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末帝國時代

正文 第六十六章 第一次科舉(完) 文 / 狂妄之龍

    第一次科舉考試最終回,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考生們把答案交上來,而劉銘沒有當場閱卷,五十多個人的試卷逐一觀看,而且還是立刻評判出優劣,這顯然不地道。

    考生們患得患失,不過到了這一步,他們其實已經沒什麼好抱怨的。只要不出什麼錯誤,基本上都是一個官老爺。

    離開將軍府衙,本來以為需要三天才能知道成績,卻不想離開之際,就有小吏告訴他們,後天清晨即可放榜。少等待一天,對於考生們而言也是不錯的。

    回到客棧,其他的考生紛紛上前詢問這次殿試的事情。有愛炫耀者,立刻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了出來……似乎五十個考生裡面,就趙勝男一個愛炫耀。

    渾渾噩噩過去了兩天,哪怕知道自己必然會成為官吏,卻還是緊張萬分。

    兩天後的清晨,五十名考生迅速來到了張榜之處,等待著榜單的張貼。而就在他們的背後,卻是站著大量的士子。他們都是在各州各郡過來的,不僅僅是過來遊玩,還想要知道,本次能夠順利通過殿試的天之驕子,到底是怎麼答題的。畢竟,考完之後把合格者的答題紙貼出來什麼的,他們已經習慣了。

    榜單,依然是從第五榜開始貼起。小吏準時把榜單張貼了出來,但是卻不見有人把考生的答題紙拿出來。

    正是覺得奇怪,卻是第四榜被拿了出來,開始張貼。一看如此,很多考生頓時覺得鬱悶了,前面都張貼的卷子,為什麼這次不張貼了?

    小吏可不管他們,在過了三四分鐘之後,卻是立刻張貼了第三榜,並且逐步把後面兩榜給張貼了出來。

    「進士出身?呵呵,也不錯了!」石韜拍了拍身旁的孟建。

    兩人都是進士出身,外放就是一個縣令。

    「說真的,我還真羨慕兩位啊!」崔鈞打趣道。

    不知道為何,他卻是只考了個同進士出身,外放也勢必比石韜和孟建低一級。而聽到了他的話之後,石韜和孟建頓時少了許多歡樂,立刻上前安慰起來。

    「安心好了,技不如人罷了!而且我又不是沒有考不合格,好歹也是同進士出身,姑且在下面當幾年小官,到時候再上來追趕你們!」崔鈞卻也豁達。

    「老弟,只剩下最後一榜了!」司馬朗很擔心的看著司馬懿。

    「無妨,或許我就是一榜第一呢?」司馬懿笑了笑。

    司馬朗好歹也混了個同進士出身,然而前四榜卻是沒有司馬懿的名字。身為哥哥,司馬朗自然很擔心弟弟的成績。

    聽到司馬懿的話之後,司馬朗稍微是放心一點點,但直覺還是很擔心。

    果然,隨著第一榜的張貼,一直沒有名字的人,小心翼翼的看著榜單。當看到自己的名字之後,無不彈冠相慶。

    「第一榜第三?孔明,你中了探花啊!」石韜三人立刻上前慶賀。

    「第三其實沒什麼,我其實最詫異的是第一名的旻算到底是誰?本來,我還以為第一名應該是趙勝男,卻不想他僅僅得了第二名。」諸葛亮非常認真的看著榜單上的名字。

    其實誰都對這個旻算一點印象都沒有,以前似乎看過他在榜上,不過人卻是一直沒有見過。彷彿存在又從未存在過,當真是神秘得緊。

    「喲,旻算不是以前擺攤算卦的那個神算子麼?他參加了考試啊?!」這個時候,卻是有百姓認出了那個名字,高呼了一聲。

    「可不能那麼說,他早就不干算命的事情了。聽說是拜入了戶部尚書荀彧的門下,還跟著其他的官員學習了好幾年的,甚至還幫忙處理過不少的政務,卻沒想到這樣的人居然完全沒有功名和職位!」旁邊一個知道內情的人高呼。

    很多人算是了然了,旻算就是那種不算走後台,卻勝似走後台的傢伙。的確,他沒有走任何人的後台,一步步都是自己考過來的。不過他本身就有著其他考生所沒有的經驗,為人處世也好,察言觀色也罷都比沒出仕過的考生要強得多,更別說還接受那些才高八斗的考官們不斷的熏陶。

    這樣的人不考第一,簡直沒天理。

    「慢著……司馬懿的名字呢?!」諸葛亮意識到了什麼,開始查看起來。

    從最後一名直接看上去,居然卻是完全沒有他的名字。這算意味著什麼,是否意味著,司馬懿不合格嗎?!

    「仲達……我過去幫你問問!」司馬朗也發現了這點,更看到弟弟鐵青的臉。

    「不必了,想來大將軍的眼界太高,看不起我這個風痺兒罷了。也罷,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司馬懿火大了,尤其他注意到,很多人此刻正用鄙視的眼神看著他。

    這次,他可是丟人丟大發了。別人一路過關斬將,自己何嘗不是這樣?卻不想臨了最後的關頭,別人都上了榜,自己卻是榜上無名。

    到底是為什麼,他如今並不沒有深入思考。他還年輕,故而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說不得,心中還直接恨上了劉銘。

    他掉頭就走,或許是想要離開這個讓他感到羞辱的地方。

    「年輕人……何必裝老成?」司馬懿徑直回到了客棧,卻不知道自己跑過的第一道小巷,劉銘正站在那裡。

    「老大,我還是想不通,為什麼要劃掉他的名字?」王高憨鈍那是出名的。

    「你自己看看他的卷子,別說你不識字!」劉銘往袖子裡面抽了抽,卻是把司馬懿的那張卷子給抽了出來。

    想來,他或許還打算給司馬懿一個機會,卻不想司馬懿年輕人的逆反心性,卻是使得他錯過了這個機會。劉銘自然是不會,再過去找他的。

    「老大,我看不出來啊!」王高卻是左翻翻,右翻翻怎麼都看不出個所以然。

    「可否給我一看?」一個聲音傳來。

    王高下意識的遞了過去,一來這個聲音很熟悉,二來在這附近的基本上都是自己人,陌生人都被控制在警戒線外了。

    「回答得也中正誠懇,為何卻會判為落榜?」諸葛亮也表示自己很不明白。

    「我說你其實真的很壞,你自己怎麼回答的,他是怎麼回答的,你就看不出來?」劉銘沒好氣的問道。

    「不敢,只是這答題紙上的內容,卻和我的有七成相似……」諸葛亮笑道。

    「那麼,你看看那三成不相似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好了!」劉銘也沒轍。

    好吧,諸葛亮也不得不認真的審視起來。只是看了半天,覺得還是差不多。

    按照他的理解,民族就是普天之下的漢人,當然也包括哪些歸化了的胡人。既然別人已經歸化,飲食生活甚至日常用語都和漢人沒什麼區別,那應該就是同樣的存在。而司馬懿的答題紙上面,則是表示華夏正朔才是民族……好吧,似乎沒有把歸化的胡人看成是自己人。

    要說錯,那也不算錯,畢竟血統的確不是純種的漢人。

    「得了,你自己看看這個好了!」劉銘算是無語了,索性把旻算和趙雪的答捲了出來,遞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小心翼翼的接了過來,打開慢慢閱讀起來。

    一開始沒什麼,仔細一看心中頓時數百萬匹草泥馬狂奔,兩張答題紙和自己的內容,甚至和司馬懿的其實沒什麼區別,只是多闡述了一個論點,那就是有華夏民族自覺,自律,自愛的人,才算能算是華夏民族。

    這個論點主要說明一個道理,胡人坐了天下,意味著華夏王朝的覆滅而不是所謂的改朝換代。嗯,說的就是那麼一個意思。

    諸葛亮就不明白了,這種明擺著的道理,為什麼還要拿出來說?

    「如今,就不缺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和前途,寧可侍奉胡人,為他們出謀劃策,對大漢屢屢打草谷的漢奸;那麼未來,自然也不會缺了,歡迎胡人入主中原,並且為他們歌功頌德的小人。

    一群忘記自己民族的榮耀,忘記自己民族的節操和骨氣的傢伙,我不認為他們算是我華夏民族的一員。我也更希望,全天下的人都那麼認為。到時候,或許這樣的現象就不會存在。

    當然,這和你們的考卷沒什麼關係,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司馬懿的答卷和你很像,不過他太激進了一些,更重要的是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在我這裡出仕。身為世家大族出身的他,只是希望考一個不錯的成績,然後直接離開,以此告訴我,天下的才子都在世家那裡,不去求世家反而用科舉來招募寒門,是很傻x的行為什麼的……你覺得就這樣,我還會給他合格?」劉銘攤開雙手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