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三卷 俠骨柔情 第一百零八章 驚天陰謀 文 / 豐郎

    王福一指身旁的王安齊道:「王某混跡半生只此一子,然卻被歹人傷成如此模樣。」

    豈料話音一落,在座的一位戲謔道:「哎,王大人這是為何?不就是兒子嗎?在這個世上只要有銀子,害怕沒有兒子?女人多的是,尋個模樣俊的再生一個不就行啦?」此話一出,滿屋子人皆是哈哈大笑。

    這些人都是中慶城炙手可熱的人物,但無一列外皆是粗人,說出的話難免粗俗了些。

    王福聞言不僅老臉一紅,歎氣道:「哎,王某力不從心啊。」

    「哈哈哈哈哈。」這番話自然引來眾人的嘲笑。

    王福身寬體胖,心也夠寬。竟是將自己的心中隱晦說出,毫不顧忌臉面。

    眾人笑罷,那個周統領不禁問道:「曾聞王大人曾網絡江湖豪傑,身邊高手如雲。怎會叫歹人得了手去?」

    王福再次一聲長歎道:「武林中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聞聽王福所言,周統領立時來了興致,又再次問道:「究竟是何人下的手?」

    王福本是紅潤的臉上,頓時顯出猙獰,咬牙切齒道:「就是明廷江南通政使張大奎。」

    此言一出,滿室皆驚。如今在這中慶城,若說有人不知中原武林之事倒還情有可原,但若是不知張大奎是何許人也,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大奎在中慶城的那達慕大會上力挫蒙古跤手百多人,這可是中慶城婦孺皆知的事情。

    周統領得知是張大奎傷了王福的兒子王安齊,當時便不再言語了。當天比賽時,他也是在場的。他雖是蒙古人,但對於摔跤之術不甚喜歡,故此與大奎失之交臂。周統領生性好武,尤其對漢人的武功十分感興趣,自小便跟從高人學藝,到如今已是三十年有餘。可謂是武功不俗深不可測。

    室內正在沉默中,王福揚聲道:「今晚相請各位前來,就是為了我大元的今後命運,更是為了我王某的私仇。還望各位能夠鼎力相助。」

    周統領呵呵笑道:「周某早就有言在先,王大人的事就是我周雄的事,有什麼要我做的,王大人只管開口就是。」

    原來這個周雄便是梁王梁王把匝刺瓦爾密手下大將之一,如今在梁王府任侍衛統領。

    其餘諸人也都紛紛表態,願意出一份力。

    見到眾人首肯,王福這才道:「我們要做的第一步,便是假借大明使節團的名號做幾件大事。」

    眾人皆問做什麼,王福陰陰一笑道:「若是明使節的屬下在城中殺人越貨,你們說會怎麼樣?」眾人聞言不禁一陣交頭接耳。

    王福續道:「第二件事,便是慫恿梁王與明使節翻臉,如此一來招安之事自然灰飛煙滅。」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不等眾人提出異議,王福續道:「第三件事便是我等全力對付明廷使節。」

    周統領聞言大驚失色,忙道:「不可,若是四處殺人放火,畢竟驚動城防兵馬。若是被擒住,到了衙門嚴刑拷打,怕是要露出馬腳的。再者,梁王心意已決,卻如何勸得動?」

    王福臉上一陣皮笑肉不笑的道:「這個眾位放心,王某自然心中有數。」

    在座中一位中年儒士沉吟道:「明使此來中慶城,為的便是蒙漢修好,怎會無故鬧事?再者,城中俱是我大元子民,徒增傷害於心何忍?」

    王福哈哈笑道:「可城北所居多是苗人及黎人,那他們開刀自不會有事。」見到眾人猶豫不決,王福微微一笑吩咐道:「來人啊。」

    話音一落,由後堂走出數人,抬著一隻大箱子來到廳中放下,箱子打開後,珠光寶氣迎著房中燭火耀人眼目。

    王福微微一笑道:「這是王某的一點心意,眾位請笑納。事成之後,王某再每人送上十萬兩銀票,不知眾位意下如何?」

    古語說:財帛動人心。房中眾人稍一議論便即再無人說話。兩個侍從收拾了木槓繩索後,便從懷中取了數塊紅布,將箱中財寶一一分成數份以紅布包了,然後恭恭敬敬的給在座眾人每人一個紅包。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一點也不假。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眾人接了財物皆是一臉熱切的望著王福等候下文,周統領率先問道:「不知王大人打算如何對付明使團?」

    王福冷冷一笑道:「我的屬下方九天,想必眾人皆是知道的。」

    眾人各自點頭,方九天本就是雲南大理人士,便是在江南等地也是聲名赫赫。江湖上人稱苗疆毒王,有誰會不知道?

    王福笑道:「皇上北遷,如今枕戈待旦意圖收復失地。但明軍中多有能人領軍,為首者便是徐達常遇春之流,那常遇春有萬夫不當之勇,徐達更是深具鬼神莫測之機。如今徐達常遇春的大軍佔據中原之地,皇上要想一鼓作氣恢復大元失地,首要做的便是除去徐達常遇春。」

    室內眾人不禁又是一陣交頭接耳,王福續道:「方義士北上便是為了去對付徐達與常遇春,一旦得手明軍無人亦,哈哈哈哈。」

    望著眾人竊竊私語,王福笑道:「梁王天縱英才,豈會不知其中利害?故此做戲一場穩住明廷,其實私下裡早就有心將明廷使節除掉,只是你等不知罷了。」

    在座眾人此時哪裡還會坐得住,聞言俱是各自起身,向著王福抱拳道:「我等謹遵王大人吩咐,但有所命萬死不辭。」

    王福故意望著眾人,眼中不免滿是得意。這些人皆是梁王手下肱骨之臣,可如今只有自己深得梁王重用,這說明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了什麼?說明我王福人如其名身居福祥。

    「吳王諭。」王福突然一聲冷喝。

    眾人連忙紛紛跪倒,王福慢吞吞由袖中拿出一卷絹帛,徐徐展開,這才念道:「吾皇北遷,臣者憂心思慮。然吾皇天縱神武不日南還,我等自當堅守雲貴之地,已使寸土不失。

    今有明使前來說降,本王不勝煩擾。為除後患,特任御史中丞王福為中慶城太史,其有獨斷專擅之權,一應所命悉聽調度。見此令如見本王,抗命不遵者斬立決。」

    「我等為王大人之命是從。」眾人齊聲應和,王福臉上更是春風一度。

    「來來來,眾位大人請起,快快請起。」王福雙手虛扶,一派裝腔作勢。

    待到眾人起身,王福這才一一面授機宜,大奎在窗外聽得其中險惡處,不禁殺心大起。

    王福與眾元庭文武相商,明日招齊人馬假借大明使團有人在城中為禍之由對其下手。而王福的後手便是在驛館的水井中下毒,意圖將明使團一網打盡。

    大奎此刻心急如焚,得知方九天北上竟是意圖謀害徐達元帥及常遇春常大哥,大奎心中怎能不急。

    半個時辰後,眾人議事完畢各自散去,王福命人將眾人送出了府宅,這才轉身看著身旁的兒子。如今的王安齊不光身子成了廢人,連腦子也不靈光了。當初因為身上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多處骨傷,已是生命垂危。王福遍尋名醫良藥為兒子保命,誰知是藥三分毒,骨傷好了王安齊傻了。

    今晚議事本是機密大事,但王福發誓要為兒子報仇。王福就是要讓兒子親眼看看,自己是如何為他報仇的。

    王家一脈單傳,如今既然已是絕了後,王福心中的怨恨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福命下人將王安齊推去了後堂,而他自己則命人泡了一壺茶,便獨自一人坐在廳中邊喝茶,便思慮著該如何行事。

    按說王福也是讀書人出身,本該靠著自身的學識有一番作為,然而仕途險惡這才讓他泥足深陷,想想以往種種,王福也不免傷懷。

    自己的妹妹本來貴為太祖皇上的王妃,誰知因為自己的事情落得被打入冷宮,最後鬱鬱而終。兒子儀表堂堂正值青春少年,然而卻是因為自己的溺愛,沒有嚴加管束才導致如今的下場。有道是天命不可違,民心不可欺。王福如今惶惶不可終日,卻皆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

    正當王福陷入沉思之際,身邊傳來一聲歎謂。王福回過神來,扭頭一看。直嚇得三魂安在七魄已失。原來不知何時,身後不遠處竟站著一個蒙面黑衣人。由於其立在暗處,身影模糊。卻更是顯得陰森可怖之極。

    「你…你…你是誰?」王福口齒不清,顫聲問道。

    來者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悠悠言道:「人世間因果循環,善惡到頭終有報,無論你逃到天涯海角,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說著大奎揭了臉上面巾。

    「本官大明江南通政使張大奎,特來取你首級銷案。」大奎說罷身形已動。

    可憐王福,自打逃到雲南落腳,身邊竟是只有寥寥數人相從,這數人雖是高手但卻無巧不巧的被梁王看中收在麾下。如今的王福只是一個豪富而已,梁王看中了他的銀子,而他只能借助梁王的勢力苟活於世。

    他為報私仇,撒出彌天大謊。聲稱受梁王委派剿滅大明使節團,實則純屬子烏須有。但一旦成事,則木以成舟。梁王為了他的銀子,自然不能過分怪責他。畢竟接受招安也只是權宜之計。

    哪曾想天道輪迴,今夜卻是王福壽終之日。大奎沒有說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