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三卷 俠骨柔情 第十章 :千里奔波 文 / 豐郎

    吳王早有授意,但凡三品以下有貪贓劣跡的的官員盡皆斬之。大奎沒再猶豫,於次日便將潘苛及傅泰來斬首示眾於集市。

    潘苛一死,前來告狀的饒州百姓差點把衙門口踩平,所告之狀五花八門。衙門一時間成了菜市場一般,門口的鳴冤鼓都敲破了……。

    「大人,我家男人曾被潘府的家丁毆打致殘,如今家裡生活無依無靠,大人你可要為草民做主啊!」

    「冤枉啊大人,我家因為交不起租,官府硬說我爹私通匪寇,如今還被關押在大牢裡。大人,可要為草**持公道啊!」

    「大人,我是外地來此謀生的,我女兒被人搶走賣到了翠香樓,大人救救我女兒吧!」

    「大人我家的雞丟了,您可要給我找回來啊!」……。

    大奎一個頭兩個大,手下能調用的人手都出去辦案了,告狀的百姓仍是絡繹不絕。無奈之下,大奎又從城防兵馬司調用士卒一百人協助衙差辦案。雖是解了燃眉之急,但卻不是長久之計。

    大奎只得上書吳王報之饒州所發生的事情,直到一月後方才有了消息。

    接任饒州府尹的正是借給大奎房子的在京五品上林院監正吳世達。此番升任地方大員,能夠平白升了兩級,那可都是大奎的緣故,因此吳世達對大奎自然是感恩戴德。

    話說伴君如伴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虎,身在王駕身邊自然不比在故土。在京時每日朝會因為品級不夠所以都是站在殿外,而且要每日半夜起身收拾,以免耽擱了早朝。如今回到饒州自然是自在些,每日便是睡到日上三竿又有誰能管得著?

    吳世達此次回到饒州不光是接任府尹的空缺,而且給大奎帶來了一個消息。吳王定於明天三月登基為帝,並帶來了一紙王命。命大奎將所繳髒銀自留五千兩以供辦案用度,其餘的派專人解至京師。

    大奎不敢怠慢,又從城防兵馬司調用城兵一千,並命洪五帶隊押解髒銀赴京。

    吳王要登基為帝,這個消息對大奎來說並不算什麼大消息。大奎早已猜到吳王必會登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若不是屬下誤報饒州潘苛貪贓過巨,大奎也不會前來饒州。早大奎的心目中的首要大患便是王福,王福一時還動不得,但其爪牙甚眾須得一一剪除。

    另外俱李麻子供述江浙泉州的知府潘磊與潘苛是堂兄弟,若不是路途遙遠當要一併擒拿歸案。如今此間事已了,大奎打算先趕赴江浙行省泉州府將潘磊擒獲。

    大奎回到吳府將事情與黃鶯說明,黃鶯聞言要跟著,大奎只得苦苦相勸。誰知平日裡黃鶯通情達理,此刻聞聽大奎要趕赴江浙行省泉州府,不由使起性子來。

    大奎只得道:「我已將潘苛斬首,我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怕潘磊知道消息早早的攜了贓款逃遁。饒州距江浙行省泉州府甚遠,此刻一時半會那潘磊還不知消息,我正好帶人連夜趕到江浙行省將潘磊也一併擒獲。你一介女流怎麼能千里迢迢隨我遠行?」

    黃鶯聞言道:「我也不是沒出過遠門,你要去我便跟著!」

    大奎歎氣道:「此一時彼一時,我先命人護送你回隆平,待我辦完事便回去找你。聽話啊!」此時的大奎哄孩子一般好歹將黃鶯哄住,這才命隨從三十人護著車馬將黃鶯送回了隆平。叮囑眾隨從一路須得小心從事,眾親隨領命護送黃鶯出發了。

    當下大奎帶領其餘的二十名親隨各騎快馬一路趕向江浙,路上不敢耽擱。每兩天方尋客棧安頓一宿,平日裡都是馬不停蹄一路疾奔。就連吃飯也是耗時甚少,終於在五月底趕到了江浙行省泉州府。

    泉州幅員遼闊,枕山面海。此地有一處海港名曰『刺桐港』在唐宋元三朝,更為對外商貿重要港口。

    說起泉州,更要說起一位名人。此人複姓歐陽,單名一個詹。歐陽詹,字行周,福建晉江人,歐陽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即從江西遷到晉江,傳至歐陽詹已是第六世。歐陽詹的先祖及父親,哥哥都曾在閩越的地方任官吏。

    歐陽詹是唐代大儒,自幼刻苦用功飽讀詩書,少年時已是進士及第。他的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才學在當時的泉州乃至整個福建行省,對於當時的學子來說都是高山仰止的楷模。歐陽詹胸懷大志才華橫溢,卻也是歷盡艱辛方得正果。在貞元十五年才被朝廷授予『國子監四門助教』的官職。(豐郎猜測如果在當今社會,這個國子監四門助教相當於名牌大學副教授。)泉州如此人傑地靈,當是個修身養德之地。大奎此來卻是來拿人,拿一個貪贓枉法的貪官,如此一來卻有些不應景。

    泉州城防兵士在城牆上遠遠看到二十餘騎快馬奔來,不由各自心中疑惑。帶兵的伍長見到當先一人身穿緋紅長袍心中更是驚異。

    大奎帶著屬下,馬不停蹄奔進泉州城,守衛城門的士卒哪裡敢攔?除非下海洗澡時腦袋進了水,不然也認得大奎身上的官服不是他們這些小蝦米能惹得起的。

    泉州城內十分繁華,街上行人遍佈,大奎等人入了城只得各自勒馬徐徐前行。待得到了泉州知府衙門,這才各自下了馬。

    衙門口值衛的幾名衙差見到大奎等人來者不善,那班頭連忙過來走到大奎身前,哈腰賠著笑臉問道:「不知大人何來?所為何事?」

    大奎將腰牌遞給屬下,伸手自懷中取了腰牌亮在這班頭眼前。班頭看了半響才回過味兒來,直驚得險些一屁股坐到地上。

    『江南通政使』這五個字可是甚為響亮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因為朝廷早有通報,江南通政使總責江南百官廉政,但凡有貪贓枉法的地方官員皆可先斬後奏。這班頭久在泉州知府衙門當差,自家的老爺什麼德行他心裡自然知道,通政使大人突然從天而降一般來到泉州,所來何事他也就猜的**不離十了。

    不等大奎吩咐,身後早有十餘名屬下趕到身前將這班頭及五名衙差一舉拿下。

    大奎不溫不火的問道:「本官問什麼,你便答什麼,若是敢謊言欺瞞,本官必不饒你。」

    班頭被兩名侍衛按著跪在地上,心知此事絕難善了,不由得滿口應承:「大人饒命,小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大奎滿意的點點頭問道:「潘磊現在何處?」

    班頭忙道:「潘大人…哦,潘磊今日沒在衙門。被葛老爺請去喝花酒了。」

    大奎一楞問道:「潘磊卻到哪裡喝花酒?」

    班頭不敢隱瞞,只得一五一十的答道:「在城東的香泉坊。」

    大奎左右看看,街上百姓已有數十人圍觀,當下便吩咐道:「進衙門問話,都起來吧。」

    大奎手下眾人當即押著這數名衙差進了衙門,其餘的屬下將馬匹也牽了進去。

    到了院中,大奎這才繼續問道:「香泉坊卻是個什麼所在?你且細細道來。」

    班頭不敢隱瞞,只得答道:「香泉坊是煙花之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地,是泉州最有名的青樓。」

    大奎聞言不禁撓頭,但隨即向班頭問明了香泉坊的所在。當即吩咐屬下看守衙門,自己與狗剩,石頭,掃帚,簸箕,板凳六人各自換了一身衣服便直奔城東香泉坊。

    香泉坊能在泉州煙花之地首屈一指,自然有它的名堂。坊中佳麗如雲自不待言,這裡更有一道『名菜』。這道菜便是坊中的後園有一處溫泉,此溫泉方圓數百尺,有詩曰:香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遙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靈液,微波細lang流蹤崢。

    霧氣氤氳,熱氣騰騰也只是表象。風景卻在於每日十二個時辰,總有三五名美人輪換沐浴其中,更有數名俊俏丫鬟斥候在一邊。香泉不因泉而得名,卻是因為這些美人。

    美人風姿妖嬈,個個天生媚骨自不待言,泉外丫鬟卻也是個個俊俏可人。尤其是這數名丫鬟皆是處子之身,前來**的客人若是中意,這些美人及丫鬟便可任意取用。

    丫鬟一旦破身,香泉坊必會尋來新人替換。而尋來的新人必是從江南各處物色,並高價得之,丫鬟雖是年幼,均是十六七歲的年紀,但來此之前必是經過香泉坊的調教之後方能入園待客,這其中比試一番周折,由此也可見新人的難得。更可見這香泉坊的實力如何。

    香泉坊如此待客,當然也不是所有客人皆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有次艷福,能進入這香泉坊後院的必是達官貴人富家子弟。因為進後園便要收取入園費白銀十兩,入浴需黃金十兩,成其好事需黃金一百兩。如此天價,試問有幾人能花費的起?

    大奎等六人尋到這香泉坊時天色已盡傍晚,大奎一身華服,狗剩,石頭,掃帚,簸箕,板凳五人卻是一身服役家丁的打扮。

    六人到了香泉坊門前,見到在這香泉坊進進出出的男子,大奎不由心中疑惑,這裡難道是市集不成?這些光顧香泉坊的客人雖不如市集上的人流的密集,但也算是絡繹不絕。

    大奎在前後左右的打量了一番,其他的青樓皆是有流鶯攬客。而這香泉坊卻是門前一個招攬客人的女人都沒有,卻有數名青衣漢子在門邊左右恭身而立,見有客人進門便笑著道一聲:「客觀裡面請!」見有客人出來便道一聲:「客官走好,再來啊!」

    大奎不禁疑惑的回頭問道:「這間青樓怎麼會以男人站在門前,卻是何故?」

    身後的掃帚嘿嘿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這青樓有青樓的門道,大人若要細問,不放帶我等進去逛逛!」說完一臉的垂涎之色。

    大奎笑了笑道:「既如此,我便帶你們進去見見世面,快說緣故!」

    掃帚這才道出原委,大奎一聽之下更是感歎莫名,原來……。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