些散修或者是小門派的人常來走訪四象宗,如崑崙這些大門派,依靠門派裡強大的實力,用丹藥也好,用莫名其妙的法子也罷,總之他們就能在短期之內製造出一些金丹或是元嬰期的人物,守三一個分神期的人,實在不值得他們多關注。你一個人雖然強,可我出幾十個人圍攻你總也能弄死你了吧?個人實力,永遠都不會是某一件事情的決定性因素,除非這個人的實力達到了眾人難以仰望的地步。就比如說現在修道界突然出現一個仙人,那麼這個仙人絕對就是修道界無敵的存在,任憑你再多的人拿他也是沒有辦法的。

    有了經常上山拜訪的人,在這亂世的時候,這山路上自然也就會出現一些諸如「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之類的事情。做著事情的人麼,當然是整天跟白虎三個廝混在一起大氣之外透出十足的痞氣的李易了。一個凝氣期的小傢伙,怎麼可能去打劫走訪四象宗的人,莫非那些人中就沒有一二個高手麼?

    這一日,風和日麗,涼風習習,天空藍藍的似一泊清澈的湖水。山路上,走著五個道人,三個老道,看不出多大的年紀,裝扮也很平常,就是修道者的打扮。三個老道身後還跟著兩個年輕人,不似道人,只是兩個童子,但腰間掛著的劍向人說著,其實他們也是修道者,只不過是剛剛開始修道而已,只能是童子的身份。五人想必是就是某一個小門派中的人,此次前來,又是為了拜訪四象宗,順便聽聽守三的高深見解。

    通常散修或者小門派的人來四象宗,進了大陣之後為了表示對四象宗足夠的尊敬,往往放棄御劍,徒步走到四象宗所在的那座山頭。以修道人的腳力,途中時不時用點縮地成寸的小把戲,從大陣外圍到四象宗的那座山頭也不過是二三個時辰。修道人缺的是上好的飛劍和法寶,幾個時辰的時間,他們不缺。

    幾個時辰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三個清苦慣了的老道自是不會在意。但兩個才修道沒有多久的童子可就不樂意了。走了這麼久,雖然三個老道也會使縮地成寸之術,但也只是偶爾用用,所以現在兩個剛剛修道不久的童子臉上都是不耐煩的神色。擦了擦額頭的汗珠,一名童子抱怨道:「師傅,這四象宗是個什麼來頭,師傅與師叔也都是金丹期的大高手了,怎麼不御劍過去?這麼熱的天,四象宗的人這不是故意折騰人麼?」

    不知道是哪個道觀內的人,口氣好大?金丹期的大高手,這種話他也敢講出口,當真是井底之蛙不知天地有多廣大了。別的不說,就崑崙的人來四象宗的時候,就有數十個金丹期的人物,那些人連屋子裡都去不得,顯然是地位不夠的緣故。不過對於不知道哪裡的山野門派來說麼,有三個金丹期的人數也算了得了。

    「心靜自然涼,大吉莫非你還不知道這個道理麼?這都不知道,你還怎麼隨我等修道呢?」走在最前面的老道先是教訓了剛才那出聲抱怨的童子,而後又說道:「至於大高手三個字更是輕易不可說,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種大話,以後還是少講的好。聽聞四象宗的守三道友已是分神期的修為,乃是真正的大神通者,這次過來,說不得要跟守三道友好好的討教一二,切磋一些道法才是。我大風觀的道法流傳是極久遠的,距今也有一二百年的時間了,應該是不比四象宗的道法差的……」不知道這老道是不是真正的修道者,說話時竟也犯了普通老人的毛病,無比的囉嗦,還能給你扯出十萬八千里遠去。說到『切磋』時,這個老道嘴角還有些自得的神色,似乎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

    大風觀?這個道觀的名字倒是沒聽說過,他們修習的是什麼道法也不可考究。但這個門派定然是那種深山老林中不為人知也絕沒有和外界常常打交道的那種。不然就不會說出以他金丹期的修為和守三分神期切磋道法的話來。更不可能說出流傳一二百年的道法就是流傳深遠的話。這個門派肯定是這個老道不知道從哪個山洞裡找到了一本破爛功法修煉略有小成之後自創的,連峨眉,青城這些流傳了數千年的門派都不敢說自己的功法流傳久遠,他才一二百年的歷史就敢說這種話。何以說他們修煉的功法破爛呢?你看看雲倉幾個不過三百年的時間就到了元嬰的境界,而這個老道一二百年不過是金丹的修為就明白了。這個老道,比那叫大吉的童子還要井底之蛙一些。

    「師傅說的正是,我們大風觀歷史悠久,且有師傅,師叔三個金丹期的大高手……哦,不!且有師傅師叔三個金丹期的高手坐鎮,怎麼說也該比他們四象宗名頭大一些,大門派來走訪走訪他們這些小門派,為什麼還要走過去表示尊敬呢?御劍而行不僅節省體力,更是節省了時間啊。」叫大吉的童子再自誇了一下,說到『大高手』時突然反應過來,把『大高手』換成了『高手』二字。大高手不能亂說,高手總能算得上了吧?最後,還不忘教唆三個老道御劍帶著他們走,也好節省體力。

    大吉的話剛剛說完,從路邊突然就跳出一個身穿道袍的年輕人來。這年輕人滿臉的笑容,正面看上去讓人感覺親熱無比,但若是從側面一看,就會發現這年輕人的笑容怎麼有點邪惡。剛一出來,這年輕人就笑呵呵的奉承了大吉的話,說道:「這位小兄弟說得極是,從這到四象宗,少說也還要兩個時辰的腳程,御劍而行,不僅節省體力,於時間來說也是大大的節省了。幾位御劍過去,恰好就能在太陽下山之前趕到四象宗,卻是還能趕上一頓晚飯,四象宗的飯菜味道可是外面難得一嘗的,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在加上四象宗現在來拜訪的人多,今晚是不打算走,幾位在太陽下山之前,興許還能找到一間屋子過宿一宿,幾位可是要斟酌清楚了。」

    說玩,從路邊又走出一個只有一條手臂的漢子。這漢子也穿著一身道袍,和那年輕人的一模一樣,不過尺寸就大了幾號不止。寬大的道袍似乎還裝不下這漢子,乍一看去,怕是常年在碼頭上做搬工的人都沒有這漢子壯實。胸膛結實的肌肉就露在外面,丈許高的個頭一站在那就好像是一座小山一樣。讓人想不通的是這樣一個壯漢臉上滿是傻笑:「嘎嘎嘎,小易子說得不錯,虎子很喜歡吃四象宗的飯,啞兒做的飯可比虎子的娘做的飯還要好吃,你們要是不御劍過去,不僅吃不到飯,連住處也沒有了,嘎嘎。」

    突然間出現了這麼兩個人,五個大風觀的道士都是一愣。剛才講話的那個老道愣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行了一個標準的道禮,說道:「二位道友,貧道大風觀崔大林,這兩位是貧道的師弟,崔中林,崔小林,我們本是三兄弟,因為在大風觀修煉便以師兄弟相稱。這兩位是貧道的徒弟,大吉,大利。」崔大林先介紹了自己這一行五人,看來大風觀的確是這先前講的那樣,不過是一個沒見過市面的山野門派,連個像樣的道號也沒有。

    而後才說道:「聽二位道友所言,如今四象宗人員極多,是住不下了,是否?而且兩位道友似乎剛剛從山上下來,準備出山了,可是這樣的?」

    那年輕人心道:「大風觀,沒聽說過。」臉上仍是笑呵呵的說:「崔道友說的對啊,現在山上正是人多的時候,而且那些人好像今晚是不打算走了,道友若是現在不趕上去,怕是今晚幾位就該找不到地方留宿了。雖說修道者天地為家,但晚上在外面吹冷風也太不像話了些。所以還請幾位道友御劍上山,也好在太陽落山前找個住處。」年輕人說的眉飛色舞,像是遇上了什麼很開心的事情一樣:「至於我們兩個麼,做完這一票也就該回去了。」說完,這年輕人似是說漏了什麼話,臉紅了一下。

    ps:萬分慚愧,今天又遲了些

    遲到的原因不是因為趕稿,而是外出開會,一弄就是現在,還沒吃飯……所以大家不要擔心沒稿子

    大家見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