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末帝國時代

正文 第三十五章 銀行與鑄幣 文 / 狂妄之龍

    張血,字皓祺,有著四分之一的羅馬血統。

    數年前,他不過是貧民窟裡面的一個掌櫃。數年後的如今,荀彧表示他已經可以出師了。這小傢伙在他那裡,已經把應該學習的東西都學會了,而且也完成了佈置的實習任務。

    工作的期間內,張血普及了複式記賬法,同時還想劉銘諫言採取預結算準行制度,這是複式記賬法的一個昇華。

    每個郡縣,都必須要在半年的時間裡,完成明年的預算計劃並提交給州政府,再由州政府匯總送到劉銘這裡進行審批。對於不合理的預算開銷,鄴城這邊有資格否決,地方不服可以申訴,成功方可特批。

    總之,地方的開銷被牢固的掌握在中央的手中。配合複式記賬法,地方想要貪污,其難度就要難上許多。索性劉銘早就規定了把貪污給光明正大化,故而乖乖經營州郡,收入不會比經商要低。但若是要糊弄劉銘,那革職查辦也算是最輕的處罰了。

    自198年開始實施,截止至200年。劉銘治下的開銷較往年節省了43%左右,經濟增長同比提高了75%左右。再加上倭國的金銀銅、夷州的金子和崖州的優質鐵礦石不斷通過航路運送回本土,劉銘治下顯得是那麼的生機勃勃。

    劉銘只要有錢,就會盡量多招募一批百姓,以填充這空蕩蕩的地盤。幾年下來至少招募了近二百萬的系統村民。期間本土和早些時候的系統村民中,又有大批的新生兒誕生,這時代的人,總是無休止的耕耘,沒有計生使得五年抱三的情況顯得非常的普遍。

    如今就劉銘麾下,大概就有三千萬人口。不否認,其中包括一些來自南方的流民,他們都是在諸侯大戰之中逃離故鄉來到這裡的。

    而南方諸州,只怕總人口已經不足三千萬人了。

    人口同樣代表著市場,市場繁榮就意味著對貨幣需求的提高。只是大漢的百姓普遍認同的是銅錢,金銀僅作為貴重金屬,出現於大宗交易之中。金銀自然也可以兌換成銅錢,只是每個地方的金銀兌換比例居然都不一樣。

    如此混亂的經濟情況,讓已經獨立幫助劉銘處理錢糧工作的張血非常擔心,於是把這個問題,通過文書的方式稟報給了劉銘。

    「你能夠發現這點,表示你真的出師了!」劉銘看完文書,笑瞇瞇的說道。

    隨即,拿出一疊厚厚的紙張,遞給了他。

    「這是關於中央銀行建設的基本要素,以及中央銀行的基本功能。你且回去看看,若是你覺得你有這個本事,我希望你能夠擔任第一任中央銀行的行長!」劉銘認真的對他說道。

    「這個……屬下還需要細細看看才能夠回復。」張血誠惶誠恐的回答道。

    劉銘給了他時間,張血回到家,二話不說就通宵閱讀文件,爭取能夠吃透。結果他一看就是一夜,第二天頂著一副黑眼圈,昏昏欲睡的來到了辦公地點。

    「我說皓祺,你似乎還沒娶親吧?莫不是昨晚流連勾欄之處?年輕人,必須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啊!」郭嘉偶然看到了他,幸災樂禍的上前問道。

    「昨夜看了一夜的文件,卻不想回過神來,已經是時候點到了,慚愧慚愧!」張血拱手,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郭嘉也只是和他開開玩笑,自然不會深入調戲,只是閒聊幾句就離開了。在劉銘的治下,也就是他和戲志才兩人可以說是最不正經的存在了。身上就掛著一個軍祭酒的虛職,偶爾被調去荀彧和程昱那裡幫忙,大部分時間都是無所事事,除非有戰爭並且被點到名字才會隨軍出戰。

    「理解得怎麼樣了?」下班之後,劉銘把張血叫了過來。

    「呼呼……」張血卻是終於堅持不住,倒地睡了過去。

    「好吧,看樣子還得等到明天了……給荀彧說一說,給張血放一天假吧!」劉銘苦笑,對身邊的王高吩咐道。

    王高點頭,出去吩咐了下去。

    次日,張血再次被劉銘召見,第一時間跪下道歉。

    「沒事,說說你的看法先吧!」劉銘示意他直接進入正題。

    「銀行的存在的確很方便我們管理金融方面的問題,不過對於這個行業,基本上主公治下只怕也沒幾個知道的,要適應只怕還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張血非常認同銀行的存在,只是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劉銘卻是示意他不需要擔心,因為要讓工作人員掌握簡單的金融知識,其實一點難度都沒有。

    張血也不是在劉銘麾下一天兩天的了,知道劉銘那麼說,只怕這所謂的銀行,又是一座神奇的建築。這樣的建築在領地裡面有不少,往往只需要派人進去,就能夠迅速掌握相關的知識,然後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老鳥。

    若是這樣,就不需要擔心,下面有人利用銀行職員對金融業的不熟悉,來進行金融犯罪活動了!說真的,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對這種針對金融業的犯罪行為,就定義為金融犯罪活動。

    於是,在五天之後,鄴城最繁華的一條街道上面,多出了一座大型建築。建築的名稱叫做大漢中央銀行,不消數日,劉銘治下州郡縣之中,都有了這個建築。

    同時劉銘發佈了關於對銀行職能的解釋,並且宣佈,即日協商鑄造新錢,並制定新錢於舊錢的兌換比例。

    說到新錢,很多人都覺得劉銘是不是打算改朝換代了?只有新的朝代,才需要鑄造新錢,這其實是常識來著。

    南方知道這件事,聽說許昌皇宮裡面的那位,直接摔了一地的東西,大罵劉銘乃是大漢最大的國賊!

    曹操等人卻是不那麼認為,至少誰都不會認為,劉銘在得到天下之前,就會直接稱帝。劉銘很懶,不喜歡有變數,只有確認百分百穩妥了,他才會去那麼做。如此這所謂的鑄造新錢,只怕不是廣義的那個意思。

    其實也不難理解,只看那叫做銀行的結構,前面冠上『大漢』,其實一切就已經明朗了。

    一個月後,第一批金銀銅幣鑄造完成。

    金幣正面刻有龍圖騰,後面則是金戈鐵馬;銀幣正面依然是龍圖騰,後面則是大海巨艦;銅幣正面同樣是龍圖騰,後面則是麥穗穀物。

    三種貨幣的邊沿處,都有防刮齒印。貨幣正面下方刻有『大漢中央銀行』六個大字,後方則用阿拉伯數字,把鑄造日期刻在了上面。

    同時銀行發佈標準兌換比率,那就是1金幣=100銀幣=10000銅幣。為了方便交易,準備了一批小錢,沿用大漢五銖錢的樣式,並宣佈10枚五銖錢等於1枚銅幣。

    最後,高價回收老的五銖錢和金銀銅三種貴金屬。並且規定,三種貴金屬不得以貨幣的形勢再出現在市場上。要用,必須去銀行兌換新的金銀銅幣。

    銀行現階段開通兌換、儲蓄、借貸和匯款四種業務,儲蓄有利息,貸款利息不高。匯款更是最受歡迎,只需要持有效憑證,即可在異地銀行取款,商賈自然歡迎。

    索性,劉銘把預算和軍費的撥發也交給了中央銀行處理。自此地方軍旅的軍費,算是和地方政府脫離了關係。地方政府想要控制當地的武裝,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此,倒是可以避免某個居心不良的官吏擁兵造反。

    新的貨幣,隨著商隊同樣流到了南方,在試用之後商賈反響很大,認可程度很高。諸侯也覺得這樣也的確方便,故而也默認了這三種貨幣的存在。

    三種貨幣最終也被送到劉協的御案前,看著上面的字,劉協鬆了口氣。

    至少,情況沒有壞到最糟糕的地步……如此,默認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