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遷都汴梁 文 / 豐郎

    汴梁大捷,紅巾士氣空前高漲。劉福通及眾將齊聚城守府,大擺慶功宴並八百里加急向亳州的小明王報捷。

    公元1356年五月中旬,小明王率文武百官來到汴梁,並正式遷都於此。汴梁為五代古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紅巾軍遷都於此便可對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進行全面掌控。

    與此同時江南紅巾軍也是捷報頻傳,朱元璋所領左右兩路兵馬共計二十五萬,本年三月已將湖廣行省(今湖南湖北兩省)盡數光復。本年四月收復應天(南京),並已對江南各地全面掌控。

    小明王頒布詔書昭告天下:封朱元璋為江南行省平章政事,大宋左丞相吳國公。封劉福通為右丞相,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封張大奎為神威大將軍(以前是神威將軍),樞密院樞密使。封毛貴為益都行省(山東青州)平章,封趙君用為淮安行省平章,封潘誠(破頭潘)關鐸(關先生)為遼陽行省正副平章,封崔德為曹州行省平章。

    (註:樞密院樞密使與平章政事為從一品,平章為地方官職同為從一品。樞密院樞密使為武職,平章政事與平章為文職。)

    如今的江北紅巾軍已盡得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大片疆土,江北紅巾軍由初時的十餘萬發展壯大到三十餘萬近四十萬眾,對外則號稱五十萬。此時北方紅巾已與江南紅巾軍連成一片。兵鋒直指元大都,一時間元庭舉朝震動,惶惶不可終日。

    大奎一年之內身經百戰,對陣少有一合之將。一時間大宋神威大將軍的名號響徹大江南北,風光一時無兩,張大奎時年25歲。

    「來,喝!」大奎舉著大碗,當先牛飲一碗美酒。下首眾將齊齊相應,紛紛效仿。既是慶功宴,又是祝賀的聚會。大奎榮升樞密院樞密使,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便是劉福通在軍中的威望也是不及大奎,但好歹人家還有個丞相的牌子掛在那裡。丞相之位大奎不敢想,他心知自己沒那個本事。若論衝鋒陷陣,大奎敢放言勇冠三軍,這一點沒人不服氣。名氣是靠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大奎下首坐著楊永懷,馮彪及七八位軍中投脾氣的偏將。另外一桌卻是十餘人,由賈三領著喝。那些大將如今都各據一方坐著土皇帝,大奎只能把現在汴梁的知交兄弟們聚在一起。

    酒過三巡,陪做的一個偏將讚道:「當時汴梁城內拚殺的時候我可都看到了,咱們張將軍那叫一個神勇!衝入敵群直如無人之境,元兵見了望風而逃,敵將更是被砍瓜切菜一般…。」說著,這傢伙手持筷子當作槍使,嘴上不停說著,那叫一個眉飛色舞。

    大奎哈哈笑道:「行了吧,都聽你說八遍了。要俺說,戰場搏命那就是一力降十會。不管他什麼招式,俺一槍下去他架不住必死!」「好!」身周眾人起著哄,一起舉起酒碗又喝了一輪……。

    依然是巍峨宮牆,仍舊是奢華殿堂。但北風陣陣,大都皇宮外白雪皚皚已是一片蕭索景象。

    孛兒只斤.妥歡帖木兒(元順帝)坐在暖爐前陷入沉思,『自己的天下已亂,何人可以替朕收回大元失去的萬里河山。各路兵馬不從王命,大都三十萬兵馬不能擅離。怎麼辦,怎麼辦?』今日上朝,那些往日裡養尊處優的王公大臣俱都束手無策,真不知道養這些廢物還有什麼用。妥歡帖木兒暗暗咒罵,上年派出大將答失八都魯帶二十萬大軍去攻亳州,誰曾想全軍一戰盡沒。

    現在朝中已無可派大將,而紅巾亂匪聲勢日隆,聽聞匪眾已逾五十萬。妥歡帖木兒想到這,不由盼望丞相阿魯圖早些回來。

    這時殿外宮娥傳報:「啟稟陛下,丞相阿魯圖求見。」妥歡帖木兒一聽如溺水之人抓住一棵救命稻草,忙道:「帶丞相到偏殿候駕,寡人隨後便到。」宮娥答:「是,陛下。」言罷轉身去了。妥歡帖木兒激動萬分,阿魯圖丞相乃大元棟樑。足智多謀素有大才,心中可藏百萬兵。

    江南戰亂,陳友諒,朱元璋等南方紅巾匪患日重。元庭派遣阿魯圖前往指揮調度,誰想北方匪患又起。竟然威脅到大都,孛兒只斤無奈急招阿魯圖趕回大都,以確保元室江山。

    待妥歡帖木兒洗漱更衣趕到偏殿,丞相阿魯圖已在殿內恭候。阿魯圖如今年事已高,歲月在臉上已寫滿滄桑,見到妥歡帖木兒進殿屈身要跪。妥歡帖木兒急走幾步雙手將老丞相攙扶起身道:「丞相快快免禮快快免禮,一路風塵丞相清減了。」阿魯圖微笑道:「托陛下鴻福,老臣身體尚康健。」

    妥歡帖木兒拉著丞相阿魯圖的手走到一旁椅上雙雙就座,便迫不及待的道出心中所慮。阿魯圖呵呵一笑道:「北方紅巾為禍其勢可畏,雖各地佔有幾處城池但立足未穩。」妥歡帖木兒忙問:「丞相可有破敵之策?」阿魯圖笑道:「如今北方紅巾亂匪號稱五十萬,實則只有不足四十萬。而且分佈各城據守兵力渙散,陛下可派良將各個擊破。」

    妥歡帖木兒皺眉道:「如今朝中已無大將,況且紅巾匪中有一員大將,號稱神威大將軍。此人勇武過人萬夫莫敵,不知道丞相可有合適人選能敵過此人?」阿魯圖呵呵又是一笑道:「匹夫之勇有何懼哉?長江以北現有四處兵馬可調動,況且帶兵之將皆是勇武非常足智多謀之人。」妥歡帖木兒忙問:「是那四處?」

    阿魯圖笑道:「鎮守穎州的察罕鐵木兒,手握雄兵二十五萬。此人雖貪財好色亦是不可多得的將才,陛下可以財**之命他率兵二十萬由西而攻。第二位是答失八都魯的兒子哱羅帖木兒,此人智勇雙全且與紅巾匪神威將軍有殺父之仇。陛下可賜他世襲爵位率領大都兵馬二十萬由北而攻。第三位是中書省平章政事李思齊,他與察罕鐵木兒素來交好。可由他調動中書省兵馬二十萬由南而攻。最後一位便是地處浙西的張士誠,可由他率其部下二十萬由東而攻。四路兵馬總計八十萬,諒那紅巾眾匪顧此失彼萬難抵擋。」

    妥歡帖木兒聞言大喜隨後疑惑道:「丞相所言的前三路寡人以為甚秒,而那張士誠原是亂匪,並曾自立為王。後因與江南紅巾交戰敗於朱元璋之手方才降我大元,此人可信否?」阿魯圖笑道:「陛下不必憂慮,那張士誠出身低賤。陛下可許以高官厚祿,諒他不能不從。」

    妥歡帖木兒聽到這,不由一拍桌案道:「好,就依丞相之計。給他來個四路夾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