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之約 文 / 豐郎

    人要有人樣,官要有官威。大奎則不然……。

    一身緋緞長袍,腰纏玉帶,天藍燈籠褲足蹬薄底皂靴。雖是官服在身,手上卻拎了個酒罈,騎在馬上邊行邊飲。胯下紅雲神駿非常,唯獨沒有尾巴,卻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大奎早已問過,是楊小虎為了給自己的鐵槍扎個槍櫻,故此剪了馬尾。每每想到這事大奎都不禁莞爾,楊小虎這孩子還真是調皮搗蛋的高手!大奎大病初癒好些天沒飲酒了,一路行來大奎就沒放下過酒罈子。臨行前黃鶯叮囑過周凱,不許大奎沾酒。大奎身體未康復,若是飲酒怕要傷了身子。如今跟在大奎身後的周凱苦勸不力,也只能聽之任之。

    二人快馬疾馳行了二日,眼看即到應天了。此時大奎已是醉眼昏花。雖如此卻依然舉壇豪飲,任憑口邊殘酒濕了前襟。

    有道是酒壯慫人膽,常遇春乃是大明軍中第一高手,大奎心中有些沒底,故此借酒壯膽。輸也好贏也好,能和高手過招也不愧為人生一大樂事。大奎命周凱尋到了先來應天的田風,三人會齊後便直奔應天左路軍營。

    日落西山,殘陽如血紅霞滿天。今天已是應天比武初試的最後一天,常遇春一身錦袍安坐於營帳內,膝上橫放一桿鐵槍。這鐵槍長約丈二鴨蛋粗細,雖是跟隨常遇春多年,久經沙場,但槍頭鋒芒正盛,不時寒光流動。

    他會來的,從見到大奎第一眼時,常遇春便知道大奎也是一個癡武之人。聽聞大奎在隆平遇刺,身中奇毒。常遇春不禁有些擔心,劉伯溫丞相交代的事情還沒辦好,這張大奎就此身死?卻對不會,但凡驚世之人多有福緣想照。張大奎一臉憨厚,一看便是命硬之人。既然已經相約,想必在今晚便會有結果,常遇春相信,大奎只要不死,那麼今晚一定會來相會。

    正自有所思,門外兵卒手持拜帖來報:「報都督,營寨外有三人三騎來到,據稱是大明通政使張大奎,這是拜帖。」兵卒說著,雙手呈上拜帖。

    常遇春伸手接過展開來看:常大哥親啟,小弟遭遇不測幸而未死,念及常大哥所約特來相會。門外恭候,望乞移步相見。

    常遇春將拜帖轉手放到身後條案上道:「你下去吧。」兵卒領命拱手退身出了營帳。

    常遇春微微一笑,自語道:「終究是來了!」說著膝頭一動,鐵槍彈起。常遇春伸手抄住站起身提槍大步向營帳外走去。

    大奎既是言明在營外相見,是怕再次出現與湯和的一幕。畢竟常遇春乃是手握重兵的主將,須得給他留些顏面才是。大奎喝醉了酒方才有此想法,不過這樣也對,一旦自己敗了也不至於鬧得盡人皆知。

    大奎仰頭喝下最後一口酒,信手扔了空酒罈。此刻大奎坐在馬上看到營門前值衛的兵卒已是對影成三人。

    等了片刻,只見常遇春只帶了兩名隨從徒步出了營帳,大奎雖是酒醉但仍記得禮節。伸手將插在鞍囊裡的連鞘長劍抽出提在手上,騙腿跳下馬來,呵呵笑著迎上常遇春。

    「常…大哥,多日…不見一向…可好?」大奎硬著舌頭打著招呼,一步三晃走到常遇春身前。

    常遇春也笑道:「大奎兄弟不辭而別,當真是來無影去無蹤啊,呵呵呵。區鐵匠在你那裡如何?兄弟別是慢待了他吧。」說到區鐵匠,常遇春如今都有些懊悔。一個馬虎便被張大奎騙了去,心中不免有幾分不捨,卻也是無可奈何。

    大奎呵呵笑道:「很…好…很好,他在我…那裡吃的…香,睡…的穩,就不…勞常大哥…惦記了。」大奎說著再次呵呵笑了。

    常遇春見到大奎這幅無賴模樣便心中犯惡,但見到大奎已經酒醉如此,卻也不好趁人之危。當即常遇春點頭道:「如此就好,今日天色已晚,你我明日再比試不遲。兄弟且隨我到府上小酌幾杯,一敘兄弟情義。」

    「哎,擇日…不如撞…日,今晚…春風習習,倒…也是個打架的…好天氣。你我…兄弟二人…便在此…藉著夜色…切磋切磋,倒也…不失為一樁…美事。」大奎藉著酒意宣戰,怕酒醒了便沒這個膽了。現在身邊不過數人,輸了也無妨。

    常遇春不禁為難道:「大奎兄弟大病初癒,又是大醉而來。常某現在動手怕有勝之不武之嫌啊!」常遇春見大奎短短一月不見,卻是消瘦很多。心知必是毒傷初癒之故,如今帶病前來應約,可見大奎真乃君子也!

    大奎呵呵笑道:「多謝常大哥掛念,你我兄弟二人只是切磋,又不是真的搏命廝殺。況且小弟今日前來正是專程來跟常大哥謝罪的!」

    常遇春聞言呵呵笑道:「謝罪不敢當,你我兄弟便點到為止吧,請!」說著常遇春一拱手退後兩步,身後兵士遞過鐵槍來,常遇春伸手接過。

    大奎晃晃悠悠轉身道:「將馬拉到一邊去,騰出場子來。」田風周凱領命將馬匹拉到路邊,隨即站立觀戰。二人心知今日之戰將是生平僅見,大奎的武藝及聲名二人早有所聞,常遇春的名號更是如日中天,此二人相鬥豈有不精彩的?

    常遇春持槍而立見到大奎手上卻是長劍,不禁問道:「大奎兄弟沒帶長兵器?你以長劍相鬥豈不吃虧?」

    大奎呵呵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隨便過過招不必那麼講究。」說著緩緩抽出劍來。營門前左右都立著火盞,火光下映的大奎長劍上寒光閃閃。

    常遇春不僅歎道:「果然是好劍!」這柄龍泉劍是湯和花重金請名師所鑄,本欲獻給吳王,誰知陰差陽錯之下吳王又賜給了大奎。當年常遇春偶得一匹寶馬,吳王見到喜愛非常,誰知正當常遇春準備擇日進獻吳王只時卻被孟歌殺了。

    其後常遇春力薦保住了孟歌的性命,並傾盡所有購得好馬獻之,這才打消了吳王的怒氣。常遇春本欲讓孟歌回鄉隱居起來,等到大明北伐時再招其回到麾下,不料卻被大奎捷足先登收做了門客,更可氣的是大奎竟從自己的手下憑空騙走了區大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