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三卷 俠骨柔情 第三十四章 大事成矣 文 / 豐郎

    如今在蘭州以東阻擊擴廓帖木兒的是大將李文忠的五萬人馬,據探馬來報雙方廝殺極其慘烈。李文忠五萬人馬僅僅半月間已是十去其二,此刻正在關川河一帶據險而守。

    徐達叮囑道:「此去蘭州,與李文忠的人馬匯合只守不攻,若有變故則退至葫蘆河以東的六盤山一帶。若是元兵衝過了六盤山,那麼我軍勢必腹背受敵,大事去矣。」

    湯和領命,帶著先鋒龐黑虎轉身便走,徐達帶領眾將親自送到了大帳外。營帳外錦旗招展戰馬輕嘶,五萬甲士早已整裝待發。

    湯和來到軍前翻鞍上馬,向著徐達及眾將一拱手:「湯和去了!」徐達及眾將紛紛拱手回禮相送。湯和策馬揚鞭,五萬馬步軍緊緊跟隨其後,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揚起一路風塵向西去了。大奎帶領百餘名兵士趕著數百輛大車尾隨在隊伍的後面,臨出寨門大奎向著徐達等眾將揮了揮手,徐達只是微微一笑眾將皆是愛搭不理。

    如此一來,大奎頓覺無趣。想當初自己身為江南通政使,與黃鶯完婚之際。這裡許多人也都曾一起喝過酒,如今自己成了伙頭校尉,他們竟是如此的冷漠,真真世態炎涼啊。

    車隊皆是騾子和驢子拉車,故此走得比大軍要慢些。如今李文忠部在蘭州左近與擴廓帖木兒相持半月,想必糧草帶的不多,故此軍中撥付糧草隨湯和大軍一併出發。糧草隊伍雖是落在隊伍的最後,但仍有兩千騎兵護衛。

    老霍趕著車,大奎坐在一邊,左手抓著兩張大餅,右手拿著一塊大肉,吃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可惜的是湯和軍中禁止飲酒,不然再有兩口燒刀子下肚,那才叫一個美。兩側的騎兵看著大奎這通吃,不僅有些羨慕。此去蘭州無異於赴險,卻不知這伙頭校尉為何如此悠閒,,吃得這般痛快?

    又行近半月,隊伍過了葫蘆河臨近關川河以東的石峽灣,這裡正是李文忠將軍的安營之處。營寨南北而捨,蜿蜒數十里。雖是戰線綿長,但卻正處在一處長坡上。河灘據此長坡尚有數里之遙,元兵就在關川河對岸安營。若是強攻,元兵勢必要先過河,李文忠卻正可在元兵過河未半之時率兵擊之。

    曉是如此,李文忠的部下也是損失慘重,元兵的騎射本事比之明軍卻是高明了些。每每元兵來犯,必是以騎兵為先鋒。渡河之際便是漫天箭雨之時,雙方皆是數輪齊射,然後才是短兵相接。本是明軍的優勢,在元兵的騎射之下竟是兩敗俱傷之局。

    放眼灘涂之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曉是如此,元兵每日皆是要發起數次不計傷亡的衝鋒。湯和與李文忠並肩站在瞭望台上,看著蜿蜒的河灘。

    「湯將軍,元兵攻勢如此兇猛,怕是未到一月我那幾萬兵馬便拼光了,幸虧有湯將軍前來增援,文忠在此拜謝。」李文忠說的卻是由衷之言。

    湯和正色道:「你我同為大明效力,文忠何出此言?」

    李文忠乃是太祖皇上的外甥,其身世頗為淒苦,太祖在其少年時收為養子。軍中皆稱其為皇子,唯獨湯和喚之文忠,如此倒也顯得親近。

    李文忠望著關川河道:「如今在關川河西岸的乃是擴廓帖木兒手下大將虎林赤。」

    「哦?卻不知元兵有多少人馬?」湯和極目遠望,卻是開口問道。

    李文忠道:「據探馬來報,虎林赤所率精兵五萬有餘,其後便是擴廓帖木兒的十萬大軍。」

    湯和輕輕一笑道:「如今李思齊屯兵於蘭州,擴廓帖木兒過門而不入,看來他二人尚有嫌隙。若是擴廓帖木兒全力攻打,我等勢必難以抵擋。」

    「如此說來,擴廓帖木兒並不急著去為張良臣解圍?」李文忠有些摸不著頭腦。

    「呵呵呵,歷年來擴廓帖木兒與李思齊張良弼三人相互攻伐,如今元庭氣數已盡,三人割據城池妄圖苟延殘喘,如此使盡心計何謂聯盟?」湯和不禁笑道:「如此一來元帥大事成矣。」

    正當此時,河對岸響起一片號角聲。『嗚嗚』聲響中,對岸的高坡上現出黑壓壓一片元兵來。元軍在河對岸的高坡後駐紮,如此卻可擋住明軍視線,令明軍看不到虛實,這也是敵將的過人之處。

    李文忠凝神望著對岸,緩緩言道:「今日這是元兵最後一次衝鋒了,太陽落山之前便會終止攻勢。」李文忠說著向前遙指道:「湯將軍請看,那隊列最前的便是元軍中的精騎兵,這些騎兵裝備精良,戰馬及馬上的兵士皆有鐵甲護衛,刀槍既不能傷。」

    湯和只是點點頭,李文忠又道:「其後是刀盾兵,掩護長槍兵在後。不論是強渡搶灘還是陸地作戰,其隊列卻是十分的嚴整。」

    二人就這樣看著元兵到了河岸前開始渡河,河水並不深剛及馬腹處。隨後便見元軍的後方竟有數千兵士推了百餘架火炮架設在對岸。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趁大軍渡河之時,以火炮加以掩護。這樣一來,明軍要想在元兵渡河之時攻殺,便會付出血的代價。

    戰鼓聲起,明軍大寨於南北各開一道寨門,兩處寨門各有一萬精騎嚴陣以待。河對岸角號聲急元兵正加緊渡河,此刻明軍並沒有動作。慢慢的元兵以後數千騎兵到了岸上,隨後約兩萬刀盾手及長槍兵也過了河。

    經過半月來的血戰,雙方皆有了經驗。明軍寨前便是緩衝地帶,一旦元軍進入明軍的火炮射程,那時便是開戰之時。元軍在灘涂前列陣,整齊的三個方陣呈品字形配置。騎兵在前,左右各有一個萬人方隊護在側翼。

    『轟』一聲號炮聲響,近三萬元兵嘶喊著向明軍大寨發起了衝鋒。

    李文忠冷冷望著衝來的元兵對湯和道:「此乃是元兵敢死之師,一旦其衝入軍帳前一箭之地,其後續便會有大軍渡河。生死存亡皆在百丈處。」湯和聞言並不言語,只是與李文忠站在瞭望塔上觀戰。

    元兵沖的極其兇猛,騎兵在前揚起漫天沙塵,短短五里之遙轉瞬間已沖了一半。又過了盞茶時間,元騎兵已衝到了大寨前兩箭之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