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三卷 俠骨柔情 第三十四章 觸犯軍令 文 / 豐郎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不到晚飯的功夫,孫遷染花柳的事情已經傳遍前鋒軍每一個兵士耳中。第二天天一亮,各級將領也都獲悉此事。

    前鋒軍中軍大帳,各營偏將齊聚。趁著孫遷未到,都在交頭接耳。

    「哎,聽說了嗎?孫遷將軍染花柳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常年打仗是個男人也受不了啊。」

    「不過孫將軍怕是飢不擇食啊」

    「這選姑娘就要選膚色白皙嫩滑的,若不是孫將軍……」

    幾個偏將聚在角落裡嚼舌根,說的那叫一個繪聲繪色。許是聲音大了些,又引得兩名好事者上前湊熱鬧。

    正在這時,帳外一聲長喝:「孫遷將軍到。」

    眾將聞言連忙各自走到大帳正中分列兩班,隨後一陣甲冑聲響,帳外走進一員大將。

    來者比尋常人足足高出一個頭來,走起路來虎虎生風,那面相實在是有夠猛惡。只見其面如重棗,雙眼猶若銅鈴相仿,一雙濃黑劍眉直插入鬢,蒜頭鼻子大嘴岔。再加上一身甲冑挎著腰刀,這摸樣真如廟裡的金剛畫上的太歲一般。

    眾將齊齊抱拳道:「孫將軍。」

    孫遷鼻子裡哼了一聲,大步走到正堂條案後落座。

    「各位將軍請各自就座吧。」孫遷擺擺手,眾將聞言各自落座。

    有兵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士持了水罐來到孫遷身旁,在條案上的海碗中倒了一碗清水。孫遷有個習慣,每日昇帳議事總要喝一大碗水。

    喝了水,孫遷伸手一抹嘴巴,這才粗聲道:「昨日元帥給咱前鋒軍派了一個新將軍來,叫什麼張大奎的,此人據說有些本事。昔年後宋大興之時,此人便是大將軍。後宋亡了之後此人也就此銷聲匿跡。不過不知怎麼就做了江南通政使,還去了雲南招降梁王。結果梁王不買賬,險些將他殺了。他獨身一身逃回江南之地,又因貪贓之罪入了獄。」

    說到這裡,孫遷看了看眾位將領,這才續道:「說這些,無非是想問問眾位將軍,你們想叫一個雞鳴狗盜之輩來做你們的大將軍嗎?」

    眾人面面向覦,卻皆是不發一言。孫遷見狀不由得大怒:「嚼閒篇一個個這般來勁,說正事便都啞巴啦?」

    驃騎營千總起身向孫遷拱手道:「將軍息怒,張大奎即是中軍委派,無論其是何等樣人,卻不是我等可忤逆的。想徐元帥將此人派來前軍,自然有其道理……。」

    「道理個屁!」孫遷拍案而起,指著這驃騎營千總罵道:「瞎了你的狗眼,這前鋒軍中大將軍只能有一個,那就是我孫遷。」孫遷繞出桌案,在大帳中來回疾走,半晌又道:「在朝中,我乃皇親。在軍中我也是拿軍功說話。那張大奎什麼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玩意?一個待罪的囚徒,也敢與本將軍相提並論?」

    眾將驚若寒蟬,都知道孫遷的脾氣,故此沒人再說一句話。孫遷在帳中來回走動,半晌才道:「我已傳下將令,沒我的話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軍營,我倒要看看那張大奎如何來赴任。」說罷走回條案後的太師椅落座。

    望著眾將,孫遷又道:「前鋒軍每日按平日裡的法度操練,就算沒有那張大奎,我孫遷一樣能練好兵馬打勝仗。」說罷端起水碗,將碗中清水一飲而盡,這才吼了一嗓子:「散帳。」

    風輕雲淡落日餘暉,大奎立在帳前遙望遠處,緩緩將右手的雞腿放在嘴邊咬了一口,直吃的滿嘴流油。左手拎著酒葫蘆,不時喝上一口。這燒刀子入口甘冽,甚合大奎口味。大軍馬上要開拔蘭州,軍中每個人都忙的沒頭蒼蠅一般,唯獨大奎清閒自在。

    情閒不是沒來由,伙頭軍有真校尉盯著,楊小虎不時來照應一下,故此大奎才有閒暇躲在沒人處吃喝。

    隨手將手上雞骨頭扔了,仰頭喝下最後一口酒。大奎這才滿意的咂咂嘴,還有些意欲未盡的意思。

    拎著空酒葫蘆,慢慢悠悠的向回走,剛好酒勁上頭,大奎飄飄欲仙好不快活。

    剛回到伙頭軍營地,迎面碰上一人,卻是一名伙頭老軍。老軍見大奎回來了,忙上前攔住大奎去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路。

    「張校尉啊,你怎麼喝成這樣?不要命啦?」老軍如此一說,大奎卻是滿不在乎。

    老軍續道:「軍中不得飲酒,這你不是不知道。若是被監軍看見,誰也保不了你。」

    「監軍?哪裡又冒出個監軍?」大奎醉眼朦朧,望著老軍已是兩個影。

    老軍左右看看,忙拉著大奎到了僻靜處。這才語重心長道:「國有國法,均有軍規。軍中不得飲酒,這是定律。張校尉先在此少待,我去給你泡壺茶來醒醒酒。」

    大奎呵呵笑道:「你這人不錯,茶就免了。我回去睡覺。」說著大奎回到了營帳中倒頭便睡。老軍站在賬外不由唉聲歎氣一番,自去忙自己的了。

    未及天黑,大奎正睡得香,突聞帳外一陣銅鑼響。接著就傳來腳步紛雜之聲,大奎不僅煩躁起來,拉過被子蒙住頭臉接著睡。不想帳外連滾帶爬奔進一人來,卻是那個老軍。老軍奔到大奎床邊氣喘吁吁道:「張校尉快醒來,監軍點某了(點名)。」

    大奎迷迷糊糊一推老軍,口中喃喃道:「別吵,我正睡得香…好酒!」

    老軍急的一把揭了大奎的被子,將大奎拉了起來。

    「張校尉莫要拿性命耍笑,快跟我走。」說著架起大奎出了營帳,帳外不遠處伙頭軍數百人早已齊集完畢,老軍架著大奎來到人群中站定。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還好監軍還未到,老軍四下望了望,這才在大奎耳邊輕聲道:「莫要言語,只管站在這。等點某的時候應一聲便了。」

    大奎站在原地,身子直晃蕩。老君無奈只得扶著大奎的肩膀站在大奎身側。

    不多時,場外一聲高唱:「監軍大人到。」本是噪雜的人群立時靜了下來。

    暮色中行來一人,錦袍玉帶頭頂籠巾,胸口繡著孔雀朝陽圖。這監軍大人一路行來說不出的瀟灑飄逸。這也難怪,軍中俱是見慣了軍服鎧甲,猛然來個三品文官,卻有鶴立雞群之感。

    監軍到了眾人前站定,身後行軍主薄忙湊到監軍身旁低聲問道:「大人,開始點某?」

    監軍鼻子裡哼了一聲,行軍主薄向著建軍一躬身,這才向著眾人揚聲道:「念到誰的名字誰就應一聲。」說著翻開手上的賬簿開始念道:「校尉方勇。」

    伙頭軍那個真校尉忙答道:「在!」

    行軍主薄又念道:「校尉張大奎!」半天沒人吱聲。

    監軍卻是道:「且慢,這伙頭軍怎麼有兩名校尉?」

    行軍主薄忙道:「回大人話,這是新來的校尉。姓張名大奎。」

    監軍又問:「此人何在,為何沒人應某?」

    「這……。」行軍主薄無奈又喊了一遍:「校尉張大奎!」還是無人應答。

    大奎站在隊列裡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竟是打起了呼嚕。站著也能睡著,真是咄咄怪事。老軍推搡大奎幾次不見反應,心中不僅暗道:「完了,這下沒折了。」

    監軍站在人群外,卻正在下風口。大奎一身酒氣隔老遠就能聞到,監軍自然已有所察覺。

    「是誰違反軍令私自飲酒?自己站出來」監軍板著臉冷聲問道。

    眾老軍你看我我看你,竟是無人搭話。監軍見沒人站出來,當即向前走了幾步,隨後分開人群佔到了大奎身前。

    說來也巧,這監軍喜好乾淨,平日裡沐浴更衣都要熏香一番。而大奎醉酒之時最聞不得檀香味,這監軍一到身前,大奎睡夢中眉頭一緊,接著腹中一陣翻江倒海。「哇」一聲,竟是吐了監軍一身的污穢之物。

    監軍毫不防備下遭此突變,心中自然是火冒三丈,當下厲喝道:「違抗軍令私自飲酒,竟是醉成這樣。」說話的工夫不禁後退數步,早有侍衛上前替他擦拭污物。

    監軍指著大奎道:「把這目無法紀之徒與我綁了。」話音一落,另有兩名侍衛衝到大奎身前,一左一右架了大奎拖出人群。

    監軍也不點某了,帶著親隨扭頭便走。

    大奎醒來之時,卻是渾身被五花大綁的丟在一座營帳內。身子動了動卻是越動越緊,無奈之下只得作罷。按說軍中飲酒,論罪最輕也是五十軍棍。但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大奎得罪的卻是監軍大人,監軍發了狠,定要將大奎斬了方解心頭之恨。

    大明軍中自有軍法,軍法曰:士卒觸犯軍令者斬,校尉以上將領皆一視同仁。不同之處在於,校尉以上將領犯了軍令要斬首,須報請大將軍核准方可動刑。

    監軍大人找到孫遷報曰:「昨日酉時點某,伙頭軍中有人違令飲酒,以致大醉不醒,為正軍法請大將軍定奪。」這監軍單單忘了報上名字。孫遷卻是不敢善做主張,一時沒了主意。元帥徐達已將其貶至副將,主將印信早已收回。既然不是主將,便沒有生殺大權。孫遷無奈,只得命人將張大奎看押起來。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