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傻蛋除奸 文 / 豐郎

    在這城東的十里八鄉,張郎中的醫術卻是有些門道,無奈不論誰來求醫,若是無錢看病便統統拒之門外。今夜張郎中若不搭救,母親恐怕熬不到天亮。大奎恨自己笨,為什麼在山上五年卻學不會二師兄空虛子的醫術,如果自己懂了醫術也不至於今天的走投無路。

    不知娘親現在怎麼樣了,想到母親大奎站起身向家裡急急奔去。進了院門,院裡鴉雀無聲。母親房內油燈還亮著,確是沒聽到咳嗽聲。

    大奎暗叫不好,三步並作兩步衝入母親房內。見到母親的情景大奎驚呆了,母親雙目緊閉,嘴角有一灘血漬。雙手死死拽著胸口的衣服,已是了無生機。

    寂靜的夜裡,一聲哭嚎響徹天地。大奎抱著母親的屍體嚎啕大哭,大奎家的動靜驚動了四鄰。先是葛爺來了,再是前後鄰居。大家都勸大奎節哀,這一夜鄰居們都沒走。一直陪著大奎到天亮,大奎也一直哭到天亮,一夜間大奎哭暈了三次。

    第二天天一亮,村裡的仵作來驗了屍身。鄉親們幫著設了靈堂,大奎在靈前跪了三天三夜給母親守靈,第四天大家又幫著大奎將大奎母親下了葬。

    安葬了大奎母親,大奎跪在墳前默默流著淚,此時他已哭不出聲音。雙眼紅腫滿面污穢,已是面目全非。鄉親們勸了一陣,葛爺道:「叫大奎自己待會,大家都散了吧。」葛爺和鄉親們這才各自回家。

    待到鄉親們陸續遠去,大奎對著母親的墳頭喃喃道:「娘,打俺記事起咱家就窮。爹死得早,您白天到地裡幹活晚上給人家洗衣服,從來沒享過福。家裡一有白面你就給俺烙餅吃,你自己背地裡啃玉米乾糧。俺出門五年,你在家吃盡了苦,給你留了銀子你一文都不動。說是給俺娶媳婦用,娘你知不知道,俺看見你枕邊的玉米乾糧,俺的心都碎了當年湯大哥說過:子欲孝而親不在,是人間最大的痛苦。俺現在有本事養你了,你就這麼走了。剩下傻蛋一個人」

    秋風又起,打了一個漩吹起幾片黃葉。不遠處的小河潺潺流淌一路向西,淙淙水聲放佛訴說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幾多坎坷。大奎就在墳邊躺下,就像緊挨著母親。閉上眼睛眼前是母親以往的音容笑貌,大奎漸漸地睡了過去。他累了,倦了。秋風吹過身上,彷彿要撫平大奎內心的傷痛,就像母親溫柔的手。

    深夜二更約近亥時,大奎手裡提著精鐵扁擔來到了張郎中家門外,伸手拍的大門『啪啪』直響。張郎中聽見門外響動由屋裡穿衣出來到了門前,由門縫往外一看是大奎,頓覺情形不妙。不由給自己壯膽,厲聲喝問:「大奎,你要幹什麼?我兒子張寶是濟州城防兵馬司校尉,你若敢亂來,必拉你見官將你打入囚牢。」

    大奎沒言語,踏前一步抬腳踹在門上。『卡嚓』一聲門栓斷成兩截,一扇門板飛進院子落在地上呯然大響。

    大奎抬步向院子裡走,邊走邊問道:「為什麼不救俺娘?」

    張郎中驚得連連後退道:「大奎。你聽三叔說,救人是人情,不救是本分。你休要將你娘的死記恨在三叔身上。」

    大奎步步緊逼癡癡地道:「俺娘死了,俺現在就一個人了。以後俺去上山做匪,那殺人就是俺的本分。」說著從懷中掏出外皮已風乾的野豬膽道:「你要這隻豬膽俺給你,你拿著去給俺娘賠不是吧。」說完把豬膽扔在張郎中懷裡,張郎中哪裡敢接,任由豬膽滾落地上。

    大奎此時雙目盡赤,雙手掄起精鐵扁擔向張郎中兜頭蓋腦砸了下去。大奎練過武藝,出手自然是又快又狠。張郎中想要閃避已是不及,只發出一聲慘叫,便被砸的**迸裂死在地上。

    大奎殺了人,卻並沒有害怕。拎著扁擔轉身出門而去。張郎中的媳婦在屋裡早聽見動靜,嚇得沒敢出來。直到大奎走了好一會才戰戰兢兢開了房門探出頭來,藉著月光看到張郎中的屍首,頓時一聲尖叫,『噗通』倒地暈死過去。

    大奎回了家,在炕沿坐了一會。心中在想:『如今自己已經一個人,該去哪裡啊?去江南投奔湯大哥?但江南那麼大去哪裡找啊』大奎突然記起湯大哥曾說去滄縣一帶找劉福通,如果自己找到劉福通便可知道湯大哥的去處。

    大奎想到這裡便立即起身,收拾了幾件衣物拿上了家裡所有的錢,臨出門回頭看了看這個自己從小長到大的家。最後狠下心背著包袱提著扁擔出門而去。

    大奎出了門便一路向北走,走不多時回頭一看。村裡已經是燈火通明,想必是張郎中的死鬧得村裡大亂。大奎知道過不多時便會有人追來,心裡著實不忍就這樣離開故土,但是更不想被人解至官府問罪。

    大奎對著村子的方向跪在地上道:「娘,俺走了。您在天之靈保佑兒子平平安安找到湯大哥。等俺有了出頭之日再回來看您。」說完在地上磕了三個頭,站起身向北疾奔而走。大奎一直向北跑,直跑到天亮已是出了濟州地界幾百里。

    一路上大奎逢人便問滄縣怎麼走,又行了兩日。大奎便到了滄縣境內,一路到了縣城,大奎找了一家飯館坐下,叫了兩碗麵狼吞虎嚥起來。不經意間聽到鄰桌的食客說起了紅巾軍,大奎佯裝不經意的聽著。

    「聽說了嗎?江北亳州已經被紅巾軍攻佔了」。

    「是哪支義軍啊?」

    「聽說是劉福通的隊伍,他們佔了亳州以後立韓林兒為小明王,國號大宋。」

    「韓林兒又是誰啊?」

    「說起這韓林兒可真是可憐,年未弱冠便跟著劉福通東擋西殺。他父親以前便是北方義軍的首領姓韓名山童,後來嘛…」這位說客說到這,端起酒杯咪了一口。見同伴只是聽便催促道:「快,把酒喝了,不喝我不講了。」

    他的同伴見他這麼說忙將杯中酒端起一口吞了,接著催促道:「李大哥,快接著講,我喝了。」

    這位韓大哥這才接著道:「要想知道的詳細,你把這頓酒錢結了。」

    大奎聽著著急,當下吆喝道:「夥計,旁邊這個桌的飯錢算俺的。」鄰桌兩位仁兄聞言不由一起呆望著大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