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三卷 俠骨柔情 第一百一十四章 山路埋伏 文 / 豐郎

    普安(今貴州省盤縣)雖是貴州地界,但與雲南曲靖接壤,沿途相隔數百里山路,崎嶇難行。這一路顛簸勞頓,不光是王西元,眾兵士也有些受不住了。大奎無奈下吩咐板凳吳涯二人帶著十名士卒攀至半山處放哨查探,以防追兵。

    隊伍就在山路一側的樹林中稍事歇息,幸虧在三寶村時剩了些乾糧,由於人數眾多,也只能五個人分一個饃饃。這些兵士皆是正值青壯,每人一小塊卻哪裡吃得飽?

    大奎吃了點乾糧,想要喝水。哪成想水袋早空。剛剛喂王西元時已是最後一點水了。

    大奎環目四望,發現周圍四處皆是野草灌木,此刻又深處荒山野嶺,卻到哪裡找水喝?一路奔波,連停下喝水的功夫都沒有,想必此刻所有人都是渴的嗓子冒煙。

    正在此時,空中『嗖』的一聲響起一聲尖嘯,卻是板凳等人放的一支響箭。大奎聞聲起身喝道:「備戰,有追兵。」屬下兵士紛紛起身,各自持了兵器等待號令。

    不到片刻,板凳吳涯帶著屬下兵士回來稟報,追兵足有兩千,皆是輕騎兵,離此地已不足十里。

    「此處地形如何?」大奎急聲問道。

    板凳喘息道:「向東沿著山坡一路下去,拐過山腳有條大路可直奔東南方。」板凳說著又伸手指點道:「此處是個山頭,左側是高山,右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側是陡坡。」

    大奎聞言當機立斷:「親軍留下,吳涯帶其他人護送王大人先走。快~!」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沒有人有異議,聽到號令所有兵士各自分頭行事,吳涯王西元與三百兵士上馬先行一步,只留下大奎與親衛軍兩百人在此阻敵。敵兵兩千,己方兩百,需以一擋十拖延時間,這樣王西元及其部屬方能安然撤離險地。

    大奎隨後吩咐道:「狗剩帶百名士卒在東坡處多布陷坑絆鎖,隨後跟來。其餘人上馬跟我走,」說著當先上馬,百名士卒跟從大奎順著王西元等人的去路下了山……。

    刊布帶領兩千騎兵快馬加鞭疾馳而來,人馬所過之處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正奔馳間,前方出現岔路,刊布勒馬揮手示意大隊人馬停止行軍。

    岔路一條向北,一條向東。刊布不禁揚聲喝道:「速速查探明軍去向。」話音一落,隊伍中奔出一騎,當先到了岔路口。那元兵跳下馬來先是跑到正北的路口在地上細細查看了一番,又跑到東側路口查看一番,這才上馬回來向刊布稟報。

    「將軍,數百明軍向東去了,看痕跡已是過了小半個時辰。」兵士說完即指著向東的路道:「這條路通大山丫,過了山便是普安了,不過山路狹窄,甚是崎嶇難行。」

    原來這探路的元兵是探馬,專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擅探路追蹤之術。

    刊布冷冷一笑道:「既是難行,想必他們走不遠。」說著厲聲喝道:「眾將士聽令,戰功就在眼前,殺一人賞銀十兩,擒敵將賞銀百兩再加一個女人。」刊布身後兩千元兵聽到這句話,彷彿見了血的餓狼般歡聲雷動。

    自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元朝後,元朝的軍隊即分為宿衛軍,鎮戍軍和屯田軍三類。宿衛軍專司京城護衛,其次便是鎮戍軍,鎮戍軍專職鎮守各處州府及邊塞要地。屯田軍既是有事打仗,沒事種地而已。

    但不管是什麼軍,軍中是不能有女人的。刊布竟是許諾賞銀賞女人?這無異於狼群中掛了一塊肉,看得見吃不著。想吃肉?那就要看誰跳得高了。

    大隊人馬再次出發,向著天目山方向隆隆而來。山路雖是狹窄,但也能容五匹馬並行,兩千人馬上山,隊伍便擺了一字長蛇陣。

    刊布帶著隊伍策馬追趕明軍,見到山勢極其險惡,卻並沒放到心上。自己帶了兩千人馬,明軍只有區區五百人,兵力如此懸殊,況且連日奔波之下,明軍糧草不繼,如何能長遠?想來明軍定是不堪一擊的。不要說對陣,兩千人馬便是擠也能把明軍擠死。

    轉過一道山腳,眼前是一處山梁,林間路倒是豁然轉為寬闊。雖是連年戰亂,但雲貴兩地通商不斷,但凡雲南所用瓷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器絲綢等物,皆是由貴州流入,此處山路便是通商要道。如今大元已顯頹勢,中原江南各地相繼被大明所佔,梁王把匝刺瓦爾密據守雲貴川,於各處城池關隘也都有重兵把守。刊布身為中慶路曲靖府鎮戍軍萬戶,既然接到梁王傳書截殺自然是不能怠慢。

    如今明軍在自己的眼皮下逃脫,刊布只覺此乃奇恥大辱。眼下道路已寬,自然沒有慢行軍的道理,刊布行在軍中揚聲傳令道:「全軍聽令,火速行軍不得有誤。」

    屬下兩千精騎皆高聲領命,當下隊伍緩緩提速,直至全力奔馳。兩千人馬直如一股洪流般急速湧向山梁,又行一段地勢轉為向下的緩坡,放眼望去足有數里長的山路上滿是明軍所留的馬蹄印。刊布在隊伍中見到,急急下令全速追擊。元兵精騎越過山梁速度絲毫不減,藉著地勢向山下衝去,一時間馬蹄翻飛氣勢驚人。

    照這個速度,不肖半個時辰即可追上明軍,到時候將其全數剿滅,再到梁王處領賞。梁王帶屬下向來寬厚大度,想來金銀賞賜必不可少。刊布顛簸在馬上,心中無限遐想,彷彿金銀玉帛,曼妙美人便在眼前一般。

    正浮想聯翩之際,前軍突然大亂,接著就見到前軍人仰馬翻撲倒一片。此處正在借坡猛衝,徒然間如何能定住馬勢?前面元軍騎兵一倒,後面騎兵剛好趕上。一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時間摔跌馬踏,元兵死傷不計其數。

    蒙古鐵騎當年縱橫天下,自有其長處。前方出了亂子,後方盡量勒馬繞行,哪成想這數里長的山路緩坡上,竟是被人挖了許多的陷馬坑。更為可恨的是,這些坑都不大,只有圓盤大小。馬兒急速由山上衝下,一旦踩進坑裡,必然是折斷腿的。

    元將刊布強行勒馬,斜裡衝上右側山坡,好歹停住馬勢。回過頭再看,山路上竟是哀嚎遍野屍橫遍地。遭踐踏摔傷的兵士不知凡幾,受傷馬匹足有數百。

    原來大奎帶兵在此處挖坑,因為情況緊急,只能挖小坑並盡量挖深。兩百人挖了四百個坑並巧做掩飾之後,便即撤離了此地。

    望著手下遍地哀嚎,刊布直氣的暴跳如雷,命人急急統計傷員傷馬,哪成想死傷兵員竟有七百餘人,傷馬亦在此數。刊布咬牙留下少許人在此地收拾殘局,當下帶著一千騎兵繼續追擊。

    這次學乖了,前頭有探馬帶路,大隊人馬卻是跟在探馬身後小心前行。刊布再不敢令人馬全力狂奔,直到下了山坡才發現,原來陷馬坑就只是哪一處。

    回頭看看身後的山坡,再看看前方山腳。刊布再次厲聲喝道:「明軍的陷阱只此一處,眾將士跟我沖。」刊布幾手下兵將早憋了一肚子火,只想追上明軍拚殺一番,以解心頭之恨。一千鐵騎策馬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揚鞭如風疾馳,馬蹄聲遠山迴盪,山林間百鳥驚飛,氣勢駭人之極。

    無奈屋漏偏逢連陰雨,正當要轉過山腳之時,一如剛才。前軍傳來陣陣戰馬悲嘶,轉瞬間衝在最前的騎兵又撲倒一片。刊布不得不再次喝令停止行軍。

    還未等刊布回過身來,山林中一陣弓弦響處。竟是突如其來一片箭雨,『咻咻』聲不絕於耳,刊布情知不好,急忙翻身下馬避箭。身旁兵士哀嚎慘叫連連,不時見到有人中箭落馬。這兩番變故,刊布手下能作戰的元兵已是不足五百人。

    正當刊布驚慌失措之際,只聽山林中一聲長嘯:「張大奎在此,納命來。」話音一落,只見大奎策馬提槍殺出山林,身後兩百士卒翻案上馬向著亂成一團的元兵殺將過去。

    刊布憋了一肚子氣,這回可算見到人了。當下再次上馬提刀,迎著大奎衝了過去。

    「宵小鼠輩,暗箭傷人算什麼本事,來來來,爺爺陪你……。」刊布的說辭還未叨咕完,迎面飛來一塊石頭,『啪』一聲正砸在刊布嘴巴上。

    大奎的飛石絕技果然厲害,這一石頭竟生生打進刊布的嘴裡,將他餘下的話憋了回去。許是石頭大了些,足有拳頭大小,這一下刊布傷的不輕,滿嘴牙碎了一半。

    刊布不愧為一員猛將,竟是含著石頭與大奎迎面交鋒。『當』一聲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大響,刀槍相擊金鐵交鳴,兩馬一錯蹬,刊布不及回身再戰,先是趴在馬背上伸手把嘴裡的石頭摳了出來。

    大奎借勢衝進元兵人群,鐵槍一擺甩出一片槍花,紅雲過處俯屍一片。待到大奎勒馬回身,只見那刊佈滿嘴淌血狀似厲鬼一般,高舉大刀再次殺來。刊布的部下雖是經歷驚變,但轉瞬回過身來,見到大奎落單,紛紛挺兵器來戰。

    萬軍中大奎尚能來去自如,何況這區區數百兵將?不等身周元兵近身,大奎回身鐵槍一記橫掃,衝到身後的一名元兵竟被大奎攔腰掃落馬下。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